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卫星电源系统已广泛采用锂离子蓄电池组作为在轨储能装置.介绍了基于新一代电源控制器的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策略,重点阐述了新一代电源控制器充电控制方式和新一代能源管理软件的应用.实际获取的卫星在轨数据表明,提出的管理策略,既能对锂离子蓄电池组进行恒流恒压充电,又能满足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控温及均衡需求,有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该策略搭配新一代电源控制器比现行的管理策略更适合GEO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的在轨管理.
【机 构】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北京10009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电源系统已广泛采用锂离子蓄电池组作为在轨储能装置.介绍了基于新一代电源控制器的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管理策略,重点阐述了新一代电源控制器充电控制方式和新一代能源管理软件的应用.实际获取的卫星在轨数据表明,提出的管理策略,既能对锂离子蓄电池组进行恒流恒压充电,又能满足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控温及均衡需求,有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该策略搭配新一代电源控制器比现行的管理策略更适合GEO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的在轨管理.
其他文献
以端电压或荷电状态(SOC)为均衡标准的主动均衡算法,在均衡过程中由于难以准确反映单体之间绝对电量的差异,容易导致能量反复流动、降低均衡效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单体切换电量作为均衡标准的主动均衡控制算法,该算法以单开关电容为核心构造主动均衡算法的硬件拓扑,利用流挖掘技术获取单体间切换电量的概要信息,通过均衡算法智能控制单体间均衡的顺序,进行不同脉冲信号周期、占空比、电容容量、均衡策略的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均衡算法能准确定位均衡单体、避免能量反复流动,有效地提高了主动均衡算法的运行效率.
氟塑料薄膜由于其优异的耐紫外老化、耐化学腐蚀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光伏组件背板的耐候层,是光伏发电实现平价上网的关键基础材料.普通的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具有横向断裂伸长率低的缺陷,尤其是在老化测试后,其横向断裂伸长率仅为10%左右;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PVDF薄膜生产企业通过化学改性、物理改性等方法,改进了薄膜耐老化性能.为了掌握国产氟塑料薄膜最新质量状况,选取国内某公司三代耐低温氟膜,同国产普通PVDF薄膜、进口PVDF薄膜以及PVF薄膜进行耐老化性能比对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国产薄膜整体耐
针对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OH)估算精度低、传统遗传算法(GA)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的问题,为提高锂电池健康状态的估算精度,提出了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自适应的调整策略对传统GA进行改进,在改进遗传算法(IGA)的作用下,使优良个体仍保持较好的进化能力,算法初期搜索范围、后期局部搜索能力以及收敛速度也得到加强.提取间接健康因子,再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参数寻优得到IGA-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NASA锂电池数据集分别用GA-BP与IGA-BP神经网络算法对SOH进行估算.结果表明:IGA-
电池在快速充电下仍可以保持足够的容量,对目前的应用领域如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储存和传输是具有高度吸引力的.设计一种能够方便地传输锂离子和电子的电极结构,是提高电池在快速充放电速率下容量保持率的有效途径.报道了一种应用内部开发的新型冷冻涂敷(FTC)技术得到的定向孔状阴极结构.探究了电极在不同固含量下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并得到了最优化的定向电极结构.该电极在0.1 C和15 C下实现了有竞争力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3.5和41.3 mAh/g,15 C代表~~4 min完成充放电.对比之下,弯曲孔状结构的
采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沉积聚苯胺和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层层自组装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对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测试不同组装层数下石墨烯/聚苯胺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比电容优化制备工艺,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赝电容性能,当电流密度为2 mA/cm2时,比电容达到4.78 F/cm2,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电流密度20 mA/cm2对应的比电容为4.12 F/cm2),且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2 mA/cm2电流密度下循
针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充电策略,该策略可以减少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并且能够应用于各个充电区间.对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和能量损耗进行了建模.构建以最小充电损耗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将其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求解.根据得到的最优充电电流曲线和电池内阻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电池内阻的自适应充电策略.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充电区间,与传统恒流充电方法相比,能够有效降低电池的充电损耗.
研究电池组的温度场对于电池系统设计和热管理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研究了18650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的基本性能,测量了不同温度和放电倍率下电池表面温升情况.根据实验结果及已有的生热模型和传热模型,利用Fluent仿真软件研究电池单体在不同温度和放电倍率下的温度场.构建了电池组热分析模型,模拟分析了电池组存在单体差异(内阻差异)时串联或并联情况下的温度场变化,结果表明:内阻不一致会使电池组温度升高,不利于电池组的安全、性能及寿命.
以锂离子电池为储能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频繁面临大功率负载的冲击,导致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加快.提出了超级电容结合锂离子电池构建混合储能系统,通过研究混合储能系统的拓扑结构,优化得到一种计及成本及效率兼优的半主动式拓扑构型.建立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实验台架,对优化前后的拓扑结构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超级电容满足瞬时动态负载需求,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电流限制在标准充放电电流0.3 CA(即30 A)以内,能耗和锂电池损耗成本分别下降0.63%和6.09%.
对微流燃料电池阴极内相关物质的传输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阴极扩散层进行模型重构,得到其扩散系数及渗透率.通过建立电池阴极边界处的二维模型,得到了孔隙率大小、过电位高低对组分的浓度分布和反应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Buggeman公式计算得到的氧气扩散系数偏高,电池阴极物质的传输快慢受扩散层孔隙的影响较大,当孔隙率降低时会增大传输阻力,使得氧气的浓度和反应速度同时下降,也使水蒸气的浓度上升.
针对WSN节点的光伏电池能量转换效率低,分析局部阴影对光伏电池输出功率产生多峰的影响,以及热斑效应造成功率损失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PSO-BFO混合算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优化方法.PSO算法简单、具有记忆能力,利用PSO算法中的粒子群Vid和Xid来替代BFO算法中细菌的C(i)和θi(j,k,l),实现算法结合,在BFO算法复制过程中加速找到最优解,增加细菌驱散过程的全局搜索能力.通过Matlab进行实验仿真,并与BFO算法单独使用做对比,结果表明:混合算法能更加准确地搜索到最大输出功率,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