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心理学挫折理论,分析攻击性学生行为形成的原因,提出应辨析学生攻击行为的不同性质,合理进行疏导和矫正。在转化攻击性学生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加强疏导,开启心扉,避免简单粗暴方式。
【关键词】挫折理论 进攻性 转化与矫正
攻击性学生行为方式大多带有暴力或极端倾向,其行为的后果和影响一般比较严重,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硬骨头”。听之任之,同学效仿,班不成班;干预管理,弄不好出些事故,甚为顾虑。对这些学生的教育管理,班主任老师无能为力时,一般是送德育处或校长室,那对德育处或校长室就是考验了。
一、攻击性学生形成的原因探析
攻击性学生的形成原因及矫正,国内外有不少学者、教师研究,也几乎每所学校或多或少遇到并在实践层面进行探索过。综观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对攻击性学生的心理成因有多种假设,但对攻击性行为的性质分析不够,一般认定为对其他学生的言语或行为攻击。本文试图从挫折理论入手,对攻击性学生的不同行为种类的成因进行剖析,以寻找合适的矫正办法。
心理学认为,如果主导动机由于主客观因素无法转化为行为,当事人就会产生“悲痛欲绝”的心态,这种状态称之为挫折。一个人一旦受到挫折,就会表现出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愤怒、沮丧、不安等。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如果没有形成积极的心理体验,如越挫越勇、卧薪尝胆、闻鸡起舞等,而是出现消极的心理体验,又没有及时得到心理援助,那么很有可能产生一系列不良体验。浙大黄步琪教授把这些不良体验归纳为:攻击、冷漠、退化、固执、稚样化和躯体化六种。其中攻击是比较危险的一种不良体验,也是本文探讨的攻击性学生的典型行为特征。
二、辨析攻击行为,合理进行转化和矫正
遇到攻击性学生,首先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认清攻击方向,也就是他要攻击谁;二是消除攻击力。最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找出产生攻击行为的心理因素并合理疏导,消除孳生攻击性心理的温床。根据心理学家的观察,结合教育实践案例,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特征一般有三种类型:攻击别人、攻击自己、攻击无辜物品。分析这三种行为特征,才能对攻击行为进行有的放矢的转化。
1.攻击别人
攻击别人最容易发现,一般受攻击对象会向学校或老师报告,此行为产生的危害也最大。攻击别人的方式一般来说有语言和肢体动作等,也有混合型。低年级老师几乎每天都遇到的“小报告”大多也属于这种类型,受攻击学生向老师报告。情节轻微的,老师一般对攻击学生稍作批评就过去了,但面对有严重攻击性的学生,学校就必须慎重处理了。
【例】六年级组长王老师打电话给我,说该年级的邵同学与安监办尤主任打起来了,让我去处理。
邵同学是六年级有名的倔强生,转入我校才一年多。上学期长假期间,他私自外出不回家,作业也不完成,几天后找到他,他拒绝回答家长的询问,家长对他无可奈何。本学期邵同学又与体育老师发生冲突,导致体育老师向学校申请不教这个班级。语文老师有一次批评他,他一怒之下把自己关在厕所里不出来,弄得大家都很紧张。这次情况更糟,竟然与分管安全工作的尤主任打起来了。
我赶到六年级办公室,只见几位老师抓住邵同学,邵同学又哭又闹,样子像头发怒的狮子,几乎每根头发都竖立着。一见我,老师们七嘴八舌:“拉他到校长室去,他不肯!”邵同学连回几句“就不去,就不去!”。
很显然,邵同学处于发怒阶段,这时我的首要任务是“灭火”,只有让他冷静下来,才能和他交谈。我示意大家放开他。
“邵同学,发生了什么事,跟我到办公室说说好吗?”
