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达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及服务生产实际能力,教研组对“动物繁殖学”课程进行“研习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构建了科研促教促学的具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专业自身特色的“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本科教学质量及水平,本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有力促进了新形势下我院动物科学专业按期顺利转型。
[关键词] 地方高校;动物繁殖学;研习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6-0091-03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通过改变办学理念、调整办学思路、优化教学资源,来达到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的功能[1]。根据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转型,综合改革”的整体方案设计要求,动物科学专业作为我校第二批转型专业,较多专业课程已按年级、突出主题的基本要求,构建了有行业企业参与的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动物繁殖学”是我院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科学 [2]。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需要和培养畜牧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2015年以来,教研组通过对“动物繁殖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了具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专业特色的“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新模式[3-4],通过应用实施,充分发挥了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为地方高等农业本科院校动物科学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有力促进了我院动物科学专业向应用型转型。
一 课程“研习式”教学模式改革背景与实施
(一)“研习式”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动物繁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专业课程,课程主要讲授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管理、繁殖障碍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具有内容丰富、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等特点[5]。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仍以讲述理论和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为主,师生互动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结构和内容,学生不能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或教学平台自主性学习,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科研能力及服务生产实际能力差,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整体水平不高[6-7]。在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建设背景下,改革现有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已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迫切任务,地方本科高校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转型势在必行[8]。为了达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湖南文理学院动物科学教研室针对动物繁殖学课程特点,在立足学生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思想的指导下,在积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通过拓展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和完善考核体系等举措,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专业特色的“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新模式,使师生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提升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水平,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习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模式的实质,是通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各类大學生研创项目与图书网络资源,将与课程有关的相关技术或研究变为“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教研组前期工作已对课程“研习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详尽阐述和具体实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9-10]。尤其是我院“动物繁殖学”课程教研组通过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鼓励和引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研创项目;利用图书馆数据库与网络资源,以及与教师科研对接等方式,拓展与实践了课程“研习式”教学内涵,具体介绍如下。
1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1)课外自主调研实践
学习“动物繁殖学”课程之前,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生产实际调研,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开学后由任课教师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沟通、协商以及与任课教师交流互动后,通过自觉自主查阅文献资料,自行拟定解决方案,以及教师授课,不断修正补充和完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如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归纳总结,学生自信心大大增强,激发了其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提高课程授课的效果。可为学生课后科学性、实用性科技制作选题和毕业论文题目的拟定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未切实有效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通过科学分析,小组间讨论,发现存在的问题,汲取经验教训,为下一批拟解决该问题的学生提供实施方案依据和可行性参考。
(2)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指教师和学生分别对双方所授课内容的选择获取,即教师与部分学生的双向授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安排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动物繁殖学”课程 “研习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选择理解难度较大,需运用多种授课技巧,不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来讲授,如生殖激素这一章节,教师通过南非大象发情期雄性大象体内激素水平高,成年公象“踢死”成年母犀牛的震撼案例,引导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从而为达到学生深入了解和熟悉各类生殖激素的种类、分泌部位、作用特点、功能及生产应用的目的提供铺垫。而学生则应利用自己兴趣来选择授课内容,比如配子与胚胎生物工程这一章节,由于涉及胚胎移植技术、体外受精、性别控制、干细胞工程、胚胎冷冻保存、嵌合体制作、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相关繁殖新技术知识,教师通过详细介绍“动物繁殖学”课程 “研习式”教学模式内容及实施办法,现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近期填写学院“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学生分组与选题表和湖南文理学院“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参与学生选题表。学生分组、选题及PPT制作情况电子版发给指导教师审核、修改并组织实施。授课教师将与“研习式”教学模式有关资料如填写表格、PPT制作要求以及科研论文撰写格式发给班上同学供其参考,学生授课结束后,教师积极点评与鼓励,不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促进相互学习。 (3)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元化
