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纹样装饰艺术自人类出现伊始就已经存在并发展了,装饰艺术的有序性发展从侧面直接表现出人类的社会时期发展和人类的审美艺术发展。中国的另一种器皿艺术文化——青铜器,在中国艺术文化历史的彩卷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青铜器中的纹饰样式主要还是以抽象的手段来表现,人与自然、动物的关系变化是影响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演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纹样装饰;青铜器;纹饰题材;纹饰风格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19-0000-00
纹样装饰艺术自人类出现伊始就已经存在并发展,装饰艺术的有序性发展从侧面直接表现出人类的社会时期发展和人类的审美艺术发展。装饰艺术图案在人类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各式各样的形式表现,在文字没有出现之时,人类为了记录一些劳动成果或一些类似于现在的日记形式的记录性功能而描绘刻画出的图形纹样就是装饰艺术的原始表现,就是装饰艺术的起源。原始人类的纹样装饰表现是当时人类的信仰所在,每个图形图案都有它独具特色的代表性意义,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图形图案的装饰性意义越来越重,但是纹样独具的象征意义始终都是存在的。
1 青铜器文化艺术
中国的英语翻译是china,意为瓷器,所以中国的瓷器是全世界所公认的一种器皿,是一种可以代表中国的事物,但中国的另一种器皿艺术文化——青铜器,在中国艺术文化历史的彩卷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青铜器文化艺术形成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是经过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并具有千余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的历史阶段性产物,王权和神权盛行被充分体现在青铜器纹饰上,表现出震慑力,来巩固统治,也从侧面表现出人们对自然力量的畏惧和祈求良好生活的心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持续影响了中国早期文明十多个世纪,它不仅影响的是中国的封建社会的发展,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石。
2 青铜器纹饰题材
青铜器的纹饰题材极为丰富,包括熟知常用的几何纹和动物纹等。动物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写实动物型即现实中存在的动物,比如象尊、羊尊、牛尊等,真实、生动是它最主要的特点;另一类为想象动物型即根据现实中存在的动物特征进行拼合创造所产生的,神秘、神话色彩是它的主要特征,比如鸟首兽尊、鸟兽纹四足光觥等。
2.1饕餮纹
古有<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也。”饕餮纹的出现是商朝推翻夏朝后商朝的统治者运用的一种政治手段,由于低下的物质生产水平,食物严重匮乏,当寻常百姓饥不择食时统治者却吃喝不愁时,就会激起民愤,因为当时的食物极为匮乏,一个统治者的好坏从“吃”上的表现是对百姓的直观表现,所以大禹与民众治水成了典范,夏桀的表现则是让民众失望,不再拥护,导致夏朝的灭亡。因此商王汤在青铜器上绘制饕餮纹,以此来警醒贪婪之人,告诫人们做事要有节制,不可贪,由此影射出对抗夏桀的贪婪与豪奢,使人们拥护商朝。青铜器上之前辅助修饰饕餮纹而出现的几种动物纹样类型,如龙、虎、凤、龟等,随着历史文化的进步演变,在官场和民间都有不同的含义和特征表现,在后世的艺术表现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以龙为题材的表现形式更是繁多。
2.2夔纹、龙纹
一种多表现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的动物图案纹饰称为夔纹,夔纹龙纹一般刻画出现在饕餮纹的两侧,主要目的还是衬托主体,很少作为主题纹样出现在青铜器上。龙纹是后来最得到人们青睐的纹饰,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夔龙纹,它是多种动物形象的综合体,包括马、牛、鹿、虎、象、驼、兔、鱼、鹰等多种动物的形象特征组合。在古代人们人为龙和蛇是可以互相变换的,像女娲、伏羲、黄帝的形象外表都被描绘成龙首蛇身或人面蛇身,他们被尊为人类始祖,广受尊敬和爱戴,因此人们形成对龙的一种强烈的图腾崇拜。
龙在商代的青铜器纹饰中出现的比较频繁,但多是以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来强化某个部分。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而商朝祖先冥被后代尊为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这说明夔纹龙纹代表着商朝时期的祖先。龙纹、饕餮纹的形象是古代人们对大量的图腾形象进行整理总结简化的一种纹饰,它的特点及作用是表现出神圣的宗教信仰,在经过神化的过程后,神秘感越来越强,后来成了一种很精美的装饰纹样。
2.3凤鸟纹
以鸟纹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青铜器在殷墟时期已经出现。商代鸟纹多短尾,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作前视或回首状,鸟的形体比较小,在青铜器上大多作对称排列。凤鸟是鸟类图腾的综合代表,“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因此玄鸟是商朝的图腾。
