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和文学是相通的,很多音乐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文学的影子。本文浅要分析李斯特钢琴作品《但丁读后感》的曲式结构、音乐元素及音乐表情,阐述李斯特在作品中基于简单音乐动机发展出的不同音乐声响效果。结合但丁文学作品《神曲》中的场景描述,探讨其声响效果所反映的“文学性”,并阐述合理奏法,为研习此钢琴作品提供更全面的实践理论方案。
【关键词】李斯特;《但丁读后感》 ;《神曲》 ;音乐性;文学内涵
一、引论
从古至今,作为艺术的两大类系,音乐和文学之间大多是相互启发,相互联系的。李斯特的作品同样如此。这位占据十九世纪欧洲钢琴史上重要位置的大师,在钢琴演奏技艺和创作上都有着突出的贡献。他一直主张“音乐家在从事于真正的艺术演奏和艺术创作之前必须先提高文化修养”①,否则音乐演奏及创作都会或多或少地缺少深刻的思想内涵。虽然在李斯特早期的作品中不乏辉煌的炫技作品,但这些都掩盖不了他中晚期更富内涵的作品的光芒。这些中晚期作品大多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并与很多他欣赏并研究的文学作品有联系,所以这些中晚期作品的文学性是极高的。最典型的作品之一就是《但丁读后感》。所以在此我选择了这部Fantasia quasi Sonata(像奏鸣曲的幻想曲)来分析李斯特音乐作品中的文学内涵。
二、曲目背景
《但丁读后感》被李斯特收于他的旅游岁月钢琴曲集第二集《意大利》中,是整个意大利篇规模最庞大的一首。顾名思义,这部作品是李斯特拜读但丁所作《神曲》后的一些感想。
《神曲》是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用托斯卡纳地方文字所写的诗集,文中充满各种象征,影射着整个中世纪的意大利。诗集中,但丁想象出了一个新的世界,他把这个世界分为了三个部分,既地狱、净界和天堂。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他迷路了,然后由向导带领来到地狱,再层层至上,最后到达上帝面前。《神曲》展示着但丁漫天无际的想象力和无比坚定的意志力,浑然天成的优美诗词告诉读者他对贫苦黑暗的体验和对黑暗必将过去,光明必将到来的信念。
李斯特拜读《神曲》后,对其感触颇深,于是创作了戏剧效果极强,且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但丁读后感》。在《但丁读后感》中,李斯特为了让听众更加清楚地理解他的思想,剔除了一切多余的装饰,不再单纯为表现演奏者的技巧而添加炫技片段。他只选用几个简单的元素,通过速度、强度、节奏、和声、织体及音乐表情等的多元变化创作音乐。大多数人认为《但丁读后感》是隐晦不易理解的,但倘若在读过《神曲》之后再来欣赏这首作品,就会惊喜地发现《但丁读后感》与《神曲》之间有很多巧妙的联系。下面笔者就一一阐述《但丁读后感》是如何通过音乐表现《神曲》这部诗歌的情节以及李斯特读后的感想的。
三、曲目分析
首先看看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这是一部采用类似奏鸣曲曲式结构创作的幻想曲,采用这种特殊的曲式结构并不是李斯特心血来潮标新立异,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这种曲式结构既有奏鸣曲式的框架结构及突出的戏剧效果,又有幻想曲式典型的浪漫主义声响色彩。李斯特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曲式结构融合在这首“神曲的读后感”中,表现了但丁在神曲中描绘的世人生前对七大罪(骄,贪,惰等)的难以抵抗和死后轮回中受罚的不同场景,仿佛是李斯特对在传统世俗观的环境中勇于冲破枷锁迎来自由新生的感想的影射。
整首作品分为引子(1到34小节)、第一部分(35到114小节)、第二部分(115到289小节)、第三部分(290到373小节)(因为这部作品并不是正统的奏鸣曲式,曲中几乎只体现出奏鸣曲式“快——慢——快”的速度特点而没有再现部等典型奏鸣曲式结构,所以在划分中笔者不采用呈示部等表示)。
