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方法的“我们”

来源 :芳草·文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rc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立文一九七三年十月生,甘肃陇南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博士学位。著有《启蒙视野中的先锋小说》《史铁生评传》《“误读”的方法》《解构批评的道与谋》等书。
  在一篇旧文中,我曾讨论过小说的题目问题,以为“因名逐意”是大多数读者的阅读本能。然而高明的作家却乐于和读者捉迷藏——为了追求陌生化效果,他们会从小说的命名开始就大做文章。譬如以数个词语的排列为序,在叙述进程中或厚此薄彼,或欲盖弥彰,通过对词语的区别叙事,推动一场因名而起的形式游戏。难怪台湾作家张大春会说,小说从根本上就是一场“词在时间中的奇遇”。以这样的眼光读韩永明,自然会被小说的篇名所吸引。因为《我们结婚》这部作品说的是“我们”。但“结婚”这样的事,到底有没有必要加上一个限定代词“我们”?如果它另有意味,那么“我们”究竟是谁?而这个代词所指涉的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将如何在作家的故事里颠沛流离、生死与共?
  如果按照题材决定论的看法,韩永明无疑是一位擅写农村社会的乡土作家。他对农民形象的精准拿捏,对世相人心的细腻把握,十足反映了当前湖北农村题材小说所能達到的创作成就。但被类型化了的韩永明也很容易被标签化,就像他作为一位小说家的技术能力,总会因乡土作家的标签而被人所忽视。一般来说,农村题材小说的评价标准,向来看重作家对于民俗文化、乡情俚事和阶层特征的熟悉程度,只要汲汲营营于这方面的铺排叙写,则其“怎么写”的技术能力也无人挂怀,可以说内容大于形式的艺术偏见于此为甚。而对技术能力的这种轻视,已然造就了乡土小说在写作模式上的千人一面:不论是神鬼怪谈的东方想象,还是农妇泼皮的粗言俗语,抑或是瓜田李下的伦理窥视,大都反映了乡土作家的一种美学执念,似乎只有在审美上土得掉渣,方能对得起农村题材小说再现“乡土中国”的思想价值。
  相比之下,《我们结婚》这部作品显然不属此列。因为“我们”这个代词的设定,韩永明无论在写作立场还是技术手段上,都超越了前述的文学谱系。事实上,一旦透过词语的迷障,那么小说篇名里的“我们”就具有了双重属性:其一是作为观念的“我们”,其二则是作为方法的“我们”。
  先简要说说作为观念的“我们”。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乡土作家和他们所塑造的那些农民形象的关系,从来都不能用“我们”去加以指代:作为启蒙者的乡土作家,与农民群体这样的“老中国儿女”,不仅处处对立,而且还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启蒙呐喊中,时有吃人血馒头的反噬现象发生。因此可以说,在新文学史上的乡土小说传统里,作家与人物其实是一种“我-你”的关系模式。纵使后来民粹兴起,乡土作家对底层农民前倨而后恭,也摆脱不了这种分裂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你”关系中,乡土作家不论是出于启蒙主义的自圣,还是基于民粹主义的自渎,都只能在“看与被看”的书写模式中自外于他们笔下的农民群体。
  但韩永明却大不相同,因为他说出了“我们”。作为一个代词,“我们”的称谓反映了韩永明试图将自己融入书写对象的写作立场,他既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启蒙者,也不是一个抬头仰望的民粹者,他就是那个和余大世、李桂们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写作者——韩永明以“我们”之名,进入了笔下人物的命运。这当然是一种写作立场的转换,是韩永明对启蒙主义传统和民粹主义传统的疏离。也许他并非有意如此,也许是乡村经验决定了他对理念式写作的扬弃,但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这个代词,都抹去了韩永明身上那个知识分子式的自我形象——“我们”最终填平了写作者和对象之间的身份差异、阶层鸿沟,以及情感障碍。有鉴于此,可以说“我们”作为一种观念,天然标识了韩永明平等的写作立场。
  不过这并不特别。因为在这个后启蒙的文学时代里,秉持类似立场的作家大有人在。我更感兴趣的,其实是那个作为方法的“我们”。我想知道,一旦“我们”这个代词成为作家进入写作环节的叙事策略的话,那么它将开启怎样的技术盛景与文本奇观。
  《我们结婚》讲述的是底层人物的故事,主人公卑似蝼蚁、命如草芥的人生,当然容有了我们每一位凡夫俗子可能会遭遇的存在困境。而“我们”这个代词作为限定语,也天然地让小说叙事具有了一种及物性。它提醒读者,余大世和李桂的人生,可能就是我们在扰攘尘世里的集体命运。换言之,作品篇名里的那个“我们”,实际上以消泯故事虚构色彩的方式,嵌入了作家与读者的共同视角。虽说“结婚”这个词语会设定“我们”的身份,即主人公余大世和李桂就是“我们”。但读者仍然会心存疑虑,韩永明为什么不直接取名为《结婚》?作为限定词的“我们”,是表述的累赘,还是暗藏的玄机?
