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审美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
审美的差异性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所处阶级,生存时代,所属民族和个人修养等因素。另外,特定的社会思想和实践内容,同样影响和制约着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审美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审美观点不同。由于审美过程是主客体相互影响并最终统一的过程,因此,主体因素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主体的不同观点,导致审美的结果必然会有差异性。例如,一个男性客体,面貌普通,但具有较强工作能力。这样,对于部分观察主体,认为其具有美感,而其他观察主体可能有相反观点。究其原因,部分人看重外貌因素,会认为没有美感,而其他人看重能力因素,便产生了美感。这种差异性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另外,以一个盒子作为观察客体,有的观察者认为盒子具有美感是因为它外形方正整齐,而其他观察者会觉得美感产生于它的实用性。甚至会有部分观察主体没有发现任何可以发掘美感的角度或者特征。在不同的观察者眼里,客观事物各有其美,表达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这表明美感不仅存在于事物本身,还在于观察物体的对象。客观事物的美与不美在不同的观察者眼里是千差万别的。
其次,审美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时代的审美观点不同。从古至今,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到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不同领域审美观在时代的更迭中不断发展变化,展现了丰富的多样性。不同的时代又存在复杂的自然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人类的思想,使其不停的变化着。因此,审美的差异性的存在是必然的。例如,原始人类的思想未完全进化,但其使用树叶片遮羞,而且把贝壳或动物的牙齿挂在身上作装饰。在封建社会,女性需裹脚,在现代人看来残缺的小脚在当时却被视为一种美的形象,甚至这种形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事人的生活,婚姻和命运。在唐代,以胖为美是流行观点;在现代,以瘦为美是流行观点。另外,各个时代的服饰也都不尽相同。从这些例子不难发现,不同时期的审美标准具体非常大的差异性。
再次,审美的差异性體现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审美观点不同。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都有各自的审美特点。其中,服饰充分体现了审美观点的差异性。例如,在蒙古族,男子偏爱穿着长袍和围腰,而妇女更喜欢穿着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第二件为外衣,第三件为无领对襟坎肩。而在回族,男子喜欢带黑色,白色或者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可是妇女多带盖头,在特殊场合还需带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下巴,后面到肩。另外,维吾尔族的花帽是他们美的标志之一。藏族妇女冬穿长袖长袍,下穿无袖长袍,里面穿花衬衣,外面为花围裙,等等。由此可见,各民族地域之间的审美观点是不同的。
2审美差异性存在的原因
审美差异性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审美主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审美标准。对于同一件物品,对它进行审美的主体可能有很多,而这些主体所受到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也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总体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原因,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也可以描述为内因和外因,具体可以理解为,包含此审美主体自身所具有的审美标准和后天通过外界影响而形成的这两个方面。任何一种审美标准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因此这二者是同等重要的。而审美差异性就是主体经过内在和外在作用后形成的不同审美标准造成的。
首先,我们来考察审美主体自身所具有的因素,例如遗传因素。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特征,先天所具有的一些特质决定未来此个体具有异于其他个体的审美标准。
其次,我们进一步关注各种外界因素对审美主体的影响。一个人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所处的生活环境,继承的文化传统,生存的地理环境,这些因素都对日后审美标准的形成产生了影响。由于外部原因众多,这里简单介绍不同时代的人们具有不同审美标准的原因以及各民族之间审美差异性的原因。
造成不同时代审美观差异的原因包括:社会的发展状况,人类的意识,时代的局限性,社会意识中其他因素等,这些因素对审美意识都具有制约和影响。原始社会人类的思维复杂度相对较低,谋生多以打猎为生,因此出现了人类把动物的牙齿穿起来挂在脖子上为美的现象。在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都有一定的发展,人类的审美意识逐渐形成,加上必要的物质条件,他们可以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器物。服饰,器皿,房屋等诸多方面的审美观都发生了变化,并且不断地改变着。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全盛时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这个时期的女子服饰,丰美华丽而且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随着时间流逝,到了现代时期,人们观念发生了变化,更多追求舒适,健康和个性。以发达的经济为基础,这个时期体现出中西融合,服饰设计个性化,款式新颖和样式独特的特点。不同民族具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民俗特点,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因此,民族之间也存在审美观点的差异性。每个民族的审美标准都和当地的传统有着密切关系。