①引子
引子部分以沉重的八度在低声部下行展开,速度为Andant maestoso(庄严高贵的行板)。A到降E的增四度音程带来了强烈的不协和感,让听众顷刻想象到地狱之门开启时的恐怖气氛。这个动机(谱例1)及其变奏在整首作品中出现了多次,是李斯特赋予《但丁读后感》的第一个主要音乐元素。这部分不宜弹奏过慢,否则将减小紧张度,给听众的冲击力和阴森感也会随之变小。在两次不同音域上的下行后(1到12小节),速度加快(Piu moto),之前沉重有力(pesante)的和弦变为干净利落的顿音(13到24小节),紧张的气氛仿佛神曲中但丁找到了向导维其略②,并不断请求逃离那覆盖欲望的森林③。
谱例1
之后,25到28小节,左右手卡农式的交替出现,似乎是但丁紧跟维其略的步伐悄悄行进。29到34小节,出现了全曲的第二个主要音乐元素(既第二个动机),左右手交叉出现双十六分音符,并再次加速(stringendo)(谱例2),压抑的弱奏仿佛是为表现《神曲》中但丁焦躁不安的心情。
谱例2
②第一部分
从35小节开始,作品正式进入第一部分,速度为Presto agitato assai(十分激动、焦急的急板)。这部分又分为三段,a(35到76小节)、b(77到102小节)、c(103到114小节)。这三段从音域、强度和织体上都层层递进,表现出但丁笔下《神曲》地狱篇中描绘的越来越压抑的场景及氛围。从35小节起,引子部分中的第二个动机经过变奏以主题的形式出现。这个主题建立在左手低声部的低音八度上,高声部则是左右手密集的交替和弦,句子长且有强烈的起伏(谱例3)。这种不断的重复让听众仿佛变成了《神曲》中的但丁,看到了地狱中那些懦夫、无信教者、背叛者等正不断经受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罚。
谱例3
从54小节起,主题再次变奏,音乐表情disperato(绝望的),音域也提高八度,八度双音变为八度和弦,恐怖的气氛变得更加强烈,这为后期的高潮做了充分的铺垫。从77小节开始,b小调转为升f小调,强度加强到ff, 左手以八度形式在低声部不断递进冲刺,右手则是密集震音。几个华彩经过句后,紧接一段压抑的断奏,在音域提高的过程中逐渐爆发,最后在103小节来到了第一部分的高潮。此时调性转为升F大调,左右手以大跨度的和弦作为支撑,中间是密集迅猛的八度下行,显得庄严雄伟,令人荡气回肠之后,115到123小节再现引子部分的第一动机,且回原速。这是一个插部,同引子首次出现时有一定变化,明显趋于明朗的大调,仿佛描绘《神曲》地狱篇最后的时刻,曙光到达,但丁在维其略的带领下爬出洞口,来到光明世界看到灿烂的群星时舒缓的心情。 ③第二部分
接下来的第二部分(124到289小节),描写了《神曲》中但丁来到净界的画面,同样分为三段,a(124到180小节)、b(181到272小节)、(273到289小节)。不可否认,李斯特无疑是个天才,他十分善于将一个动机在不同的速度、力度及和声等变化的情况下转化出多种表情来表现不同的场景。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他的《b小调奏鸣曲》中相同旋律经过变化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形象。在《但丁读后感》中也是将一个动机巧妙运用于不同场景中。
在124小节,引子中的第二动机经过变奏,再次在这里出现。不同于之前第一部分中宏伟热烈的主题形象,这里变为了Andante(行板),旋律放慢的同时变得更加轻柔优美且富有表情,表现了但丁在经历地狱中惊悚的画面后,来到净界时轻松的心情。曲中高声部的旋律表现着冥冥中的贝亚德④拉着但丁的手旋转,而低音部左手小指敲击的上行旋律则好像但丁温文尔雅的回应。
之后,136小节开始,旋律不再飘渺,变为marcato(强调的),如同富有思念的歌唱,悠扬而深情。在这一段中,由于自由的节奏及各个钢琴演奏者不同的心境,有着各种不同速度及深度的处理,但绵长的旋律都表达了但丁对贝亚德的单纯崇高的爱。从157小节开始,主题再次变奏,在旋律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为密集的织体(谱例4)。右手小指不断弹奏出的旋律仿佛《神曲》中精灵在轻盈飞舞,低声部象征着在远远的地方但丁缓慢的吟诵,二者之间则是像碎钻般隐隐闪烁的分解和弦,仿佛净界深邃的星空。
