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什:救市政策出台前的挣扎

来源 :商界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en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统先生,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金融危机。
  这令人担心的话语出自本•伯南克之口,他是美联储主席,性格平和,正面对着我坐在罗斯福厅中。这是2008年9月,在过去的两周里,政府已经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个大型房产机构。雷曼兄弟提交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破产申请。美林证券被迫出售。美联储借款850亿美元试图拯救美国国际集团(AIG)。现在美联银行和华盛顿互惠银行也濒临倒闭。
  我们所坐的位置上方的油画上画着在马背上驯马的西奥多•罗斯福,我们都知道美国正面对几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挑战。
  
  本不打算救贝尔斯登
  
  3月13日,一个周四的下午,我们得知贝尔斯登这个美国最大的投行之一面临流动性危机。和华尔街上的其他机构一样,贝尔斯登内部杠杆率很高。资本中的每1美元,都被用来借款30美元进行投资,多数还投在了抵押债券上。当房市泡沫破裂时,贝尔斯登暴露了出来,投资者纷纷撤走了自己的账户。
  这突如其来的危机让我很惊讶。我关注的一直都是比较寻常的经济问题,例如就业和通货膨胀。我以为所有的大型信贷问题都能被监管者和评级机构发现。毕竟,我通过签署《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加强了金融监管,以应对安然财务欺诈和其他的公司丑闻。即便如此,贝尔斯登差劲的投资决定使得公司命悬一线。
  我第一反应是不救贝尔斯登。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失败的公司就该被淘汰。如果政府干涉,就会制造道德上的混乱:其他公司会认为政府也会挽救他们,这会鼓励他们冒更大的风险。
  汉克同我一样坚决反对政府干预。但是他解释说,贝尔斯登破产会严重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贝尔斯登和几百家银行,投资人和政府都有金融往来。如果这家公司突然倒闭,会减少人们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信心。我担心制造道德混乱的同时,更担心金融系统的崩溃。
  “贝尔斯登能找到买家吗?”我问汉克。
  第二天大早,我们得到了答案。摩根大通的高层有兴趣收购贝尔斯登,但是担心接手贝尔斯登高风险的抵押债券组合。本同意之后,汉克以及纽约联储主席蒂姆•盖特纳制定了一个计划,消除摩根大通的忧虑。美联储将借款300亿美元清理贝尔斯登持有的没有人要的抵押债券,摩根大通以一股两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贝尔斯登。之后经过重新谈判,价格调整为每股10美元。
  华盛顿很多人谴责这次救市。而贝尔斯登那些保住工作的员工,和那些眼睁睁看着自己股票在两周内下跌97%的股东,可能就不这么认为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奖励做出错误决定的贝尔斯登。我们为的是不让美国人民经历严重的经济冲击。5个月后,似乎我们做到了。
  
  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汉克,他们预见到了吗?”
  “总统先生,”他回答道,“我们的动作会非常迅速,让他们措手不及。他们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将会是自己的头撞在地上的声音。”
  这是2008年9月的第一周,汉克•保尔森刚刚提出计划,收购政府赞助的两大房产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
  政府在2008年所有必要的紧急行动中,拯救房利美和房地美是最令人沮丧的。很多年来,大家有目共睹这两个政府赞助企业的问题。房利美和房地美超出了推广房屋所有权的任务范围。他们像对冲基金一样大量融资,冒巨大的风险。在我的第一次预算中,我曾警告:房利美和房地美扩张得太厉害了,他们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可能“严重地影响金融市场”。
  2003年,我提出一个议案,加强对政府赞助企业的监管。这些企业在华盛顿的一些朋友阻止了议案的通过,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层之前都是政府官员。
  在2005年的预算中,我发出了更为严厉的警告。“这些政府赞助企业杠杆率太高,和其他规模类似的金融机构相比,它们持有的和资产相关的资本太少。”
  那年夏天,我们在宪法上做出了又一次努力。约翰•斯诺和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理查德•谢尔比一起紧密合作,制定了改革法案授权一个新的管理机构,减少政府赞助企业的投资证券组合比例。
  2008年夏天,我已经17次公开要求政府赞助企业进行改革。第18次终于成功了。代价则是我们可能面临全球金融系统的崩溃。7月,国会通过了改革法案,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我们5年前已经提出过:政府赞助企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机构。这个法案给予财长暂时权力,如果两房偿还能力出现问题,则向房利美、房地美注入流动性。
  这项法案通过不久,吉姆•洛克哈特带领的新监管机构重新研究了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账目。通过财政部的帮助,审查人员得出结论:政府赞助企业中的资金远远不够。8月初,房利美和房地美双双宣布季度亏损严重。
  这个影响是严重的。从小镇银行到中国和俄国这样的大型国际投资者,所有持有政府赞助企业产品的每个人都认为这些产品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如果这些政府赞助企业违约,那么将会出现全球多米诺效应,而美国的信用会受到影响。
  根据汉克的强烈建议,我认定唯一避免这场灾难的方法就是政府收购房利美和房地美。要靠汉克和吉姆说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董事会吞下这苦药。我很怀疑他们会弄出很多诉讼来。但是9月7日星期日,汉克在白宫打电话给我说事情已经成功了。星期天晚上亚洲市场反弹,而道琼斯也在周一上扬了289点。
  
