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ii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意义不只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技能,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样重要的是语文中包含着的“立人”的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教学中受到了忽视,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纳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并且将之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我们要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拥有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应该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对于处在基础教育开端的小学语文来说,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传统文化非常的丰富,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逐步地将这些文化渗透给学生,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情操。从目前的实际探究情况来看,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为了帮助传统文化有效地进入语文课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从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进行合理地教学设计。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一番探讨,以供参考。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渗透现状
  1.学生缺乏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在“快餐”、“洋文化”的时代,我们要想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就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但现如今我国对学生传统文化兴趣的激发却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现在的小学生因为过早的接受电子和高科技产品,变得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却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比如说:孔子、老子、孟子这些人物,一概不知,这种现象导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更加难实施。另一方面,有的学校太过于重视英语教学,忽略了我国传统语言的学习。这种种因素,就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注重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
  2.小学语文忽略了传统文化理解
  在当今教学中,很多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把传统文化的学习转变成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老师只是追求了背诵的效果,却忽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所以就要求我们作为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不能只是为了背诵而背诵,更要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注重里面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兴趣民俗故事中渗透传统文化
  1.从兴学生兴趣着手,渗透传统文化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动机。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知欲望,在课堂上也很可能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产生。因此,要想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就必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以兴趣为起点,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并了解其中渗透的文化精神。
  例如,笔者利用课下时间学习了一些“皮影”的简单操作,并且将“皮影”带进了课堂,为学生现场进行了“皮影”的操作。这样的教学形式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于是,笔者就趁着这个氛围,为學生讲述了“皮影”的由来和发展历史和意义,让学生通过这种传统物件的了解,更深入地了解祖国的文化,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样,将学生不了解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就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我们在再以兴趣为起始点,向学生进行讲解,就能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结合我国传统习俗,认识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带着鲜明的民族色彩,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外来的文化,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却认识不足,这种现象,十分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在传播传统文化精神时,教师必须重视与习俗的结合,让学生正视并重视起自己民族的文化。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意义与形式,来提升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例如,在课上笔者会根据时间,为学生讲解端午节、中秋节还有春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及发展,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在这些节日中人们都会做些什么;并且针对班上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笔者会让他们准备资料讲解一些关于自己民族的特色及爱好,以此为切入点,向学生讲解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习俗。这样,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习俗,就能让学生更加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历史,进而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3.解读传统故事魅力,增强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虽然汇聚了深厚的文化知识,但是对传统文化的介绍有限,需要我们继续开拓新的领域,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关于传统文化的课外书,这样既能够增长学生的所闻所识,也能让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学气质。如,在市场中有很多关于古代名人的书籍,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名人故事,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为自己生的写作积累素材,还能够学习他人写作手法,进而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阅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支持,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如,组织学生练习钢笔字、毛笔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同时也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去搜集当地的传统文化,将本土文化带入语文课堂中,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也能够加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与热爱。活动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如,教师可以调节班级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进行剪纸、布艺、刺绣等传统文化的尝试,也可以在课下的时间学习各种传统工艺,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能力。这样,当学生积累一定传统文化的经验之后,自身的写作能力也就会有所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1.语文寓言故事出发,探究传统文化
  我们教材中的文章选取都是经过编者细心筛选,具有典范性的,不仅用词优美,而且饱含的原作者浓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文章的风格也多种多样,可以作为教师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教材,正确地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吸纳。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中,尤其是一些寓言故事,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作为我们的重点传授途径,许多寓言故事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精神和道德力量,可以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养分和感悟,帮助学生充分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   例如,在教学《精卫填海》这一课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精卫填海”的故事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的形式展现了出来,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精卫矢志不渝、坚强的精神。
  2.通过赏析语文古诗,体会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承載了深刻的哲理与内涵,也蕴含了一些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以来,中国的诗歌创作就兴盛不衰,并且不断演变,从楚辞、乐府诗到唐诗宋词,古诗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表现的内容也更加丰富。通过赏析古诗,我们可以管窥古代人的生活状况、古代人的文化习惯、古代人的思想等。
  例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首先笔者给学生介绍这首诗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这首诗歌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节登高之时所作,王维正值17岁,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而他的家乡远在华山东面的蒲州,重阳登高之时,触景生情,十分思念故乡,于是就创作了这首诗歌。诗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通过笔者的讲解,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好奇不已,于是接下来,笔者就给学生介绍了重阳节的习俗,并且让学生进行讨论。如此,笔者就借助古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并且还使学生对古诗有了深刻的了解。再如,在教学《登飞来峰》这首古诗时,笔者就利用信息设备为学生展示飞来峰上古塔之上的磅礴景象,调动课堂上的氛围,接下来,再细致地为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讲解,使学生正确地了解并感悟诗人的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如此,通过情景片段的展示,就提升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并促进了学生的爱国意识。
  3.举办课外文化活动,丰富知识储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不应该只是在学校和课堂上,还可以在课余时间举行课外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并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渐渐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学《赵州桥》这一课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上展示了这历经了一千多年的赵州桥图片和视频,向同学讲解赵州桥的由来和设计,让学生体会古人在建筑方面的聪明才智。讲解完这篇文章后,学生对中华古建筑很感兴趣,所以笔者便在课余时间,举办了一场主体为“中国历史遗迹”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时展示自己搜集的中国历史遗迹的图片、信息和相关诗词,并朗诵关于历史遗迹的古代诗词。如此,通过举办这种课外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增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实地考察不现实,我写的是收集资料,加强历史遗迹的了解)
  总而言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语文知识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在教学的实际现状,灵活的转变我们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此来培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进而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宏.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34-135.
