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山西传统工艺美术中,面塑大多出自妇女之手,主要通过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等方法进行传承,岚县面塑也不例外。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生产逐步代替手工生产,更多的妇女走出家门到城市谋生,包括面塑艺术在内的民间手工艺术在市场上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新时代的发展和严峻的市场形势,考验着面塑艺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水平,岚县面塑代表性传承人李成秀深知要想使面塑艺术得到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创新,让民间艺术真正融入大众生活。单打独斗、盲目前行,小作坊、单调流水线已经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为了将传统面塑创作推到全新境界,在传承中创新,她成立了岚县成秀面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集面塑制作、销售、面塑培训于一体,现有郑天平、梁月、李旭连、李茂英、李林林、刘晋平等10余名面塑技师。
李成秀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岚县面塑在传承与保护方面的领军人物,岚县成秀面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法人。自幼酷爱民间各类手工技艺,诸如面塑、刺绣、剪纸。在外祖母的影响下,痴迷于民间面塑的制作。12岁时常受邻居或亲戚的邀请随外祖母去帮忙制作面塑。15岁时受到继母张香花的言传身教,基本掌握了各类面塑技艺。那时候继母经常被其他人家请去做面塑,她也跟着去帮忙。继母捏大的、复杂的东西,她捏小的、简单的。李成秀没有正式拜过师傅,但她心灵手巧,在帮忙的过程中,看到别人做的好的东西,自己就私底下偷偷练习。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白面,她就去河里挖胶泥练习手艺,学着大人捏的样子去捏。20岁以后,经常受邀单独完成某人家的面塑制作,技艺日臻成熟,声誉四乡。
在50余年的面塑制作生涯中,李成秀堅持不懈,从未间断,练就了一手熟练过硬的面塑制作技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对面塑的工艺、题材和造型方面也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她尤其擅长花鸟鱼虫、动物、人物造型,作品题材广泛、古朴典雅;造型生动、细腻、逼真,制作精美;一气呵成、艳而不俗,用色明快、大方;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不仅如此,李成秀老人还精通剪纸和绘画,同时她也是岚县剪纸的传承人之一,是一位比较全能的民间手艺人。
李成秀从事面塑艺术几十年如一日,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经常与同行们切磋技艺,共同策划和制作面塑作品,广泛吸取其他面塑艺人的技艺特点,集百家之长,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2014年岚县面塑升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当时已年过古稀的她一直活跃在面塑制作的舞台,为使岚县面塑手艺后继有人而奔波忙碌。
授徒传艺多年,李成秀倾囊相授,循循善诱,博得了众弟子的尊敬与仰慕。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将传统面塑创作推到全新境界。对学员口传心授,理论联系实际培训指导。在历届民间艺术节和年俗文化节中公开授艺达1 000多人次。她精心培养、选拔面塑人才,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全岚县最大的面塑艺术流派,现在门生众多。依托职业技术学校这样的平台使民间工艺进入课堂,对爱好民间艺术的学员采用定期开班、短期培训等灵活的培训方式无偿开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培养“传承人”。现在培养的多名学员已成为面塑的后起之秀。
李成秀在历届岚县民间艺术节、吕梁市年俗文化节、山西省农业博览会、山西省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展演、宣传授艺达20余次。她积极参加岚县文化局举办的民间剪纸艺术培训班四期,主讲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制作工艺、流程,培训学员近300人次。她繁荣了岚县的民俗文化,使岚县面塑等传承工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影响力明显提升,为岚县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奉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李成秀明白,面塑手艺的传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看似简单的面塑制作起来并不容易,做面塑遇到的挫折相当大,手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需要反复训练,更需要发自内心的喜欢。因此,她孜孜不倦学习和钻研这门手艺,用尽毕生的精力将其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
岚县成秀面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第四代传承人郑天平,出生于岚县岚城镇,从小喜欢美术画画,1979年岚城高中毕业后,跟随母亲李成秀做面塑、剪纸与缝纫等工作。由于自幼受母亲和家庭的熏陶,酷爱面塑艺术。在自身的努力和母亲的指导下,不断推陈出新,为岚县面塑传承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郑天平通过认真学习、培训、参观和交流,在继承前辈面塑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反复实践,集百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艺风格。她的作品融历史性和现代性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面塑作品色彩鲜明,手法细腻,应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针的搓、切、点制作成的面塑作品形式多样,逼真传神,造型生动,感染力强。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可塑性强。作品通过大胆创新,既有传统的古韵,又有现代的新趣,使古老的传统艺术富有了现代的生命力。
