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探讨了周至县发展猕猴桃产业质量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对策,以适应周至猕猴桃果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
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经历了24年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达986km2,年产量约15万吨,总产量占全国的70%,年产值达3.1亿多元。全县人民人均猕猴桃收入620元,果区人均猕猴桃收入达到4 500元。周至县发展猕猴桃有着丰富的野生资源和多样化的优良品种,如秦美、哑特、西选二号、华优、西猕九号;同时具有优异的生态环境(县内无大型的工业污染),猕猴桃果品在国内占领了主导地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发布了“周至猕猴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为周至猕猴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量却不足1%,明显处于下风,缺乏完整的与国际相适应的猕猴桃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因此难以适应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这种局面不尽快扭转将对猕猴桃产业带来危机。
1周至县发展猕猴桃产业质量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猕猴桃果品生产者缺乏参与国际市场的理念,果品很难适应国际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需要
猕猴桃作为新兴产业,从野生普查到人工栽培,实现了一次飞跃,然而当时生产者只瞄准的是国内市场,而对国际市场了解不多,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以国际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来进行生产,目前周至县存在如下问题。
1.1.1缺少具有自主产权的出口品种。尽管周至猕猴桃自然资源丰富,也培育出了哑特、秦美、西选二号等品种,但是这些品种与目前国际流行的海沃德、园艺A-16黄金果相比,存在着果型、货架期、品质等方面的差距。
1.1.2栽培技术不适应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了一套无公害及绿色甚至有机栽培的技术,但是还存在着单一的“T”形架栽培、普遍使用膨大剂、违规使用农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化肥使用不合理、人工疏花疏果效益太低等问题,从而生产的果品质量不符合国际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
1.1.3采收技术不规范,达不到出口贸易的要求。猕猴桃果品适期采收、及时保鲜是贮藏的关键措施之一,必须了解品种与特性,科学掌握每个品种的采收期,准确判断贮藏成熟度才能达到目的。而我县在目前采收中普遍存在对贮藏成熟期标准掌握不严,过早或过晚的采收,而且采摘不精细,运输入库缓慢,装卸粗放,导致入库果中存在大量的伤果、烂果、次果、病虫果、绿皮果等。
1.1.4采前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监控不到位。目前全县猕猴桃生产者很少有人建立并提供详实的产品生产技术档案(品种、生育期、成熟度和施肥、喷药的时间、种类、用量、方法等),大都是只顾提高产量增加收入,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问题,更没有为贮藏企业及出口公司承担风险的责任,从而不维护自己的信誉和长远利益,使不少的贮藏企业、出口公司因质量问题出口受阻甚至赔本,无法扩大猕猴桃鲜果出口业务,加大出口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1.2采后处理技术未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无严格的标准体系
1.2.1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不精细规范。周至猕猴桃普遍实行人工采摘,分级、包装,通过外观目测的办法对产品精选不细,分级不严,包装的精度不高,且无统一的与国际果品质量保证体系所要求的各项标准。
1.2.2无完备的冷链运输系统。目前周至猕猴桃果品从采摘到入库、销售过程中,只有出口企业采用冷链运输系统,其他都采用一般常温车辆运送,并且运输入库过程管理粗放、延时延期,缺乏保鲜和保质意识及质量指标。
1.2.3未全面采用最佳的低温气调技术。在周至贮藏猕猴桃的冷库中有70%的是冷藏库,气调库仅占30%左右,且许多设备与技术不能适应气调的需要,冷库经营管理者缺乏撑握现代化的低温气调管理技术,冷藏的果品损失大,各项指标都达不到质量保证体系要求。
1.2.4加工过程及产品与国际生产过程和产品安全质量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周至县猕猴桃产品加工过程中,仅仅有个别大企业按照国际农产品生产的卫生条件和质量要求进行规范化生产,大多数企业都是小型加工厂,并且不少是家庭作坊式经营,只能生产猕猴桃切片、果脯、果酱、果醋、果酒,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的产品,没有像苹果汁产品那样符合国际标准(缺少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标准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
