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92年的南方谈话,推动了我国的思想大解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入研究南方谈话的创新精神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南方谈话;改革开放;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19-01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和调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使我国的社会发展更加快速科学,使中国经济有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现阶段我国进入了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突发期,重新回味南方谈话的内容,尤其感到创新精神的可贵。我们学习南方谈话,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其勇于创新精神和坚定改革的政治勇气。
一、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
南方谈话的面临国际背景和国内形式。从整个世界来看,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很大挑战。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新的科技革命到来,世界各国都努力发展新的高科技,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当时我国的国情是国民经济开始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国家贫困人口依然占很大比重。关于发展问题,依然认为社会主义,就应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在这种认识下,人民群众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始终没有跨越式的大发展。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新的动力。
二、南方谈话体现的创新精神
(一)解放思想与理论创新相统一的创新精神。
邓小平面临国内的新形式,深刻感受到了,思想禁锢就会迈不开步子,无法前进。而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国家的发展问题。他敏锐的认识到,只有解放思想,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使国家和人民重新恢复生机活力。
邓小平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能够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國家走向繁荣富强。实行计划经济,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国家就会落后。抓不住新的发展机遇,对国家和人民都是极大的损失。只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可以去尝试。邓小平的观点打破了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实现了新的科学认识。
(二)实践探索与理论指导与相统一的创新精神。
理论的指导是旗帜作用。理论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只有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明确发展的方向。但任何一种改革和创新,也都面临新的挑战和风险。
南方讲话中实践探索要与理论指导相结合,主要表现在,第一,要有探索精神,不要固步自封。时代的发展总是具有自身新的特点,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与时俱进,结合国内外形势,不断进行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邓小平讲到,胆子要打,认准了,就要去试。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做的不对,就纠正。要把理论的指导与实践结合起来,理论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实践是为了完善理论,二者是相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大胆的去探索,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作为目标。朝着这个大方向去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绩。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不经历曲折的道路,只要认准了方向,就不会犯大错。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按照“三个有利于”的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就能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新事业,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在实践去去探索。只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道路。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相统一的创新精神。
南方谈话所体现的创新精神,还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相统一的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的指导根基和出发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要结合国家的实际国情,不断创新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务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全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当代价值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在改革过程中,吸取南方谈话中的精神,抓住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
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坚定改革的信心。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改革的勇气。只用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优越性,勇于尝试,吸取全人类发展的科学经验,才能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二是要不断深化改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深化改革,解决社会存在的矛盾,提高老百姓的民生福祉,只用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大繁荣,大发展。现如今,改革作为人民的最大红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只有深化改革,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准则,才能最大的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三,要以实践为基础,不断丰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积极吸取其他国家社会建设的有益成果,有利于我们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以本国国情为出发点,事实求是,大胆创新。增强对社会建设规律的把握,丰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体现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指明了道路。在“南方谈话”精神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的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前,我们要吸取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伟大精神,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高潮,坚持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国家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王东.邓小平理论与跨世纪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238-239。
作者简介:
1.梁灏,性别:女,籍贯:河北保定。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1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 在读硕士研究生
2.韩伟娟 性别:女,籍贯:河北任丘,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1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 在读硕士研究生
关键字:南方谈话;改革开放;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19-01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和调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使我国的社会发展更加快速科学,使中国经济有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现阶段我国进入了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突发期,重新回味南方谈话的内容,尤其感到创新精神的可贵。我们学习南方谈话,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其勇于创新精神和坚定改革的政治勇气。
一、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
南方谈话的面临国际背景和国内形式。从整个世界来看,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很大挑战。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新的科技革命到来,世界各国都努力发展新的高科技,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当时我国的国情是国民经济开始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国家贫困人口依然占很大比重。关于发展问题,依然认为社会主义,就应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在这种认识下,人民群众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始终没有跨越式的大发展。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新的动力。
二、南方谈话体现的创新精神
(一)解放思想与理论创新相统一的创新精神。
邓小平面临国内的新形式,深刻感受到了,思想禁锢就会迈不开步子,无法前进。而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国家的发展问题。他敏锐的认识到,只有解放思想,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使国家和人民重新恢复生机活力。
邓小平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能够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國家走向繁荣富强。实行计划经济,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国家就会落后。抓不住新的发展机遇,对国家和人民都是极大的损失。只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可以去尝试。邓小平的观点打破了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实现了新的科学认识。
(二)实践探索与理论指导与相统一的创新精神。
理论的指导是旗帜作用。理论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只有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明确发展的方向。但任何一种改革和创新,也都面临新的挑战和风险。
南方讲话中实践探索要与理论指导相结合,主要表现在,第一,要有探索精神,不要固步自封。时代的发展总是具有自身新的特点,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与时俱进,结合国内外形势,不断进行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邓小平讲到,胆子要打,认准了,就要去试。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做的不对,就纠正。要把理论的指导与实践结合起来,理论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实践是为了完善理论,二者是相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大胆的去探索,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作为目标。朝着这个大方向去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绩。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不经历曲折的道路,只要认准了方向,就不会犯大错。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按照“三个有利于”的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就能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新事业,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在实践去去探索。只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道路。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相统一的创新精神。
南方谈话所体现的创新精神,还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与时俱进相统一的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的指导根基和出发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要结合国家的实际国情,不断创新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务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全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当代价值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在改革过程中,吸取南方谈话中的精神,抓住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
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坚定改革的信心。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改革的勇气。只用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优越性,勇于尝试,吸取全人类发展的科学经验,才能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二是要不断深化改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深化改革,解决社会存在的矛盾,提高老百姓的民生福祉,只用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大繁荣,大发展。现如今,改革作为人民的最大红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只有深化改革,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准则,才能最大的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三,要以实践为基础,不断丰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积极吸取其他国家社会建设的有益成果,有利于我们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以本国国情为出发点,事实求是,大胆创新。增强对社会建设规律的把握,丰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体现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指明了道路。在“南方谈话”精神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的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前,我们要吸取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伟大精神,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高潮,坚持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国家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王东.邓小平理论与跨世纪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238-239。
作者简介:
1.梁灏,性别:女,籍贯:河北保定。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1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 在读硕士研究生
2.韩伟娟 性别:女,籍贯:河北任丘,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1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 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