  国有化美国国际集团
  
  9月15日午夜后,有着158年历史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我们没有来得及拯救它。
  恐慌的情绪开始滋生。投资者开始抛售股票,购买国库券和黄金。客户纷纷撤出在投行的账户。信用市场紧缩,因为贷款人牢牢抓住手上的现金不放。依靠流动性作为润滑剂的金融系统这个传送装置停止了工作。
  好像这一切都不够一样,巨型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也正面临一场自己的危机。美国国际集团经营财险、寿险业务,并为城市、退休基金、401(K)退休项目以及其他影响着每个平凡美国人的投资工具提供保险。这些业务都运作正常。但是美国国际集团不知为何濒临倒闭。
  “这是怎么回事?”我问汉克。
  答案是这样的:美国国际集团的一个部门——AIG金融产品,为很多抵押债务提供保险,而且还投资了更多类似的产品。抵押贷款违约数量不断上升,公司要拿出至少850亿美元,而美国国际集团根本拿不出。如果公司没法立刻筹齐钱款,它不仅面临倒闭,而且还会拖垮其他大型金融机构和许多国际投资者。
  纽约联储试图通过私营部门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没有一家银行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筹到美国国际集团所需要的钱。只有一个方法能保住公司:联邦政府需要干涉。本•伯南克汇报说美国国际集团和雷曼兄弟不同,它持有足够稳定的保险业务作为担保,有资格申请联邦紧急贷款。他说出了条件:纽约联储将借给美国国际集团850亿美元,集团用稳定且有价值的保险做担保。作为回报,政府会接受美国国际集团79.9%的股权。
  这笔交易一点儿都不吸引人。其实是将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国有化。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不到48个小时,这时候拯救美国国际集团看起来非常矛盾。但是这比起金融系统崩溃来要好得多。
  拯救美国国际集团让我们承受了人们对于金融系统长达3个星期的愤怒。每一天,状况都变得更糟。我开会前道琼斯上涨200点,可30分钟后我开会出来,道琼斯已经下跌了300点。市场很焦虑,我也一样。
  9月18日,也就是雷曼兄弟宣布破产3天后,经济团队在罗斯福厅召开了会议。本提出了经历第二次大萧条的可能性。然后汉克和证券交易所主席克里斯•考克斯提出了方案:为所有资金市场的存款提供担保,出台新的借贷工具重启商业票据市场,暂时禁止卖空主要金融股,购买几万亿美元的抵押债券——这项举措是后来大家知道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也叫做“TARP”。
  这个策略将很大程度地干涉自由市场。这和我的本能背道而驰。但是这对于停止国内的恐慌来说是必要的。我做出决定:唯一能在长期保证自由市场的方法就是短期干预。
  