1.3猕猴桃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公布后,还未制定出猕猴桃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更没有检验监督实施细则,因此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无法实施。
2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对策思路
2.1深入研究制定各项质量控制指标,总结一套采前采后规范化的技术操作规程
为了提高出口猕猴桃的品质,必须从猕猴桃的矿质营养和采收指标2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严格的果品质量控制技术,同时制定最先进的规范化采后技术和果品的质量指标,引导生产者、贮藏企业、出口公司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理念,指导生产和贮藏、贸易企业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果品质量保证体系。
2.2培育世界一流品种,引进国际贸易流行品种
周至猕猴桃资源比较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必须加快种质资源的保护,并选育出自己独特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当家品种,为质量保证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并引进、推广、应用海沃德、金色猕猴桃等优良品种。
2.3加强栽培管理技术
加强栽培管理技术是提高果品质量的保障,必须改变传统的栽培方式,变“T”型架栽培为大棚架栽培,实行果园种草,重施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配方施肥,禁止使用膨大剂,引进药剂疏花疏果技术,根据NY/T 425—2000绿色食品标准使用农药,并建立和提供详实的产品生产技术档案,实行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监控到位。
2.4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采后处理的产业化、社会化
由于国际市场对园艺产品分级包装的精准度越来越高,周至人工采摘、精选、分级、包装已不适应市场要求,现已引进的几条分捡线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技术,并且必须引进新西兰的园艺产品采后处理先进工艺,综合应用三维图象处理、红外线扫描、计算机程控技术的多因子的(形状、颜色、重量、硬度、干物质量含量)智能化精选分级、包装技术。并大规模地开展先进技术培训,实行专业管理人员智能化操作,按国际标准开展精选、分级、包装的处理,全面进入社会化服务新时期。
2.5采取最佳的低温气调贮藏技术和完备的冷链储运系统
为了确保出口猕猴桃货架寿命和贮运安全,每种出口果品都要在贮运销全程跟踪测试、模式研究和技术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有效抑制果品乙烯的合成和累积,减少呼吸消耗,推迟呼吸跃变期,延长果品货架寿命。必须加大力度利用目前低温气调库,改进低温冷藏库,引进真空气调贮藏设备技术[1],为此猕猴桃果品采后都要及时地进行预冷,使用1-MCP保鲜剂处理,冷藏或低温气调贮藏。猕猴桃贮藏适温0.3~0.5℃,要求从采摘到果心温度降到0℃的预冷过程必须在36h内完成,8~12h内完成最好。
2.6实行种植户、贮藏企业、加工企业、出口公司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使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有序健全实施
出口贸易公司要按照国际贸易规则进行贸易,所以必须采用国际通行的果品质量保证体系运作,就要求加工企业、贮藏企业和农户必须采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采前、采后质量体系标准进行生产和贮藏加工,因此只有几家紧密的结合采用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监控到位;采后完善的精选、分级、包装系统和完备的冷链储运系统与最佳的低温气调贮藏技术应用到位,才能生产、贮藏、加工出合格产品,使生产者、贮藏企业、加工企业、出口公司在出售产品时,对生产贮藏加工的各产品进行分次分批造册登记,外贸企业按照登记造册的产品,分次分批贸易,出了问题能找到生产者、贮藏企业、加工企业、贸易企业的某一个环节,几者既互相依赖,又互相明确职责,从而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7建立完善猕猴桃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质量安全的意识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建立猕猴桃质量安全标准及监督检验法规,猕猴桃产品的安全是关系人类身体健康的生命线,在周至建立猕猴桃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首当其冲,在生产、贮藏及加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卫生合格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并且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和产品体系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系统,才能实现周至猕猴桃产业走向国际化的目标。
3参考资料
[1] 李文香.真空贮藏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农业知识,2008(20):51-52.
[2] 毛永水,吴兴旺,杨有明.张村乡猕猴桃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振兴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6(7):54-55.
