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有一死的人们沉溺于转瞬即逝的欢愉与功利,无暇思考生命的意义。
总有一些人,我们无法将之归类,放在哪个队伍中都不合时宜,尼采便是这么一个。即便,这个队伍叫人类。他太像自己了,上帝塑造了他,然后把模子打破了。
1844年10月15日,普鲁士和萨克森边境的贫穷乡村勒肯,一位牧师和他年轻的妻子迎来了他们的头胎子,由于这天恰巧是国王的生日,他们将他命名为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这个沉默而安静的孩子过早体会了痛苦的含义,四岁时,父亲便离开了他。死亡、分离、悲伤,这些情绪在一个孩子的心灵上显影,成全了他的敏感与坚强。他严肃地教导妹妹:“只有当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世界的主人。”
十三岁,青春期来临,他强烈地感到心中有什么东西在生长,也许自己就要离开家人,结交新的朋友,开始新的人生。他知道童年已经结束,便拿起了笔,用十二天的时间为自己写下了一部童年史,并在后面附了一首小诗:“生活就如一面镜子,我们从中认出自己,这是第一要务,务须努力求索。”
尼采在瑙姆堡度过了他的青春期,并开始大量阅读席勒、拜伦、荷尔德林。他惊喜地发现了这些精神脉络跟自己相似的人,就像一个人只需一眼就能在人群中发现他的朋友。他是孤独的,无法轻易在空间中找到朋友,就逃到遥远的时间中去,体会跟逝去的优秀灵魂做朋友的乐趣。“在我幼年的生涯里,我已经见过许多悲伤和苦难,所以完全不像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从童年起,我就寻求孤独。”
这种孤独在大学时代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来。1862年,尼采离开瑙姆堡走进波恩大学,他为自己选择了古典语言学。一年后,转到莱比锡大学继续修习这个专业。他一度跟周围的同学一样,参加各种社团、聚餐讨论、水上泛舟,听任自己被新生活、新秩序吸纳。新鲜感烟消云散之后,尼采深深的感到了不安。他无法满足于这种浮在生活表层的感觉,无法不认为这样生活是一种麻木与荒废。他给幼年的朋友写信说,“当一个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出现于眼前的邪恶丧失了本能的反感,那么他已经走得太远了。”他不允许自己走得太远,也天真的希望同伴们不要走得太远,于是建议改革自己所在社团的规则,呼吁减少吃吃喝喝的毫无内容的聚会。当然,他失败了,他被那个小世界吐了出来,因为与众不同。但是吐出他的,不只是那个小小世界。渐渐的,尼采对周围的不满扩大到整个时代,低俗的政治、狭隘的科学、苍白的形而上学,都无法让他满意。
在失望与孤独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或者是必然,尼采在旧书摊里淘到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此书影响了他的一生。“不知道是什么精灵在我耳边低语,‘带上这本书回家吧’,我就这样获得了它。”尼采如饥似渴的吮吸着叔本华的思想,带着相见恨晚的慨叹。终有一死的人们沉溺于转瞬即逝的欢愉与功利,无暇思考生命的意义,叔本华竟然跟自己有着同样的悲伤与叹息!
人生就像个钟摆,摆动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欲望无法满足便痛苦,欲望满足便无聊——这是叔本华的哲学,他就这样悲观着,否定生命意志。但尼采不肯如此,他太激情了,无法厌世。就算人生没有意义,他也要为它创造出一种意义,就算人生是个虚幻的梦,他也要看看这梦的色彩与斑斓,就算人生是一幕悲剧,他也要好好去演这幕悲剧!