  一个紧急会议
  
  汉克和他在财政部的团队非常努力地向国会推荐救市计划。我们提议拨款7000亿美元——这笔钱占抵押市场的5%,这遭到一些争议和反对。一位共和党参议员说我们的计划会“让自由市场消失并将社会主义带入美国”。
  从某些角度来说,我赞成他们的意见。我最不想做的就是拯救华尔街。但是每一个我信任的经济学家都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实体经济的状况和华尔街的命运息息相关。
  如果信贷市场持续冻结,最终的负担会落到美国家庭的身上:退休账户的价值大幅下降,大量的人失业,房屋价值继续下跌。
  9月24日,我在黄金时间的全国演讲中解释了救市计划。讲话播出了几个小时后,正在进行下一届总统竞选的约翰•麦凯恩与我通话,他希望我能在白宫就救市计划召开一个会议。
  我知道约翰所处的位置很难。他正在和伊利诺伊州议员奥巴马竞争选票,很明显经济问题影响了约翰的竞选。
  我们告知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哈里•里德会议将在9月25日周四下午举行。我致电参议员奥巴马,告诉他我希望他能修改一下竞选的日程。并邀请他来参加这个会议。
  第二天下午大约3点30分左右,与会者陆续到会。我坐在理查德•尼克松捐献给白宫的大木桌中央。汉克•保尔森、迪克•切尼、乔希•博尔滕和我代表本届政府。党派领袖和主要委员会主席代表国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和奥巴马坐在桌子的另一头。我们的工作人员像沙丁鱼一样挤在房间里。没有人想错过华盛顿政治舞台的这场精彩演出。
  会议开始时,我首先强调了尽快通过议案的紧迫性。世界都在关注,看美国会不会行动,而两党都应该迎接这个挑战。汉克汇报了动荡市场的最新情况,呼应了我尽快通过议案的要求。
  我转向议长。她让参议员奥巴马发言。奥巴马有着平和的气质,他谈了谈计划的大框架。我认为他告诉大家他一直和汉克保持联系是非常明智的。他是想展示出他了解情况,进行参与,并且准备帮助法案通过。
  奥巴马说完后,我转向约翰•麦凯恩。他没有发言。我感觉很困惑,是他要求开这个会议的。我以为他有备而来,制订了让议案通过的计划。
  一开始的戏剧很快变成了一出闹剧。大家的情绪激动起来。说话声音也变大了。能听到一些尖刻的言语。我看着大家唇枪舌剑,如果不是话题牵涉到如此重要的事情,这还是挺有趣的。
  会议快要结束时,约翰发言了。他简单地谈了谈得到共和党议员选票的困难之处,并表达他希望我们能达成一致。
  
