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1月25日,“杜牧墓保护研讨会”在陕西西安举行,可当专家学者赶到杜牧墓遗址时,吃惊地发现杜牧墓已被挖成了菜地。
史载杜牧为京兆万年人,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人。西安市于2012年正式认定,杜氏家族墓位于长安区大兆街道司马村。而杜牧墓是杜氏家族墓地的一部分。从媒体披露的杜氏家族墓地图片中可以看到,一片平整的土地上有一大一小两个凹陷下去的土坑,地上除了落叶和枯枝,还零散地分布着一些绿色植物。
“孤坟三尺土,谁可为培栽?”这是杜牧晚年奄奄一息时写下的诗句,大意是:死后有谁会给自己的坟墓培上三尺新土呢?没想到千年之后,竟一语成谶,杜牧在故乡长安的长眠之地成了一片低洼菜地,而且常年与垃圾、猪圈、粪便相伴。被推崇备至的一代诗人、散文家杜牧之墓址,竟沦落到这种破败荒凉的境地,令人唏嘘不已。目睹此现状,从专家学者到一众网友,纷纷提出要对杜牧墓加大保护力度,尽快做好修复工作,或建一个杜牧纪念馆,以体现对杜牧的敬意。
多维解读
对传统文化应有敬意
在文物保护领域,杜牧墓遗址的遭遇可谓一桩令人痛心疾首的典型丑闻、惨案。作为一种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名人故居和墓地具有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正因此,不少地方拼命争夺名人故居或墓地,甚至争夺神话传说、文艺作品中虚构人物的“户籍”。那么,货真价实的杜牧墓遗址为何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难道真是因为文物古迹太多了,保护不过来?
在历史文化底蕴上,西安的确有“逞富摆阔”的先天资本和条件,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财富再多也禁不住如此糟蹋。和没有名人墓地而争抢乃至硬造名人墓地的地方相比,西安守着杜牧墓遗址却让其变成一片荒凉的菜地,实在令人可惜和遗憾。西安号称“一城文化,半城神仙”,难道就这样粗暴对待曾给这座城市带来荣光的“神仙”吗?
无论是一千多年前的长安还是今天的西安,这座城市都应该有杜牧的一席之地,因为杜牧已成为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成为一种巨大的历史文化存在。不管杜牧墓是否存在,也不管建不建纪念馆,杜牧及其诗文都将永远流传下去恩泽后人。而我们所痛心的是,有些人一边喊着保护传统文化,一边却糟蹋传统文化。事实上,杜牧墓的处境何尝不是文保领域的一个凄凉而又充满讽刺意味的缩影?
抢救历史文化名人墓地意义重大
其实说起来,杜牧墓地确实经历坎坷,变菜地也有历史原因。据报道,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挖其墓土“给生产队饲养室垫圈”。而且,当时文物保护意识普遍不强,一些村民私自挖土盖房。这导致仅在一两年时间内,7米多高的墓土便被挖尽,如今冢的中心只遗留下一个方坑。
如果说以往挖墓土对杜牧墓地造成的破坏多少有些主客观因素影响,尚情有可原。那值得深思的是,为何时至今日,在倡导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全社会共识的今天,在积极抢修破损文物已成为很多地方自觉行为的眼下,杜牧墓地仍然在遭受新的创伤?
网上有种说法是,“陕西文物、遗址太多,保护不过来”,这固然是一种调侃,透着股抑制不住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但这不能成为当地文物保护部门推卸责任的借口。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文物出土,越来越多的遗址被发现,这要求我们必须下更大力气去保护。另一方面,唐诗是我国璀璨的文化珍宝,即便在灿若星辰的唐朝诗人里,杜牧也有着无可替代的内涵与价值,墓地作为后人了解诗人的一个重要渠道,意义重大,一旦毁损就很难复原。
再者,当地如果真有长远的眼光与谋划,就应当认识到,即便是从利益角度考量,及时合理地抢救杜牧墓地,并与周边的杜淹、杜如晦等历史文化名人墓地一同进行综合保护,也不失为打造当地旅游资源的一种方式。让当地人对祖先的文学成就與人格魅力产生敬仰,让外地游客有机会抒发思古幽情,无论是从商业价值还是精神价值来说,岂不都比挖地种菜有意义得多?