凤最初出现是以玄鸟(玄鸟是中国上古东夷族的图腾)的形象表现的,它和龙一样,它也是根据人们进行拼合创造意象的一种的产物,综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形象。凤的羽毛的形象特征原型是孔雀,它尖锐的爪子尖锐锋利的爪子的形象特征原型是鹰。另外,如兽、鱼、蛇等动物都可以在它的身上找到形象特征的影子。<韩诗外传>里就有关于凤的描述,“夫凤之象,鸿前而鳞后,蛇颈而鱼尾,龙纹而龟身,燕颔而鸡啄。”它是多个氏族文化吸收融合结合的产物,凤纹的样式变化极多,形式感比较丰富,可与夔龙纹的样式变化相比。
2.4回纹
回纹也称叫云雷纹,它是青铜器中仅有的几何型的纹饰之一,回纹即云雷纹中云纹的特点是柔和曲线线条的回旋,雷纹的特点是有角的折线回旋,主要出现在商朝晚期的青铜器上。回纹主要是衬托主体的作用,它是线条纹的一种变形的表现形式。回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回纹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代晚期已经极具减少,到汉代回纹已基本不再出现。但在商代的陶器领域,包括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回紋仍作为主要纹饰出现。 3 纹饰演变及来源
“商周青铜器上种种纹样现象,首先不是出于奇异的审美观念,而是出于对自然力的崇敬和支配它的欲望的幼稚的幻想。”商代青铜器的纹样,是与当时生活中的动物界及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商代装饰艺术家所使用的动物纹样中,都有一个基础,一个自然界的原型存在,工匠们“将主体的动物分割成相等的两半,拼成平面,再将同一动物的身体各部分予以重复;或将甲动物的一部分配合与乙动物的另一部分;或夸张其身体之一部而忽略他部,由此形成各种复杂的纹样。
青铜器中的纹饰样式表现手法主要是抽象表现,云雷纹、涡纹和水波纹的装饰特点是大面积的填充装饰,形成一种称之为“地纹”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从侧面表现出古人传承而来的想改变并超越现实的想法,也表现出旧时期人背奴隶社会等级所压迫的幻想冲破。
人与自然、动物的关系变化是影响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演变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人类社会的早期缺乏对自然界的正确认知,导致了人类容易神化一些事物,盲目崇拜一些自然现象甚至是动物。相比较自然而言,人类始终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一些自然灾难的出现会导致人类祈求神灵的帮助,祈求神力的庇护,甚至把一些自然事件想象成某种怪物作祟,由此出现了兽身人首或人身兽首的紋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人类慢慢地总结自然规律而避免一些自然灾害,运用智慧对自然界有了进一步的认知,青铜器上占主导地位的饕餮纹、夔纹数量逐渐减少,表明了中国早期文明对很多事物有了全新的认知,不再盲目的神化一些事物。虽然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中动物的纹饰仍然存在,但已经不再具有神话色彩,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中的动物纹、人物纹或几何图案。
4 结语
青铜器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青铜器的纹饰特征从最初的具有特殊意义的饕餮纹、夔纹到形式化规律化表现出的窃曲纹、环带纹,再发展到先秦时期的蟠螭纹、宴乐、攻战纹等,动物纹由幻想的神物慢慢减少直到不再使用其装饰。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开始大规模进行变革,学术文化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对后世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巨大的思想家,同时奴隶主贵族的地位消失,新兴的地主阶级站上历史的舞台。商周时期旧的礼仪道德观念发生改变,旧的生产关系被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形成的生产关系所取代,君主强权逐渐没落,封建体制大放异彩 ,伴随的是,器物的形制到装饰纹样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青铜器开始出现为平民百姓量身定制制作;旧的纹样逐渐减少被新组构的新式纹样取代;装饰工艺手法发展的标志性进步;“礼治”青铜礼器走进寻常百姓家作为实用器皿使用,人的观念产生的变化促使了器物功能的改变,装饰艺术设计者的设计思想逐渐转向实用和审美的功能,正是这一系列的改变发展促使了设计思想的转变,正是这种急剧的转变变相的促进了社会工艺的发展,让这个时代的装饰设计艺术进入了兴盛繁荣的时期。
参考文献
[1]杨夏薇.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的装饰手法[J].新视觉艺术,2012,(01):19-20.
[2]邵凤芝.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J].文物春秋,2014,(02):65-66.
[3]李雯.青铜器纹样研究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美术大观,2014,(03):90.
