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在实施与评价方面受到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专家资源有限等方面的影响,并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作为区域教育管理的一种新的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需要探索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整体推进的模式,寻找规划落地生根的办法,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制定督导、评价的方案,唯有如此,教育发展规划才能真正将发展愿景变成现实。
长期从事教育发展规划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楚江亭教授在《制订一个务求实效的发展规划》中指出:“制订区域教育发展规划不是为了追求一个完美的区域教育发展蓝图,抑或呈现一个结构合理、体系严密的研究成果,而是打造一个追求更为有效的、真正发挥作用的行动纲领,并由此更新理念、凝聚力量、广开智慧、民主办教育。”“长期以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并没有实现科学化和系统化,以经验为基础的规划制定方法和比较省事的上级管理目标在具体的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实践中成了最常用的方法。”
中山市东升镇,在2010-2015年实施了中小学第一轮的五年发展规划,学校管理者规划意识明显增强,学校管理水平和东升区域教育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但这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各中小学的五年发展规划虽然各具特色,但缺乏政府规划的统领,整体性、综合性、理论性、前瞻性的政府职能未凸显;在知识储备、心理准备、前期培训、阶段性指导、全程的跟踪与指导等方面仍然不够充分;对于办学理念的提炼,办学目标的分解,学校计划与规划的一致性不足,影响了学校发展规划制订、实施与评价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根据上述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在制订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东升镇结合新时代教育形势和本地实际,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东升镇基础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了“八大目標”“三大任务”和“六大工程”。三年来,围绕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与督导评价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有效地促进东升镇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一、实施“三动”,明确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及推进模式
为了全面落实区域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八大目标”“三大任务”和“六大工程”,东升镇提出了“课题驱动,区域联动,项目带动”的课题实施工作思路以及发展规划实施的推进模式(见图1)。
1. 课题驱动,为发展规划实施增添动力
“课题是系统解决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式”。针对第一轮发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东升镇制定了“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实施与评价研究”课题,该课题被批准为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及中山市2016年重点课题,在课题组的精心安排下,围绕研究的内容,开展了理论学习、专项调研、中小学校长沙龙、中小学行政沙龙、外出研修访学,研究制定了发展规划文本及发展规划实施的评价方案,组织开展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召开发展规划推进会,表彰发展规划实施先进学校,交流发展规划实施的有效经验等等。
2. 区域联动,形成发展规划实施的合力
个人不可能掌握规划制订的全部技巧和规划管理的全部方法,这就需要一个交流沟通和互助的平台,以加强各校在规划制订与实施过程中的联系,及时分享方法和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为此搭建平台、及时引领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东升镇在第一轮专家定时定点指导的基础上,重点依靠“区域教育共同体”推进联片分组式交流与合作。按照地域及学校的数量,将全镇15所公办中小学分为东升路东片、东升路西片、坦背片三个区域教育共同体,在镇级层面组织的发展性督导评估及沙龙答辩主题活动中,全部采用共同体学校轮流主持与承办的方式进行。在实施发展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鼓励以区域共同体为单位组织开展主题教研、专家讲座、沙龙研讨、文体交流等活动,以突破难点、提升自我。
3. 项目带动,打造发展规划实施的亮点
无论是一所学校还是一个区域,在某一特定的发展阶段,一定会遇到阻碍其发展的特定问题,也一定有其优势的发展项目,即优先发展项目,它作为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带动规划整体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将成为一轮发展规划的亮点。东升镇在第一轮发展规划中将艺术教育确立为优先发展项目,经过五年的努力,探索出了艺术特色项目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1 N”模式,构建了区域内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特色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渐形成了区域性艺术教育的特色:一是整体优势,表现为区域内艺术氛围浓、项目种类多、普及程度高;二是局部优势,表现为校校有特色、师师有特点、生生有特长。在艺术特色项目的带动下,各学校在师资配备、课程开设、设备添置等方面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艺术教师工作热情得到激发。学生乐于参与艺术特色项目训练,艺术素养得到提升。在巩固艺术特色项目的基础上,东升镇在第二轮发展规划中将体育特色项目确立为优先发展项目,重点是棒球与围棋项目的普及与推广,计划在五年内将体育艺术打造成区域教育的特色与品牌。
二、构建“8字回路”,确保规划落地生根
如何使区域教育规划这一“静态”的文本变成生动的教育实践,真正引领学校发展,这就要构建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区域教育工作年度计划—学校工作年度计划—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回环照应的“8字回路”操作模式(如图2),确保区域教育规划和学校发展规划同步落地生根。
1. 工作计划应从发展规划中来
不论是区域还是学校的发展规划都是经过反复论证的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要,一定要切实落实到每一个学年、每一个学期,只有确保规划与计划的衔接与一致性,发展规划确立的整体目标最终才能实现。因此,东升镇特别注重在制订工作计划时紧密结合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有条不紊地安排好每个阶段相应的工作,同时在学年末或学期末总结的时候,也要对照阶段性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对完成得不好或做得不到位的要及时进行分析、调整、改进,以利于教育规划从文本到行动,从实践到创造。 2. 学校、教师应与区域紧密衔接
