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治疗介入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EN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社会工作专业有很强的指引作用,已成为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以留守儿童的个案为例,呈现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儿童个案工作中的介入流程,以期对该类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派;留守儿童
  一、个案背景
  案主张某,男,13岁,郑州高新区某村人,初中辍学。张某性格腼腆、孤僻、自卑,习惯独来独往,学习成绩较差。父母是在广州务工人员,母亲性格急躁,喜欢埋怨,父亲性格较强势,因而经常发生家庭矛盾。张某父母总是在不同场合抱怨其学习不好,导致张某学习压力大,逐渐形成自卑的心理。经过自己的努力,张某考上了一所初中,上学没多久因不善人际关系或无法接受所教知识等原因辍学,并外出打工,还频繁换工作。一年半前,张某再一次由于不合群离职后,一直没有找工作,也不回学校读书。远在广州的父母对张某的行为非常不解,觉得他不务正业,父亲更是常常对其冷嘲热讽,怒斥张某没出息。
  二、案主资料收集
  案主的舅舅通过电话主动向社工求助,第一次面谈时,张某将心中的困惑告知社工。张某过年在老家和父母产生了很大摩擦,希望通过自己这一年多对心理学和神学的研究,和父母分享,缓解家庭的矛盾。社工了解到案主童年过得非常不开心,得不到双亲的鼓励和支持,父母一直用打骂的方式对待他,导致自己自卑,性格孤僻。在过去的一年,案主一直在自学心理学和神学,觉得这些课程能帮助放松自己。父母却认为他不务正业,没有出息。此外,案主认为父母相处存在不少问题,试图让他们接受心理学,提高幸福感。案主表示,自己没有朋友,生活中一直独来独往,迷恋网上虚拟世界,现实生活一团糟。家里从来没有搞过卫生,东西堆积满屋子,自己也无从下手收拾,头绪很乱。
  为进一步了解案主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社工从他周边群体了解更多的情况。通过案主的父母、姐姐了解到张某自从一年前从学校辍学后,就经常呆在家中,到处去参加心理学和神学培训班。又由于小时候家人对其比较严厉,希望他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没想到给案主带来那么大的伤害,让他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变得偏激固执。、
  三、案主的问题评估
  1.个人层面问题
  自信心不足与自卑心理。父母从小对案主要求严厉,缺乏关爱是导致案主产生自卑的重要原因。进入初中之后,案主在学校屡屡受挫,导致其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与交际能力都产生了较大的怀疑更打击了他的自信心,致使他对自己的未来感觉的焦虑。
  2.家庭层面问题
  案主公开抱怨和指责家人,认为无法和家人不能和睦,父母不懂自爱,不会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给自己造成重大的心理创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有很大不足,但案主没有看到家庭成员为他的付出,缺乏对家庭成员的理解,导致家庭成员关系紧张。
  3.社会层面问题
  想出去打工,一是年龄小,二是找工作困难。近十年来,职场上的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的各方面要求,特别是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案主对工作待遇要求也很高,以案主的学历层次,找一份案主认为理想的工作是有难度,这使案主产生對生活的恐慌感。
  四、介入目标
  (一)帮助案主挖掘自己的优点和能力,提高案主和老师与同学的互动,通过义工活动,使他学会融入到班集体中去。
  (二)帮助案主与远在广州的父母进行有效沟通,使得双方可以相互理解,友善相处。
  (三)帮他联系学校,争取完成初中学业。
  五、个案工作理论模式
  在个案工作运用过程中,“人在情境中”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核心概念,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其中“人”是指个人内在的心理体系,“情境”指个人生活的社会网络及物质环境。
  对于本案例的留守儿童而言,他的生活网络功能的情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认知状况,案主自我效能感底,自我认知能力不足。这种情况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尽可能建立帮助案主建立朋辈关系,参与互动,从优势视角挖掘案主优势,从而给案主增能,提高其自信心;协助重建家庭支持网络,促进案主和父母互相了解,让案主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的态度来面对遇到的问题。
  六、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1.初步了解(一个月左右)
  因是舅舅介绍,案主比较信任社工,讲述了自己过年和父母发生的不愉快经历。社工用非反思技巧,肯定和接纳案主的问题,给予案主支持,寻找案主感兴趣的话题,鼓励案主分享和父母互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并且注意倾听案主的言语,感受案主的情绪变化,建立与案主相互信任的关系。
  多次约见案主,通过反思性治疗技术,用讨论、发问等访谈方式,鼓励案主进行自我反思,帮助案主厘清他的想法,改变自我认知水平。
  用间接治疗方法改善案主家庭支持系统。案主父母在广州务工,经案主同意,社工与案主父母进行电话会谈,通过交谈了解其父母对于案主的看法和期待,和他们讲述案主目前的状况和困惑,同时肯定他们对案主的培养,并引导他们反思以往与案主相处方式的不当之处。引导父母接纳案主的情绪,理解案主希望为他们增能的苦心。
  2.加深认识(一个半月左右)
  用反思性治疗技术鼓励案主反思过往和父母冲突的情景,修正自我认知,对错误的自我形象进行纠正,建立正确的自我意向。另一方面,鼓励案主积极和父母多沟通,表明自己迫切改变现状的心理状态和行动,请求获得父母的支持,也引导案主多反思父母的培养之恩,肯定父母对案主的付出和努力。
  社工征求案主的同意,创造合适的机会让案主来做义工,通过义工服务,参与社会互动;鼓励案主参与,提高学习知识的方法与技巧;此外,社工邀请案主参加增能、提高自信心小组,通过小组分享,鼓励案主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建立和不熟悉人交流的自信,发现个人的优点,减轻心理压力。
  3.评估与结案(一周)
  社工与案主评估目标达成情况,同意结案。社工提前一周和案主讨论结案问题,社工帮案主回顾整个工作过程,肯定案主的努力,巩固案主已经取得的改变,增强案主自主解决问题的信心。
  案主与部分一起参加活动的义工建立了联系,热心参加儿童兴趣培训班。案主从刚开始不愿回到学校,到现在愿意尝试在学校学习,提升了自我价值。对于家庭成员关系处理,案主会定期打电话给父母,增加了与父母的沟通,相处较融洽。
  七、总结反思
  (一)个案实施结束的效果评估
  本次个案采用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相关方法对案主的问题进行了个案介入,整个治疗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案主正确认识自我,和家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改善了家庭支持系统,在社会参与过程,提高社会融入集体的意识,极大增强了案主克服困难的决心。