“我不去,我不去!”邵还是这样回答。
这说明,他还没有平静下来。我稍停了一会儿,说:“不去办公室也行,但这里人多,说话不方便,我们到阳台上谈谈好吗?”说完我朝阳台走去,他也跟着出来。
这时尤主任走来,说:“邵同学,你把事情的经过好好交代。”没想到邵同学又想冲上去和尤主任打架,同时还说了几句很不文明的话。很明显,邵同学此时带有严重的攻击性,且攻击的方向很明确——尤主任;攻击的方式多样化——语言和肢体动作混杂。面对此种情形,心理学有一条原则:稳住他,保护他,避免他做出不良行为。我果断让尤主任回避,及时化解邵同学的攻击力。因为人在发怒攻击别人的时候,他的兽性(与人性相对,表达不一定准确)占上风,这时是不能把他看作正常人的,只有等他冷静下来。回避技术是我们面对攻击性学生的一个重要方法。正如有人比方得好:如果你是火,那我就是冰,因为我能吸收你的能量。
尤主任离开后,两三分钟内,邵同学逐渐平静下来。这时我仍不追问他原因,而是说:“马上要下课了,校长和你在走廊上谈话,其他同学看了会怎么想呢?我看还是到我办公室谈话比较好,你看呢?”他点点头,跟我来到办公室。
到办公室后,我让他坐在沙发上,我们俩促膝谈心,一切都变得非常顺利,他认识错误也很到位,也向有关老师认错道歉。
2.攻击自己
攻击自己是进攻性学生找不到攻击对象的情况下,对自己身体的折磨和戕害。比如离家出走,忍饥挨饿,严重的有自残甚至自杀。这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一种類型。这种类型有时状况不明显,仅表现为攻击对象行为有些异常,或有抑郁倾向。行为发生的对象一般平时遵纪守规,往往不易引起教师的关注。
【例】五年级的金老师向我反映一个问题:蔡同学近来常逃课,有一次独自一人沿着沪宁高速公路走了几十公里,幸亏遇到一辆本地汽车把他带了回来。平时学习一落千丈,原先成绩不错的,近来不想学习,不做作业。他母亲含泪来学校找过班主任几次,表示自己对孩子的变化很难过却无能为力。
通过了解,原来蔡同学的父亲不久前罹患肝癌去世,这对蔡同学打击很大,他觉得自己太不幸了,对未来生活失去目标和信心。这是典型的经受挫折后产生的不良心理未及时得到疏导而导致的攻击自己的行为,如不及时引导,有的人发展为悲观厌世甚至自杀,也是有可能的。 对这样得学生进行疏导,可采用淡化悲伤法,然后再激发他的斗志。我找到蔡同学谈心。
“蔡同学,你爸爸前不久去世了,你很伤心,是吧?”
蔡同学:“是的。”
“全国因疾病、灾难或意外事故而死亡的几乎每天都要发生几百上千起。在我们学校,因爸爸或妈妈去世而成为单亲的学生就有十多人,你只不过是他们中的一位。所以你不要过分悲伤。”
蔡同学:“奥。”,并点了点头。
“现在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虽然你还小,但你应该使自己强大起来,这样,你才能减轻你妈妈的痛苦。”
蔡同学有点了点头。
“前阶段你的行为是逃避困难,是懦弱的表现,不是男子汉应该做的。你的行为只会让你的家庭更加不幸,因此,你要好好反省。”
蔡同学:“我知道错了,我会振作起来的。”
3.攻击无辜的物品
攻击无辜的物品,在小学阶段一般表现为故意破坏公物。情节稍轻的破坏自己的学习用品。遇到这类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因他们品行有问题,甚至采用体罚等手段来矫正。许多学生本身因家庭暴力或在学校受挫后产生报复心理,其实就具有了一定的攻击性,只不过他们进攻的目标是物品而已。对此类学生的转化与矫正一定要解开其心结才能奏效,否则其攻击性会变得越来越强。
【例】二年级的张老师找到我,反映该班朱同学,上课不想学习,经常无端地撕书本,甚至发展到撕其他同学的书本。我于是了解朱同学的家庭情况,原来朱同学父母离异后结下仇恨,朱同学靠父亲和奶奶生活,母亲改嫁到苏北。朱同学很想念妈妈,可是父亲和奶奶不允许她去见母亲,朱同学心情郁闷,无心学习,逐步发展到撕书本。
这也是受到挫折后的不良心理反应,孩子见母亲的要求被剥夺,对他来说是很严重的挫折,再加上想妈妈,上课不专心学习,导致成绩下降,于是不良心理越发严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攻击别人显然没有这个能力,她于是将不良心理发泄到无辜的物品上,撕书本就是这样形成的。
我及时与她的父亲和奶奶交谈,分析了朱同学不良行为的心理原因,劝导他们要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他们也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表示同意朱同学定期和母亲见面。我再关照老师,多关心帮助朱同学,帮她把学习补上来。一段时间后,朱同学变得正常了。
三、注意工作方式,提高转化的实效