167小节开始,旋律再次变奏,出现了三次不同层次的递进,虽然高声部音域相同,但由于主题变化了音域并加快速度,同样表现出强烈的呼之欲出的感情。在这整个a段中,都表现着《神曲》中但丁恬静淡美或直接热烈的倾吐,似乎不管这世界上还有多少苦难,还有多少折磨及刑罚,只要回想到圣母般纯净的贝亚德,一切都那么的美好了。李斯特之所以花如此之多的篇幅描写净界中美好的场景,应该也和他自身的经历相关。虽然在社交及公开演奏上无往不利,但李斯特有着各方面的压力(例如在旅行演奏中伴随荣誉而来的各种批评诽谤和不怀好意的挖苦都会造成李斯特的心理压力),他始终对自由、解脱、纯洁十分向往,并“坚持着宽恕所有人的原则”⑤,这使他最终他投向了宗教的怀抱(“1865年4月25日,李斯特加入教会,接受了神父称号,成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⑥)。想来李斯特是在深有同感的情况下才写出了如此优美的旋律。
谱例4
从181小节开始,曲中再次回到压抑阴森的氛围。第一动机再次出现,变奏为增四减五音程,速度提高到Allegro moderato(有节制的快板),音量也骤减到PP。这种压抑感仿佛是朦胧的人影在雾中闪现⑦,需要加上弱奏踏板调节过于明亮的音色。之后,189到198小节,右手转为密集的震音,而左手的旋律部分似乎是神秘的游行队⑧奏出的欢迎曲。在199小节第二动机变奏再现,连续递进不断转调的和弦仿佛表现但丁对于与真实的贝亚德重逢时的激动心情。曲中不断转换和声调性后不可避免地最终爆发,雷鸣般扫过键盘的具有华彩效果的上行八度将全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从211小节开始,再次加速(piu mosso),并奇妙的再现第一动机的变奏发展(谱例5)。
谱例5
之后,曲子转调至降A大调,宏伟壮烈的气息透进每一个音符,不断撞击听众的心灵。在这一段中,不应有过多的rubato,只有严格的节奏才能构建《神曲》里但丁英雄受命时正面伟岸的形象⑨。在这部分中调性不断转换,仿佛表现但丁失去向导后的犹豫,但是他在贝亚德的引导下终于知道“他所取的路径和神的路径相距是地和最高的天这样的比例”⑩,这壮烈的身躯没有些许的缓慢。从245小节开始,音乐再次进入忧伤阴郁的片段,似乎是李斯特在影射但丁的真实人生。但丁是一个颇具正义感但一生充满悲剧的人物,在他因为政党斗争而作为牺牲品被流放时,他对了这个罪恶的世界充满了绝望。但即使他生活得穷困潦倒,也不愿低下头颅放下气节回到家乡当现任党派的走狗。在这篇李斯特的读后感中不断重复着向上冲刺的和弦都在表现这个为气节不低头的英雄形象,以及李斯特对这个形象产生的深深的共鸣。
④第三部分
作品来到第三部分,表现了《神曲》中天堂篇的场景。这段分为两部分,a(290至299小节)、b(300至373小节)。a部分中右手是平静清晰的震音,左手勾勒了优美歌唱的旋律,表现但丁站在了境界山顶,和贝亚德一起向诸天飞翔的场面⑾。虽然这仅是短短10小节,宁静的气氛却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谱例6)。
谱例6
从300小节开始,加速(piu mosso),仿佛但丁正式进入了第一重天⑿,气氛变得庄严隆重。300到304小节是四次不断递进的双手八度,之后推进了两小节,在第一部分的高潮主题再次出现。这是全曲的最大高潮,表现了《神曲》里但丁对上帝颂歌,希望得到公平的判断的场景。这段为Allegro(快板),持续的大跨度和弦构成的旋律再次树立了但丁英雄的形象,充分表现出但丁为之宿命而奉献自身奋力追求的使命感和崇高感。318小节,第一动机以全曲最后高潮的前奏再现。327小节开始,再次改变为活泼生动的快板(Allegro vivace),右手是持续的密集热情的震音,左手旋律如定音鼓般直接有力。339小节开始是段急板的炫技片段,这段大跳不应过弱,须逐渐加强以推动到最后的高潮。从353小节开始,第一部分的主题再次出现,并变得更为坚定,密集的音使音量变得更为洪亮庄严,表现了但丁与神会面的场景,气氛神圣崇高。从361小节起,和弦骤减,用少量的但坚定有力的音表达了但丁对神最虔诚的膜拜。
