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一种高雅而神圣的文体。在我看来,非有大境界、纯净心和咳珠吐玉的文字功底,是不可涉足的。近三十年的文学潮流中,散文并不沉寂。特别是近年,散文总给我带来美不胜收的欣喜。散文大家固不待言,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亦不可小觑。甚至在浩若烟海的博客中,也时见撼人心魄之笔,在个性的洒脱和理性的深度上,吹来强劲的吐故纳新之风。吾之老友陈传意,过去一向以为是以报告文学见长的,我还给他的长篇报告文学《天地人心》写过序言,岂料他忽然拿来一本散文,请我作序。这让我吃惊不小,佩服他的才情,也敬重他的勇气。我之于散文,偶有涉獵而已,岂敢置喙。不过既然把活儿派到头上,杂谈一二聊博一笑也罢。
细读传意的散文,觉得这些文字成了他生命的形式。他的散文,视角独特而丰富多彩,为我们带来了对生活和人生新的体悟。如《心中永存的珍珠》的深情、《乡恋》的含蓄、《宁夏行》的苍凉、《走三峡》的飘逸、《西江绝迹》的冷峻、《红壤恋歌》的清雅、《清婉苏州》的散淡等等。作者以超脱的心境,独特的审美,不拘一格的行文,去品味人生,品味世态,品味自然,给我们展示了一股生机勃勃、婀娜多姿的气象。他的不少散文,有血有肉有生命质感,尤其是与自然、与生态对话,散发着原生态的野气,在惟物是趋的世俗面前,呈现着不可染指的尊严。这或许应算是传意散文的一大特色吧。
对历史的探寻,对文化的追溯,尤其是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自我灵魂的责问、精神家园的坚守,往往能使散文气势更加苍茫雄浑,具有形而上的超迈之气。努力用肃峻、冷静、清朗的风格,追求这种超迈,是我对传意散文的另一印象。他的《声动尘寰醉中原》表面是写豫剧,实际是对中原历史文化的追索、挖掘和反思。他的《宁夏行》、《走三峡》、《四川,这山这水》、《圣洁云南》、《杭嘉湖平原神话》、《滁州感怀》、《中华世纪坛遐想》、《海纳长河话东博》、《海南三地记》、《呼伦贝尔》等,都表现着作家对旷达辽远意境的追求,也流淌着超迈于庸常的叙述和感慨之上的体悟。
传意散文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的笔触更多地停留于底层百姓身上,对草根阶层的生存状态,寄予更多的关注。《黔域秘境》、《西江苗寨》、《羌寨纪事》和《一个幸存的北川羌族女》,就表达了一个作家对普通生命生存状态的热切关注,给人以暖色的慰藉。用传意自己的话来说,他要努力以无边的大爱,驱赶开浮躁颓废的浅吟低唱、装腔作势的文字玩弄、无聊无奈的风月情调,以刚健、清新而坦荡的风格赢得读者。我赞赏他为人为文的自觉追求,祝愿他的笔墨不断更新、思考更加深邃、风格更加隽永,朝着散文大家的目标不懈努力。(《静泊长河》,陈传意著,作家出版社二○○九年版,38.00元)
细读传意的散文,觉得这些文字成了他生命的形式。他的散文,视角独特而丰富多彩,为我们带来了对生活和人生新的体悟。如《心中永存的珍珠》的深情、《乡恋》的含蓄、《宁夏行》的苍凉、《走三峡》的飘逸、《西江绝迹》的冷峻、《红壤恋歌》的清雅、《清婉苏州》的散淡等等。作者以超脱的心境,独特的审美,不拘一格的行文,去品味人生,品味世态,品味自然,给我们展示了一股生机勃勃、婀娜多姿的气象。他的不少散文,有血有肉有生命质感,尤其是与自然、与生态对话,散发着原生态的野气,在惟物是趋的世俗面前,呈现着不可染指的尊严。这或许应算是传意散文的一大特色吧。
对历史的探寻,对文化的追溯,尤其是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自我灵魂的责问、精神家园的坚守,往往能使散文气势更加苍茫雄浑,具有形而上的超迈之气。努力用肃峻、冷静、清朗的风格,追求这种超迈,是我对传意散文的另一印象。他的《声动尘寰醉中原》表面是写豫剧,实际是对中原历史文化的追索、挖掘和反思。他的《宁夏行》、《走三峡》、《四川,这山这水》、《圣洁云南》、《杭嘉湖平原神话》、《滁州感怀》、《中华世纪坛遐想》、《海纳长河话东博》、《海南三地记》、《呼伦贝尔》等,都表现着作家对旷达辽远意境的追求,也流淌着超迈于庸常的叙述和感慨之上的体悟。
传意散文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的笔触更多地停留于底层百姓身上,对草根阶层的生存状态,寄予更多的关注。《黔域秘境》、《西江苗寨》、《羌寨纪事》和《一个幸存的北川羌族女》,就表达了一个作家对普通生命生存状态的热切关注,给人以暖色的慰藉。用传意自己的话来说,他要努力以无边的大爱,驱赶开浮躁颓废的浅吟低唱、装腔作势的文字玩弄、无聊无奈的风月情调,以刚健、清新而坦荡的风格赢得读者。我赞赏他为人为文的自觉追求,祝愿他的笔墨不断更新、思考更加深邃、风格更加隽永,朝着散文大家的目标不懈努力。(《静泊长河》,陈传意著,作家出版社二○○九年版,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