有攻击性倾向的学生,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不同年龄段学生破坏性也有很大差别。从上文邵同学的教育案例分析看,我觉得这名男生身上还表现出典型的青春期男生的性格特征: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看问题容易偏激。因此,對这些学生的教育千万不能简单粗暴,以钢克钢,否则非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往往会造成这部分学生学生走向极端,因此,我们的教育行为要非常的小心。
1.分析心理,顺藤摸瓜。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发现学生有攻击性,教师一定要保持冷静。挫折理论虽不是万能钥匙,但首先分析学生是否受到过挫折,是否有不良心理未得到疏导,往往能很快找到问题的根源。当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多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
2.剖析道理,丝丝入扣。不少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已经知道基本的对与错,所以,如果你的道理说不服他,他是根本不会听从的。抓住他们心理还不成熟的特点,引导他们换位思考,让他们理解他们与成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哪里,这就找到了问题的分歧在哪里。有时候,如果发现攻击性学生是由于家庭溺爱,从小一些攻击别人的坏习惯没有得到及时制止而逐渐形成习惯,这类情况还有必要让学生换位体验被别人攻击时的心理感受,但不是简单地惩罚了事,一定要事前告知他,事后谈体会。让学生经历必要的挫折,也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课。
3.民主协商,尊重人格。教育孩子,一定要依靠民主的力量。首先要树立平等的思想。他们尽管还是学生,但人格上和老师是平等的,因此,我们老师更加不能靠强硬来让这部分学生听你的话。其次要体现民主的行动。还以邵同学为例,在整个事件处理中,我没有拉他一下,没有逼他做任何一件事情,但最后他的表现完全是我期望的。这就是民主的力量!第三要尊重学生。要允许学生申辩,允许学生讲出他的道理。到办公室后,我让他坐在沙发上,在食堂里,我和他一起吃饭,就是尊重学生,把他当人看,而不是仅仅当作一个犯错的学生,这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他就愿意讲心里话,愿意接受你的观点,愿意改正错误。
4.真诚关爱,真情感化。很多攻击性的孩子,其实本身有很多不幸,也就是说他们受到了不小的挫折,如上文中的孩子,有些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有的是家庭不幸造成的,对待这些孩子就要多一份关爱。
参考文献:
①黄步琪黄宇隽著:《知人知面知心——人际交往与组织沟通》,浙江大学出版社
②候慧君主编:《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③陈选华著:《挫折教育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历:鞠汉伟,1970年生,1988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现任江苏省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高级职称,江阴市语文教坛骨干,在《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
【关键词】挫折理论 进攻性 转化与矫正
攻击性学生行为方式大多带有暴力或极端倾向,其行为的后果和影响一般比较严重,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硬骨头”。听之任之,同学效仿,班不成班;干预管理,弄不好出些事故,甚为顾虑。对这些学生的教育管理,班主任老师无能为力时,一般是送德育处或校长室,那对德育处或校长室就是考验了。
一、攻击性学生形成的原因探析
攻击性学生的形成原因及矫正,国内外有不少学者、教师研究,也几乎每所学校或多或少遇到并在实践层面进行探索过。综观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对攻击性学生的心理成因有多种假设,但对攻击性行为的性质分析不够,一般认定为对其他学生的言语或行为攻击。本文试图从挫折理论入手,对攻击性学生的不同行为种类的成因进行剖析,以寻找合适的矫正办法。