最后,第366小节起,尾声部分,再次出现引子中的第一动机,速度回原,似乎表现黎明前的最后的安静,右手部分沉重的和弦是但丁那攀爬的脚步,加上左手部分的密麻的直击人心的震音,最后以低沉的和弦壮丽结束,表现了但丁对他所了解的生存意义最终的抒发。 四、小结
通过对《但丁读后感》的浅略分析,笔者深刻体会到李斯特在创作过程中是多么精巧细致。他仅仅运用引子部分中的两个简单动机,再加以变奏充分发展,就构架出了如此庞大的作品。并且由于作品表达出了深刻的文学内涵,抽象的音乐也变得更加形象且富有感染力。但丁的《神曲》被视为一部人与神大胆对话的宣言,这是但丁对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有力反抗。而在文艺复兴后思想大为开放的20世纪,李斯特为何还会为《神曲》写出如此深刻的读后感?原因在于:李斯特对于当时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活目标的无法掌控导致他迫切的需要一些出口来疏导自己的茫然,这时阅读《神曲》则能产生深刻的共鸣和启发。这篇“‘神曲’的读后感”深邃但又天马行空的浪漫,不论铺天盖地密密麻麻的华丽和弦炫技片段,还是两个动机的不断变奏交相辉映,都说明这又是李斯特一部独具特点且激励人心的作品。这么看来,李斯特绝对不仅仅是一位有着极高钢琴演奏技艺的钢琴家,无可争议的,他也是一位在作曲上有着极高造诣的作曲家。我相信这部作品因为极高的文学内涵将被长久欣赏。
注释:
①引号中的话摘自《李斯特》([俄]亚科夫·米尔什坦著)上卷第四章,版本见参考文献。
②维其略:但丁现实生活中的一位大师,古诗人,作有史诗《爱奈特》,对但丁有深刻的影响,这里但丁将他变为了地狱里自己的向导,表达他跟随这位大师的心意。
③森林:这是但丁在地狱篇第一篇中描写的第一个场景。这个黑暗森林象征人世的过失和罪恶,或指当时意大利之党派斗争和社会的腐败。
④贝亚德:但丁在现实中的初恋,也是唯一的情人。这位早年夭折的少女开启了但丁心目中最纯洁的爱情之窗。在这里,但丁已经将这位女人神化为了伴他飞向天堂的圣女。
⑤摘自《李斯特》张巍著,版本间参考文献。
⑥摘自《李斯特》,张巍著,版本见参考文献。
⑦人影:贝亚德到达但丁之前在雾中若隐若现。
⑧游行队:这里出自于《神曲》净界篇第二十九篇贝亚德出现前出现的神秘的游行队伍。
⑨英雄形象:《神曲》净界篇第三十三篇中但丁听取贝亚德预言,并接受使命时的形象。
⑩引号中的话摘自于《神曲》净界篇第三十三篇,出处见参考文献。
⑾飞天:出自于《神曲》天堂篇第一篇中但丁和贝亚德从净界山顶像天堂飞翔的场景。
⑿第一重天:出自于《神曲》天堂篇第二篇,但丁将天堂分为九重天,在此进入天堂的第一重天“月球天”。
参考文献
[1]《但丁读后感》李斯特著,布达佩斯版.
[2]《神曲》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1月北京第二版.
[3]《西方音乐史》[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著,有美国诺顿公司授权,根据1988年第[4]版翻译出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96年北京第一版.
[4]《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美]保罗·亨利·朗格著,张洪岛译,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82年9月北京第一版.
[5]《李斯特》[俄]亚科夫·米尔什坦著,张玉芝、彭小平译,莫斯科音乐出版社授权人们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8月北京第一版.
[6]《李斯特》张巍著,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1997年1月第一版.