郑天平现在致力传承推广面塑传统艺术,培训学员数百人次,同时自己把握各种机会积极参加各种省市培训班的学习,使自己的技艺不断提升,为岚县的面塑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2015年11月,她在上海工艺美术院参加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训计划”培训班,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结业证书。2016年2月,郑天平参加了岚县2016年“脱贫攻坚”民间手工技艺培训班。
2016年在山西品牌中华“省内行”(吕梁站)活动中,面塑作品成为中国山西岚县特色品牌订购农产品。2016年在岚县第十届面塑文化艺术节暨土特产博览会上,她的参展作品受到省内外群众的普遍赞誉。 近年来,郑天平在受徒传艺中不断创新,对学员口传心授,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培训指导。在各种民间艺术节、婚庆、做寿、满月、祭祀等活动中,亲临捏制现场进行技艺指导。依托女性创业就业实习基地,使民间工艺进入学校,主要服务对象为岚城中学、育红中学等地的学生;對爱好民间艺术的学员,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无偿授课。
李成秀,女,1942年生,岚县岚城西街人,初中文化。从小酷爱面塑,从事面塑艺术几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国家级面塑艺术传承人,岚县供会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吕梁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
2008年荣获岚县面塑艺术优秀传承能手奖、面塑艺术展示评奖大赛二等奖、岚县第二届民间作品传承能手一等奖;2009年荣获“继亨杯”面塑作品比赛三等奖;2010年获吕梁首届年俗文化节民间艺术作品展铜奖、岚县第四届民间艺术节面塑作品二等奖;2011年获岚县第五届民间艺术节面塑作品一等奖;2012年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获山西省第三届农业博览会银奖、第七届民间面塑艺术传承人指导奖。
创作的作品有《牛郎织女》《断桥》《天仙配》《花篮》《十二生肖》《蛇盘兔》《老寿仙》《龙凤呈祥》等。作品《枣山》在吕梁市首届年俗文化民间艺术作品展中获铜奖;《二龙戏珠》在岚县第五届民间面塑艺术节中获一等奖;《八仙过海》《西游记》在岚县第二届民间面塑艺术节中获传承能手奖;《仙人跨鹤》《飞鹤起舞》在岚县首届民间面塑艺术节中获二等奖。
郑天平,女,1963年生,岚县岚城镇人,高中文化,山西省面塑大师李成秀关门弟子,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岚县成秀面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
创作的作品主要有《一身正气》《百鸟朝凤》《五谷丰登》《闹春》《军民大生产》《中国梦·百姓乐》《中国梦·孝道》等。
传承谱系:
第一代:郭花日
第二代:张香花 李亮盘 牛秀英刘毛兰
第三代:李成秀
第四代:郑天平 郑艳平 郑艳珍郑艳阳 梁 月 李旭连刘晋平 李林林 李茂茂
第五代:郑杰 郑楠 程杰 程静杨春玲
新时代的发展和严峻的市场形势,考验着面塑艺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水平,岚县面塑代表性传承人李成秀深知要想使面塑艺术得到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创新,让民间艺术真正融入大众生活。单打独斗、盲目前行,小作坊、单调流水线已经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为了将传统面塑创作推到全新境界,在传承中创新,她成立了岚县成秀面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集面塑制作、销售、面塑培训于一体,现有郑天平、梁月、李旭连、李茂英、李林林、刘晋平等10余名面塑技师。
面塑是毕生的事业
李成秀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岚县面塑在传承与保护方面的领军人物,岚县成秀面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法人。自幼酷爱民间各类手工技艺,诸如面塑、刺绣、剪纸。在外祖母的影响下,痴迷于民间面塑的制作。12岁时常受邻居或亲戚的邀请随外祖母去帮忙制作面塑。15岁时受到继母张香花的言传身教,基本掌握了各类面塑技艺。那时候继母经常被其他人家请去做面塑,她也跟着去帮忙。继母捏大的、复杂的东西,她捏小的、简单的。李成秀没有正式拜过师傅,但她心灵手巧,在帮忙的过程中,看到别人做的好的东西,自己就私底下偷偷练习。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白面,她就去河里挖胶泥练习手艺,学着大人捏的样子去捏。20岁以后,经常受邀单独完成某人家的面塑制作,技艺日臻成熟,声誉四乡。
在50余年的面塑制作生涯中,李成秀堅持不懈,从未间断,练就了一手熟练过硬的面塑制作技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对面塑的工艺、题材和造型方面也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她尤其擅长花鸟鱼虫、动物、人物造型,作品题材广泛、古朴典雅;造型生动、细腻、逼真,制作精美;一气呵成、艳而不俗,用色明快、大方;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不仅如此,李成秀老人还精通剪纸和绘画,同时她也是岚县剪纸的传承人之一,是一位比较全能的民间手艺人。
李成秀从事面塑艺术几十年如一日,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经常与同行们切磋技艺,共同策划和制作面塑作品,广泛吸取其他面塑艺人的技艺特点,集百家之长,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2014年岚县面塑升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当时已年过古稀的她一直活跃在面塑制作的舞台,为使岚县面塑手艺后继有人而奔波忙碌。