心理学认为,如果主导动机由于主客观因素无法转化为行为,当事人就会产生“悲痛欲绝”的心态,这种状态称之为挫折。一个人一旦受到挫折,就会表现出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愤怒、沮丧、不安等。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如果没有形成积极的心理体验,如越挫越勇、卧薪尝胆、闻鸡起舞等,而是出现消极的心理体验,又没有及时得到心理援助,那么很有可能产生一系列不良体验。浙大黄步琪教授把这些不良体验归纳为:攻击、冷漠、退化、固执、稚样化和躯体化六种。其中攻击是比较危险的一种不良体验,也是本文探讨的攻击性学生的典型行为特征。
二、辨析攻击行为,合理进行转化和矫正
遇到攻击性学生,首先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认清攻击方向,也就是他要攻击谁;二是消除攻击力。最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找出产生攻击行为的心理因素并合理疏导,消除孳生攻击性心理的温床。根据心理学家的观察,结合教育实践案例,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特征一般有三种类型:攻击别人、攻击自己、攻击无辜物品。分析这三种行为特征,才能对攻击行为进行有的放矢的转化。
1.攻击别人
攻击别人最容易发现,一般受攻击对象会向学校或老师报告,此行为产生的危害也最大。攻击别人的方式一般来说有语言和肢体动作等,也有混合型。低年级老师几乎每天都遇到的“小报告”大多也属于这种类型,受攻击学生向老师报告。情节轻微的,老师一般对攻击学生稍作批评就过去了,但面对有严重攻击性的学生,学校就必须慎重处理了。
【例】六年级组长王老师打电话给我,说该年级的邵同学与安监办尤主任打起来了,让我去处理。
邵同学是六年级有名的倔强生,转入我校才一年多。上学期长假期间,他私自外出不回家,作业也不完成,几天后找到他,他拒绝回答家长的询问,家长对他无可奈何。本学期邵同学又与体育老师发生冲突,导致体育老师向学校申请不教这个班级。语文老师有一次批评他,他一怒之下把自己关在厕所里不出来,弄得大家都很紧张。这次情况更糟,竟然与分管安全工作的尤主任打起来了。
我赶到六年级办公室,只见几位老师抓住邵同学,邵同学又哭又闹,样子像头发怒的狮子,几乎每根头发都竖立着。一见我,老师们七嘴八舌:“拉他到校长室去,他不肯!”邵同学连回几句“就不去,就不去!”。
很显然,邵同学处于发怒阶段,这时我的首要任务是“灭火”,只有让他冷静下来,才能和他交谈。我示意大家放开他。
“邵同学,发生了什么事,跟我到办公室说说好吗?”
“我不去,我不去!”邵还是这样回答。
这说明,他还没有平静下来。我稍停了一会儿,说:“不去办公室也行,但这里人多,说话不方便,我们到阳台上谈谈好吗?”说完我朝阳台走去,他也跟着出来。
这时尤主任走来,说:“邵同学,你把事情的经过好好交代。”没想到邵同学又想冲上去和尤主任打架,同时还说了几句很不文明的话。很明显,邵同学此时带有严重的攻击性,且攻击的方向很明确——尤主任;攻击的方式多样化——语言和肢体动作混杂。面对此种情形,心理学有一条原则:稳住他,保护他,避免他做出不良行为。我果断让尤主任回避,及时化解邵同学的攻击力。因为人在发怒攻击别人的时候,他的兽性(与人性相对,表达不一定准确)占上风,这时是不能把他看作正常人的,只有等他冷静下来。回避技术是我们面对攻击性学生的一个重要方法。正如有人比方得好:如果你是火,那我就是冰,因为我能吸收你的能量。
尤主任离开后,两三分钟内,邵同学逐渐平静下来。这时我仍不追问他原因,而是说:“马上要下课了,校长和你在走廊上谈话,其他同学看了会怎么想呢?我看还是到我办公室谈话比较好,你看呢?”他点点头,跟我来到办公室。
到办公室后,我让他坐在沙发上,我们俩促膝谈心,一切都变得非常顺利,他认识错误也很到位,也向有关老师认错道歉。
2.攻击自己
攻击自己是进攻性学生找不到攻击对象的情况下,对自己身体的折磨和戕害。比如离家出走,忍饥挨饿,严重的有自残甚至自杀。这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一种類型。这种类型有时状况不明显,仅表现为攻击对象行为有些异常,或有抑郁倾向。行为发生的对象一般平时遵纪守规,往往不易引起教师的关注。
【例】五年级的金老师向我反映一个问题:蔡同学近来常逃课,有一次独自一人沿着沪宁高速公路走了几十公里,幸亏遇到一辆本地汽车把他带了回来。平时学习一落千丈,原先成绩不错的,近来不想学习,不做作业。他母亲含泪来学校找过班主任几次,表示自己对孩子的变化很难过却无能为力。
通过了解,原来蔡同学的父亲不久前罹患肝癌去世,这对蔡同学打击很大,他觉得自己太不幸了,对未来生活失去目标和信心。这是典型的经受挫折后产生的不良心理未及时得到疏导而导致的攻击自己的行为,如不及时引导,有的人发展为悲观厌世甚至自杀,也是有可能的。 对这样得学生进行疏导,可采用淡化悲伤法,然后再激发他的斗志。我找到蔡同学谈心。
“蔡同学,你爸爸前不久去世了,你很伤心,是吧?”