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经历了24年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达986km2,年产量约15万吨,总产量占全国的70%,年产值达3.1亿多元。全县人民人均猕猴桃收入620元,果区人均猕猴桃收入达到4 500元。周至县发展猕猴桃有着丰富的野生资源和多样化的优良品种,如秦美、哑特、西选二号、华优、西猕九号;同时具有优异的生态环境(县内无大型的工业污染),猕猴桃果品在国内占领了主导地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发布了“周至猕猴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为周至猕猴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量却不足1%,明显处于下风,缺乏完整的与国际相适应的猕猴桃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因此难以适应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这种局面不尽快扭转将对猕猴桃产业带来危机。
1周至县发展猕猴桃产业质量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猕猴桃果品生产者缺乏参与国际市场的理念,果品很难适应国际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需要
猕猴桃作为新兴产业,从野生普查到人工栽培,实现了一次飞跃,然而当时生产者只瞄准的是国内市场,而对国际市场了解不多,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以国际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来进行生产,目前周至县存在如下问题。
1.1.1缺少具有自主产权的出口品种。尽管周至猕猴桃自然资源丰富,也培育出了哑特、秦美、西选二号等品种,但是这些品种与目前国际流行的海沃德、园艺A-16黄金果相比,存在着果型、货架期、品质等方面的差距。
1.1.2栽培技术不适应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要求。周至县猕猴桃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了一套无公害及绿色甚至有机栽培的技术,但是还存在着单一的“T”形架栽培、普遍使用膨大剂、违规使用农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化肥使用不合理、人工疏花疏果效益太低等问题,从而生产的果品质量不符合国际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
1.1.3采收技术不规范,达不到出口贸易的要求。猕猴桃果品适期采收、及时保鲜是贮藏的关键措施之一,必须了解品种与特性,科学掌握每个品种的采收期,准确判断贮藏成熟度才能达到目的。而我县在目前采收中普遍存在对贮藏成熟期标准掌握不严,过早或过晚的采收,而且采摘不精细,运输入库缓慢,装卸粗放,导致入库果中存在大量的伤果、烂果、次果、病虫果、绿皮果等。
1.1.4采前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监控不到位。目前全县猕猴桃生产者很少有人建立并提供详实的产品生产技术档案(品种、生育期、成熟度和施肥、喷药的时间、种类、用量、方法等),大都是只顾提高产量增加收入,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问题,更没有为贮藏企业及出口公司承担风险的责任,从而不维护自己的信誉和长远利益,使不少的贮藏企业、出口公司因质量问题出口受阻甚至赔本,无法扩大猕猴桃鲜果出口业务,加大出口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1.2采后处理技术未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无严格的标准体系
1.2.1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不精细规范。周至猕猴桃普遍实行人工采摘,分级、包装,通过外观目测的办法对产品精选不细,分级不严,包装的精度不高,且无统一的与国际果品质量保证体系所要求的各项标准。
1.2.2无完备的冷链运输系统。目前周至猕猴桃果品从采摘到入库、销售过程中,只有出口企业采用冷链运输系统,其他都采用一般常温车辆运送,并且运输入库过程管理粗放、延时延期,缺乏保鲜和保质意识及质量指标。
1.2.3未全面采用最佳的低温气调技术。在周至贮藏猕猴桃的冷库中有70%的是冷藏库,气调库仅占30%左右,且许多设备与技术不能适应气调的需要,冷库经营管理者缺乏撑握现代化的低温气调管理技术,冷藏的果品损失大,各项指标都达不到质量保证体系要求。
1.2.4加工过程及产品与国际生产过程和产品安全质量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周至县猕猴桃产品加工过程中,仅仅有个别大企业按照国际农产品生产的卫生条件和质量要求进行规范化生产,大多数企业都是小型加工厂,并且不少是家庭作坊式经营,只能生产猕猴桃切片、果脯、果酱、果醋、果酒,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的产品,没有像苹果汁产品那样符合国际标准(缺少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标准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
1.3猕猴桃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公布后,还未制定出猕猴桃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更没有检验监督实施细则,因此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无法实施。