在实施运用“研习式”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可采用讲解提问、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授课模式,结合挂图、标本、观看自制录像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于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可视性和趣味性。通过上述措施综合运用,尽可能地使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元化,教授讲解系统化,难点、重点清晰化,通过适时补充最新研究成果、知识动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创新能力,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4)教学内容的情景化与实用化
采用情景式教学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介绍我院有关与动物繁殖学方面研究的有关教师,以及教学团队成员研究方向,相关学术论文,或将与动物繁殖学有关的某方面最新研究动态、成果,以讲故事、作报告等形式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学生了解教师的研究领域及相关研究成果,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兴趣。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结合,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动物繁殖技术提高家畜繁殖力和解决生产实际存在问题如:猪、牛、羊等大动物的难产与接生,仔畜与母畜的科学护理等,激发学生获取知识和科研的兴趣。通过把教学内容的情景化与实用化,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5)考评刺激与督促
结合考勤、作业、实验报告以及学习态度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考核方式应与大学生研创项目及取得的各项科研成果结合,增加小论文、读书报告、科技制作、大学生研创项目申报、论文发表等考察形式。平时占总成绩的40%,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60%。通过以上几个方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学习“动物繁殖学”课程的兴趣,达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2 充分利用大学生研创项目
科技活动是培养和检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研究性与创新性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发表科研学术论文,使项目、论文及毕业设计三位一体,使学生的创新性实验与学业并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兴趣。通过吸收专业知识扎实、 求知欲强,工作认真负责,考研欲望强烈的学生与教师科研项目对接,承担教师科研项目中的相关子课题作为动物繁殖学实验教学或毕业论文内容,科研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可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学生发表论文或获得奖励后,提升了其今后的考研面试与就业竞争力。
3 充分利用图书馆数据库与网络资源
图书馆数据库与网络资源是快速获取所需资源,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与信息传播的平台。教师通过网络资源平台可完成诸如教学设计、信息获取、课件制作、学术交流等教学工作。
学生通过校内外丰富的图书馆数据库与网络学习资源,编制录像视频、记录实践过程经验,收集与制作教学资料,完成学生论文写作,实现网络课程与学习资料的共享,获得个性化自主学习空间,充分践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促进了教研组教师对现代信息教学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实现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教师导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三位一体的“研习式”教学模式。
二 课程“ 研习式 ”教学效果
通过大学生研创项目以及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研”和提高学生学习“动物繁殖学”课程的兴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提升了本科教学质量及水平,本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
1 学生课程学习评价
通过近三年来教研组对“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到课率达到100%,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有较大提高,理论与实验课都能跟随授课教师的思路高效学习,学生投入在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撰写、课题调研、文献查阅、课题申报、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时间明显增加,完成质量明显改善;期末学生对授课教师测评分均在90分以上,学生通过对“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模式的积极配合与参与,其科学推理能力、科研写作能力、团队组织协作能力、服务生产实际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与网络信息使用能力等基本技能得到了锻炼与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2 专家与同行评价
对“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模式实施期间,教研组通过对主讲教师进行“双师型 ”队伍建设、到兄弟院校学习交流、积极组织听评课活动等方式,有力促进了“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获得了专家与同行的认可。授课教师教学质量测评2016年2次排名所在学院前20%,近年来发表教研论文5篇,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2016年,授课教师获学校年度先进个人和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
3 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成效
通过2015~2017年对“动物繁殖学”课程采用“研习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先后指导专业学生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项,指导本专业学生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7篇,学生获得校级以上奖励10项,其中动科2013级湖区波杂山羊健康养殖实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山羊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创新团队)项目获2015年第十一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动科专业学生考研率和考研录取率逐年增加,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达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三 “动物繁殖学”课程“ 研习式 ”教学展望
通过对“动物繁殖学 ”教学的改革,成功构建了科研促教与促学的具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专业自身特色的“动物繁殖学 ”课程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本科教学质量及水平,本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有力促进了新形势下我院动物科学专业按期顺利转型。在今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研组将秉承前期改革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与创新,巩固与提高教学质量、充实与完善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与推动“动物繁殖学 ”课程各项教学改革,使课程教学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前瞻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继国,李艳,贺文瑾.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什么”及“为什么”[J].职教论坛,2015(1):15-20.
[2]朱士恩.《家畜繁殖学》教学特色与多媒体辅助技术的应用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175.
[3][9]成钢,李淑红, 韩庆,等.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9):178-179.
[4][10]成钢, 唐晶晶, 李淑红,等.具有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动物繁殖学课程案例式研究性教学[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0)96-97.
[5]朱士恩.開展家畜繁殖学课程兴趣小组实践与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5(5):598-601.
[6]刘耘,杨利国,张淑君,等.动物繁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8-140.
[7]曾长军,张明,赖松家,等.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繁殖学教学改革问题与思考[J].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2,20(3):58-62.
[8]杨凌,王泳翔,张乐颖.启发式案例教学在《家畜繁殖学》教学上的应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76-78.
