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寄宿妈妈,不是保姆
萨斯卡通(Saskatoon)的一座独立房屋前,中国女孩苏丹轻轻地拍打着房门。
门打开,8岁的小女孩Ashlee一边大声呼喊着:“丹,我超级想你”,一边扑进苏丹的怀里。小女孩的妈妈Kelly紧跟着给了苏丹一个热情的拥抱,微笑着说:“欢迎回家,丹!John正在做你最爱吃的烤肋排。”苏丹抱起Ashlee,追随着Kelly走向厨房,心中泛起一阵阵暖意。
John和Kelly是苏丹在加拿大留学的寄宿家庭的家长,在苏丹上大学之前,曾和他们一起生活了5年。5年前,John和Kelly从一群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中“认养”了来自上海的小女孩苏丹,但这个他们眼中可爱腼腆的中国女孩却一度成为他们生活中最大的“麻烦”。
出国以前,苏丹从未离开过父母,更不懂什么是寄宿家庭。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苏丹和大部分中国独生子女一样,从来不用做任何家务,所以从进入John和Kelly家的那一刻开始,苏丹就抱定“寄宿家庭要照顾我的一切”的想法。而在加拿大,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分子,从小帮着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才是正常现象。
苏丹住进寄宿家庭之后,每天除了吃饭上学,剩余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在家里看电视、上网,这让寄宿妈妈Kelly非常不满意。Kelly认为这对于苏丹练习英语和融入自己的家庭都是不利的,于是她开始试着分配一些简单的家务给苏丹,比如让苏丹帮自己的女儿一起整理玩具,希望通过这些事能让苏丹有更多和家人交流的机会。
但文化的差异让苏丹无法理解Kelly的善意安排,反而觉得自己的父母支付了自己在寄宿家庭的费用,自己只需要安心学习就好,理所应当被照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苏丹觉得寄宿家庭“妈妈”Kelly的角色就是一位保姆,不管Kelly如何调动她融入的积极性,苏丹都只是消极地回应。这种情况让Kelly觉得非常失望,甚至偷偷地和自己的丈夫John商量,要不要让苏丹离开。后来,John主动担起了和苏丹交流沟通的“工作”,才让情况得以好转。
回忆起那段时间,苏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她说:“加拿大妈妈Kelly不懂中国文化,而我也不了解国外的寄宿家庭,这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如果不是John在家里总是主动地找我谈心,带着我做家务,像父亲一样照顾我帮助我,可能就不会有后来我们亲如一家人的这份感情。和他们一起生活的日子让我成长很快。”
爱与痛的边缘
近些年随着低龄留学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小留学生离开父母独自到海外读高中。
由于未满18岁,所以无论上公立高中还是上走读私立,这些小留学生必须生活在寄宿家庭里,由寄宿家庭的成年人作为他们的监护人。在北美多元化的寄宿家庭中生活,中国留学生可以与当地一起生活,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北美的文化,学习语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性,又不可避免地使学生与家庭主人之间出现矛盾。
资深留学顾问Grace就表示:“中国家长对寄宿家庭基本上没有选择的主动权,也无法亲自了解。事实上,留学生和寄宿家庭之间的问题不是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而是在双方相处中慢慢暴露的。”特别是对于中国孩子到北美读高中这件事,中外家长有很多期望值和认知上的差异。尤其是交换学生,寄宿家庭认为你是来交流文化的,所以希望你通过参与他们的日常活动来了解他们的文化。而中国父母都是抱着小留学生在美国读大学热身的目的,他们的目标就是在美国高中取得好成绩,并为此全力以赴。双方预期的错位,难免会在日常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矛盾,苏丹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个案。
除此之外,中外家庭之间不同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矛盾频生的关键。北美寄宿家庭都非常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所以即使交了费用,中国家长和留学生也要理解这和花钱租房子是完全不同的。不管留学生晚点回家或不回家吃晚饭,还是有朋友来访,都应该先征得所在寄宿家庭的允许,擅自邀请朋友留宿更是寄宿家庭的“雷区”。Grace知道有一个孩子就曾经因为自作主张留朋友在家过夜,与寄宿家庭产生了激烈争吵,更因为不肯道歉,最后不得不离开。
“未经同意,就随便用家里的东西或者吃冰箱里的食物;不告知寄宿家庭,就随便在朋友家过夜;即使自己花钱,但经常浪费食物。以上这些都会引起留学生与寄宿家庭之间的不愉快。虽然也偶有因寄宿家庭有偏见引起的矛盾,但大部分矛盾来自中国留学生对国外文化和家庭生活习惯的不了解。如果事先做好准备,绝大部分矛盾都可以避免。”教育专家Christian补充道。
一个寄宿家庭的诞生
听完留学生与寄宿家庭之间的“恩恩怨怨”,很多人不免好奇,究竟什么是寄宿家庭,什么人愿意接受留学生住宿在自己家呢?什么样的家庭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寄宿家庭呢?