[4]姜冬花.青铜器纹饰风格变化[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22):43.
[5]姚玉泉.商周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J].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3,(04):46-48.
作者简介:刘佩斯(1993—),男,汉族,江苏宿迁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关键词:纹样装饰;青铜器;纹饰题材;纹饰风格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19-0000-00
纹样装饰艺术自人类出现伊始就已经存在并发展,装饰艺术的有序性发展从侧面直接表现出人类的社会时期发展和人类的审美艺术发展。装饰艺术图案在人类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各式各样的形式表现,在文字没有出现之时,人类为了记录一些劳动成果或一些类似于现在的日记形式的记录性功能而描绘刻画出的图形纹样就是装饰艺术的原始表现,就是装饰艺术的起源。原始人类的纹样装饰表现是当时人类的信仰所在,每个图形图案都有它独具特色的代表性意义,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图形图案的装饰性意义越来越重,但是纹样独具的象征意义始终都是存在的。
1 青铜器文化艺术
中国的英语翻译是china,意为瓷器,所以中国的瓷器是全世界所公认的一种器皿,是一种可以代表中国的事物,但中国的另一种器皿艺术文化——青铜器,在中国艺术文化历史的彩卷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青铜器文化艺术形成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是经过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并具有千余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的历史阶段性产物,王权和神权盛行被充分体现在青铜器纹饰上,表现出震慑力,来巩固统治,也从侧面表现出人们对自然力量的畏惧和祈求良好生活的心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持续影响了中国早期文明十多个世纪,它不仅影响的是中国的封建社会的发展,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石。
2 青铜器纹饰题材
青铜器的纹饰题材极为丰富,包括熟知常用的几何纹和动物纹等。动物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写实动物型即现实中存在的动物,比如象尊、羊尊、牛尊等,真实、生动是它最主要的特点;另一类为想象动物型即根据现实中存在的动物特征进行拼合创造所产生的,神秘、神话色彩是它的主要特征,比如鸟首兽尊、鸟兽纹四足光觥等。
2.1饕餮纹
古有<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也。”饕餮纹的出现是商朝推翻夏朝后商朝的统治者运用的一种政治手段,由于低下的物质生产水平,食物严重匮乏,当寻常百姓饥不择食时统治者却吃喝不愁时,就会激起民愤,因为当时的食物极为匮乏,一个统治者的好坏从“吃”上的表现是对百姓的直观表现,所以大禹与民众治水成了典范,夏桀的表现则是让民众失望,不再拥护,导致夏朝的灭亡。因此商王汤在青铜器上绘制饕餮纹,以此来警醒贪婪之人,告诫人们做事要有节制,不可贪,由此影射出对抗夏桀的贪婪与豪奢,使人们拥护商朝。青铜器上之前辅助修饰饕餮纹而出现的几种动物纹样类型,如龙、虎、凤、龟等,随着历史文化的进步演变,在官场和民间都有不同的含义和特征表现,在后世的艺术表现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以龙为题材的表现形式更是繁多。
2.2夔纹、龙纹
一种多表现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的动物图案纹饰称为夔纹,夔纹龙纹一般刻画出现在饕餮纹的两侧,主要目的还是衬托主体,很少作为主题纹样出现在青铜器上。龙纹是后来最得到人们青睐的纹饰,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夔龙纹,它是多种动物形象的综合体,包括马、牛、鹿、虎、象、驼、兔、鱼、鹰等多种动物的形象特征组合。在古代人们人为龙和蛇是可以互相变换的,像女娲、伏羲、黄帝的形象外表都被描绘成龙首蛇身或人面蛇身,他们被尊为人类始祖,广受尊敬和爱戴,因此人们形成对龙的一种强烈的图腾崇拜。
龙在商代的青铜器纹饰中出现的比较频繁,但多是以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来强化某个部分。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而商朝祖先冥被后代尊为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这说明夔纹龙纹代表着商朝时期的祖先。龙纹、饕餮纹的形象是古代人们对大量的图腾形象进行整理总结简化的一种纹饰,它的特点及作用是表现出神圣的宗教信仰,在经过神化的过程后,神秘感越来越强,后来成了一种很精美的装饰纹样。
2.3凤鸟纹
以鸟纹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青铜器在殷墟时期已经出现。商代鸟纹多短尾,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作前视或回首状,鸟的形体比较小,在青铜器上大多作对称排列。凤鸟是鸟类图腾的综合代表,“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因此玄鸟是商朝的图腾。
