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6岁到28岁,易文科也不清楚他到底按过多少次快门;从胶片到单反,他迷恋快门所爆发出的各种声音。在和相机相处的12年里,有彷徨、有迷茫、有感动、有进步、有友谊,摄影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保存美好,记录回忆这么简单,更是一种生活。
Studio11是易文科第四次起航,对于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他来说,算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搏,前三次或成功或失败的创业,都是他此次拼搏的经验资本。这一次,摄影棚没有选在繁华的街市,而是选在龟北路创意园内,园内的艺术气息赋予了studio11天生的优越感,新锐和创意就是玩摄影该有的味道。
做了三次创业先锋
从15岁接触摄影开始,易文科就对相机充满想象,一个小小的方形格子,竟能留住这么多美妙的瞬间,有够神奇。98年时,胶片相机刚刚普及,买胶片、洗照片双向收费,玩摄影无疑是件奢侈的事情。
16岁,易文科来到武汉的学校读中专,出于对摄影的爱好,报了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开始系统的接触摄影摄像。18岁毕业之后,易文科有过一段迷茫期,把爱好当饭吃,到底是不是正确的一条路,这条路该如何走下去。
在毕业后一年的迷茫时期,易文科做过很多份工作,电视台的实习生、公司的业务员、机关单位的通讯员等等,但没有一份工作能让他找到生活的感觉。之后,他坚持的选择了走摄影这条路,并写了一封信给10年后的自己:十年之后,要成为国内优秀的摄影师前10名。
为了朝理想奋进,易文科在F64开始做摄影助理,摄影助理属于最基层的工作,需要做清洁、维护设备、负责灯光、打反光板和搬运器材,一天下来,犹如打仗般,全身酸软,纵使如此,他也没有抱怨,这些历练不过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04年,易文科决定创业,自己开照相馆。店址选在了民族大学学生公寓附近,对于自己的这个决定,家人并不支持,但在他的多方说服之下,父母赞助了第一笔资金。由于缺乏经验,照相馆开了一年就宣布歇业。
初啼梦碎,但易文科并没有就此罢休。05年,他和朋友再次做起了摄影生意,在理工大附近,开了“轨迹摄影”,主营个人写真和各种艺术照,第二次的创业战役比第一次还要短暂,影楼仅仅维持了半年,其中缘由,还是和合作者性格不和。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06年,易文科又开始单枪匹马,在卓刀泉开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专做学生的生意,这次他将之前赚的钱和积蓄一并投入,一心想把工作室做好。终于,工作室渐有起色,07年,搬到了租金更低的写字楼中。
易文科说:“08年是疲倦期,虽然接了很多拍照单子,但总觉得是一种原地踏步,为了拍照而拍照的感觉,摄影不再成为理想,而成为谋生的手段,这不是我想要的。一次给客户拍摄珠宝广告,虽然出来的成品客户很满意,但在我看来,拍摄是失败的,不是我要的那种感觉。”虽然工作室的经营状况很理想,但在08年底,易文科还是把它给关了。
26岁北漂,28岁找方向
09年,易文科26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26岁不是北漂的好年纪,一份安稳的工作更具有吸引力,正是在这个年纪,易文科决定北漂,一个人闯北京。
之前三次创业的经历,让他开始对自己产生质疑:是不是感觉太自我良好,自己的技术真的过硬吗。对于此时的易文科来说,进Studio six学习才是终极梦想,摄影师陈漫和造型师李东田开创的Studio six是国内顶尖的摄影机构,名气很大,许多高端杂志的封面和内页都是出自这里。
但是,要想进Studio six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经历了3个月之后,易文科被拒绝了十多次,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他并没有气馁。十多次的铺垫并没有白费,在这来来回回之间,他已经和Studio six里的很多人混熟,包括之后将他带入的某经理。易文科说:“如果当时中途放弃,可能我之后的人生轨迹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我成功了,用诚意打动了他们。”
进入Studio six之后,依然是做助理。这里对于来自武汉的易文科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千八百多平方米的摄影棚,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化妆造型,可以学到的会更多。“在这里,是真正蜕变的时刻,以前的一切在此看来都犹如井底之蛙般,就拿陈漫来说吧,早上拍范冰冰,下午可能拍周迅,晚上再拍赵薇,每天都是一线大牌,各种明星,让人应接不暇。”易文科说道:“拍摄的造型和方式很颠覆,是真正的创作,可以给予我很多灵感。”
“虽然Studio six能锻炼人,但要熬出头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些摄影助理干了四五年,还仅仅只是个摄影助理,人才太多了,竞争太激烈。”出于此,在影棚做了半年助理的易文科准备回武汉发展。
回武汉后,易文科将在北京学到的技术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他在报纸发现了电子商务摄影这条路,于是找到合伙人,准备第四次创业,开一间专门从事商业广告、电子商务摄影的机构,经过多方筹备,studio 11于今年9月份正式开业。
为什么是11,易文科解释说:“11是我的幸运数字;十年前我给自己写过一封信,到2011年,刚好十年,2011是我的重生之年;我是个漫画迷,喜欢流川枫,流川枫也是11号,影棚的名字非11莫属。”