寄宿家庭,顾名思义,就是给自己家庭成员以外的外国人提供住宿条件的家庭,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美国,愿意接待外国留学生的家庭大多出于爱心,有些是纯粹的助人为乐,有些是因为喜欢东方文化,也有些是因为领养了中国孩子,希望通过中国留学生能帮助领养孩子多了解中国文化。根据留学顾问Grace的总结,自身具有留学或者移民背景的家庭、60~75岁之间的空巢老人家庭和教会家庭更愿意接受留学生住宿,成为寄宿家庭。
虽然大多数寄宿家庭都是出于好意,但是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很多美国人对中国知之甚少,特别是一些相对保守的农业地区,部分家庭因为教育程度低,对其他国家和文化缺乏了解,因而思维狭隘,内心排外。这样的寄宿家庭往往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对他人的文化和价值观持有偏见,容易把文化、宗教、价值观等强加于他人。
教育专家Christian认为:“对于中国留学生,一个合格的寄宿家庭应该具备良好的家庭氛围,愿意了解中国文化,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寄宿学生,并且寄宿家庭家长有爱心和责任心。”
那么,一个符合要求的美国寄宿家庭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据Grace介绍,为了帮助国际留学生选出合适的寄宿家庭,美国的相关部门需先做市场调查,通过收集人口群体、地理位置、当地媒体、地方组织、知名社区成员等重要数据,来制定招聘寄宿家庭的策略。考虑到国际留学生的安全,每一个备选的美国寄宿家庭,都要经过重重关卡筛选而出,需经过包括市场调查、招募、问卷调查、电话面试、相关部门实地考察、背景调查、文件注册等多个步骤的审查。
招聘过程中,寄宿家庭还需要提供非常详细的家庭成员信息,比如家庭成员包括宠物的情况、接待国际学生的原因、对国际学生的期望及所在社区情况、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等等。相关部门还会对寄宿家庭成员的犯罪记录、性犯罪记录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确认其身份号码是否与社会安全号码相符合。
与人为善,不如拥抱文化
中国留学生虽然经常与美国寄宿家庭成员因文化差异、语言门槛产生一些误会,但良好的沟通能帮助留学者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拥有美好的寄宿家庭体验,让寄宿家庭变成今后留学之路上的坚实后盾。
教育专家Christian强调说:“既然选了寄宿家庭,就应当入乡随俗,学会适应当地生活习惯和文化。不管家里有孩子还是没孩子的寄宿家庭,他们都希望学生能花些时间跟他们交流,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观点。老外大多喜欢直来直去, 所以在跟住家的日常相处中,不妨用坦率的态度与寄宿家庭进行沟通,大多事情都可以很快解决。”
一些国内来的孩子与他们的寄宿家庭相处如家人,有的家庭会为孩子专门学习做中餐;有的寄宿家长到学校与老师认真讨论孩子的学习和升学问题,为住在自己家的学生写推荐信;有的像John和Kelly一样,还会把如今曾经在自己家寄宿过、已经上了大学的留学生邀请回来吃饭。
有人认为一些中国学生会为了不找麻烦,忍饿,忍病痛,但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留学生家长一定要在国内就早作准备,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鼓励孩子大胆坦诚地跟寄宿家长或者学校老师说出来。此外,家长应为孩子寻找声誉好的中介公司,签订责权明确的法律合同;与交流学生项目在中国、美国本地的负责人和学校的负责人保持畅通的联系;最好能在学校所在地找到华人朋友或华人组织,以备紧急情况下孩子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包括法律援助。
让未成年儿女出国留学本身就是个充满冒险的举动,所以身为父母的除了牵挂,还要早作准备,理性智慧地对待处理像“寄宿家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萨斯卡通(Saskatoon)的一座独立房屋前,中国女孩苏丹轻轻地拍打着房门。
门打开,8岁的小女孩Ashlee一边大声呼喊着:“丹,我超级想你”,一边扑进苏丹的怀里。小女孩的妈妈Kelly紧跟着给了苏丹一个热情的拥抱,微笑着说:“欢迎回家,丹!John正在做你最爱吃的烤肋排。”苏丹抱起Ashlee,追随着Kelly走向厨房,心中泛起一阵阵暖意。
John和Kelly是苏丹在加拿大留学的寄宿家庭的家长,在苏丹上大学之前,曾和他们一起生活了5年。5年前,John和Kelly从一群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中“认养”了来自上海的小女孩苏丹,但这个他们眼中可爱腼腆的中国女孩却一度成为他们生活中最大的“麻烦”。
