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大学生阅读量减少,网络小说阅读量大幅增加,阅读功利主义凸显,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体系不健全。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总结出阅读问题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现状;阅读問题;原因探析;对策浅析
一、引言
书,记载着历史,反映着当下,思考着未来。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自古至今,阅读在社会发展、国家繁荣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阅读现状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我们以江苏大学为例,探析了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进而对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二、问卷设计和调查
问卷内容以选择题为主,涵盖“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类别”、“阅读环境”、“阅读习惯”等多个方面。为了保证数据的覆盖率和准确性,笔者采用问卷抽样调查的形式,对江苏大学23个学院不同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有效问卷762份,问卷回收率95.25%。
三、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
1.阅读的书籍类别(选项有交叉)
表1显示,在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小说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首选;人物史排在第二位;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社会哲学类书籍位列第二梯队;排在后面的是应用工具、经济管理以及军事法律类书籍。
2.主要的阅读方式
在阅读方式的选取上,49.2%的学生选择纸质阅读,50.8%的学生选择电子阅读。两者对比可以看出差距并不是很大,也可以看出如今的阅读方式已不再局限于纸质,书本已不是限制阅读的因素。
3.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
表2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小于1小时的占44.7%;1-2小时的占37.2%;2-4小时的占12.9%;4小时以上的占5.1%。相比来说,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时间在一小时左右。
4.每年阅读的书籍(课本及教学参考资料除外)的数量
表3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年阅读的书籍(课本及教学参考资料除外)的数量小于5本的占39.5%;5-10本的占34.9%;10-20本的占13.7%;20本以上的占11.8%。
5.身边的读书资源数量是否充足
62.8%的学生认为身边的读书资源数量充足;32.1%的学生认为身边的读书资源数量一般;只有5.1%的学生认为身边的读书资源数量不够。
6.阅读地点的选取
27.2%的学生通常在图书馆阅读;49.5%的学生通常在宿舍阅读;11.3%的学生通常在教室阅读;12.1%通常选择其他地点进行阅读
7.是否会因为书籍难度大看不懂而失去兴趣
会因为书籍难度大看不懂而失去兴趣的同学占72.8%;剩余的27.2%同学表示不会因书籍难度大看不懂而失去兴趣。
8.阅读的目的(选项有交叉)
表4显示,大多数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而阅读;补充课外知识排在第二位;娱乐消遣也超过了半数;排在后位的是专业需要和其他。
四、阅读问题及原因探析
1.读书的价值贬值
从表1可以看出,当今网络小说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首选,文学名著等书籍的阅读比例本应该更大,如今却沦为二流。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状况呢?有以下几点原因:①网络小说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大部分网络小说内容更刺激,想法更天马行空。②阅读门槛低。网络小说知识性更低,适合绝大多数人群,受众群体数量庞大。③阅读方便。智能手机、计算机的普及促进了阅读。
2.阅读时间减少
在不考虑数据误差的情况下,表2反映出,81.9%的大学生每日阅读时间在2个小时以下。如果将数据误差考虑在内,调查受众人群的心理,那么每日阅读时间在2个小时以下还将大幅增加。与表1相结合,不难发现,浅阅读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阅读变得更“经济化”,投入更少的时间,期望得到更大的“产出”。由此可知部分大学生缺乏阅读耐心,对待阅读态度不端正,阅读在文化心理结构的作用转变。
3.阅读数量少
表3显示,74.4%的大学生每年阅读量在10本以下。笔者以我国大学生群体作为代表与以下几个国家全体国民的阅读量进行对比:以色列60本,日本40本,韩国11本。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接受群体每年平均阅读量和韩国人均年阅读量相当。两相对比,立见高下。不管是从表3显示的数据还是对比的差距,都说明大学生阅读不平衡,文化心理不平衡。
4.知识结构不完善
现状7显示因为书籍难度大看不懂而失去兴趣的同学占据了大多数,高达72.8%。以此可见,当下大学生的可阅读图书种类具有局限性。知识结构的不完善,知识素养的缺乏带来的是大学生自身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受到限制,当这种情况扩大到整个社会,伴随而来的就是社会的造血能力的减弱,社会阶层的固化。
五、对策浅析
1.社会层面
救赎“阅读危机”,打造“书香社会”,需营造“全民阅读”社会氛围。政府引领和制度保障是不可或缺两个重要层面。各级政府既要积极为“书香社会”建设凝聚共识、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开展活动,更要以官员群体“读书热”身体力行,为“全民阅读”树立榜样。无论是反腐倡廉的情操陶冶还是勤政为民的本领锻造,读书都是行之有效的提升渠道。
用人单位要改变“学历”和“证书”去录用人才标准的观念。除了学历文凭之外,设立诸如对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个人道德修养、文化底蕴等方面的综合考核。
针对经济条件困难的家庭,政府可定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社会各界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多的资金。 2.家校层面
高校应帮助大学生增强阅读意识、了解阅读知识、掌握阅读技能。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信息的能力、思考和判断能力。高校应开设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科学文献检索等课程,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同时可聘请图书馆工作人员开设专业必修课程,指导大学生准确高效的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检索图书的效率。