  从小说的叙述进程来看,由于余大世性格耿直,思维简单,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因此也就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更遑论对爱情和婚姻有什么浪漫的幻想了。直至他为李桂的家事终日奔波,才逐渐以结婚为契机,萌发了一种和他人同气连枝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此过程中,李桂和她的儿子马凯雄,从起初对余大世的怨恨,到感激和同情,再到接纳对方,可以说是完成“我们”这个词语拼图的关键人物。对余大世来说,他们实际上协助自己实现了精神的成长。因此这部作品讲述的仍然是一个人物的精神成长史。从一个几近生物学意义上的自我,到最后焕发出道德与情感兼备的人性光辉,余大世正是在李桂和马凯雄,以及小邝等人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升华。而韩永明的方法,就是以“我们”之名,在叙述中发出了人性的召唤。
  小说从余大世的视角展开叙述,虽说采用的仍然是第三人称叙述,但前半部分故事情节的发展,全系余大世的言行推动:他为是否进养老院的内心纠葛,对小邝的感激之情,以及为李桂一家干活的各种盘算,都是一种叙述的欲扬先抑。韩永明的手段就在于,他把余大世首先刻画成了一个看起来自私自利的人物。在这个近乎泼皮无赖的底层农民身上,完全没有“我们”一词所指代的利他意识。或者说,在结婚的想法被揭晓之前,韩永明凝滞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以一种看似杂沓零乱的笔法,叙写着余大世帮工的各种琐事。“我们结婚”所预设的那个情节主核,也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人生愿景。在此状况下,作家叙述的停滞、回旋与往返,无一不指向了余大世内心世界的蒙昧和荒芜。但李桂与马凯雄,却给无人关爱的余大世带来了温暖,从吃饭一类的日常小事开始,余大世感受到了自己对家庭的渴望,于是“我们”这个词语便开始在他的心中落地生根,直至说出“我们结婚”的想法,韩永明方才驱动了叙述的引擎。且看小说结尾处“我们”结婚时的那份热闹喧嚣,无疑让小说的色调开始由暗转明,悲剧也终成了喜剧。在此过程中,作家体现的是对一个词语的追逐,是让角色基于对“我们”的向往而展开的成长之旅。
  更为重要的是,韩永明还借着对“我们”这个词语的追逐,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作家自我意识的抽离。我们知道,如果作家时刻存有上帝般的自我意识,那么他就会直陈谁是“我们”的称述者;反之,如果一个作家相信自己融入了对象,真正将“他们”视为“我们”,并与之长相厮守的话,那么他就会像韩永明一样,以叙述的力量让“我们”这个命运共同体变得从无到有。而“我们”这个词语,也因此从先验的观念成为了叙述的方法。
  从作为观念的“我们”,到作为方法的“我们”,韩永明以他独具特色的创作实绩,再次证明了题材决定论所具有的偏见与谬误。因为他让我们知道,小说固然要勘察存在困境、书写人性光辉,但如何叙述词语的时间奇遇,却始终是一个小说家不能忘记的使命。
其他文献
之字形楼梯  伸出双手,给  彼此一个深情拥抱  之字形楼梯  让两栋房子搂成一体  热恋的人来后  就把鸳鸯二字当作粘合剂  时间越久,在此间  相拥的磁力越牢不可分  没什么能挽留  从楼梯上路过的光阴  素描或摄影  都只能定格某个瞬间  一种建筑所表达的风格  太过单调。之字形  像一句互文  有助于疲劳后的审美  瓦楞  一片挨着一片  黛瓦,堆叠出木房子  特有的鳞甲。炊烟  与睡梦都
期刊
暮色至夜半  夕阳、皱纹和脱落的牙,  在山顶道别。  巨大的虛寂,对峙着  水的汹涌。  玄鸟挣脱暮色的围困,  带着白纸,  心慌慌,无处飞。  残月的烦心事,  比星星还多,  它召集所有的石头,  集中开会。  夜至过半。  那些走了几千年路的  陶罐,拄着拐杖,  一边打喷嚏,一边打瞌睡。  蓝色的井  蓝色的井。  你去那里打水。  你的脸上,长满了花蕊。  一颗黑纽扣,  从衣服上掉
期刊