1879年,尼采带着笔记本和一把阳伞踏上了漂泊之旅,辗转于南欧各地,一去十年。十年的孤独与痛苦孕育出了丰厚的精神收获:《朝霞》、《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偶像的黄昏》、《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看哪这人》。
思想的极致是疯狂,尼采的思考太用力了,他疯了,于1889年。从此没有孤独与痛苦,他在疯狂的平静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十年。
总有一些人,我们无法将之归类,放在哪个队伍中都不合时宜,尼采便是这么一个。即便,这个队伍叫人类。他太像自己了,上帝塑造了他,然后把模子打破了。
1844年10月15日,普鲁士和萨克森边境的贫穷乡村勒肯,一位牧师和他年轻的妻子迎来了他们的头胎子,由于这天恰巧是国王的生日,他们将他命名为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这个沉默而安静的孩子过早体会了痛苦的含义,四岁时,父亲便离开了他。死亡、分离、悲伤,这些情绪在一个孩子的心灵上显影,成全了他的敏感与坚强。他严肃地教导妹妹:“只有当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世界的主人。”
十三岁,青春期来临,他强烈地感到心中有什么东西在生长,也许自己就要离开家人,结交新的朋友,开始新的人生。他知道童年已经结束,便拿起了笔,用十二天的时间为自己写下了一部童年史,并在后面附了一首小诗:“生活就如一面镜子,我们从中认出自己,这是第一要务,务须努力求索。”
尼采在瑙姆堡度过了他的青春期,并开始大量阅读席勒、拜伦、荷尔德林。他惊喜地发现了这些精神脉络跟自己相似的人,就像一个人只需一眼就能在人群中发现他的朋友。他是孤独的,无法轻易在空间中找到朋友,就逃到遥远的时间中去,体会跟逝去的优秀灵魂做朋友的乐趣。“在我幼年的生涯里,我已经见过许多悲伤和苦难,所以完全不像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从童年起,我就寻求孤独。”
这种孤独在大学时代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来。1862年,尼采离开瑙姆堡走进波恩大学,他为自己选择了古典语言学。一年后,转到莱比锡大学继续修习这个专业。他一度跟周围的同学一样,参加各种社团、聚餐讨论、水上泛舟,听任自己被新生活、新秩序吸纳。新鲜感烟消云散之后,尼采深深的感到了不安。他无法满足于这种浮在生活表层的感觉,无法不认为这样生活是一种麻木与荒废。他给幼年的朋友写信说,“当一个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出现于眼前的邪恶丧失了本能的反感,那么他已经走得太远了。”他不允许自己走得太远,也天真的希望同伴们不要走得太远,于是建议改革自己所在社团的规则,呼吁减少吃吃喝喝的毫无内容的聚会。当然,他失败了,他被那个小世界吐了出来,因为与众不同。但是吐出他的,不只是那个小小世界。渐渐的,尼采对周围的不满扩大到整个时代,低俗的政治、狭隘的科学、苍白的形而上学,都无法让他满意。
在失望与孤独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或者是必然,尼采在旧书摊里淘到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此书影响了他的一生。“不知道是什么精灵在我耳边低语,‘带上这本书回家吧’,我就这样获得了它。”尼采如饥似渴的吮吸着叔本华的思想,带着相见恨晚的慨叹。终有一死的人们沉溺于转瞬即逝的欢愉与功利,无暇思考生命的意义,叔本华竟然跟自己有着同样的悲伤与叹息!
人生就像个钟摆,摆动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欲望无法满足便痛苦,欲望满足便无聊——这是叔本华的哲学,他就这样悲观着,否定生命意志。但尼采不肯如此,他太激情了,无法厌世。就算人生没有意义,他也要为它创造出一种意义,就算人生是个虚幻的梦,他也要看看这梦的色彩与斑斓,就算人生是一幕悲剧,他也要好好去演这幕悲剧!
1879年,尼采带着笔记本和一把阳伞踏上了漂泊之旅,辗转于南欧各地,一去十年。十年的孤独与痛苦孕育出了丰厚的精神收获:《朝霞》、《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偶像的黄昏》、《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看哪这人》。
思想的极致是疯狂,尼采的思考太用力了,他疯了,于1889年。从此没有孤独与痛苦,他在疯狂的平静中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