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方式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E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在调查反思的基础上,对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通过研究增强了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得到增强,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一些学习的策略,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方式
  “有效的数学教学”是我国数学教学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教师的观念和自身素质等原因,在课堂教学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出现了形式化倾向。基于此,我们在调查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着重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试图通过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
  1.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我们从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合作时机的选择、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一些探索。
  ①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第一,增强合作意识。我们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数学实践活动,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二,训练合作技能。训练学生合作技能要达到“五个学会”。
  其一,学会讨论。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小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要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其二,学会倾听。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要听完整,不插嘴;二是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其三,学会表达。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为此,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二是要创设良好的氛围,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宽容。
  其四,学会组织。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
  其五,学会评价。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以上增强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技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循序渐进加以落实。
  ②对选择合作时机的探索。
  我们结合教材,结合学生实际,从以下几种情形进行探索。
  情形一:在新旧知识(后续性知识、相似性知识)衔接时,进行合作学习。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差异,有的同学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的正迁移,而有的同学却感到很困难,这时,让小组同学合作讨论一番,說出各自的看法,相互启发,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共识的效果,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
  情形二: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学习。学生不易理解时,组织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在加上老师点拨,会使学生的思路茅塞顿开。
  情形三:在动手操作、探究问题时进行合作学习。在教材中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来发现、探究总结规律。
  情形四:解答“开放性”问题的合作学习。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安排一些开放性问题。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让每个同学都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看待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
  情形五:复习整理阶段的合作学习。对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梳理,可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可以通过互检、互评、互测,进行互教、互学、互帮,从而达到了补缺补漏、综合提高的目的,同时解决了差异问题。
  ③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一是在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讲清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每一个步骤该怎样做,目的是什么;二是通过适当的示范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三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好学生采取讨论、举例、实验、归纳、演绎等探究形式,有效地开展小组的合作性学习。
  (2)合作学习的其它形式及效果。
  “小组学习”不是“合作学习”的唯一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对象和环境灵活运用可能的教学形式,包括全班讨论、师生问答与集体评价等。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小班条件下比大班条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好,这与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作用的程度有关,然而两种情形下都存在部分学生学习后不知所云的情况,正如郑毓信教授分析的那样:“数学教学可以如此组织以使学生参与到积极的互动之中但却没有实现任何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也会有这样的学生,他认为在别人看来是很有成效的课堂讨论,对其而言只是分散了他对于数学概念与所倾向的方法的注意。”与之相反,某些学习内容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画一画、算一算,然后在进行全班讨论、师生问答,学习效果还好得多。这是因为数学教学提倡冷静的理性分析,数学学习似乎也更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教师对待“两级分化”现象的态度不一样,关注的“两级分化”缩小,忽视的“两级分化”扩大。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对后进生和弱势群体给予了更多帮助。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探究内容的确定。《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生的直接经验少,他们的学习还是主要依赖间接经验。因此有效地开展探索活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问题。研究表明,在新旧知识(后续性知识、相似性知识)衔接时,启动学生已有相关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效果较好。所谓后续性数学知识指的是与已学习过的旧知识相联系的那部分新知识,比如:在学习6加几、7加几、8加几、9加几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习多位数乘两位数。相似性知识是指认知策略(学习策略)相同或相近的知识,比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思考过程是:看大数,拆小数,凑十,十加几不进位;在学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利用等积不变的思想使用转化策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设计好活动。比如“商不变的规律”教学,我们有位老师组织如下的教学过程。教师先提出问题:尝试编出一道除法运算题,使得商是5,然后如何变化除数与被除数,使得商仍然是5同学(或者讨论小组)经过思考后,可能会就具体的算式发表类似的意见:被除数乘某数,除数乘某数,商都是5。教师清理学生的思路:是不是被除数变大,除数也跟着变大,商就不变?经过进一步计算和思考,部分学生可能会得出一般的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时,商不变。最后,教师还要求学生验证这个结论。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注意的问题。调查发现,常态下课堂教学和各类公开课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出现某个问题,随即让学生交流;让学生探究,课堂结束学习内容仍未完成或教师成为旁观者。为了提高学生开展探索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在研究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没有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就缺乏基础;没有同伴间的合作交流,个人的思考有时难以深入。第二、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把握好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时间,给最终的归纳总结留有余地。 第三、在探索过程中处理好学生自主探索与教师示范的关系。对于学生的探索活动,教师不仅要给予启发、引导,而且应适时地进行归纳,示范阶段性结论,明晰进一步探索的思路。对于进行自主探索有困難的学生,教师应给以具体的帮助、鼓励和指导,努力使他们也能参与探索活动并积极地思考。