对于自己的拍摄风格,易文科也有过探索:“我每年的作品都不同,比如2010年走日系风比较多,而2011年就走了欧美风格,我很赞同一个摄影师拍出的片子要有灵魂,不能招式可以,却没有内功,现在每天我都在鞭策自己,拍出更好的片,找到属于自己鲜明的风格,现在可能达不到火候,但我正朝着这方面努力,就是好的。”
Studio11是易文科第四次起航,对于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他来说,算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搏,前三次或成功或失败的创业,都是他此次拼搏的经验资本。这一次,摄影棚没有选在繁华的街市,而是选在龟北路创意园内,园内的艺术气息赋予了studio11天生的优越感,新锐和创意就是玩摄影该有的味道。
做了三次创业先锋
从15岁接触摄影开始,易文科就对相机充满想象,一个小小的方形格子,竟能留住这么多美妙的瞬间,有够神奇。98年时,胶片相机刚刚普及,买胶片、洗照片双向收费,玩摄影无疑是件奢侈的事情。
16岁,易文科来到武汉的学校读中专,出于对摄影的爱好,报了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开始系统的接触摄影摄像。18岁毕业之后,易文科有过一段迷茫期,把爱好当饭吃,到底是不是正确的一条路,这条路该如何走下去。
在毕业后一年的迷茫时期,易文科做过很多份工作,电视台的实习生、公司的业务员、机关单位的通讯员等等,但没有一份工作能让他找到生活的感觉。之后,他坚持的选择了走摄影这条路,并写了一封信给10年后的自己:十年之后,要成为国内优秀的摄影师前10名。
为了朝理想奋进,易文科在F64开始做摄影助理,摄影助理属于最基层的工作,需要做清洁、维护设备、负责灯光、打反光板和搬运器材,一天下来,犹如打仗般,全身酸软,纵使如此,他也没有抱怨,这些历练不过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04年,易文科决定创业,自己开照相馆。店址选在了民族大学学生公寓附近,对于自己的这个决定,家人并不支持,但在他的多方说服之下,父母赞助了第一笔资金。由于缺乏经验,照相馆开了一年就宣布歇业。
初啼梦碎,但易文科并没有就此罢休。05年,他和朋友再次做起了摄影生意,在理工大附近,开了“轨迹摄影”,主营个人写真和各种艺术照,第二次的创业战役比第一次还要短暂,影楼仅仅维持了半年,其中缘由,还是和合作者性格不和。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06年,易文科又开始单枪匹马,在卓刀泉开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专做学生的生意,这次他将之前赚的钱和积蓄一并投入,一心想把工作室做好。终于,工作室渐有起色,07年,搬到了租金更低的写字楼中。
易文科说:“08年是疲倦期,虽然接了很多拍照单子,但总觉得是一种原地踏步,为了拍照而拍照的感觉,摄影不再成为理想,而成为谋生的手段,这不是我想要的。一次给客户拍摄珠宝广告,虽然出来的成品客户很满意,但在我看来,拍摄是失败的,不是我要的那种感觉。”虽然工作室的经营状况很理想,但在08年底,易文科还是把它给关了。
26岁北漂,28岁找方向
09年,易文科26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26岁不是北漂的好年纪,一份安稳的工作更具有吸引力,正是在这个年纪,易文科决定北漂,一个人闯北京。
之前三次创业的经历,让他开始对自己产生质疑:是不是感觉太自我良好,自己的技术真的过硬吗。对于此时的易文科来说,进Studio six学习才是终极梦想,摄影师陈漫和造型师李东田开创的Studio six是国内顶尖的摄影机构,名气很大,许多高端杂志的封面和内页都是出自这里。
但是,要想进Studio six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经历了3个月之后,易文科被拒绝了十多次,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他并没有气馁。十多次的铺垫并没有白费,在这来来回回之间,他已经和Studio six里的很多人混熟,包括之后将他带入的某经理。易文科说:“如果当时中途放弃,可能我之后的人生轨迹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我成功了,用诚意打动了他们。”
进入Studio six之后,依然是做助理。这里对于来自武汉的易文科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千八百多平方米的摄影棚,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化妆造型,可以学到的会更多。“在这里,是真正蜕变的时刻,以前的一切在此看来都犹如井底之蛙般,就拿陈漫来说吧,早上拍范冰冰,下午可能拍周迅,晚上再拍赵薇,每天都是一线大牌,各种明星,让人应接不暇。”易文科说道:“拍摄的造型和方式很颠覆,是真正的创作,可以给予我很多灵感。”
“虽然Studio six能锻炼人,但要熬出头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些摄影助理干了四五年,还仅仅只是个摄影助理,人才太多了,竞争太激烈。”出于此,在影棚做了半年助理的易文科准备回武汉发展。
回武汉后,易文科将在北京学到的技术转化到实际应用中。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他在报纸发现了电子商务摄影这条路,于是找到合伙人,准备第四次创业,开一间专门从事商业广告、电子商务摄影的机构,经过多方筹备,studio 11于今年9月份正式开业。
为什么是11,易文科解释说:“11是我的幸运数字;十年前我给自己写过一封信,到2011年,刚好十年,2011是我的重生之年;我是个漫画迷,喜欢流川枫,流川枫也是11号,影棚的名字非11莫属。”
对于自己的拍摄风格,易文科也有过探索:“我每年的作品都不同,比如2010年走日系风比较多,而2011年就走了欧美风格,我很赞同一个摄影师拍出的片子要有灵魂,不能招式可以,却没有内功,现在每天我都在鞭策自己,拍出更好的片,找到属于自己鲜明的风格,现在可能达不到火候,但我正朝着这方面努力,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