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翻译风格的关联性--以Harriet de On s 译作为例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z_C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arriet de Onís是20世纪中叶一些主要拉丁美洲作家和历史学家的著作的主要译者。通过分析其译作词句可看出译者的显著文化特征如何反映作为信念和世界观的深层意识形态。反映在目的文本中的译者之词汇激发和这样的深层意识形态是由译者的教育和社会文化熏陶所构建的。有些词汇激发似乎相当温和(如属于一般归化策略的音韵头韵模式),而另一些,如宗教词汇和对敏感话题(极端主义倾向和先进社会)的直白评价,则更险恶。可运用翻译文体学来揭示翻译的此类转换。 Harriet de Onís is the main translator of the writings of some of the major Latin American writers and historians of the mid-20th century. By analyzing the translat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we can see how the translator’s significa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reflect the deep ideology as a belief and a world view. The lexical excitation of translators reflected in the target texts and such deep ideologies are constructed by the translator’s education and social culture. Some of the lexical motivations seem to be rather modest (such as the phonetic rhyme patterns that belong to the generalized naturalization strategy), while others, such as religious lexicons and straightforward evaluations of sensitive topics (extremist and advanced societies) are even more sinister. Translation stylistics can be used to reveal such translations.
其他文献
说到阅读能力,大部分教师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读懂词语、句、段、篇;同时还会想到朗读、默读和背诵,他们以为训练这些就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这是对阅读能力的误解.本文中笔者结
从另一新的视角去对凯博文的《道德的重量—在危机和无常前》的内容进行探讨分析.从文中故事人物所从的“风险社会”中的行动,来探讨故事人物如何从宗教教义与现实行动的剧烈
国家主权原则是国家基本权利的基础,也是国家区别于其它政治实体的标志.国家主权原则是国家基本权利的基础,也是国家区别于其它政治实体的标志.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冲击
基层女职工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部分,是工会组织体制中最基本的单位,也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维护好女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女工队伍素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本文通过对人民调解制度和法院调解制度的基本理论的阐述,对人民调解和法院调解两种制度的存在问题的梳理,提出完善两种制度的建议以及促进两种制度衔接的具体措施.
本文对于搞好我国电力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重要意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策略和方法均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过往的初中教育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千遍一律,上课气氛调动不起学生积极性和兴趣,学生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学生的主导性是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此,笔者
大卫·马梅特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活跃于美国剧坛最具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国外马梅特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其创作日益兴盛,对国外马梅特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有利于推
文人墨客们常用“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来划分晋、唐、宋和元代的书法审美取向。其中所谓的晋人尚韵就是说晋时文人在书法上体现出对韵味的追求。尚韵是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教、学生只是学.但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这一观点,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学习兴趣的激发,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文章在对英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