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朋友散步归来,极其兴奋地对我说:“公司前面村子里有一棵古树,树干粗大,三个人手牵手不能合抱。”
一个“古”字足以让我的好奇心爆棚。根据我的经验,有古树的地方一定有古屋、古村或者是其他一些古老的东西,比如石磨、石臼、青石板铺就的小路等。因为这些东西在被消灭的时候,往往是整体性的,现在的时髦用语叫做“成建制”的。因此,它们的存在,当然也是“成建制”的了。
果不其然!
过一座小桥,进入村口,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浓荫蔽日,曲径通幽。水杉气宇轩昂、岸柳妩媚窈窕、翠竹衣袂飘飘、樟树宠辱不惊……让人恍惚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往里走,还真遇着一片桃林。此时,桃花已落,毛茸茸的拇指大小的桃子从翠绿的枝丫间探出头来,给人满心的喜悦。
有一户人家,三间开面的三层小洋楼,算不上豪华,却极有趣味。大门紧闭,主人显然不在家。门前开阔的庭院里,却一派喧闹。凌霄花沿着铁栅栏攀上了二楼的阳台,得意地吹着喇叭;二楼阳台上的三角梅俯身探頭,不知是否想着伺机出逃?红的、白的、黄的玫瑰一个个娇滴滴地争奇斗艳;两只哈巴狗眼见着行人走近,隔着栅栏一边尽职地嗷叫,一边胆怯地后退,叫人忍俊不禁……
又穿过一段田埂,转过一片竹林,一幢独门独户的老屋映入眼帘。不需向任何人打探,也无须求证,我很肯定地对同伴说:“古树就在这里。”
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当时我们并没有看见古树,也从没有来过,究竟是什么给了我确信,让我坚信古树就在附近?我说不出。大概非同寻常的东西都会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气场吧?所谓“葳蕤自生光”!
重新审视老屋的方位,坐北朝南,台基很高,视野开阔,西边以前应有小河潺潺流过,因为现在河流虽然淤积了,但痕迹还在。屋子的形制为江汉平原普通的三开间,但用料比一般的农村民居要考究,门槛、门窗都是杉木,门窗有镂空花纹。
那棵令我们仰慕已久的古树,就伫立在老屋的西北角,高大浓密的枝叶就像张开臂膀的老人,将老屋环抱在臂弯里。
与我同去的小年轻,很激动、很欣喜,围着古树转了好几圈,一会儿比画着测量古树径围,一会儿忙着给古树拍照。
屋主人是一位80多岁的老汉,看到我们对古树有兴趣,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这是一棵皂角树,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他爷爷的爷爷栽下的,而屋子是在20世纪50时代又重修的,屋后的斑竹、屋前的含笑都比屋子的年代还久远。
经老人提醒,我才注意到屋前的两棵含笑,抟枝白花,幽香扑鼻,非公园里的盆栽所能比。至于屋后和屋东头儿的那片竹林,更是一种在江汉平原上少见的斑竹,竹竿上长有棕色的斑纹,如同一个一个的小眼睛。
我们问老人,那棵皂角树什么时候结荚,到时我们一定再来。老人长叹一口气说:“估计你们看不到了,这里要拆迁了,我是真舍不得啊!舍不得这些树,这些花。看,那里还有一棵大枇杷树,结的枇杷真甜啊!”老人如此伤感,我们一句安慰的话也说不出。
但愿秋天来临,古树还在,老屋还在,老村还在,老人还在……
一个“古”字足以让我的好奇心爆棚。根据我的经验,有古树的地方一定有古屋、古村或者是其他一些古老的东西,比如石磨、石臼、青石板铺就的小路等。因为这些东西在被消灭的时候,往往是整体性的,现在的时髦用语叫做“成建制”的。因此,它们的存在,当然也是“成建制”的了。
果不其然!
过一座小桥,进入村口,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浓荫蔽日,曲径通幽。水杉气宇轩昂、岸柳妩媚窈窕、翠竹衣袂飘飘、樟树宠辱不惊……让人恍惚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往里走,还真遇着一片桃林。此时,桃花已落,毛茸茸的拇指大小的桃子从翠绿的枝丫间探出头来,给人满心的喜悦。
有一户人家,三间开面的三层小洋楼,算不上豪华,却极有趣味。大门紧闭,主人显然不在家。门前开阔的庭院里,却一派喧闹。凌霄花沿着铁栅栏攀上了二楼的阳台,得意地吹着喇叭;二楼阳台上的三角梅俯身探頭,不知是否想着伺机出逃?红的、白的、黄的玫瑰一个个娇滴滴地争奇斗艳;两只哈巴狗眼见着行人走近,隔着栅栏一边尽职地嗷叫,一边胆怯地后退,叫人忍俊不禁……
又穿过一段田埂,转过一片竹林,一幢独门独户的老屋映入眼帘。不需向任何人打探,也无须求证,我很肯定地对同伴说:“古树就在这里。”
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当时我们并没有看见古树,也从没有来过,究竟是什么给了我确信,让我坚信古树就在附近?我说不出。大概非同寻常的东西都会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气场吧?所谓“葳蕤自生光”!
重新审视老屋的方位,坐北朝南,台基很高,视野开阔,西边以前应有小河潺潺流过,因为现在河流虽然淤积了,但痕迹还在。屋子的形制为江汉平原普通的三开间,但用料比一般的农村民居要考究,门槛、门窗都是杉木,门窗有镂空花纹。
那棵令我们仰慕已久的古树,就伫立在老屋的西北角,高大浓密的枝叶就像张开臂膀的老人,将老屋环抱在臂弯里。
与我同去的小年轻,很激动、很欣喜,围着古树转了好几圈,一会儿比画着测量古树径围,一会儿忙着给古树拍照。
屋主人是一位80多岁的老汉,看到我们对古树有兴趣,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这是一棵皂角树,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他爷爷的爷爷栽下的,而屋子是在20世纪50时代又重修的,屋后的斑竹、屋前的含笑都比屋子的年代还久远。
经老人提醒,我才注意到屋前的两棵含笑,抟枝白花,幽香扑鼻,非公园里的盆栽所能比。至于屋后和屋东头儿的那片竹林,更是一种在江汉平原上少见的斑竹,竹竿上长有棕色的斑纹,如同一个一个的小眼睛。
我们问老人,那棵皂角树什么时候结荚,到时我们一定再来。老人长叹一口气说:“估计你们看不到了,这里要拆迁了,我是真舍不得啊!舍不得这些树,这些花。看,那里还有一棵大枇杷树,结的枇杷真甜啊!”老人如此伤感,我们一句安慰的话也说不出。
但愿秋天来临,古树还在,老屋还在,老村还在,老人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