  艰难的投票
  
  9月29日周一下午早些时候,众议院就救市计划进行了投票。
  下午2点07分,进行了议案的最终投票。议案没有通过,285票对205票。民主党赞成通过法案,140票赞成,95票反对。共和党反对法案,65票赞成,133票反对。
  我知道这次投票的结果会很糟糕。我的党派在扼杀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上起到了主要作用。现在共和党要承受经济危机影响带来的责任。
  几分钟后,股市直线下跌。道琼斯下跌777点,是112年历史上单日的最大跌幅。标准普尔500指数下挫88个百分点,是自1978年黑色星期一以来的最大跌幅。
  投票结束不久后,我在罗斯福厅会见了汉克、本以及经济团队的其他成员,想要寻找下一步怎么走。我们真的只有一个选择。我们必须再次提出这个法案。
  我的希望是市场强烈的反应能够让国会清醒过来。很多人投反对票是因为看到这个议案要花7000亿美元。之后他们目睹了市场在不到3小时内疯狂损失12万亿美元。每一个有退休个人账户、退休金和电子交易账户的选民都会很愤怒。
  在博尔滕的带领下,我们制订了一个策略,先在参议院提这个法案,然后再到众议院提。哈里•里德和米奇•麦康奈尔很快在议案中增加了一些新的条款,希望能得到更多支持,其中包括暂时增加联邦保险公司对于储户的保险,保护中产阶级家庭不受可替代最低税的影响。法案的核心——也就是用7000亿美元加强银行信贷,解冻信贷市场并没有改变。
  参议院周三晚上进行了投票,议案以74票对25票通过。众议院在两天后,也就是10月3日周五进行了投票。我又给举棋不定的议员打了一圈电话。我关于系统崩溃的警告这一次更有说服力。由于共和党督导罗伊•布伦特以及民主党多数党领袖斯滕尼•霍耶的杰出领导,议案以263票对171票通过。
  虽然拯救计划并没有给金融问题画上句号,但是银行开始恢复借贷,公司开始找到了运转所需要的融资资金,影响市场的恐慌慢退去。自信——作为强有力经济的基础——慢恢复。
  [编辑 谢康利]
  E-mail:xkl@chinacbr.com
其他文献
究竟是什么让以色列——一个仅有710万人口、没有自然资源的国家——产生了如此多的高科技创业型公司,甚至比加拿大、日本、中国、印度、英国等大国都多?    索尔·辛格,《耶路撒冷邮报》专栏作者   科技公司和全球投资者都争先恐后来到以色列,驾车四处考察,想为自己寻找一个与众不同的合作伙伴——既能打破陈规,又善于大胆创新。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除了全世界创业公司密度最高以外(以色列共计有3850家创业公
期刊
哎呀呀 饰品业极速飞车  企业全称:广州哎呀呀饰品有限公司  掌 门 人:叶国富  主营业务:时尚小饰品  年度亮点:2010年,哎呀呀用五年多时间,将1个10元小店发展为2000多家,零售总额突破12亿元,成长为行业大鳄。  核心逻辑:身处一个产品升级换代速度极快、鱼龙混杂、竞争白热化的小饰品行业,哎呀呀的突围之道是,拒绝高利润,以平价招徕顾客;大批专业买手追逐潮流,快速强推新品;以品牌高举高打
期刊
编者按:  10万美金对赌巴菲特?  这不是哗众取宠,蚍蜉撼树,而是一场经得起时间检验和公众审视的理性判断!  有人说,中国的投资家人云亦云,只懂得贩卖西方的理论和分析,借此抬高身价;  有人说,中国的财经媒体毫无主见,被西方投资家忽来悠去,还卖力地充当传声筒。  其实,今天的中国民众对经济已有相当独立的判断力,我们已经或正在接近更多事情的真相。  《商界评论》主编李彤曾在多家投资机构担任过高管职
期刊
安居客逆向服务房产中介  企业全称:瑞庭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掌 门 人:梁伟平  主营业务:房产信息搜索  年度亮点:截止2010年8月,安居客已经影响经纪人超过30万人次,发布在线房源总数突破200万套,累计为超过1.215亿人次提供二手找房服务。  核心逻辑:与传统找房公司不同,安居客通过逆向直接与上游房产中介及经纪人建立联系,通过低收费的平台服务获得大量房产中介及经纪人资源,在向他们
期刊
零售业巨头迷恋上金融更像无利不起早的吆喝,扰了银行家的清梦,赚了消费者的眼球。    假如给沃尔玛插上金融的翅膀,是不是等于打开了潘多拉盒子?至少对美国的银行家们来说,沃尔玛想在美国零售银行市场分一杯羹的动作,不是个好消息。  沃尔玛的银行梦蓄谋已久。从1999年开始,沃尔玛就开始尝试获取银行业执照,但遭到了银行业者的强烈反对。而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银行业一片凋零,沃尔玛显然看到了展  翅的时机。
期刊
30年河东,30年河西,青啤与雪花两巨头在交替领先中揭示了主导行业前行的核心力量。     十年!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国啤酒行业在群雄争霸、扩张整合的拼杀声中风起云涌。作为快消品行业典型代表,啤酒行业运作的竞合特征尤为明显,成了中国经济“市场”化的一个缩影。   十三亿人!这个巨大的消费品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市场”:中外啤酒企业在这个红海列阵厮杀。啤酒市场原是以小、散、乱著称,在兵荒马乱
期刊
在互联网、全球化和各种创新技术强大功能的综合作用下,企业的价值再造即是遵循下的新规则并创造性利用的过程。    布莱恩·豪斯,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战略与变革高级咨询顾问  艾米·布里茨,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战略与变革方向主管  我们总习惯于把新事物当作旧事物的修修补补或者自然延伸,像麦克卢汉指出的广播曾经被称呼为“无线电”、汽车曾被称呼为“四轮马车”一样,习惯性地拄着拐杖思考。但在互联网、
期刊
2011年2月,全球最大的家电零售商美国百思买(Best Buy)宣布,关闭在中国的所有9家门店。  百思买在中国征战五年最终失意退出,这一商业案例堪称中美两个不同商业文明形态相互冲突的缩影。两种来自不同商业环境的商业模式,2006年在上海碰撞在了一起,以中国之大,仿佛可以各安其所,但现实没有兼容,只有征服与被征服。  这两种商业模式,一是以“为顾客提供最大化的增值服务为核心价值”的百思买模式,一
期刊
雅士利被人注目,准确地说,是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中国乳业遭受了严重挫折。国内奶粉巨头三鹿的倒下,为这个市场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结缘资本    广东雅士利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于1983年,原名为“爱群食品厂”,生产休闲食品。1995年开始生产营养食品,“正味麦片”成为许多人儿时的回忆。1996年起又开始生产奶粉。1998年3月,由张利坤、张利明、张利钿、张利波、
期刊
亲爱的中国读者:  近年来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改变着行业格局。现在是企业家、高管、顾问和学者了解这个非同寻常的演变所产生影响的时候了,也是他们该理解和系统地解决商业模式创新所面临挑战的时候了。   说到底,商业模式创新是为公司、客户和社会创造新的价值。全新的商业模式会取代陈旧的商业模式。凭借iPod 以及iTunes在线商店,苹果公司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从而成为在线音乐市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