[7]《欧洲中世纪简史》C·沃伦·霍莱斯特著,陶松寿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8年1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雷雨虹,钢琴表演文学硕士,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现就任于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舞蹈音乐暨钢琴伴奏教研室。
【关键词】李斯特;《但丁读后感》 ;《神曲》 ;音乐性;文学内涵
一、引论
从古至今,作为艺术的两大类系,音乐和文学之间大多是相互启发,相互联系的。李斯特的作品同样如此。这位占据十九世纪欧洲钢琴史上重要位置的大师,在钢琴演奏技艺和创作上都有着突出的贡献。他一直主张“音乐家在从事于真正的艺术演奏和艺术创作之前必须先提高文化修养”①,否则音乐演奏及创作都会或多或少地缺少深刻的思想内涵。虽然在李斯特早期的作品中不乏辉煌的炫技作品,但这些都掩盖不了他中晚期更富内涵的作品的光芒。这些中晚期作品大多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并与很多他欣赏并研究的文学作品有联系,所以这些中晚期作品的文学性是极高的。最典型的作品之一就是《但丁读后感》。所以在此我选择了这部Fantasia quasi Sonata(像奏鸣曲的幻想曲)来分析李斯特音乐作品中的文学内涵。
二、曲目背景
《但丁读后感》被李斯特收于他的旅游岁月钢琴曲集第二集《意大利》中,是整个意大利篇规模最庞大的一首。顾名思义,这部作品是李斯特拜读但丁所作《神曲》后的一些感想。
《神曲》是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用托斯卡纳地方文字所写的诗集,文中充满各种象征,影射着整个中世纪的意大利。诗集中,但丁想象出了一个新的世界,他把这个世界分为了三个部分,既地狱、净界和天堂。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他迷路了,然后由向导带领来到地狱,再层层至上,最后到达上帝面前。《神曲》展示着但丁漫天无际的想象力和无比坚定的意志力,浑然天成的优美诗词告诉读者他对贫苦黑暗的体验和对黑暗必将过去,光明必将到来的信念。
李斯特拜读《神曲》后,对其感触颇深,于是创作了戏剧效果极强,且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但丁读后感》。在《但丁读后感》中,李斯特为了让听众更加清楚地理解他的思想,剔除了一切多余的装饰,不再单纯为表现演奏者的技巧而添加炫技片段。他只选用几个简单的元素,通过速度、强度、节奏、和声、织体及音乐表情等的多元变化创作音乐。大多数人认为《但丁读后感》是隐晦不易理解的,但倘若在读过《神曲》之后再来欣赏这首作品,就会惊喜地发现《但丁读后感》与《神曲》之间有很多巧妙的联系。下面笔者就一一阐述《但丁读后感》是如何通过音乐表现《神曲》这部诗歌的情节以及李斯特读后的感想的。
三、曲目分析
首先看看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这是一部采用类似奏鸣曲曲式结构创作的幻想曲,采用这种特殊的曲式结构并不是李斯特心血来潮标新立异,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这种曲式结构既有奏鸣曲式的框架结构及突出的戏剧效果,又有幻想曲式典型的浪漫主义声响色彩。李斯特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曲式结构融合在这首“神曲的读后感”中,表现了但丁在神曲中描绘的世人生前对七大罪(骄,贪,惰等)的难以抵抗和死后轮回中受罚的不同场景,仿佛是李斯特对在传统世俗观的环境中勇于冲破枷锁迎来自由新生的感想的影射。
整首作品分为引子(1到34小节)、第一部分(35到114小节)、第二部分(115到289小节)、第三部分(290到373小节)(因为这部作品并不是正统的奏鸣曲式,曲中几乎只体现出奏鸣曲式“快——慢——快”的速度特点而没有再现部等典型奏鸣曲式结构,所以在划分中笔者不采用呈示部等表示)。
①引子