3审美差异性对人的影响以及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差异性的存在,导致了人们具有的不同的审美标准。这样,一方面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人们在各个领域生产出各种各样款式的物品供消费者选择,每个人根据其独自的审美标准可以自由发明创造,这样就在社会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繁华景象。另一方面,由于审美的差异性,人们各持自己的审美标准,避免不了会产生不同观点,发生辩论,有的人认为这样是美,有的人认为那样是美。尽管如此,在各种各样的观点里,我们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审美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坚持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内在美即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美感,是人的本质美,人们把它比作清晨叶子上的露珠,清澈见底的湖水,天真无邪的笑容,晴朗蔚蓝的天空。外貌美也是一种美,但这种美具有变动性,只有心灵美才是永久的。因此,我们自身要提高内心修养,把握内在美,看待别人时,我们不能只看外表,内外皆美才是真的美。
其次,要坚持真善美的统一。如果说真的东西不一定美,那么假的东西绝对不是美的。善与恶相对,人们总是对善行善举回报以感恩,而对于恶行,从古到今都是唾弃且避之。真善美三个缺一不可,三者缺一个就不是真正的美。要坚持真善美的统一。
再次,要坚持创造美与享受美的统一。世间万物存在各种各样的美,我们在享受美的同时也要创造美,各个领域都可以创造美,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要努力进取,在学习前人的方法后,经过自己的思考,研究,创造出新的美,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同样,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在享受从古至今各位画家的作品的美妙的同时,要学习他们的绘画技法。在掌握的同时,再去创造新的技法,新的作品。
最后,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是,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要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寻求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工作中,学习中,休息中,最能表现真善美的那些瞬间,把它们记录下来,用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方式表达在画纸上,让我们留住这些美的瞬间,也让以后的人们能够同样分享这样的美妙。在绘画实践中,同样要结合美学知识,正确分析,准确把握,多思考,多观察,多实践,多创新。审美差异性的原因以及影响,除了本文中所提到的内容,还有其他很多方面,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和发现,在探索的过程中,还会有更多的收获。让我们寻求美的同时,享受美,也创造美。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M].
审美的差异性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所处阶级,生存时代,所属民族和个人修养等因素。另外,特定的社会思想和实践内容,同样影响和制约着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审美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审美观点不同。由于审美过程是主客体相互影响并最终统一的过程,因此,主体因素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主体的不同观点,导致审美的结果必然会有差异性。例如,一个男性客体,面貌普通,但具有较强工作能力。这样,对于部分观察主体,认为其具有美感,而其他观察主体可能有相反观点。究其原因,部分人看重外貌因素,会认为没有美感,而其他人看重能力因素,便产生了美感。这种差异性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另外,以一个盒子作为观察客体,有的观察者认为盒子具有美感是因为它外形方正整齐,而其他观察者会觉得美感产生于它的实用性。甚至会有部分观察主体没有发现任何可以发掘美感的角度或者特征。在不同的观察者眼里,客观事物各有其美,表达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这表明美感不仅存在于事物本身,还在于观察物体的对象。客观事物的美与不美在不同的观察者眼里是千差万别的。
其次,审美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时代的审美观点不同。从古至今,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到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不同领域审美观在时代的更迭中不断发展变化,展现了丰富的多样性。不同的时代又存在复杂的自然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人类的思想,使其不停的变化着。因此,审美的差异性的存在是必然的。例如,原始人类的思想未完全进化,但其使用树叶片遮羞,而且把贝壳或动物的牙齿挂在身上作装饰。在封建社会,女性需裹脚,在现代人看来残缺的小脚在当时却被视为一种美的形象,甚至这种形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事人的生活,婚姻和命运。在唐代,以胖为美是流行观点;在现代,以瘦为美是流行观点。另外,各个时代的服饰也都不尽相同。从这些例子不难发现,不同时期的审美标准具体非常大的差异性。
再次,审美的差异性體现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审美观点不同。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都有各自的审美特点。其中,服饰充分体现了审美观点的差异性。例如,在蒙古族,男子偏爱穿着长袍和围腰,而妇女更喜欢穿着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第二件为外衣,第三件为无领对襟坎肩。而在回族,男子喜欢带黑色,白色或者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可是妇女多带盖头,在特殊场合还需带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下巴,后面到肩。另外,维吾尔族的花帽是他们美的标志之一。藏族妇女冬穿长袖长袍,下穿无袖长袍,里面穿花衬衣,外面为花围裙,等等。由此可见,各民族地域之间的审美观点是不同的。
