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住处是一座有历史的老房子,屋里摆着各式各样的老古董,都是前房主收藏的,装饰风格也自然保留着复古风,走路时地板发出的嘎吱嘎吱响都变得悦耳起来。现在的房东是一对贴心的年轻夫妻,在进门处摆了各种各样朗塞斯顿和周边的旅游资料。他们很推荐朗塞斯顿旅游局的官网,上去一看,有着清清楚楚的遗产步行路线。第二天我们便把车直接开到朗塞斯顿市中心的停车场,正式开始了塔斯马尼亚遗产之旅。
有种说法,澳洲啤酒靠塔村。著名的James Boag啤酒就源自朗塞斯顿,至今还可以参观它的酿酒厂,而且这个啤酒品牌还有自己的博物馆,都在市中心那一圈。我们的住家很贴心,在冰箱里准备好了当地产的苹果酒和啤酒。所以尽管因为时间原因,没能坐在James Boag啤酒厂里来一杯,前一夜在我们温馨的复古小屋里看着月光下的山色喝了几口也满足了。
埃文代尔 袖珍小镇
从朗塞斯顿沿着 B41号公路向南开20分钟便能到达埃文代尔,那座由几条街组成的小镇。我们把车停在了游客中心旁,车场旁边就是几片网球场,打球的都是老年人。往主干道走,大白天的,一个人影都看不到。不经意间,我们看到了一家敞着大门的古风服饰店,它还同时是一家玻璃制品收藏店。这一天下来能有几个顾客呢?因为好奇便进去看看。主人是一位身着中世纪服饰的老奶奶,裙子是叠了好几层的那种,很有风格。她听说我们从中国来后也是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她自始至终热情洋溢地介绍藏品,而且后来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口,还塞给了我一张介绍那栋房子的小卡片。一看卡片上的介绍,房子是1832年建成的,至今还保持着原有的样子,现在它还是一间民宿。后来才发现,塔斯马尼亚很多这样有特色、有故事的房子都被变成了民宿,就像我們在朗塞斯顿的住处一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埃文代尔基本每栋房子都是一景。
小镇中央的十字路口被称为罗斯四角,四个方向的小酒店、教堂、市政厅、女子监狱分别代表了“诱惑”“救赎”“重建”和“惩罚”。我这才意识到,好像人生的每一个抉择几乎都可以被这四个词中的一个所影响。小小罗斯竟然暗藏着人生大道理。不管是女子监狱还是罗斯最著名的石桥都和塔斯马尼亚的前身范迪曼紧密相连。其实,我们从朗塞斯顿一路向南开到霍巴特的这条路正为当时流放到塔斯马尼亚的罪犯所修,一路上也因此有不少罪犯修建起来的楼房和各式的监狱。罗斯的女子监狱在今天已经一马平川,仅仅有几块牌子立在那里讲述之前的故事,近在咫尺的羊们在专心致志地低头吃草。这没有监狱残骸的遗址仍保持着一种让人心寒的荒芜感。
还好,那天晚上的住处十分慰藉人,我们选择住在里士满的一个农场里。到达农场已经19点多,完全不想再去碰车,又看到屋内锅碗瓢盆样样不少,真的很想自己做点饭。于是就想去找农场主问问,没准儿她能有点多余的食材可以提供给我们。没想到,她直接拿了个筐把能给的食材都装了进去,甚至还给了她之前做好的南瓜汤。现在想想当时真应该朝她大喊一句“You made my day!”
第二天一早农场主就把早餐送到了门口。按约好的时间9点,我们跟随农场主先后给鸡、鸭、马、羊驼、兔子喂了食,就好像进了私人的野生动物园,农场主还会讲它们的故事。逛了一圈觉得农场主一个人经营这么大片地还要照顾孩子们很是了不起,饲养动物、整理葡萄蔓、研究帮助环保回收的各种装置、砍柴,她真的一个人都包了。
到里士满看石桥是不二选择。里士满的石桥和罗斯的石桥算是遥相呼应的兄弟,不过里士满石桥更朴素、高大些。1823年完工的这座石桥是澳洲还在使用中的最老的一座了,不过看起来相当坚实有力。桥不远处伫立着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当时刚好赶上当地人在做礼拜,从教堂里走出来的都是典雅的老人。即便走路缓慢,但仍旧化着精致的妆容,容光焕发。
沿着桥往里走就是小镇上的主要居住和活动区域了。我们意外发现这是一个比之前去过的小镇都更有生机的地方,大概是正值中午大家都出来吃饭、晒太阳的原因。面包店里外坐满了人,一种大家都来吃工作日午餐的感觉。老爷爷老奶奶们更是几乎人手一个冰激凌坐在被太阳照着的长椅上,闲适而逸乐。等我们快要离开的时候,面包店周围的人一下少了很多,大概想在这种小镇里看到点人气是非中午时分去不可了。