引子部分以沉重的八度在低声部下行展开,速度为Andant maestoso(庄严高贵的行板)。A到降E的增四度音程带来了强烈的不协和感,让听众顷刻想象到地狱之门开启时的恐怖气氛。这个动机(谱例1)及其变奏在整首作品中出现了多次,是李斯特赋予《但丁读后感》的第一个主要音乐元素。这部分不宜弹奏过慢,否则将减小紧张度,给听众的冲击力和阴森感也会随之变小。在两次不同音域上的下行后(1到12小节),速度加快(Piu moto),之前沉重有力(pesante)的和弦变为干净利落的顿音(13到24小节),紧张的气氛仿佛神曲中但丁找到了向导维其略②,并不断请求逃离那覆盖欲望的森林③。
谱例1
之后,25到28小节,左右手卡农式的交替出现,似乎是但丁紧跟维其略的步伐悄悄行进。29到34小节,出现了全曲的第二个主要音乐元素(既第二个动机),左右手交叉出现双十六分音符,并再次加速(stringendo)(谱例2),压抑的弱奏仿佛是为表现《神曲》中但丁焦躁不安的心情。
谱例2
②第一部分
从35小节开始,作品正式进入第一部分,速度为Presto agitato assai(十分激动、焦急的急板)。这部分又分为三段,a(35到76小节)、b(77到102小节)、c(103到114小节)。这三段从音域、强度和织体上都层层递进,表现出但丁笔下《神曲》地狱篇中描绘的越来越压抑的场景及氛围。从35小节起,引子部分中的第二个动机经过变奏以主题的形式出现。这个主题建立在左手低声部的低音八度上,高声部则是左右手密集的交替和弦,句子长且有强烈的起伏(谱例3)。这种不断的重复让听众仿佛变成了《神曲》中的但丁,看到了地狱中那些懦夫、无信教者、背叛者等正不断经受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罚。
谱例3
从54小节起,主题再次变奏,音乐表情disperato(绝望的),音域也提高八度,八度双音变为八度和弦,恐怖的气氛变得更加强烈,这为后期的高潮做了充分的铺垫。从77小节开始,b小调转为升f小调,强度加强到ff, 左手以八度形式在低声部不断递进冲刺,右手则是密集震音。几个华彩经过句后,紧接一段压抑的断奏,在音域提高的过程中逐渐爆发,最后在103小节来到了第一部分的高潮。此时调性转为升F大调,左右手以大跨度的和弦作为支撑,中间是密集迅猛的八度下行,显得庄严雄伟,令人荡气回肠之后,115到123小节再现引子部分的第一动机,且回原速。这是一个插部,同引子首次出现时有一定变化,明显趋于明朗的大调,仿佛描绘《神曲》地狱篇最后的时刻,曙光到达,但丁在维其略的带领下爬出洞口,来到光明世界看到灿烂的群星时舒缓的心情。 ③第二部分
接下来的第二部分(124到289小节),描写了《神曲》中但丁来到净界的画面,同样分为三段,a(124到180小节)、b(181到272小节)、(273到289小节)。不可否认,李斯特无疑是个天才,他十分善于将一个动机在不同的速度、力度及和声等变化的情况下转化出多种表情来表现不同的场景。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他的《b小调奏鸣曲》中相同旋律经过变化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形象。在《但丁读后感》中也是将一个动机巧妙运用于不同场景中。
在124小节,引子中的第二动机经过变奏,再次在这里出现。不同于之前第一部分中宏伟热烈的主题形象,这里变为了Andante(行板),旋律放慢的同时变得更加轻柔优美且富有表情,表现了但丁在经历地狱中惊悚的画面后,来到净界时轻松的心情。曲中高声部的旋律表现着冥冥中的贝亚德④拉着但丁的手旋转,而低音部左手小指敲击的上行旋律则好像但丁温文尔雅的回应。
之后,136小节开始,旋律不再飘渺,变为marcato(强调的),如同富有思念的歌唱,悠扬而深情。在这一段中,由于自由的节奏及各个钢琴演奏者不同的心境,有着各种不同速度及深度的处理,但绵长的旋律都表达了但丁对贝亚德的单纯崇高的爱。从157小节开始,主题再次变奏,在旋律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为密集的织体(谱例4)。右手小指不断弹奏出的旋律仿佛《神曲》中精灵在轻盈飞舞,低声部象征着在远远的地方但丁缓慢的吟诵,二者之间则是像碎钻般隐隐闪烁的分解和弦,仿佛净界深邃的星空。
