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号稀疏性的EMT流型辨识

来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nie123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电磁层析成像流型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信号稀疏性的EMT流型辨识方法.在Maxwell方程组电磁感应原理基础之上,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带有8个电磁线圈的仿真模型.首先建立了几种不同流型的仿真模型并测量其电压值,将测量电压归一化后作为EMT流型辨识的判别依据;然后将其表示为稀疏性组合;最后通过信号稀疏性建立的数学模型求得最优解,从而实现流型归属.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对环流、核心流等进行识别,且识别率较高,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4D Label-free定量蛋白组学技术筛选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标志物,实现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选取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0例,行冠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10例。术中留取升主动脉组织标本,首先用4D Label-free定量蛋白组学技术,分析两组患者升主动组织标本的蛋白质组谱的变化并完成蛋白质鉴定与定量,筛选显著差异表达蛋白,
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常用方式。有研究报道了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会引起载瘤动脉形态学改变,但引起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不明,且血管形态学变化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转归的作用不明。本研究拟探究支架引起血管形变的相关因素及血管形变对动脉瘤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神经介入数据库录入的2014年10月至2019年3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药品产业也不断壮大,产业链条得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无论是药品种类还是药品数量,都实现了飞速增长。与此同时药品监管任务也日益艰巨,“毒胶囊”、“毒疫苗”等接踵而来的药品安全事件都凸显出我国地方政府药品监管能力的不足。虽然我国在行政体制上每五年都会对药品监管部门进行一次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但在药品监管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单纯依靠行政体制改革已经难以满足药品安全监
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云南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需要正视目前存在的工艺设计、加工手段陈旧,市场信息滞后等问题,切实提高云南工艺美术设计的层次,才能树立具有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