史载杜牧为京兆万年人,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人。西安市于2012年正式认定,杜氏家族墓位于长安区大兆街道司马村。而杜牧墓是杜氏家族墓地的一部分。从媒体披露的杜氏家族墓地图片中可以看到,一片平整的土地上有一大一小两个凹陷下去的土坑,地上除了落叶和枯枝,还零散地分布着一些绿色植物。
“孤坟三尺土,谁可为培栽?”这是杜牧晚年奄奄一息时写下的诗句,大意是:死后有谁会给自己的坟墓培上三尺新土呢?没想到千年之后,竟一语成谶,杜牧在故乡长安的长眠之地成了一片低洼菜地,而且常年与垃圾、猪圈、粪便相伴。被推崇备至的一代诗人、散文家杜牧之墓址,竟沦落到这种破败荒凉的境地,令人唏嘘不已。目睹此现状,从专家学者到一众网友,纷纷提出要对杜牧墓加大保护力度,尽快做好修复工作,或建一个杜牧纪念馆,以体现对杜牧的敬意。
多维解读
对传统文化应有敬意
在文物保护领域,杜牧墓遗址的遭遇可谓一桩令人痛心疾首的典型丑闻、惨案。作为一种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名人故居和墓地具有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正因此,不少地方拼命争夺名人故居或墓地,甚至争夺神话传说、文艺作品中虚构人物的“户籍”。那么,货真价实的杜牧墓遗址为何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难道真是因为文物古迹太多了,保护不过来?
在历史文化底蕴上,西安的确有“逞富摆阔”的先天资本和条件,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财富再多也禁不住如此糟蹋。和没有名人墓地而争抢乃至硬造名人墓地的地方相比,西安守着杜牧墓遗址却让其变成一片荒凉的菜地,实在令人可惜和遗憾。西安号称“一城文化,半城神仙”,难道就这样粗暴对待曾给这座城市带来荣光的“神仙”吗?
无论是一千多年前的长安还是今天的西安,这座城市都应该有杜牧的一席之地,因为杜牧已成为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成为一种巨大的历史文化存在。不管杜牧墓是否存在,也不管建不建纪念馆,杜牧及其诗文都将永远流传下去恩泽后人。而我们所痛心的是,有些人一边喊着保护传统文化,一边却糟蹋传统文化。事实上,杜牧墓的处境何尝不是文保领域的一个凄凉而又充满讽刺意味的缩影?
抢救历史文化名人墓地意义重大
其实说起来,杜牧墓地确实经历坎坷,变菜地也有历史原因。据报道,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挖其墓土“给生产队饲养室垫圈”。而且,当时文物保护意识普遍不强,一些村民私自挖土盖房。这导致仅在一两年时间内,7米多高的墓土便被挖尽,如今冢的中心只遗留下一个方坑。
如果说以往挖墓土对杜牧墓地造成的破坏多少有些主客观因素影响,尚情有可原。那值得深思的是,为何时至今日,在倡导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全社会共识的今天,在积极抢修破损文物已成为很多地方自觉行为的眼下,杜牧墓地仍然在遭受新的创伤?
网上有种说法是,“陕西文物、遗址太多,保护不过来”,这固然是一种调侃,透着股抑制不住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但这不能成为当地文物保护部门推卸责任的借口。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文物出土,越来越多的遗址被发现,这要求我们必须下更大力气去保护。另一方面,唐诗是我国璀璨的文化珍宝,即便在灿若星辰的唐朝诗人里,杜牧也有着无可替代的内涵与价值,墓地作为后人了解诗人的一个重要渠道,意义重大,一旦毁损就很难复原。
再者,当地如果真有长远的眼光与谋划,就应当认识到,即便是从利益角度考量,及时合理地抢救杜牧墓地,并与周边的杜淹、杜如晦等历史文化名人墓地一同进行综合保护,也不失为打造当地旅游资源的一种方式。让当地人对祖先的文学成就與人格魅力产生敬仰,让外地游客有机会抒发思古幽情,无论是从商业价值还是精神价值来说,岂不都比挖地种菜有意义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