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用电营销 减少非技术损失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ll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用电营销管理主要通过“多供”和“少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由于供电企业的营业区域容量有限,依靠增加用电量获得的效益也有限,因此增加供电企业的效益除“多供”外,还需从“少损”入手,尤其是减少非技术损失,本文总结国内外经验,介绍了几种减少非技术损失的手段。
  关键词:用电营销;非技术损失;银电联网;电卡表
  作者简介:田家文(1972-),男,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用电营销工作。(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用电营销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企业经营成果的综合体现。通过加强营业推广,提高供电可靠性,实行电价优惠政策等手段实现供电量的增加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供电企业的营业区域容量有限,依靠增加用电量获得的效益也有限,因此增加供电企业的效益除“多供”外,还需从“少损”入手,尤其是减少非技术损失。
  一、非技术损失概述
  线损一直是影响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过去供电企业和研究人员对技术性损耗关注比较多,但对非技术性损耗或损失研究不够。非技术性损失包括:政府政策、不适当的负荷数据、开单失误、收费损失、未计入电量以及偷电损失等。非技术损失的主要组成和类型如表1。
  据相关文献报道,2004年马来西亚电力公司Tenaga Nasional Berhad(TNB)有记录的由于窃电、计量错误和账单出错导致收入损失高达2.29亿美元。
  我国虽然没有全国性的非技术损失相关统计,但从很多电力公司公布的信息来看,非技术损失在电力公司的损失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城网改造之后,技术性损失大大下降,非技术损失显得更为突出。
  二、减少非技术损失的手段之一——借助先进技术,加大用电稽查,减少非技术损失
  随着智能电网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智能仪表被装入配电网络用于采集负荷数据,这些负荷分布信息同样也可被用于挖掘支持企业的运营,找到它们的典型符负荷模式,通过比对实时负荷,识别用电异常,协助稽查减少非技术损失。据报道,近年来马来西亚电力公司基于来自用户数据库的负荷分布,借助新开发的智能软件系统帮助稽查人员加强现场稽查的有效性以减少非技术损失(检测欺诈用户),将之前人工检测命中率由3%提高到60%。此举大大减少了人工检查的费用,也挽回了巨额损失。因此我国电力公司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借助先进技术搞好用电稽查工作,提高命中率,减少非技术损失,尤其是计量方面引起的非技术损失。
  三、减少非技术损失的手段之二——实现抄收分离,推广银电联网网和预付费电卡表解决电费回收问题
  供电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是电费,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保证。然而,长期以来实行的“先消费,后交费”模式给企业的电费回收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这需要企业从管理和技术上去改善和解决。
  首先,彻底实现抄收分离。抄收分离是指在营销体系改革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加强服务,有效避免传统营销管理模式下容易发生的估抄、漏抄、错抄、代抄、抄表不到位等现象,把营销环节中的抄收工作分成两部分,把抄表、催费等简单的劳务性工作委托给抄表公司,从而在体制上实现抄收业务的分离。抄收分离有利于把企业有限的人力资源集中到综合管理工作中来,进而减少管理线损和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其次,大力推广银电联网代收电费。传统电费交费方式有走收、坐收、托收等,其中主要以供电部门的坐收为主。随着电力市场的扩展,特别是“两网改造”工作中一户一表的深入开展,电费收费的工作量急剧加大,原有的收费模式因其速度慢、手续繁、距离远、信息不及时及信息共享性差等缺点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营销工作的需要,因此亟需新的手段解决解决用电客户交费难的问题。而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与银行联网建立起银行代收电费的电子化网络业务是解决客户交费难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力推广银电联网代收电费,可实现企业、银行和客户的多赢目标。对于供电企业来说:银电联网方便了用电客户,提高了服务水平,改善了企业的社会形象;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运营成本;加快了资金流通速度,缩短了电费到帐时间;减少了人为干扰,确保了违约金回收。对客户来说:方便了交费和查询,也不用使用大量的现金。对银行来说:稳住了储户,吸收了资金,扩大了业务,宣传了自己,规范了社会服务体系。
  建立银电联网代收电费系统,可以充分利用银行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多选择的电费支付方式,充分尊重客户的选择权,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的用电客户的服务需求,又有效减轻了供电企业的收费压力,促进了电费回收。
  另外,深入开展居民用户的预付费电卡表改造。电卡表最大特点是省去抄表、收费、催费环节,提高了电费回收率。居民欠费虽然金额不大,但户数较多。有些小区中的车库、电子门、楼道灯等公共设施,只有使用者,而没有缴纳电费者,物业管理部门也无能为力;部分老的住宅区、住宅楼已经找不到原来的房产开发商,而居民又不愿分摊,形成欠费;部分房东将房屋出租后,因纠纷引起了租房户的欠费。因此电卡表能在出租房、公用楼道、新老住宅楼等多种场合发挥作用,对供电企业来说解决了抄表难、收费难的问题,减少了居民拖欠电费,提高了电费回收率,节约了人力资源;对用户来说,也带来了方便,因此引起了供电部门和电力用户的广泛关注。张家口供电局城区居民从2008年开始大规模电卡表改造,到2010年上半年达到47217户,有效地减轻了电费回收的压力。
  
  参考文献:
  [1]2002年国际供电会议(CIRED)亚太地区专题会议情况报导[J].供用电,2002,(5):56.
  [2]李屹立.试论中心城市营销系统的抄收分离[J].大众用电,2002,(9):14-15.
  [3]周继惠.拓展银电联网 促进电费回收[J].河南电力,2007,(2):36-38.
  [4]徐勤,邵竤湄.电卡表应用追踪——对杭州市萧山区电卡表应用情况的调研[J].农电管理,2006,(6):26-27.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