[关键词] 地方高校;动物繁殖学;研习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6-0091-03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通过改变办学理念、调整办学思路、优化教学资源,来达到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的功能[1]。根据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转型,综合改革”的整体方案设计要求,动物科学专业作为我校第二批转型专业,较多专业课程已按年级、突出主题的基本要求,构建了有行业企业参与的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动物繁殖学”是我院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动物生殖活动及其调控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科学 [2]。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需要和培养畜牧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2015年以来,教研组通过对“动物繁殖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了具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专业特色的“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新模式[3-4],通过应用实施,充分发挥了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为地方高等农业本科院校动物科学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有力促进了我院动物科学专业向应用型转型。
一 课程“研习式”教学模式改革背景与实施
(一)“研习式”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动物繁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专业课程,课程主要讲授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管理、繁殖障碍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验,具有内容丰富、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等特点[5]。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仍以讲述理论和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为主,师生互动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结构和内容,学生不能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或教学平台自主性学习,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科研能力及服务生产实际能力差,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整体水平不高[6-7]。在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建设背景下,改革现有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已成为当前学科发展的迫切任务,地方本科高校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转型势在必行[8]。为了达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湖南文理学院动物科学教研室针对动物繁殖学课程特点,在立足学生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思想的指导下,在积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通过拓展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和完善考核体系等举措,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专业特色的“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新模式,使师生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提升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水平,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习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模式的实质,是通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各类大學生研创项目与图书网络资源,将与课程有关的相关技术或研究变为“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教研组前期工作已对课程“研习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详尽阐述和具体实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9-10]。尤其是我院“动物繁殖学”课程教研组通过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鼓励和引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研创项目;利用图书馆数据库与网络资源,以及与教师科研对接等方式,拓展与实践了课程“研习式”教学内涵,具体介绍如下。
1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1)课外自主调研实践
学习“动物繁殖学”课程之前,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生产实际调研,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开学后由任课教师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沟通、协商以及与任课教师交流互动后,通过自觉自主查阅文献资料,自行拟定解决方案,以及教师授课,不断修正补充和完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如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归纳总结,学生自信心大大增强,激发了其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提高课程授课的效果。可为学生课后科学性、实用性科技制作选题和毕业论文题目的拟定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未切实有效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通过科学分析,小组间讨论,发现存在的问题,汲取经验教训,为下一批拟解决该问题的学生提供实施方案依据和可行性参考。
(2)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指教师和学生分别对双方所授课内容的选择获取,即教师与部分学生的双向授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安排和学生实际情况,按照“动物繁殖学”课程 “研习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选择理解难度较大,需运用多种授课技巧,不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来讲授,如生殖激素这一章节,教师通过南非大象发情期雄性大象体内激素水平高,成年公象“踢死”成年母犀牛的震撼案例,引导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从而为达到学生深入了解和熟悉各类生殖激素的种类、分泌部位、作用特点、功能及生产应用的目的提供铺垫。而学生则应利用自己兴趣来选择授课内容,比如配子与胚胎生物工程这一章节,由于涉及胚胎移植技术、体外受精、性别控制、干细胞工程、胚胎冷冻保存、嵌合体制作、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相关繁殖新技术知识,教师通过详细介绍“动物繁殖学”课程 “研习式”教学模式内容及实施办法,现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近期填写学院“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学生分组与选题表和湖南文理学院“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参与学生选题表。学生分组、选题及PPT制作情况电子版发给指导教师审核、修改并组织实施。授课教师将与“研习式”教学模式有关资料如填写表格、PPT制作要求以及科研论文撰写格式发给班上同学供其参考,学生授课结束后,教师积极点评与鼓励,不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促进相互学习。 (3)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元化
在实施运用“研习式”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可采用讲解提问、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授课模式,结合挂图、标本、观看自制录像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于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可视性和趣味性。通过上述措施综合运用,尽可能地使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元化,教授讲解系统化,难点、重点清晰化,通过适时补充最新研究成果、知识动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创新能力,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4)教学内容的情景化与实用化