凤最初出现是以玄鸟(玄鸟是中国上古东夷族的图腾)的形象表现的,它和龙一样,它也是根据人们进行拼合创造意象的一种的产物,综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形象。凤的羽毛的形象特征原型是孔雀,它尖锐的爪子尖锐锋利的爪子的形象特征原型是鹰。另外,如兽、鱼、蛇等动物都可以在它的身上找到形象特征的影子。<韩诗外传>里就有关于凤的描述,“夫凤之象,鸿前而鳞后,蛇颈而鱼尾,龙纹而龟身,燕颔而鸡啄。”它是多个氏族文化吸收融合结合的产物,凤纹的样式变化极多,形式感比较丰富,可与夔龙纹的样式变化相比。
2.4回纹
回纹也称叫云雷纹,它是青铜器中仅有的几何型的纹饰之一,回纹即云雷纹中云纹的特点是柔和曲线线条的回旋,雷纹的特点是有角的折线回旋,主要出现在商朝晚期的青铜器上。回纹主要是衬托主体的作用,它是线条纹的一种变形的表现形式。回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回纹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代晚期已经极具减少,到汉代回纹已基本不再出现。但在商代的陶器领域,包括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回紋仍作为主要纹饰出现。 3 纹饰演变及来源
“商周青铜器上种种纹样现象,首先不是出于奇异的审美观念,而是出于对自然力的崇敬和支配它的欲望的幼稚的幻想。”商代青铜器的纹样,是与当时生活中的动物界及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商代装饰艺术家所使用的动物纹样中,都有一个基础,一个自然界的原型存在,工匠们“将主体的动物分割成相等的两半,拼成平面,再将同一动物的身体各部分予以重复;或将甲动物的一部分配合与乙动物的另一部分;或夸张其身体之一部而忽略他部,由此形成各种复杂的纹样。
青铜器中的纹饰样式表现手法主要是抽象表现,云雷纹、涡纹和水波纹的装饰特点是大面积的填充装饰,形成一种称之为“地纹”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从侧面表现出古人传承而来的想改变并超越现实的想法,也表现出旧时期人背奴隶社会等级所压迫的幻想冲破。
人与自然、动物的关系变化是影响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演变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人类社会的早期缺乏对自然界的正确认知,导致了人类容易神化一些事物,盲目崇拜一些自然现象甚至是动物。相比较自然而言,人类始终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一些自然灾难的出现会导致人类祈求神灵的帮助,祈求神力的庇护,甚至把一些自然事件想象成某种怪物作祟,由此出现了兽身人首或人身兽首的紋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人类慢慢地总结自然规律而避免一些自然灾害,运用智慧对自然界有了进一步的认知,青铜器上占主导地位的饕餮纹、夔纹数量逐渐减少,表明了中国早期文明对很多事物有了全新的认知,不再盲目的神化一些事物。虽然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中动物的纹饰仍然存在,但已经不再具有神话色彩,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中的动物纹、人物纹或几何图案。
4 结语
青铜器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青铜器的纹饰特征从最初的具有特殊意义的饕餮纹、夔纹到形式化规律化表现出的窃曲纹、环带纹,再发展到先秦时期的蟠螭纹、宴乐、攻战纹等,动物纹由幻想的神物慢慢减少直到不再使用其装饰。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开始大规模进行变革,学术文化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对后世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巨大的思想家,同时奴隶主贵族的地位消失,新兴的地主阶级站上历史的舞台。商周时期旧的礼仪道德观念发生改变,旧的生产关系被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形成的生产关系所取代,君主强权逐渐没落,封建体制大放异彩 ,伴随的是,器物的形制到装饰纹样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青铜器开始出现为平民百姓量身定制制作;旧的纹样逐渐减少被新组构的新式纹样取代;装饰工艺手法发展的标志性进步;“礼治”青铜礼器走进寻常百姓家作为实用器皿使用,人的观念产生的变化促使了器物功能的改变,装饰艺术设计者的设计思想逐渐转向实用和审美的功能,正是这一系列的改变发展促使了设计思想的转变,正是这种急剧的转变变相的促进了社会工艺的发展,让这个时代的装饰设计艺术进入了兴盛繁荣的时期。
参考文献
[1]杨夏薇.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的装饰手法[J].新视觉艺术,2012,(01):19-20.
[2]邵凤芝.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J].文物春秋,2014,(02):65-66.
[3]李雯.青铜器纹样研究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美术大观,2014,(03):90.
[4]姜冬花.青铜器纹饰风格变化[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22):43.
[5]姚玉泉.商周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J].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3,(04):46-48.
作者简介:刘佩斯(1993—),男,汉族,江苏宿迁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