  (二)个案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
  在本个案中,发现案主的问题是多变的,这与其处于未成年时期,心理与思想不成熟有很大关系,大多数青少年案主求助时并不清晰自己的核心问题所在或者不清楚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社工必须运用合适的工作手法,通过深挖和澄清,协助案主找到导致问题的关键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实现高质量的帮扶。
  作者简介
  刘冬霞(1981.2-),女,荥阳市民政局。
  李沛(1981.2-),女,郑州高新区益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美国内科学委员会(ABIM)基金会在全美发起为期2年(2013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的5项明智选择(Choosing Wisely)活动,迄今已经得到全美50个专科委员会的积极响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经过专家小组论证,分别提出了各自的5项明智选择.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帮助所有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懂得并选择有科学证据支持的、无害的、真正需要的检查与治疗,避免重复诊疗和过度诊疗.美国老年医
摘要:目的探讨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03—2020.03期间入院治疗的4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观察组(250例),对照组采用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采用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以血糖控制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上下降都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
目的 研究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dc)对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谷胱苷肽-S-转移酶1(GSTP1)和维A酸受体β2(RARβ2)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 方法 5-Aza-dc作用LNCaP细胞,观察其生长状态,并应用CCK8法检测5-Aza-dc作用前后LNCaP存活率.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用药后LNCaP的GSTP1
目的 观察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VP)术后早期患者排尿状况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TUVP术,试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对照组未服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30天的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剩余尿量(BRU)、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FN)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干预作用. 方法 将8周龄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n=10).干预组、模型组小鼠饮用含铝水(0.4 g/100 ml)及隔日1次皮下注射200 mg/kg D-半乳糖,并每日1次分别灌胃25 mg/kg SFN和等量蒸馏水,同时设立溶媒对照组.90 d后检测血铝水平、脑组织Aβ沉积情况及大脑皮质氧化应激相关指标. 结果 模型组和
目的 观察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德莫林)联合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慢性溃疡的疗效. 方法 共收治老年糖尿病足部慢性溃疡患者93例,随机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进行内科治疗和局部换药的基础上,治疗组外敷德莫林联合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对照组患者创面则覆盖0.5%碘伏油纱布,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菌培养阳性率. 结果 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41.6±
目的 观察肌松闭环注射系统(CLMRIS)联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在老年人全身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腹部手术麻醉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经验组和CLMRIS组,每组50例.经验组根据麻醉师临床经验判断用药实施麻醉;CLMRIS组依据肌松闭环注射系统指导肌松药使用.在入室、诱导即刻、插管、切皮
摘要:本文分析了20世紀90年代以来医疗卫生领域对口支援的相关研究,梳理为五类:四类是以对口支援的对象作为划分的研究,支援的对象是:农村、社区、灾区和民族地区;第五类为其他研究,数量较少,我归纳了在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中,相对独特的视角和总结性研究。  关键词:对口支援;医疗卫生;医疗保障  一、研究背景  医疗卫生对口支援政策开展以来,强度不断增加,举措不断深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面对提升贫困地区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与老年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查体的BPH切除术后5年以上65~88岁患者152例,测量患者血压、体质量、身高,体质指数(BMI)、前列腺症状评分,生化分析包括晨空腹血糖(FGB)、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目的 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2012年的载文被引情况,评价该杂志的载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方法 利用万方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 2012年所载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该杂志所载论文被引频次、作者补引情况、基金项目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期刊论文的即年指标和被引半衰期. 结果 该杂志2008-2012年共刊载论文1567篇,有377篇论文被引用,被引用率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