采用情景式教学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介绍我院有关与动物繁殖学方面研究的有关教师,以及教学团队成员研究方向,相关学术论文,或将与动物繁殖学有关的某方面最新研究动态、成果,以讲故事、作报告等形式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学生了解教师的研究领域及相关研究成果,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兴趣。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结合,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动物繁殖技术提高家畜繁殖力和解决生产实际存在问题如:猪、牛、羊等大动物的难产与接生,仔畜与母畜的科学护理等,激发学生获取知识和科研的兴趣。通过把教学内容的情景化与实用化,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5)考评刺激与督促
结合考勤、作业、实验报告以及学习态度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考核方式应与大学生研创项目及取得的各项科研成果结合,增加小论文、读书报告、科技制作、大学生研创项目申报、论文发表等考察形式。平时占总成绩的40%,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60%。通过以上几个方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学习“动物繁殖学”课程的兴趣,达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2 充分利用大学生研创项目
科技活动是培养和检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研究性与创新性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发表科研学术论文,使项目、论文及毕业设计三位一体,使学生的创新性实验与学业并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兴趣。通过吸收专业知识扎实、 求知欲强,工作认真负责,考研欲望强烈的学生与教师科研项目对接,承担教师科研项目中的相关子课题作为动物繁殖学实验教学或毕业论文内容,科研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可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学生发表论文或获得奖励后,提升了其今后的考研面试与就业竞争力。
3 充分利用图书馆数据库与网络资源
图书馆数据库与网络资源是快速获取所需资源,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与信息传播的平台。教师通过网络资源平台可完成诸如教学设计、信息获取、课件制作、学术交流等教学工作。
学生通过校内外丰富的图书馆数据库与网络学习资源,编制录像视频、记录实践过程经验,收集与制作教学资料,完成学生论文写作,实现网络课程与学习资料的共享,获得个性化自主学习空间,充分践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促进了教研组教师对现代信息教学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实现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教师导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三位一体的“研习式”教学模式。
二 课程“ 研习式 ”教学效果
通过大学生研创项目以及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研”和提高学生学习“动物繁殖学”课程的兴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提升了本科教学质量及水平,本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
1 学生课程学习评价
通过近三年来教研组对“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到课率达到100%,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有较大提高,理论与实验课都能跟随授课教师的思路高效学习,学生投入在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撰写、课题调研、文献查阅、课题申报、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时间明显增加,完成质量明显改善;期末学生对授课教师测评分均在90分以上,学生通过对“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模式的积极配合与参与,其科学推理能力、科研写作能力、团队组织协作能力、服务生产实际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与网络信息使用能力等基本技能得到了锻炼与加强,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2 专家与同行评价
对“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模式实施期间,教研组通过对主讲教师进行“双师型 ”队伍建设、到兄弟院校学习交流、积极组织听评课活动等方式,有力促进了“动物繁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获得了专家与同行的认可。授课教师教学质量测评2016年2次排名所在学院前20%,近年来发表教研论文5篇,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2016年,授课教师获学校年度先进个人和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
3 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成效
通过2015~2017年对“动物繁殖学”课程采用“研习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先后指导专业学生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项,指导本专业学生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7篇,学生获得校级以上奖励10项,其中动科2013级湖区波杂山羊健康养殖实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山羊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创新团队)项目获2015年第十一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动科专业学生考研率和考研录取率逐年增加,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达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三 “动物繁殖学”课程“ 研习式 ”教学展望
通过对“动物繁殖学 ”教学的改革,成功构建了科研促教与促学的具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专业自身特色的“动物繁殖学 ”课程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本科教学质量及水平,本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有力促进了新形势下我院动物科学专业按期顺利转型。在今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研组将秉承前期改革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与创新,巩固与提高教学质量、充实与完善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与推动“动物繁殖学 ”课程各项教学改革,使课程教学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前瞻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继国,李艳,贺文瑾.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什么”及“为什么”[J].职教论坛,2015(1):15-20.
[2]朱士恩.《家畜繁殖学》教学特色与多媒体辅助技术的应用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175.
[3][9]成钢,李淑红, 韩庆,等.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动物繁殖学》课程“研习式”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9):178-179.
[4][10]成钢, 唐晶晶, 李淑红,等.具有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动物繁殖学课程案例式研究性教学[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0)96-97.
[5]朱士恩.開展家畜繁殖学课程兴趣小组实践与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5(5):598-601.
[6]刘耘,杨利国,张淑君,等.动物繁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8-140.
[7]曾长军,张明,赖松家,等.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繁殖学教学改革问题与思考[J].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2,20(3):58-62.
[8]杨凌,王泳翔,张乐颖.启发式案例教学在《家畜繁殖学》教学上的应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