  [2]柯玲琴.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17.
  [3]姚本忠.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OL].学周刊,2019(16):82[2019-07-18].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71.
  [4]高一刚,石以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华夏教师,2019(13):34-35.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文化建设的要求也开始不断提高。由于社会上的业余娱乐活动方式在不断创新,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农村中的群众文化开始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农村中的人们通常参与或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以此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能提升农民的内心精神境界。本文针对农村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的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看法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
期刊
摘要:由于现在的孩子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上辈人的呵护娇生惯养中成长起来的,有的是天不怕地不怕,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熊胆,缺乏的是对长辈的理解,产生心理阴影,出现抑郁,自残自杀,等等的事件越来越多,那么要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我们除了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外,学科教学也有心理引导责任,让这一代孩子沐浴在幸福快乐的氛围中健康生活。学科教学中渗透征服意识,极大的培养自信,坚韧,避免遇到困难退
期刊
摘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劳动争议调解材料、劳动争议仲裁活动记录的及时归档立卷,对规范劳动仲裁工作、提升案卷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当前劳动人事争议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应解决策略,以供诸位参考。  关键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管理;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渐推进,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日渐增强,再加上劳动争议处理体质的逐渐完善,劳动纠纷大幅增长,劳动争
期刊
摘要:司马迁和班固两人可谓是汉朝史学,乃至中国史学领域的双子星座,马班并列,《史》《汉》并举已是公论。然而,对于相同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班固却与司马迁大相径庭,甚至针锋相对,这集中体现于班固对司马迁及《史记》所作的论断:“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面对这样的批判,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司马迁和班固两人同为汉朝史官,且
期刊
摘要: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过渡的重要阶段,既要考虑幼儿园,也需要考虑小学,这一时期的学生即将要面临个人角色、学习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转变。因此,要想为幼儿奠定良好的小学基础,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的努力,加强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帮助幼儿更好地转变角色,奠定学业和心理上的基础。本文基于问卷法,对国内幼小衔接适应性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提升幼小衔接家庭教育适应性的的策略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国有企业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市场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危机和风险,尤其是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国有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党的建设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的问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进入新阶段
期刊
摘要: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谈到贝卡里亚的《论犯罪与刑罚》,简述二者的部分主要思想并揭示其内在联系,结合现代社会分析二者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契约论,论犯罪与刑罚  时代的车轮在不断前行,随之适应当时代的社会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在旧时被视为真理推动时代前行的思想理论,也许很快就过时而淹没在时代潮流中。能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抽象出直至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不但没有被淘汰反而不断被实践检验其正确性的,无疑
期刊
摘要: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也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全世界历代诗人中的巨星。李白的思想性格,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总揽他的诗歌,我们既能看到那种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又能领略到那种神奇宏大的美丽想象。在他的诗歌中,既有浩瀚壮观的瑰丽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的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既有“济仓生”、“安社稷”的宏伟理想,又有非凡奇特的浪漫主义色彩。李白的创
期刊
摘要:“慕课”是伴随现代化教育资源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教育工作,在当前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慕课作为媒介,促进课堂教学形式的不断优化,从而让中职计算机课程更加系统,教学手段更加便捷。本文从慕课的基本特点和优势出发,结合中职院校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况,提出在当前中职院校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策略,以及最终的应用成效,浅谈慕课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慕课;计算机;自主
期刊
摘要:中考数学规律探索型问题的解决体现了新课程下数学中考命题的新尝试,是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一定的计算能力。为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本人以几何图形的问题为例,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思考,观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办法来解决几何类规律探索型问题。  关键词:规律 探索 解决  一、规律明显数数看看定有发现  例1、如图,每一幅图中有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