出国以前,苏丹从未离开过父母,更不懂什么是寄宿家庭。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苏丹和大部分中国独生子女一样,从来不用做任何家务,所以从进入John和Kelly家的那一刻开始,苏丹就抱定“寄宿家庭要照顾我的一切”的想法。而在加拿大,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分子,从小帮着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才是正常现象。
苏丹住进寄宿家庭之后,每天除了吃饭上学,剩余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在家里看电视、上网,这让寄宿妈妈Kelly非常不满意。Kelly认为这对于苏丹练习英语和融入自己的家庭都是不利的,于是她开始试着分配一些简单的家务给苏丹,比如让苏丹帮自己的女儿一起整理玩具,希望通过这些事能让苏丹有更多和家人交流的机会。
但文化的差异让苏丹无法理解Kelly的善意安排,反而觉得自己的父母支付了自己在寄宿家庭的费用,自己只需要安心学习就好,理所应当被照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苏丹觉得寄宿家庭“妈妈”Kelly的角色就是一位保姆,不管Kelly如何调动她融入的积极性,苏丹都只是消极地回应。这种情况让Kelly觉得非常失望,甚至偷偷地和自己的丈夫John商量,要不要让苏丹离开。后来,John主动担起了和苏丹交流沟通的“工作”,才让情况得以好转。
回忆起那段时间,苏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她说:“加拿大妈妈Kelly不懂中国文化,而我也不了解国外的寄宿家庭,这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如果不是John在家里总是主动地找我谈心,带着我做家务,像父亲一样照顾我帮助我,可能就不会有后来我们亲如一家人的这份感情。和他们一起生活的日子让我成长很快。”
爱与痛的边缘
近些年随着低龄留学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小留学生离开父母独自到海外读高中。
由于未满18岁,所以无论上公立高中还是上走读私立,这些小留学生必须生活在寄宿家庭里,由寄宿家庭的成年人作为他们的监护人。在北美多元化的寄宿家庭中生活,中国留学生可以与当地一起生活,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北美的文化,学习语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性,又不可避免地使学生与家庭主人之间出现矛盾。
资深留学顾问Grace就表示:“中国家长对寄宿家庭基本上没有选择的主动权,也无法亲自了解。事实上,留学生和寄宿家庭之间的问题不是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而是在双方相处中慢慢暴露的。”特别是对于中国孩子到北美读高中这件事,中外家长有很多期望值和认知上的差异。尤其是交换学生,寄宿家庭认为你是来交流文化的,所以希望你通过参与他们的日常活动来了解他们的文化。而中国父母都是抱着小留学生在美国读大学热身的目的,他们的目标就是在美国高中取得好成绩,并为此全力以赴。双方预期的错位,难免会在日常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矛盾,苏丹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个案。
除此之外,中外家庭之间不同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矛盾频生的关键。北美寄宿家庭都非常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所以即使交了费用,中国家长和留学生也要理解这和花钱租房子是完全不同的。不管留学生晚点回家或不回家吃晚饭,还是有朋友来访,都应该先征得所在寄宿家庭的允许,擅自邀请朋友留宿更是寄宿家庭的“雷区”。Grace知道有一个孩子就曾经因为自作主张留朋友在家过夜,与寄宿家庭产生了激烈争吵,更因为不肯道歉,最后不得不离开。
“未经同意,就随便用家里的东西或者吃冰箱里的食物;不告知寄宿家庭,就随便在朋友家过夜;即使自己花钱,但经常浪费食物。以上这些都会引起留学生与寄宿家庭之间的不愉快。虽然也偶有因寄宿家庭有偏见引起的矛盾,但大部分矛盾来自中国留学生对国外文化和家庭生活习惯的不了解。如果事先做好准备,绝大部分矛盾都可以避免。”教育专家Christian补充道。
一个寄宿家庭的诞生
听完留学生与寄宿家庭之间的“恩恩怨怨”,很多人不免好奇,究竟什么是寄宿家庭,什么人愿意接受留学生住宿在自己家呢?什么样的家庭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寄宿家庭呢?
