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新奇、独特、流畅和变通诸特点,其表现为思想开阔,不囿于别出心裁的见解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局限,能迅速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新联系,富于想象和长于类比。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中学地理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社会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依笔者之管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构建和谐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粘合剂”,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要使学生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如:创设情景、巧妙设疑、艺术语言、演讲辩论、时事讲座、热点讨论等。同时要善于提出新颖的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还要善于营造一个允许想象和鼓励创新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即使不成功,也不要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
二、创设情境,提倡合作探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创设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知识硬性灌输给学生,而要善于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联系新旧知识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知识探求新的知识。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设置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当然,教师的提问不要过于频繁,既要适时也要适度,要让学生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如果急于点“将”,让学生仓促上阵,很可能“卡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质疑问难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创新的催化剂。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留出课堂“空白”,让学生去质疑、解疑,并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充分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应当强调,在地理教学中还要充分地显示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艰辛和合作的愉快。因此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而学生又是通过何种途径探究的。
三、打破定势,鼓励创新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结果扼杀了学生的首创精神。如何使学生认真学好前人的知识,既不受其拘束、敢于另辟蹊径,又能言之有理、持之有因,这就必须鼓励学生标机关报立异、打破“思维定势”,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但是教师应该注意到,对学生的问题要推迟判断,避免武断,过早地下结论或向学生预示解决方法,都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即使学生把答案搞错了,也不必大惊小怪,要善于区分“笨拙的错误”和“创造性的错误”,后者往往是成功的先导,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克服学生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消极定势的影响,即对同一事物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提示。同时,教师所提问题也要有较深的内涵,要多提需要从不同思路去考虑的问题,以利于学生进行扩散思维,使学生产生尽可能新、尽可能多、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
四、授人以渔,培养创新能力
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这就告诫我们,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要在课堂开展好课内活动,着重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开展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学习活动,如课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体验知识中、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另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军事地理等)、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参观调查、结合实际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学生如果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学习地理,掌握内容是其一,掌握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会善于从教师讲解中捕捉瞬息即逝的问题,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去掉教师的“拐棍”也能够“走路”。因此,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教学中做出示范,让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己读书读图,独立作笔记,并展开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做出新的判断和推论,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我们地理教师都能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开启知识的大门,发掘知识的宝藏,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空前高涨。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任何学习上的成功都不是信手拈来的,实现任何一类问题的创造性解决,都与他们平时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关,要求学生要具备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对科学不断探索的精神,坚持主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一、激发兴趣,构建和谐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粘合剂”,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要使学生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努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如:创设情景、巧妙设疑、艺术语言、演讲辩论、时事讲座、热点讨论等。同时要善于提出新颖的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还要善于营造一个允许想象和鼓励创新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即使不成功,也不要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
二、创设情境,提倡合作探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创设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知识硬性灌输给学生,而要善于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联系新旧知识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知识探求新的知识。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设置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当然,教师的提问不要过于频繁,既要适时也要适度,要让学生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如果急于点“将”,让学生仓促上阵,很可能“卡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质疑问难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创新的催化剂。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留出课堂“空白”,让学生去质疑、解疑,并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充分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应当强调,在地理教学中还要充分地显示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艰辛和合作的愉快。因此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而学生又是通过何种途径探究的。
三、打破定势,鼓励创新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结果扼杀了学生的首创精神。如何使学生认真学好前人的知识,既不受其拘束、敢于另辟蹊径,又能言之有理、持之有因,这就必须鼓励学生标机关报立异、打破“思维定势”,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但是教师应该注意到,对学生的问题要推迟判断,避免武断,过早地下结论或向学生预示解决方法,都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即使学生把答案搞错了,也不必大惊小怪,要善于区分“笨拙的错误”和“创造性的错误”,后者往往是成功的先导,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克服学生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消极定势的影响,即对同一事物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提示。同时,教师所提问题也要有较深的内涵,要多提需要从不同思路去考虑的问题,以利于学生进行扩散思维,使学生产生尽可能新、尽可能多、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
四、授人以渔,培养创新能力
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这就告诫我们,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要在课堂开展好课内活动,着重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开展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学习活动,如课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体验知识中、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另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通常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环境,而且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军事地理等)、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演讲和知识竞赛、参观调查、结合实际撰写地理小论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学生如果经常参加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学习地理,掌握内容是其一,掌握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会善于从教师讲解中捕捉瞬息即逝的问题,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去掉教师的“拐棍”也能够“走路”。因此,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教学中做出示范,让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己读书读图,独立作笔记,并展开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做出新的判断和推论,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我们地理教师都能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开启知识的大门,发掘知识的宝藏,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空前高涨。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任何学习上的成功都不是信手拈来的,实现任何一类问题的创造性解决,都与他们平时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关,要求学生要具备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对科学不断探索的精神,坚持主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