授徒传艺多年,李成秀倾囊相授,循循善诱,博得了众弟子的尊敬与仰慕。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将传统面塑创作推到全新境界。对学员口传心授,理论联系实际培训指导。在历届民间艺术节和年俗文化节中公开授艺达1 000多人次。她精心培养、选拔面塑人才,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全岚县最大的面塑艺术流派,现在门生众多。依托职业技术学校这样的平台使民间工艺进入课堂,对爱好民间艺术的学员采用定期开班、短期培训等灵活的培训方式无偿开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培养“传承人”。现在培养的多名学员已成为面塑的后起之秀。
李成秀在历届岚县民间艺术节、吕梁市年俗文化节、山西省农业博览会、山西省文化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展演、宣传授艺达20余次。她积极参加岚县文化局举办的民间剪纸艺术培训班四期,主讲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制作工艺、流程,培训学员近300人次。她繁荣了岚县的民俗文化,使岚县面塑等传承工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影响力明显提升,为岚县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奉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李成秀明白,面塑手艺的传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看似简单的面塑制作起来并不容易,做面塑遇到的挫折相当大,手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需要反复训练,更需要发自内心的喜欢。因此,她孜孜不倦学习和钻研这门手艺,用尽毕生的精力将其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
将指尖的文化传承下去
岚县成秀面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第四代传承人郑天平,出生于岚县岚城镇,从小喜欢美术画画,1979年岚城高中毕业后,跟随母亲李成秀做面塑、剪纸与缝纫等工作。由于自幼受母亲和家庭的熏陶,酷爱面塑艺术。在自身的努力和母亲的指导下,不断推陈出新,为岚县面塑传承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郑天平通过认真学习、培训、参观和交流,在继承前辈面塑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反复实践,集百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艺风格。她的作品融历史性和现代性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面塑作品色彩鲜明,手法细腻,应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针的搓、切、点制作成的面塑作品形式多样,逼真传神,造型生动,感染力强。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可塑性强。作品通过大胆创新,既有传统的古韵,又有现代的新趣,使古老的传统艺术富有了现代的生命力。
郑天平现在致力传承推广面塑传统艺术,培训学员数百人次,同时自己把握各种机会积极参加各种省市培训班的学习,使自己的技艺不断提升,为岚县的面塑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2015年11月,她在上海工艺美术院参加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训计划”培训班,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结业证书。2016年2月,郑天平参加了岚县2016年“脱贫攻坚”民间手工技艺培训班。
2016年在山西品牌中华“省内行”(吕梁站)活动中,面塑作品成为中国山西岚县特色品牌订购农产品。2016年在岚县第十届面塑文化艺术节暨土特产博览会上,她的参展作品受到省内外群众的普遍赞誉。 近年来,郑天平在受徒传艺中不断创新,对学员口传心授,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培训指导。在各种民间艺术节、婚庆、做寿、满月、祭祀等活动中,亲临捏制现场进行技艺指导。依托女性创业就业实习基地,使民间工艺进入学校,主要服务对象为岚城中学、育红中学等地的学生;對爱好民间艺术的学员,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无偿授课。
传承人档案
李成秀,女,1942年生,岚县岚城西街人,初中文化。从小酷爱面塑,从事面塑艺术几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国家级面塑艺术传承人,岚县供会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吕梁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
2008年荣获岚县面塑艺术优秀传承能手奖、面塑艺术展示评奖大赛二等奖、岚县第二届民间作品传承能手一等奖;2009年荣获“继亨杯”面塑作品比赛三等奖;2010年获吕梁首届年俗文化节民间艺术作品展铜奖、岚县第四届民间艺术节面塑作品二等奖;2011年获岚县第五届民间艺术节面塑作品一等奖;2012年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获山西省第三届农业博览会银奖、第七届民间面塑艺术传承人指导奖。
创作的作品有《牛郎织女》《断桥》《天仙配》《花篮》《十二生肖》《蛇盘兔》《老寿仙》《龙凤呈祥》等。作品《枣山》在吕梁市首届年俗文化民间艺术作品展中获铜奖;《二龙戏珠》在岚县第五届民间面塑艺术节中获一等奖;《八仙过海》《西游记》在岚县第二届民间面塑艺术节中获传承能手奖;《仙人跨鹤》《飞鹤起舞》在岚县首届民间面塑艺术节中获二等奖。
郑天平,女,1963年生,岚县岚城镇人,高中文化,山西省面塑大师李成秀关门弟子,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岚县成秀面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
创作的作品主要有《一身正气》《百鸟朝凤》《五谷丰登》《闹春》《军民大生产》《中国梦·百姓乐》《中国梦·孝道》等。
传承谱系:
第一代:郭花日
第二代:张香花 李亮盘 牛秀英刘毛兰
第三代:李成秀
第四代:郑天平 郑艳平 郑艳珍郑艳阳 梁 月 李旭连刘晋平 李林林 李茂茂
第五代:郑杰 郑楠 程杰 程静杨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