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是对一个区域未来一段时间教育工作的整体设计和系统安排,除了区域内相关部门的配套工作之外,大量的工作任务需要区域内的学校去完成,因此,学校发展规划在制订和落实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深入研读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目标、内容和措施,将之融入学校发展规划,使区域发展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和引领学校发展的行动纲领。同样,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也应在充分尊重区域教育的年度工作计划基础上制订。而个人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理应与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保持方向统一,目标一致,从而提升学校发展规划的目标达成度。
3. 高度重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坚实基础。如果教师的自我发展不能成为学校成员的内在需求,学校的办学水平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改善,学校的发展规划也将无法推进和落实,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学校要成为这方面的引路人,开展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提高认识,找准自己的优势和迫切需要提升的短板,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措施和时间表;要加强对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交流、支持、评价和跟进,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大力的帮助,促进他们脱颖而出;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师读书工程、校内名师(骨干教师)工程、青蓝工程,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同时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分层次开展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诊断,结合存在问题,提炼校本教研主题,通过主题教学竞赛、主题沙龙、区域交流等方式进行研讨与改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的持续發展。
三、关注“三点”,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
1. 围绕难点,组织沙龙互动
在发展规划制订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些共性的难点问题,比如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时候,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定位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更加明晰学校五年发展的思路与具体措施,在发展规划推进实施过程中会碰到诸多影响乃至阻碍发展规划实施的问题与困惑,在专家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力量,根据阶段工作的特点,以区域共同体、名校长工作室为依托开展沙龙互动,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2. 聚焦热点,展开调查研究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同样也是一日千里。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解决好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比如入学难、入园难、入公办学校难、优质学位不足、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学校硬件水平不足等。这些问题有些是在发展规划中有预设的,有些是新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更多的是由城镇化、信息化高速发展而引起的,要妥善解决,就必须聚焦这些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3. 瞄准闪光点,开展经验交流
由于每间学校的办学历史、社区环境、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各具特点,因此,不同的学校在某些项目的发展上会有其独到之处。在规划实施过程的每个阶段,东升镇通过召开推进会的形式搭建经验交流的平台。先后有多间学校介绍了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品质提升、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教师发展规划与学校发展规划、重视镇督导报告与积极实施学校整改方案的做法与成效,受到与会者一致的好评。
四、抓住“两项指标”,探索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评价办法
规划的制订主要是解决“做正确的事”,但如何“正确地做事”才是规划管理的关键,为此东升镇在原有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艺术特色项目评估及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究制定了《东升镇学校发展规划阶段性评估工作方案(试行)》(规划实施评价要素图见图3),紧紧抓住“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进行评估,在关注规范办学与常规管理,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等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突出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优先发展项目及教育教学改革等发展性工作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形式上力求丰富多元,尽量多地采集信息,充分反映学校在一个学年实施发展规划的情况。
五、重视“两个报告”,促进教育持续发展
根据对学校发展规划阶段性评估的要求,东升镇组织各级督学及骨干教师,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深入学校开展发展性督导检查。通过“阅”(阅总结、计划、整改说明、教师发展、课表)、“看”(看校园环境、室场设备、师生精神状态、校风、学风、教风)、“听”(听教师上课)、“评”(评教师课堂教学)、“访”(学生访谈、教师访谈)、“问”(师生问卷)、“察”(督察教学常规管理、德育管理)等多种形式,对基础性指标及部分发展性指标涉及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督导评估,在评估组面向学校即时反馈及内部交流的基础上,组织专人撰写督导报告,内容包括亮点、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三个方面。学校收到报告之后要向全校教师通报,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形成书面的整改报告。两份报告同时作为下一个年度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评估工具使用。学校非常重视督导报告,并将整改报告与发展规划年度任务进行整合,形成每学年的工作计划,促进了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楚江亭. 问题与反思: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 5:30.