整条自驾的线路、时间其实都是围绕着霍巴特来制定的,因为这里的周六集市不容错过。前一天晚上走过萨拉曼卡广场时还是一片寂静,第二天早上再来到这里时已经摆满了摊位。从卖木制品、蜂蜜、薰衣草、羊毛制品这些塔州特色商品到卖果蔬、旧书、Yard Sale性质的家中“古董”、各类吃的应有尽有。还有不少在卖艺的人,有时还能看到这个位置上每个时间段的艺人表演时间表,所以这里更像是一个公共舞台。比如,舞技十分高超、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跳太空步的黑人哥哥一直乐在其中,都没有摆任何可以放钱的帽子或盒子,钱完全不是他来到这里的原因。最可爱的卖艺者当属一位弹电子琴的小男孩了,当看到有人给他照相或者注视他的行人时,他都会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手捯得过来时还会挥挥手。来逛市场的人也很有趣,有一个妈妈带着好几个小男孩逛市场,每个人都穿着波西米亚风格的服装,最有意思的是他们中起码有一半都是光着脚丫的,一双双小脚都冻得通红,可这完全不影响他们到处撒着欢地跑,对每一件小玩意儿都充满了好奇。我猜他们从小就是在农场长大的,天天和动物们做伴,热了就跳进河里游个泳,鞋对他们来说可能确实是个累赘。
百特立角区域离市场走路只要10至15分钟,可以看到一排又一排的维多利亚式房子。我们走在路上看到一户人家把前门敞着,结果一下能穿过房间的窗户看到河對岸,在屋里随便一坐就能看到的美景也让这一区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富人区。尤其是挨着海滩的几栋房子,小狗从自家门缝出来就可以跑到海边遛遛弯。
从酒杯湾出来后继续向北开,到下一站比奇诺大概有50千米,不到1小时的路程,也主要是在A3公路上行驶。如果用谷歌地图导航且只把比奇诺输为目的地,就会被导到它的高尔夫球场附近,离市中心还有点距离。我们在车上迷迷瞪瞪的,明明开过了比奇诺最中心的地方还在跟自己说是比奇诺附近的一座小镇,结果跟着那导航越开越荒凉……所以导航目的地就应该直接写它那最有名的喷水口。浪大的时候浪花会从两个岩石间喷出,浪劲儿特别大的时候浪花可以冲得很高,像“水山喷发”,还是相当壮观的。如果登上最靠海的那块岩石再将视线聚拢在海上就会有种站在海中央的虚无感。旁边浪花拍打在岩石上的声音更是让人觉得只有自己和充满神奇的大自然。这个喷水口附近的岩石也都泛着红色,所以其实是个小版火焰湾,完美引出了第二天的目的地。 那天晚上我们住在了离火焰湾不远的圣海伦斯,从比奇诺出发沿着A3公路开大概1小时便能到达。途中我们还遇到了路旁的森林大火,感觉好像是一栋房子着了火又引燃了周边的树木,可是又看到消防人员都很淡定,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树木的再生长故意引燃的。摇下车窗都有热气袭来,还能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走了很远仍旧可以看到那熊熊大火中冒出的滚滚浓烟。
这几天很多时候晚饭就会凑合着吃,因为超市、周围餐厅都关门很早。到达圣海伦斯后还不算晚,我们就决定出去吃点正餐。当时也就六七点,圣海伦斯镇上没有人。在网上找到一家10点才关门的意式餐厅,在那边实属罕见,没想到一进去看到坐在那里的几桌人竟都是亚洲人面孔。
从圣海伦斯到火焰湾只有差不多40分钟的路程。在还没有到达景区时就有一片红色的石头,于是我们干脆把车停在旁边的平地上先预热了一下。这里是可以看到白沙滩的,不过石头确实没有景区内的红,面积也没多大。那天云层比较厚,不过红红的岩石倒是加了些暖色调,中和了一下。我们运气好,最终还是等到了云开雾散之时,太阳打在这些红石头上竟给了我种大闸蟹的感觉……据说石头这么红是因为生长在这些石头上的藓是红色的,这些藓也基本都在继续生长着,所以以后石头上的红色面积会越来越大。
火焰湾已然是这次自驾游的最后一站。我们要回到朗塞斯顿机场还车,路途大概两个半小时。有一段路弯道极为频繁,不過一路上都是景。而且神奇的是,我们开着开着就发现有浓烟在天上浮着,一开始还以为是什么天象奇观,结果向远处一看感觉又像是发生了森林大火,也许是到了“燃烧”的季节吧……最后我们又回到了1号公路上,四车道是这几天自驾路上最宽敞的,原来塔州也有这么宽的路啊。
TIPS
当地驾车是右舵,需提前做好功课,熟悉交规。塔州的路比较窄,稍不留神就开到旁边砂石路面上,容易打滑。而且山路多,晚上还会有野生动物出没,不建议开夜车。加油都是自助的,加满油油枪自动弹起,交钱时报几号油枪就行,现金、刷卡皆可。一定看好正确的油号,不要加错了。
上文提到的农场住处叫Tara’s Farmstay,强烈推荐。价格亲民,屋内设施齐全干净,还能品尝到农场主自己做的咖啡和果酱。
霍巴特每周六早8点到下午3点有集市,建议早去,因为很多东西每一件都不同,早去一点挑选余地更大。现做现卖的食品不少,早、中饭都可以在那里解决。
很多超市和餐厅都在晚六七点就会关门,买东西、吃饭算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