蔡同学:“是的。”
“全国因疾病、灾难或意外事故而死亡的几乎每天都要发生几百上千起。在我们学校,因爸爸或妈妈去世而成为单亲的学生就有十多人,你只不过是他们中的一位。所以你不要过分悲伤。”
蔡同学:“奥。”,并点了点头。
“现在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虽然你还小,但你应该使自己强大起来,这样,你才能减轻你妈妈的痛苦。”
蔡同学有点了点头。
“前阶段你的行为是逃避困难,是懦弱的表现,不是男子汉应该做的。你的行为只会让你的家庭更加不幸,因此,你要好好反省。”
蔡同学:“我知道错了,我会振作起来的。”
3.攻击无辜的物品
攻击无辜的物品,在小学阶段一般表现为故意破坏公物。情节稍轻的破坏自己的学习用品。遇到这类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因他们品行有问题,甚至采用体罚等手段来矫正。许多学生本身因家庭暴力或在学校受挫后产生报复心理,其实就具有了一定的攻击性,只不过他们进攻的目标是物品而已。对此类学生的转化与矫正一定要解开其心结才能奏效,否则其攻击性会变得越来越强。
【例】二年级的张老师找到我,反映该班朱同学,上课不想学习,经常无端地撕书本,甚至发展到撕其他同学的书本。我于是了解朱同学的家庭情况,原来朱同学父母离异后结下仇恨,朱同学靠父亲和奶奶生活,母亲改嫁到苏北。朱同学很想念妈妈,可是父亲和奶奶不允许她去见母亲,朱同学心情郁闷,无心学习,逐步发展到撕书本。
这也是受到挫折后的不良心理反应,孩子见母亲的要求被剥夺,对他来说是很严重的挫折,再加上想妈妈,上课不专心学习,导致成绩下降,于是不良心理越发严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攻击别人显然没有这个能力,她于是将不良心理发泄到无辜的物品上,撕书本就是这样形成的。
我及时与她的父亲和奶奶交谈,分析了朱同学不良行为的心理原因,劝导他们要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他们也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表示同意朱同学定期和母亲见面。我再关照老师,多关心帮助朱同学,帮她把学习补上来。一段时间后,朱同学变得正常了。
三、注意工作方式,提高转化的实效
有攻击性倾向的学生,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不同年龄段学生破坏性也有很大差别。从上文邵同学的教育案例分析看,我觉得这名男生身上还表现出典型的青春期男生的性格特征: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看问题容易偏激。因此,對这些学生的教育千万不能简单粗暴,以钢克钢,否则非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往往会造成这部分学生学生走向极端,因此,我们的教育行为要非常的小心。
1.分析心理,顺藤摸瓜。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发现学生有攻击性,教师一定要保持冷静。挫折理论虽不是万能钥匙,但首先分析学生是否受到过挫折,是否有不良心理未得到疏导,往往能很快找到问题的根源。当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多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
2.剖析道理,丝丝入扣。不少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已经知道基本的对与错,所以,如果你的道理说不服他,他是根本不会听从的。抓住他们心理还不成熟的特点,引导他们换位思考,让他们理解他们与成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哪里,这就找到了问题的分歧在哪里。有时候,如果发现攻击性学生是由于家庭溺爱,从小一些攻击别人的坏习惯没有得到及时制止而逐渐形成习惯,这类情况还有必要让学生换位体验被别人攻击时的心理感受,但不是简单地惩罚了事,一定要事前告知他,事后谈体会。让学生经历必要的挫折,也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课。
3.民主协商,尊重人格。教育孩子,一定要依靠民主的力量。首先要树立平等的思想。他们尽管还是学生,但人格上和老师是平等的,因此,我们老师更加不能靠强硬来让这部分学生听你的话。其次要体现民主的行动。还以邵同学为例,在整个事件处理中,我没有拉他一下,没有逼他做任何一件事情,但最后他的表现完全是我期望的。这就是民主的力量!第三要尊重学生。要允许学生申辩,允许学生讲出他的道理。到办公室后,我让他坐在沙发上,在食堂里,我和他一起吃饭,就是尊重学生,把他当人看,而不是仅仅当作一个犯错的学生,这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他就愿意讲心里话,愿意接受你的观点,愿意改正错误。
4.真诚关爱,真情感化。很多攻击性的孩子,其实本身有很多不幸,也就是说他们受到了不小的挫折,如上文中的孩子,有些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有的是家庭不幸造成的,对待这些孩子就要多一份关爱。
参考文献:
①黄步琪黄宇隽著:《知人知面知心——人际交往与组织沟通》,浙江大学出版社
②候慧君主编:《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③陈选华著:《挫折教育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历:鞠汉伟,1970年生,1988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现任江苏省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高级职称,江阴市语文教坛骨干,在《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