高校可在图书馆以外的校园区域,设置图书漂流角,并进行全校范围的宣传,鼓励同学积极参与图书漂流活动。此外还可定期举办阅读周、阅读月活动,并对阅读数量较多的同学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为了吸引大学生阅读,图书馆馆藏中应新增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书籍,从形成读书习惯开始,逐渐引导大学生读好书,同时应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图书馆的书籍。
家长应充分认识阅读对于塑造学生精神品质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引导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其阅读兴趣。
3.学生层面
舍弃功利心,培养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多种类型的书籍来缓解学习的压力,放松身心,同时也要选取适合自身阅读能力的图书,保证阅读的积极性。
增加阅读的方式。纸质书早已不是阅读的唯一选择。各种移动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阅读的便利性。
养成定向、定期、定时阅读的良好习惯。学生要根据自身的体验和能力及需求给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有效的阅读任务以及每天挤出相应的时间去阅读,使阅读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自觉行为。
主动抵制低俗品味书籍,要积极主动并有选择性地对待琳琅满目的书籍,带着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去阅读,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后感。同时,将书籍中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转化为自身的价值。
六、总结提升
1.阅读功能
①纯娱乐功能:阅读的纯娱乐功能正是体现了经典文化的遗失、人文精神的匮乏。所以我们需要重回阅读的意义、重回人文精神。
②心理功能:一方面阅读具有充实精神的功能,同时也有满足心理虚荣的功能即外部性功能。
③生存功能:当阅读的功能以生存功能为主时,是不是会带来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的横行?阅读的主要意义何在?
2.阅读现状批判
如果阅读的主要功能只体现了娱乐功能、生存功能,那么肯定会带来阅读效率的低下,以及知识接受力的低端化甚至带来社会阶级的固化、社会生态系统净化能力减弱。考虑到当下应试教育机制,不难发现阅读在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尴尬处境以及它带来的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东昇,张娅妮.当代大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陕南某高校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64-65.
[2]宁艳艳.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及其指导[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2):79-81.
[3]费杉杉,黄婕,刘婷婷.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及对策分析[J].太原城市職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8):182-183.同i
作者简介
于学伟,李蕊,尹航,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16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魏志祥,男,汉族,1966年9月,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党建。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现状;阅读問题;原因探析;对策浅析
一、引言
书,记载着历史,反映着当下,思考着未来。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自古至今,阅读在社会发展、国家繁荣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阅读现状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我们以江苏大学为例,探析了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进而对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二、问卷设计和调查
问卷内容以选择题为主,涵盖“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类别”、“阅读环境”、“阅读习惯”等多个方面。为了保证数据的覆盖率和准确性,笔者采用问卷抽样调查的形式,对江苏大学23个学院不同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有效问卷762份,问卷回收率95.25%。
三、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
1.阅读的书籍类别(选项有交叉)
表1显示,在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小说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首选;人物史排在第二位;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社会哲学类书籍位列第二梯队;排在后面的是应用工具、经济管理以及军事法律类书籍。
2.主要的阅读方式
在阅读方式的选取上,49.2%的学生选择纸质阅读,50.8%的学生选择电子阅读。两者对比可以看出差距并不是很大,也可以看出如今的阅读方式已不再局限于纸质,书本已不是限制阅读的因素。
3.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
表2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小于1小时的占44.7%;1-2小时的占37.2%;2-4小时的占12.9%;4小时以上的占5.1%。相比来说,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时间在一小时左右。
4.每年阅读的书籍(课本及教学参考资料除外)的数量
表3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年阅读的书籍(课本及教学参考资料除外)的数量小于5本的占39.5%;5-10本的占34.9%;10-20本的占13.7%;20本以上的占11.8%。
5.身边的读书资源数量是否充足
62.8%的学生认为身边的读书资源数量充足;32.1%的学生认为身边的读书资源数量一般;只有5.1%的学生认为身边的读书资源数量不够。
6.阅读地点的选取
27.2%的学生通常在图书馆阅读;49.5%的学生通常在宿舍阅读;11.3%的学生通常在教室阅读;12.1%通常选择其他地点进行阅读
7.是否会因为书籍难度大看不懂而失去兴趣
会因为书籍难度大看不懂而失去兴趣的同学占72.8%;剩余的27.2%同学表示不会因书籍难度大看不懂而失去兴趣。
8.阅读的目的(选项有交叉)
表4显示,大多数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而阅读;补充课外知识排在第二位;娱乐消遣也超过了半数;排在后位的是专业需要和其他。
四、阅读问题及原因探析
1.读书的价值贬值
