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组织重塑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目前尚无有效的手段逆转甚至延缓组织重塑,对患者而言是个潜在慢性的生命威胁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肌腱蛋白X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主动脉瓣钙化、主动脉瘤、纤维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等.肌腱蛋白X作为肌腱蛋白家族中的一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发挥重要结构功能的亚型.肌腱蛋白X可直接或间接连接细胞外基质,为结缔组织提供生物力学支撑,也可调节细胞通讯参与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肌腱蛋白X可能通过影响TGF-β/Smad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外基质分子的表达,参与组织重塑与纤
【机 构】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重塑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目前尚无有效的手段逆转甚至延缓组织重塑,对患者而言是个潜在慢性的生命威胁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肌腱蛋白X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主动脉瓣钙化、主动脉瘤、纤维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等.肌腱蛋白X作为肌腱蛋白家族中的一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发挥重要结构功能的亚型.肌腱蛋白X可直接或间接连接细胞外基质,为结缔组织提供生物力学支撑,也可调节细胞通讯参与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肌腱蛋白X可能通过影响TGF-β/Smad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外基质分子的表达,参与组织重塑与纤维化,从而干扰疾病的进展与预后.因此肌腱蛋白X有可能作为潜在的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风险分级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类常见的心瓣膜病,近年来由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研究和应用,主动脉瓣狭窄重新受到关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常合并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增加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心血管死亡或卒中致残的风险.目前尚不清楚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患者的最佳抗栓策略,现就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已成为心力衰竭的主要类型,目前诊断和治疗仍存在问题,引起临床广泛关注.近年发现microRNA(miRNA)参与多个HFpEF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望成为HFpEF患者诊断、预后、分层管理和评估个体化治疗反应最具潜力的生物标志物.现对新型生物标志物miRNA的生物学特性与HFpEF关系,其参与的重要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应用于临床的价值进行综述,以供基础和临床深入研究参考.
运动诱导的肺动脉高压以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压力正常,运动状态下出现肺动脉高压为主要特征,被视为肺动脉高压的前期.由于运动状态下肺动脉压力的测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定义标准目前尚存在争议.随着对肺动脉高压研究的进展,其早期诊治越来越受到重视,运动诱导的肺动脉高压也日益受到关注.现就运动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策略,可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逆转左室重塑,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住院率与全因死亡率.然而,即使按照指南推荐的标准选择患者,仍有30%的患者表现为CRT无应答.寻找能预测CRT反应性的可靠指标有助于CRT目标患者群的筛选,推动CRT个体化精准治疗的落实.近年来,寻找评估CRT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其中一些生物标志物在预测CRT反应性中显示出了良好的预测能力.现就预测CRT反应性的不同生物标志物予以综述.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导管消融作为药物难治性心房颤动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从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导管消融与生活质量变化、导管消融对比其他心房颤动治疗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方面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探索导管消融在心房颤动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环境气候因素对心肌梗死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知.根据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率、住院率、死亡率以及预后与居住温度、气压、湿度和风速等气候因素有着不可忽略的关系及规律.气候因素通过影响血管收缩、血管内皮损伤、冠状动脉的血栓形成以及斑块破裂等方面影响着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现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气候因素与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报告进行分析,从而对不同气候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综述,并对其发病机制做出初步的阐述.
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心房颤动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众多研究表明心房电重构在糖尿病相关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钙超载是引起心房电重构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心肌细胞主要通过调节钙调蛋白信号通路和L型钙通道来调控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从而维持钙稳态,同时特异性miRNA的表达改变与钙稳态失衡密切相关.现从钙离子稳态失衡的角度探讨糖尿病诱发心房颤动的机制进展.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的普及,睡眠血压的重要性被日益重视.近20余年来,HOPE研究、Syst-Eur研究、MAPEC研究以及Hygia研究等均表明:相比以往常用的日间血压、办公室血压以及随机血压,睡眠血压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是更为有效的预后标志.这些证据提示应更加关注睡眠期的高血压控制.尽管睡眠高血压治疗可有效改善睡眠血压,但其背后有很多潜在问题尚存在争议,尤其对于2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患者.现就目前睡眠高血压治疗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赖氨酸乙酰化是一种保守、可逆的翻译后蛋白修饰,受赖氨酸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调控,参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和疾病的发生.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揭示了可逆赖氨酸乙酰化在高血压、血管疾病、心肌梗死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中的调节作用.这些研究的证据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治疗作用.现主要描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不同作用,这些观察结果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左束支起搏(LBBP)经室间隔对左侧心内膜下左束支区域进行起搏,以实现生理性起搏,其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初步证实.与希氏束起搏相比,LBBP手术难度小,学习周期短,阈值低且稳定.与右室起搏相比,LBBP术后患者可获得更好的心脏同步性及心功能.但LBBP仍处于探索阶段,适宜人群、标准术式、成功标准、长期安全性及疗效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现就适宜人群、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和术中影像学监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