[2]楚江亭. 校长如何规划学校发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林发高,赵德成. 学校发展规划的上城经验[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长期从事教育发展规划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楚江亭教授在《制订一个务求实效的发展规划》中指出:“制订区域教育发展规划不是为了追求一个完美的区域教育发展蓝图,抑或呈现一个结构合理、体系严密的研究成果,而是打造一个追求更为有效的、真正发挥作用的行动纲领,并由此更新理念、凝聚力量、广开智慧、民主办教育。”“长期以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并没有实现科学化和系统化,以经验为基础的规划制定方法和比较省事的上级管理目标在具体的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实践中成了最常用的方法。”
中山市东升镇,在2010-2015年实施了中小学第一轮的五年发展规划,学校管理者规划意识明显增强,学校管理水平和东升区域教育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但这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各中小学的五年发展规划虽然各具特色,但缺乏政府规划的统领,整体性、综合性、理论性、前瞻性的政府职能未凸显;在知识储备、心理准备、前期培训、阶段性指导、全程的跟踪与指导等方面仍然不够充分;对于办学理念的提炼,办学目标的分解,学校计划与规划的一致性不足,影响了学校发展规划制订、实施与评价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根据上述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在制订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东升镇结合新时代教育形势和本地实际,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东升镇基础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了“八大目標”“三大任务”和“六大工程”。三年来,围绕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与督导评价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有效地促进东升镇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一、实施“三动”,明确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及推进模式
为了全面落实区域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八大目标”“三大任务”和“六大工程”,东升镇提出了“课题驱动,区域联动,项目带动”的课题实施工作思路以及发展规划实施的推进模式(见图1)。
1. 课题驱动,为发展规划实施增添动力
“课题是系统解决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式”。针对第一轮发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东升镇制定了“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实施与评价研究”课题,该课题被批准为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及中山市2016年重点课题,在课题组的精心安排下,围绕研究的内容,开展了理论学习、专项调研、中小学校长沙龙、中小学行政沙龙、外出研修访学,研究制定了发展规划文本及发展规划实施的评价方案,组织开展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召开发展规划推进会,表彰发展规划实施先进学校,交流发展规划实施的有效经验等等。
2. 区域联动,形成发展规划实施的合力
个人不可能掌握规划制订的全部技巧和规划管理的全部方法,这就需要一个交流沟通和互助的平台,以加强各校在规划制订与实施过程中的联系,及时分享方法和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为此搭建平台、及时引领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东升镇在第一轮专家定时定点指导的基础上,重点依靠“区域教育共同体”推进联片分组式交流与合作。按照地域及学校的数量,将全镇15所公办中小学分为东升路东片、东升路西片、坦背片三个区域教育共同体,在镇级层面组织的发展性督导评估及沙龙答辩主题活动中,全部采用共同体学校轮流主持与承办的方式进行。在实施发展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鼓励以区域共同体为单位组织开展主题教研、专家讲座、沙龙研讨、文体交流等活动,以突破难点、提升自我。
3. 项目带动,打造发展规划实施的亮点
无论是一所学校还是一个区域,在某一特定的发展阶段,一定会遇到阻碍其发展的特定问题,也一定有其优势的发展项目,即优先发展项目,它作为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带动规划整体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将成为一轮发展规划的亮点。东升镇在第一轮发展规划中将艺术教育确立为优先发展项目,经过五年的努力,探索出了艺术特色项目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1 N”模式,构建了区域内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特色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渐形成了区域性艺术教育的特色:一是整体优势,表现为区域内艺术氛围浓、项目种类多、普及程度高;二是局部优势,表现为校校有特色、师师有特点、生生有特长。在艺术特色项目的带动下,各学校在师资配备、课程开设、设备添置等方面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艺术教师工作热情得到激发。学生乐于参与艺术特色项目训练,艺术素养得到提升。在巩固艺术特色项目的基础上,东升镇在第二轮发展规划中将体育特色项目确立为优先发展项目,重点是棒球与围棋项目的普及与推广,计划在五年内将体育艺术打造成区域教育的特色与品牌。
二、构建“8字回路”,确保规划落地生根
如何使区域教育规划这一“静态”的文本变成生动的教育实践,真正引领学校发展,这就要构建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区域教育工作年度计划—学校工作年度计划—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回环照应的“8字回路”操作模式(如图2),确保区域教育规划和学校发展规划同步落地生根。
1. 工作计划应从发展规划中来
不论是区域还是学校的发展规划都是经过反复论证的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要,一定要切实落实到每一个学年、每一个学期,只有确保规划与计划的衔接与一致性,发展规划确立的整体目标最终才能实现。因此,东升镇特别注重在制订工作计划时紧密结合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有条不紊地安排好每个阶段相应的工作,同时在学年末或学期末总结的时候,也要对照阶段性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对完成得不好或做得不到位的要及时进行分析、调整、改进,以利于教育规划从文本到行动,从实践到创造。 2. 学校、教师应与区域紧密衔接