好时光  与植物相近久了  就能变成它的同类  可以站着听风,抬头看云  偶尔低下头,在阳光下打个盹  看青衫晃动花影,光阴迟缓  杂草覆盖的水田不算荒芜  蓼花粉,飞鸟低  万种生灵隐身其中  此时潮声绵密,人间澄净  烟波浩渺的梵音里  一个人走着走着,便可望见去处  重要的事  在素清的庙宇前,所有的植物都披上了佛光  它们有着大好前程  能生长的竭尽全力在生长  能开花的肆无忌惮在开花  
期刊
公牛血  (公牛血,匈牙利红葡萄名酒。據传,在一次守城战役中,匈军将领命人搬来数桶红酒,说是公牛血,官兵饮后士气振奋,大败敌兵)  红的发黑  纯的有些涩  甚至苦  在发酵的地宫里  排列的红酒都是有身世的宫女  宫女说  我是一九八一年的  我是一九九七年的  我是二〇〇六年的  我是二〇〇八年的  宫女的红唇比红的颜色还要红  瞳仁里亮着红的光  宫女说  她们的名字都叫公牛血  是公牛血染
期刊
听秦腔  酒和辣子,撕裂喉咙  声音无所顾忌迸发出来  山圪崂、窑洞、黄河  因为有秦岭做靠山,才从容不迫  延河水,映着宝塔  牛皮筏子、毛驴上坐着米脂婆娘  拍一张照,山西就闯进镜头  秦腔和山西民谣  为伊人,站立崖头  兰花花跑八百里秦川  只为那次招手  再陡的崖,都不是绝路  芍药花开  你问,芍药花什么时候开  我说,六月中旬  这个时节,老鼠娶亲嫁女  游人慕名而来  有一年,我撒
期刊
风穴寺  风在风穴寺上空盘旋迂回  翻阅大地的经书  白云以婆娑之心给远道而来的凡尘之人  以香积缭绕之普渡  能听得见七祖塔上的梵阿诵语吗  悬钟阁上的千年钟声呢  白云禅寺香积寺千锋寺  都在风的日夜吟哦中各自皈依  好像风在这里成了佛的隐身  风过处佛无处不在  狮子  山峦枕着鼾声  午夜在梦里映现出你突然变成  狮子的脸企图靠近我  有几根胡须甚至凜厉地伸出了梦外  这一切并不可怖  有
期刊
梅瓶  她穿素服  藏起眉開眼笑  她练习吻  悠长得胜过几个朝代  她尝试拥抱  玲珑身躯悄悄开出  温柔裂痕  她耸起双肩  是千度高温定格的  美娇娘  反复锻烧让前世的自由  被恒久冰封  今生的釉色里也静静淌着  越不过高墙的忧伤  她不是财富  不想被暗室私藏  她吐着梅香  遥望城外萤虫流光清亮  下一刻  漫天星光就要接走她的梦想  哪怕用尽了岁月  冰冷的瓷器也要把爱情供奉成图腾
期刊
在静安寺外所见  那座庙,是我看着建造的  菩萨是从远方一块块运来,组装的  我知道,村东头的麻子媳妇  也是从远方运来的  尽管有菩萨一样的心肠  却并不被人们所待见  经常看见麻子媳妇  路过一片菜地,一片破瓦房  去这个庙里拜菩萨,很虔诚  她跪着的背影  很像我,去世的母亲  在酒桌上喊出“八匹马”  以酒为马的人,每当喊出这个词  就感觉热血沸腾,仿佛一生  只有这个词,才配让他活着  
期刊
季亞娅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十月》杂志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有评论集《文学的行间距》。  小说中的他甫一出场带着强烈的象征性气息。你以为他会是《爸爸爸》鸡头寨寓言里的文化象征物傻子丙崽,抑或是《尘埃落定》里大智若愚的傻子二少爷,结果都不是。这是一篇当代农村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这个傻子余哈儿,这个传统社会里所说的鳏寡孤独,是个实实在在的当下乡村边缘人——不,韩永明发现他已经变成乡村生活的主
期刊
有人把作家分成兩种类型:靠才华写作和靠生活写作。这种划分是否合理有待讨论,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有一些作家,并不依赖许多生活,或者说他只有很少一点生活,却有持续不断的创作力,而另有一些作家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没有了生活也就无法创作。  我便是靠生活写作的那一种。回想了一下,我的写作素材都来源于我的生活和我身边人的生活,甚至有不少人物、故事和细节也都有生活的来源,有些甚至是采访中所得。《滑坡》《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