2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对策思路
2.1深入研究制定各项质量控制指标,总结一套采前采后规范化的技术操作规程
为了提高出口猕猴桃的品质,必须从猕猴桃的矿质营养和采收指标2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严格的果品质量控制技术,同时制定最先进的规范化采后技术和果品的质量指标,引导生产者、贮藏企业、出口公司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理念,指导生产和贮藏、贸易企业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果品质量保证体系。
2.2培育世界一流品种,引进国际贸易流行品种
周至猕猴桃资源比较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必须加快种质资源的保护,并选育出自己独特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当家品种,为质量保证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并引进、推广、应用海沃德、金色猕猴桃等优良品种。
2.3加强栽培管理技术
加强栽培管理技术是提高果品质量的保障,必须改变传统的栽培方式,变“T”型架栽培为大棚架栽培,实行果园种草,重施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配方施肥,禁止使用膨大剂,引进药剂疏花疏果技术,根据NY/T 425—2000绿色食品标准使用农药,并建立和提供详实的产品生产技术档案,实行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监控到位。
2.4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采后处理的产业化、社会化
由于国际市场对园艺产品分级包装的精准度越来越高,周至人工采摘、精选、分级、包装已不适应市场要求,现已引进的几条分捡线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技术,并且必须引进新西兰的园艺产品采后处理先进工艺,综合应用三维图象处理、红外线扫描、计算机程控技术的多因子的(形状、颜色、重量、硬度、干物质量含量)智能化精选分级、包装技术。并大规模地开展先进技术培训,实行专业管理人员智能化操作,按国际标准开展精选、分级、包装的处理,全面进入社会化服务新时期。
2.5采取最佳的低温气调贮藏技术和完备的冷链储运系统
为了确保出口猕猴桃货架寿命和贮运安全,每种出口果品都要在贮运销全程跟踪测试、模式研究和技术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有效抑制果品乙烯的合成和累积,减少呼吸消耗,推迟呼吸跃变期,延长果品货架寿命。必须加大力度利用目前低温气调库,改进低温冷藏库,引进真空气调贮藏设备技术[1],为此猕猴桃果品采后都要及时地进行预冷,使用1-MCP保鲜剂处理,冷藏或低温气调贮藏。猕猴桃贮藏适温0.3~0.5℃,要求从采摘到果心温度降到0℃的预冷过程必须在36h内完成,8~12h内完成最好。
2.6实行种植户、贮藏企业、加工企业、出口公司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使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有序健全实施
出口贸易公司要按照国际贸易规则进行贸易,所以必须采用国际通行的果品质量保证体系运作,就要求加工企业、贮藏企业和农户必须采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采前、采后质量体系标准进行生产和贮藏加工,因此只有几家紧密的结合采用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监控到位;采后完善的精选、分级、包装系统和完备的冷链储运系统与最佳的低温气调贮藏技术应用到位,才能生产、贮藏、加工出合格产品,使生产者、贮藏企业、加工企业、出口公司在出售产品时,对生产贮藏加工的各产品进行分次分批造册登记,外贸企业按照登记造册的产品,分次分批贸易,出了问题能找到生产者、贮藏企业、加工企业、贸易企业的某一个环节,几者既互相依赖,又互相明确职责,从而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7建立完善猕猴桃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质量安全的意识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建立猕猴桃质量安全标准及监督检验法规,猕猴桃产品的安全是关系人类身体健康的生命线,在周至建立猕猴桃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首当其冲,在生产、贮藏及加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卫生合格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并且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和产品体系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系统,才能实现周至猕猴桃产业走向国际化的目标。
3参考资料
[1] 李文香.真空贮藏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农业知识,2008(20):51-52.
[2] 毛永水,吴兴旺,杨有明.张村乡猕猴桃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振兴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6(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