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是对一个区域未来一段时间教育工作的整体设计和系统安排,除了区域内相关部门的配套工作之外,大量的工作任务需要区域内的学校去完成,因此,学校发展规划在制订和落实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深入研读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目标、内容和措施,将之融入学校发展规划,使区域发展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和引领学校发展的行动纲领。同样,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也应在充分尊重区域教育的年度工作计划基础上制订。而个人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理应与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保持方向统一,目标一致,从而提升学校发展规划的目标达成度。
3. 高度重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坚实基础。如果教师的自我发展不能成为学校成员的内在需求,学校的办学水平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改善,学校的发展规划也将无法推进和落实,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学校要成为这方面的引路人,开展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提高认识,找准自己的优势和迫切需要提升的短板,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措施和时间表;要加强对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交流、支持、评价和跟进,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大力的帮助,促进他们脱颖而出;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师读书工程、校内名师(骨干教师)工程、青蓝工程,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同时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分层次开展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诊断,结合存在问题,提炼校本教研主题,通过主题教学竞赛、主题沙龙、区域交流等方式进行研讨与改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的持续發展。
三、关注“三点”,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
1. 围绕难点,组织沙龙互动
在发展规划制订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些共性的难点问题,比如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时候,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定位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更加明晰学校五年发展的思路与具体措施,在发展规划推进实施过程中会碰到诸多影响乃至阻碍发展规划实施的问题与困惑,在专家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力量,根据阶段工作的特点,以区域共同体、名校长工作室为依托开展沙龙互动,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2. 聚焦热点,展开调查研究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同样也是一日千里。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解决好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比如入学难、入园难、入公办学校难、优质学位不足、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学校硬件水平不足等。这些问题有些是在发展规划中有预设的,有些是新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更多的是由城镇化、信息化高速发展而引起的,要妥善解决,就必须聚焦这些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3. 瞄准闪光点,开展经验交流
由于每间学校的办学历史、社区环境、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各具特点,因此,不同的学校在某些项目的发展上会有其独到之处。在规划实施过程的每个阶段,东升镇通过召开推进会的形式搭建经验交流的平台。先后有多间学校介绍了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品质提升、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教师发展规划与学校发展规划、重视镇督导报告与积极实施学校整改方案的做法与成效,受到与会者一致的好评。
四、抓住“两项指标”,探索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评价办法
规划的制订主要是解决“做正确的事”,但如何“正确地做事”才是规划管理的关键,为此东升镇在原有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艺术特色项目评估及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究制定了《东升镇学校发展规划阶段性评估工作方案(试行)》(规划实施评价要素图见图3),紧紧抓住“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进行评估,在关注规范办学与常规管理,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等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突出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优先发展项目及教育教学改革等发展性工作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形式上力求丰富多元,尽量多地采集信息,充分反映学校在一个学年实施发展规划的情况。
五、重视“两个报告”,促进教育持续发展
根据对学校发展规划阶段性评估的要求,东升镇组织各级督学及骨干教师,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深入学校开展发展性督导检查。通过“阅”(阅总结、计划、整改说明、教师发展、课表)、“看”(看校园环境、室场设备、师生精神状态、校风、学风、教风)、“听”(听教师上课)、“评”(评教师课堂教学)、“访”(学生访谈、教师访谈)、“问”(师生问卷)、“察”(督察教学常规管理、德育管理)等多种形式,对基础性指标及部分发展性指标涉及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督导评估,在评估组面向学校即时反馈及内部交流的基础上,组织专人撰写督导报告,内容包括亮点、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三个方面。学校收到报告之后要向全校教师通报,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形成书面的整改报告。两份报告同时作为下一个年度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评估工具使用。学校非常重视督导报告,并将整改报告与发展规划年度任务进行整合,形成每学年的工作计划,促进了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楚江亭. 问题与反思: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与实施[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 5:30.
[2]楚江亭. 校长如何规划学校发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林发高,赵德成. 学校发展规划的上城经验[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