  3. 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1)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进行操作的内容,使动手操作与一般的课堂游戏区分开。为了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我们对<<课标>>和西师版实验教材中设计的利于学生学习数学进行操作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如用小棒、图片理解“平均分”“10以内数的组成”;用小棒搭建若干三角形、四边形等探索规律;用搭积木、折叠、剪贴等方式、理解空间图形,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动手实验,收集数据,进行摸球游戏等。
  (2)在借助动手操作对数学的理解过程中,我们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因为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二是操作活动适量、适度,不要动辄就操作,也不是多多益善,当学生的主观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使学生在丰富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由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转化,实现“活动内化”。
  有效教学应当是教与学的统一。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应当是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独立思考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 因而在两年的研究中,我们还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给时间学生看书自学,经常让学生开展讨论,注意让学生动笔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质疑,每节课老师精讲累计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一,学生学、思、议、练累计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二。
  收稿日期:2013-07-10
其他文献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来理 解:它是利用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等管理对象要素,为学 校的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提 供物质保障,从而达成学校目标的社会实践过程。  由此可见,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对整个学校管理活动的意义就可具 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办好学校的物质保证 俗话说:“兵马未走,粮草先行”,建设一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学校目前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以推动德育教育改革和提高的进程,为社会培养德行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学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提供的专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一批批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在实际职业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 职业学校德育存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终身教育的大语文观,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通过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种种途径,使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以充分发挥,这不仅使小学生各方面得以发展还让其终生受益。  【关键词】大语文观;学习兴趣;赏识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老话已经脍炙人口,而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学”、“乐学”是学生学习好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
期刊
近几年本人一直从事高三物理教学工作,在平时听试卷讲评课过程发现,很多老师都是按照试卷上的题目从头讲到尾,简单的题目就只言片语点过一下,难的题目一节课讲不了两道,尤其对中等难度的题目讲评上只对那些做错的同学的做法上进行改正。本人觉的一节试卷讲评不仅是帮助学生解决试卷上暴露出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评让同学们积累一些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下面本人根据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试卷讲评的有效性。  1
期刊
语言学家认为,母语学习决定人一生的精神格局。汉语是我们国家五千年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这神圣的职责。而这职责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高效地学习语文。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1. 让导语成为课堂上的一盏灯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出场,未见其人,先聞其声。好戏还未上演,已扣人心弦。这使我联想到语文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好的导
期刊
【摘 要】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
期刊
【摘 要】自学能力只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改中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是“学为主体,教为
期刊
【摘 要】每个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除了智力因素外,还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表现有:自卑心理;依赖心理;虚荣心理;逆反心理。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必须共同作用,密切配合。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表现,可以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耐心教育;尊重理解;防止反复;爱心感化;建立家长学校;请家长参加学校活动;搞好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协调社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新大纲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加强朗读指导,方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
期刊
【摘 要】如何保证已建成计算机网络系统正常安全运行,逐步实现信息资源计算机管理,充分发挥现有网络的作用,最大限度实现信息资源和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配置与共享,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机房局域网;组建方法;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局域网作为资源子网的基石或细胞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Highway),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