167小节开始,旋律再次变奏,出现了三次不同层次的递进,虽然高声部音域相同,但由于主题变化了音域并加快速度,同样表现出强烈的呼之欲出的感情。在这整个a段中,都表现着《神曲》中但丁恬静淡美或直接热烈的倾吐,似乎不管这世界上还有多少苦难,还有多少折磨及刑罚,只要回想到圣母般纯净的贝亚德,一切都那么的美好了。李斯特之所以花如此之多的篇幅描写净界中美好的场景,应该也和他自身的经历相关。虽然在社交及公开演奏上无往不利,但李斯特有着各方面的压力(例如在旅行演奏中伴随荣誉而来的各种批评诽谤和不怀好意的挖苦都会造成李斯特的心理压力),他始终对自由、解脱、纯洁十分向往,并“坚持着宽恕所有人的原则”⑤,这使他最终他投向了宗教的怀抱(“1865年4月25日,李斯特加入教会,接受了神父称号,成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⑥)。想来李斯特是在深有同感的情况下才写出了如此优美的旋律。
谱例4
从181小节开始,曲中再次回到压抑阴森的氛围。第一动机再次出现,变奏为增四减五音程,速度提高到Allegro moderato(有节制的快板),音量也骤减到PP。这种压抑感仿佛是朦胧的人影在雾中闪现⑦,需要加上弱奏踏板调节过于明亮的音色。之后,189到198小节,右手转为密集的震音,而左手的旋律部分似乎是神秘的游行队⑧奏出的欢迎曲。在199小节第二动机变奏再现,连续递进不断转调的和弦仿佛表现但丁对于与真实的贝亚德重逢时的激动心情。曲中不断转换和声调性后不可避免地最终爆发,雷鸣般扫过键盘的具有华彩效果的上行八度将全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从211小节开始,再次加速(piu mosso),并奇妙的再现第一动机的变奏发展(谱例5)。
谱例5
之后,曲子转调至降A大调,宏伟壮烈的气息透进每一个音符,不断撞击听众的心灵。在这一段中,不应有过多的rubato,只有严格的节奏才能构建《神曲》里但丁英雄受命时正面伟岸的形象⑨。在这部分中调性不断转换,仿佛表现但丁失去向导后的犹豫,但是他在贝亚德的引导下终于知道“他所取的路径和神的路径相距是地和最高的天这样的比例”⑩,这壮烈的身躯没有些许的缓慢。从245小节开始,音乐再次进入忧伤阴郁的片段,似乎是李斯特在影射但丁的真实人生。但丁是一个颇具正义感但一生充满悲剧的人物,在他因为政党斗争而作为牺牲品被流放时,他对了这个罪恶的世界充满了绝望。但即使他生活得穷困潦倒,也不愿低下头颅放下气节回到家乡当现任党派的走狗。在这篇李斯特的读后感中不断重复着向上冲刺的和弦都在表现这个为气节不低头的英雄形象,以及李斯特对这个形象产生的深深的共鸣。
④第三部分
作品来到第三部分,表现了《神曲》中天堂篇的场景。这段分为两部分,a(290至299小节)、b(300至373小节)。a部分中右手是平静清晰的震音,左手勾勒了优美歌唱的旋律,表现但丁站在了境界山顶,和贝亚德一起向诸天飞翔的场面⑾。虽然这仅是短短10小节,宁静的气氛却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谱例6)。
谱例6
从300小节开始,加速(piu mosso),仿佛但丁正式进入了第一重天⑿,气氛变得庄严隆重。300到304小节是四次不断递进的双手八度,之后推进了两小节,在第一部分的高潮主题再次出现。这是全曲的最大高潮,表现了《神曲》里但丁对上帝颂歌,希望得到公平的判断的场景。这段为Allegro(快板),持续的大跨度和弦构成的旋律再次树立了但丁英雄的形象,充分表现出但丁为之宿命而奉献自身奋力追求的使命感和崇高感。318小节,第一动机以全曲最后高潮的前奏再现。327小节开始,再次改变为活泼生动的快板(Allegro vivace),右手是持续的密集热情的震音,左手旋律如定音鼓般直接有力。339小节开始是段急板的炫技片段,这段大跳不应过弱,须逐渐加强以推动到最后的高潮。从353小节开始,第一部分的主题再次出现,并变得更为坚定,密集的音使音量变得更为洪亮庄严,表现了但丁与神会面的场景,气氛神圣崇高。从361小节起,和弦骤减,用少量的但坚定有力的音表达了但丁对神最虔诚的膜拜。
最后,第366小节起,尾声部分,再次出现引子中的第一动机,速度回原,似乎表现黎明前的最后的安静,右手部分沉重的和弦是但丁那攀爬的脚步,加上左手部分的密麻的直击人心的震音,最后以低沉的和弦壮丽结束,表现了但丁对他所了解的生存意义最终的抒发。 四、小结
