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信息化条件下西部农村协调发展趋同建构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jiajign1323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西部农村信息化的缺失滞阻了农村非农化进程,社会公正再失衡导致了西部农村贫困化的加剧。构建西部农村经济趋同、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是农村反贫困化的路径决策。
其他文献
针对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大数据在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性,从技术和管理手段两个方面提出了能源互联网中大数据应用的可实施性,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整个能源互联网多种
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无独有偶,半个多世纪之后,卢卡奇在其《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也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异化(物化)。毋庸置疑,以对资本
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还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它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一种深层的认知机制。以一个概念去理解、建构、表述另一个概念,这就是概念隐喻。
毛泽东同志的调查研究理论是伴随着其革命实践活动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萌芽、形成、完善和系统化、丰富和发展几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