寄宿家庭,顾名思义,就是给自己家庭成员以外的外国人提供住宿条件的家庭,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美国,愿意接待外国留学生的家庭大多出于爱心,有些是纯粹的助人为乐,有些是因为喜欢东方文化,也有些是因为领养了中国孩子,希望通过中国留学生能帮助领养孩子多了解中国文化。根据留学顾问Grace的总结,自身具有留学或者移民背景的家庭、60~75岁之间的空巢老人家庭和教会家庭更愿意接受留学生住宿,成为寄宿家庭。
虽然大多数寄宿家庭都是出于好意,但是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很多美国人对中国知之甚少,特别是一些相对保守的农业地区,部分家庭因为教育程度低,对其他国家和文化缺乏了解,因而思维狭隘,内心排外。这样的寄宿家庭往往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对他人的文化和价值观持有偏见,容易把文化、宗教、价值观等强加于他人。
教育专家Christian认为:“对于中国留学生,一个合格的寄宿家庭应该具备良好的家庭氛围,愿意了解中国文化,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寄宿学生,并且寄宿家庭家长有爱心和责任心。”
那么,一个符合要求的美国寄宿家庭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据Grace介绍,为了帮助国际留学生选出合适的寄宿家庭,美国的相关部门需先做市场调查,通过收集人口群体、地理位置、当地媒体、地方组织、知名社区成员等重要数据,来制定招聘寄宿家庭的策略。考虑到国际留学生的安全,每一个备选的美国寄宿家庭,都要经过重重关卡筛选而出,需经过包括市场调查、招募、问卷调查、电话面试、相关部门实地考察、背景调查、文件注册等多个步骤的审查。
招聘过程中,寄宿家庭还需要提供非常详细的家庭成员信息,比如家庭成员包括宠物的情况、接待国际学生的原因、对国际学生的期望及所在社区情况、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等等。相关部门还会对寄宿家庭成员的犯罪记录、性犯罪记录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确认其身份号码是否与社会安全号码相符合。
与人为善,不如拥抱文化
中国留学生虽然经常与美国寄宿家庭成员因文化差异、语言门槛产生一些误会,但良好的沟通能帮助留学者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拥有美好的寄宿家庭体验,让寄宿家庭变成今后留学之路上的坚实后盾。
教育专家Christian强调说:“既然选了寄宿家庭,就应当入乡随俗,学会适应当地生活习惯和文化。不管家里有孩子还是没孩子的寄宿家庭,他们都希望学生能花些时间跟他们交流,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观点。老外大多喜欢直来直去, 所以在跟住家的日常相处中,不妨用坦率的态度与寄宿家庭进行沟通,大多事情都可以很快解决。”
一些国内来的孩子与他们的寄宿家庭相处如家人,有的家庭会为孩子专门学习做中餐;有的寄宿家长到学校与老师认真讨论孩子的学习和升学问题,为住在自己家的学生写推荐信;有的像John和Kelly一样,还会把如今曾经在自己家寄宿过、已经上了大学的留学生邀请回来吃饭。
有人认为一些中国学生会为了不找麻烦,忍饿,忍病痛,但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留学生家长一定要在国内就早作准备,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鼓励孩子大胆坦诚地跟寄宿家长或者学校老师说出来。此外,家长应为孩子寻找声誉好的中介公司,签订责权明确的法律合同;与交流学生项目在中国、美国本地的负责人和学校的负责人保持畅通的联系;最好能在学校所在地找到华人朋友或华人组织,以备紧急情况下孩子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包括法律援助。
让未成年儿女出国留学本身就是个充满冒险的举动,所以身为父母的除了牵挂,还要早作准备,理性智慧地对待处理像“寄宿家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