2审美差异性存在的原因
审美差异性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审美主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审美标准。对于同一件物品,对它进行审美的主体可能有很多,而这些主体所受到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也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总体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原因,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也可以描述为内因和外因,具体可以理解为,包含此审美主体自身所具有的审美标准和后天通过外界影响而形成的这两个方面。任何一种审美标准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因此这二者是同等重要的。而审美差异性就是主体经过内在和外在作用后形成的不同审美标准造成的。
首先,我们来考察审美主体自身所具有的因素,例如遗传因素。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特征,先天所具有的一些特质决定未来此个体具有异于其他个体的审美标准。
其次,我们进一步关注各种外界因素对审美主体的影响。一个人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所处的生活环境,继承的文化传统,生存的地理环境,这些因素都对日后审美标准的形成产生了影响。由于外部原因众多,这里简单介绍不同时代的人们具有不同审美标准的原因以及各民族之间审美差异性的原因。
造成不同时代审美观差异的原因包括:社会的发展状况,人类的意识,时代的局限性,社会意识中其他因素等,这些因素对审美意识都具有制约和影响。原始社会人类的思维复杂度相对较低,谋生多以打猎为生,因此出现了人类把动物的牙齿穿起来挂在脖子上为美的现象。在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都有一定的发展,人类的审美意识逐渐形成,加上必要的物质条件,他们可以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器物。服饰,器皿,房屋等诸多方面的审美观都发生了变化,并且不断地改变着。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全盛时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这个时期的女子服饰,丰美华丽而且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随着时间流逝,到了现代时期,人们观念发生了变化,更多追求舒适,健康和个性。以发达的经济为基础,这个时期体现出中西融合,服饰设计个性化,款式新颖和样式独特的特点。不同民族具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民俗特点,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因此,民族之间也存在审美观点的差异性。每个民族的审美标准都和当地的传统有着密切关系。
3审美差异性对人的影响以及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差异性的存在,导致了人们具有的不同的审美标准。这样,一方面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人们在各个领域生产出各种各样款式的物品供消费者选择,每个人根据其独自的审美标准可以自由发明创造,这样就在社会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繁华景象。另一方面,由于审美的差异性,人们各持自己的审美标准,避免不了会产生不同观点,发生辩论,有的人认为这样是美,有的人认为那样是美。尽管如此,在各种各样的观点里,我们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审美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坚持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内在美即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美感,是人的本质美,人们把它比作清晨叶子上的露珠,清澈见底的湖水,天真无邪的笑容,晴朗蔚蓝的天空。外貌美也是一种美,但这种美具有变动性,只有心灵美才是永久的。因此,我们自身要提高内心修养,把握内在美,看待别人时,我们不能只看外表,内外皆美才是真的美。
其次,要坚持真善美的统一。如果说真的东西不一定美,那么假的东西绝对不是美的。善与恶相对,人们总是对善行善举回报以感恩,而对于恶行,从古到今都是唾弃且避之。真善美三个缺一不可,三者缺一个就不是真正的美。要坚持真善美的统一。
再次,要坚持创造美与享受美的统一。世间万物存在各种各样的美,我们在享受美的同时也要创造美,各个领域都可以创造美,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要努力进取,在学习前人的方法后,经过自己的思考,研究,创造出新的美,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同样,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在享受从古至今各位画家的作品的美妙的同时,要学习他们的绘画技法。在掌握的同时,再去创造新的技法,新的作品。
最后,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是,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要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寻求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工作中,学习中,休息中,最能表现真善美的那些瞬间,把它们记录下来,用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方式表达在画纸上,让我们留住这些美的瞬间,也让以后的人们能够同样分享这样的美妙。在绘画实践中,同样要结合美学知识,正确分析,准确把握,多思考,多观察,多实践,多创新。审美差异性的原因以及影响,除了本文中所提到的内容,还有其他很多方面,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和发现,在探索的过程中,还会有更多的收获。让我们寻求美的同时,享受美,也创造美。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