从表1可以看出,当今网络小说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首选,文学名著等书籍的阅读比例本应该更大,如今却沦为二流。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状况呢?有以下几点原因:①网络小说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大部分网络小说内容更刺激,想法更天马行空。②阅读门槛低。网络小说知识性更低,适合绝大多数人群,受众群体数量庞大。③阅读方便。智能手机、计算机的普及促进了阅读。
2.阅读时间减少
在不考虑数据误差的情况下,表2反映出,81.9%的大学生每日阅读时间在2个小时以下。如果将数据误差考虑在内,调查受众人群的心理,那么每日阅读时间在2个小时以下还将大幅增加。与表1相结合,不难发现,浅阅读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阅读变得更“经济化”,投入更少的时间,期望得到更大的“产出”。由此可知部分大学生缺乏阅读耐心,对待阅读态度不端正,阅读在文化心理结构的作用转变。
3.阅读数量少
表3显示,74.4%的大学生每年阅读量在10本以下。笔者以我国大学生群体作为代表与以下几个国家全体国民的阅读量进行对比:以色列60本,日本40本,韩国11本。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接受群体每年平均阅读量和韩国人均年阅读量相当。两相对比,立见高下。不管是从表3显示的数据还是对比的差距,都说明大学生阅读不平衡,文化心理不平衡。
4.知识结构不完善
现状7显示因为书籍难度大看不懂而失去兴趣的同学占据了大多数,高达72.8%。以此可见,当下大学生的可阅读图书种类具有局限性。知识结构的不完善,知识素养的缺乏带来的是大学生自身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受到限制,当这种情况扩大到整个社会,伴随而来的就是社会的造血能力的减弱,社会阶层的固化。
五、对策浅析
1.社会层面
救赎“阅读危机”,打造“书香社会”,需营造“全民阅读”社会氛围。政府引领和制度保障是不可或缺两个重要层面。各级政府既要积极为“书香社会”建设凝聚共识、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开展活动,更要以官员群体“读书热”身体力行,为“全民阅读”树立榜样。无论是反腐倡廉的情操陶冶还是勤政为民的本领锻造,读书都是行之有效的提升渠道。
用人单位要改变“学历”和“证书”去录用人才标准的观念。除了学历文凭之外,设立诸如对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个人道德修养、文化底蕴等方面的综合考核。
针对经济条件困难的家庭,政府可定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社会各界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多的资金。 2.家校层面
高校应帮助大学生增强阅读意识、了解阅读知识、掌握阅读技能。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信息的能力、思考和判断能力。高校应开设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科学文献检索等课程,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同时可聘请图书馆工作人员开设专业必修课程,指导大学生准确高效的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检索图书的效率。
高校可在图书馆以外的校园区域,设置图书漂流角,并进行全校范围的宣传,鼓励同学积极参与图书漂流活动。此外还可定期举办阅读周、阅读月活动,并对阅读数量较多的同学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为了吸引大学生阅读,图书馆馆藏中应新增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书籍,从形成读书习惯开始,逐渐引导大学生读好书,同时应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图书馆的书籍。
家长应充分认识阅读对于塑造学生精神品质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引导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其阅读兴趣。
3.学生层面
舍弃功利心,培养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多种类型的书籍来缓解学习的压力,放松身心,同时也要选取适合自身阅读能力的图书,保证阅读的积极性。
增加阅读的方式。纸质书早已不是阅读的唯一选择。各种移动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阅读的便利性。
养成定向、定期、定时阅读的良好习惯。学生要根据自身的体验和能力及需求给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有效的阅读任务以及每天挤出相应的时间去阅读,使阅读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自觉行为。
主动抵制低俗品味书籍,要积极主动并有选择性地对待琳琅满目的书籍,带着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去阅读,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后感。同时,将书籍中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转化为自身的价值。
六、总结提升
1.阅读功能
①纯娱乐功能:阅读的纯娱乐功能正是体现了经典文化的遗失、人文精神的匮乏。所以我们需要重回阅读的意义、重回人文精神。
②心理功能:一方面阅读具有充实精神的功能,同时也有满足心理虚荣的功能即外部性功能。
③生存功能:当阅读的功能以生存功能为主时,是不是会带来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的横行?阅读的主要意义何在?
2.阅读现状批判
如果阅读的主要功能只体现了娱乐功能、生存功能,那么肯定会带来阅读效率的低下,以及知识接受力的低端化甚至带来社会阶级的固化、社会生态系统净化能力减弱。考虑到当下应试教育机制,不难发现阅读在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尴尬处境以及它带来的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东昇,张娅妮.当代大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陕南某高校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64-65.
[2]宁艳艳.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及其指导[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2):79-81.
[3]费杉杉,黄婕,刘婷婷.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及对策分析[J].太原城市職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8):182-183.同i
作者简介
于学伟,李蕊,尹航,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16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魏志祥,男,汉族,1966年9月,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党建。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