通过对《但丁读后感》的浅略分析,笔者深刻体会到李斯特在创作过程中是多么精巧细致。他仅仅运用引子部分中的两个简单动机,再加以变奏充分发展,就构架出了如此庞大的作品。并且由于作品表达出了深刻的文学内涵,抽象的音乐也变得更加形象且富有感染力。但丁的《神曲》被视为一部人与神大胆对话的宣言,这是但丁对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有力反抗。而在文艺复兴后思想大为开放的20世纪,李斯特为何还会为《神曲》写出如此深刻的读后感?原因在于:李斯特对于当时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活目标的无法掌控导致他迫切的需要一些出口来疏导自己的茫然,这时阅读《神曲》则能产生深刻的共鸣和启发。这篇“‘神曲’的读后感”深邃但又天马行空的浪漫,不论铺天盖地密密麻麻的华丽和弦炫技片段,还是两个动机的不断变奏交相辉映,都说明这又是李斯特一部独具特点且激励人心的作品。这么看来,李斯特绝对不仅仅是一位有着极高钢琴演奏技艺的钢琴家,无可争议的,他也是一位在作曲上有着极高造诣的作曲家。我相信这部作品因为极高的文学内涵将被长久欣赏。
注释:
①引号中的话摘自《李斯特》([俄]亚科夫·米尔什坦著)上卷第四章,版本见参考文献。
②维其略:但丁现实生活中的一位大师,古诗人,作有史诗《爱奈特》,对但丁有深刻的影响,这里但丁将他变为了地狱里自己的向导,表达他跟随这位大师的心意。
③森林:这是但丁在地狱篇第一篇中描写的第一个场景。这个黑暗森林象征人世的过失和罪恶,或指当时意大利之党派斗争和社会的腐败。
④贝亚德:但丁在现实中的初恋,也是唯一的情人。这位早年夭折的少女开启了但丁心目中最纯洁的爱情之窗。在这里,但丁已经将这位女人神化为了伴他飞向天堂的圣女。
⑤摘自《李斯特》张巍著,版本间参考文献。
⑥摘自《李斯特》,张巍著,版本见参考文献。
⑦人影:贝亚德到达但丁之前在雾中若隐若现。
⑧游行队:这里出自于《神曲》净界篇第二十九篇贝亚德出现前出现的神秘的游行队伍。
⑨英雄形象:《神曲》净界篇第三十三篇中但丁听取贝亚德预言,并接受使命时的形象。
⑩引号中的话摘自于《神曲》净界篇第三十三篇,出处见参考文献。
⑾飞天:出自于《神曲》天堂篇第一篇中但丁和贝亚德从净界山顶像天堂飞翔的场景。
⑿第一重天:出自于《神曲》天堂篇第二篇,但丁将天堂分为九重天,在此进入天堂的第一重天“月球天”。
参考文献
[1]《但丁读后感》李斯特著,布达佩斯版.
[2]《神曲》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1月北京第二版.
[3]《西方音乐史》[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著,有美国诺顿公司授权,根据1988年第[4]版翻译出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96年北京第一版.
[4]《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美]保罗·亨利·朗格著,张洪岛译,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82年9月北京第一版.
[5]《李斯特》[俄]亚科夫·米尔什坦著,张玉芝、彭小平译,莫斯科音乐出版社授权人们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8月北京第一版.
[6]《李斯特》张巍著,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1997年1月第一版.
[7]《欧洲中世纪简史》C·沃伦·霍莱斯特著,陶松寿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8年1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雷雨虹,钢琴表演文学硕士,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现就任于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舞蹈音乐暨钢琴伴奏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