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城城址
“直上千万仞,周围数十里。昂昂焉,写嵩岱之真容,隐隐焉,括蓬壶之雅趣……”。这是《智城碑》描绘的唐代廖州名山——智城山之景象,挺拔而不失俊秀,清幽有如仙境。因此,连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慕名一游,就实不足为奇了。
智城城址在智城山的一隅,位于上林县白圩镇爱长村智城垌。城址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至永淳元年(682年)之间,是唐代澄州刺史韦厥隐居的州所及其后裔唐代廖州刺史韦敬办的庄园。城址内山崖壁上的摩崖石刻《智城碑》是现存记录古代广西地区社会状况的最早碑刻之一,号有“岭南第一唐碑”之称。
2006年秋,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上林县文物管理所对智城城址进行调查并局部试掘,对城址布局和文化堆积有了初步了解。
上林是多山的地区,智城山层峦叠嶂,高度在100米~276米之间。智城垌就是智城山东南面山间的2个前后相连的宽阔山谷,四周石山环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唐代的智城就是利用智城垌的险峻地形,在两山谷及其四周几个山口处修筑城墙,而形成有前外城、后内城的人工和自然山峰相结合的城池,城内修建生活居住设施。据实测,利用山谷地形加入工修筑城墙而成的城址,形状完全是依山就势天然的不规则形的山谷地貌,东西宽南北窄,东西最宽处为530米,南北最宽处为250米,整个内外城址,略呈上弧月形。智城山城外前方一带为平坦宽阔的河谷小平原,上林县最大河流清水河自西而东横贯,这一带自古是农业耕作的沃土。在唐代,这一带是人口稠密,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因此唐朝政府在这里建立羁縻州县。加强统治。
智城遗址内,地表杂草丛生,灌木密集,地表散布有较多的陶片和瓦片。试掘时,在探方的文化层中出土的四系灰陶罐残片等,均为当地典型的唐代遗物。
智城城址分为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略似镰形,平坦宽阔,占地77亩,外城入口处城墙,位于东南面山谷口两山之间,长P00米,残高在2米~3米之间,底宽约40米,顶宽约10米。城墙为石筑基础,在夯土墙外包垒砌片石,城墙中部底设有排水沟与城外的池塘相接。人口城门开于左边靠山一侧,宽仅1.5米,至今保存石质门槛、安门石窝等遗迹。
外城内的遗迹遗物不多。前部靠入口城墙不远处,有一口圆形水井,是在天然泉眼的基础上加宽并以石块砌壁,井深较浅,井口边缘铺一圈小石子。南面靠山麓有石磙一个,半埋地下,半露地面,长150厘米,一头大一头小,直径54厘米~70厘米,两头的中间凿孔。外城內最重要的文物是在东面石山崖壁上有称为岭南第一碑的《智城碑》。
内城在外城的北面,隔一山口与外城相通。平面形状近圆形,中部地面略凹,占地17亩。内城东南面山口修筑一道城墙,把整个智城城址一分为二,是智城的第二道防护城墙,即使智城入口的第一道城墙被敌人攻陷,智城守护者仍可退守内城,利用高大坚固的第二道城墙继续坚守。该段城墙连接左右两边的山峰,实测长30米、高27米,底宽70米、顶宽35米,经长年风雨侵蚀,其高宽度已非始建原状。在西边山峰靠峭壁一侧开一门出入。内城北面两山之间隘口处,也依山形山势修筑了一道北城墙,其目的是防范敌人从北面山隘口侵入。北城墙是在山隘的地面上加高,保存比较完整,长40米、高2米~5米,底宽20米、顶宽10米。内城的这两道城墙也为土石结构,石筑基础,在夯土墙外包垒砌片石,同外城人口城墙的做法。
内城地面中部发现一口圆形水井,井深达6米,井壁垒砌石块而成,一壁陡直,一侧分为3级,便于上下取水,井口边沿铺石子。水井的四周有排列整齐的柱洞,似原有井亭之类的设施。内城西面地面上保存圆形石臼2个,各直径90厘米左右,臼窝孔径43厘米,其中一个石臼从中间裂开分成两片。双窝孔石臼一个,长方形,长157厘米、宽87厘米、高50厘米。石碾一个,碎裂,中有槽,原径约7米。石臼石碾位置的外侧均见有柱洞,推测其上可能应搭有雨棚之类的设施。这些应是作坊的遗迹,重现了城址内当时人们自给自足的生活场景。试掘还在水井的南面不远处发现一组有规则分布的柱洞,分析应是干栏建筑遗存,说明内城是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居住场所。
此外,外城墙和内城南墙的外侧各有一口水塘。外水塘呈不规则水渠形向东南方向伸延,通人清水河,西北与城墙内的低洼水面相通,积约1.5亩。紧靠内城南墙外侧的内水塘,略呈椭圆形,面积约3.75亩。这两个水塘应是修筑城墙取土所形成,也同时利于城内的排水、城防和取水。
智城城址合理利用智城山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选择四面环山的智城垌石山谷地构建,以四周陡峭的石灰岩山体的天然屏障作城垣,城内平面布局结构完全依四周山体围成的形状,只在山谷隘口间夯筑城墙作为分隔和防护,如此利用天然险峻石山和山谷构筑城池,省工省料,坚固无比,易守难攻,可谓巧夺天工。城内生活设施齐备,遇有攻城围困,可保食住无忧,作长期的坚守。智城依山、傍水、临田,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它是岭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唐代城址,对于研究唐初羁縻州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
《智城碑》和《大宅颂碑》
《智城碑》位于外城内东南面山脚的崖壁上,是摩崖石刻,东距第一道城墙即外城人口城墙25米。刻于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高164厘米、宽78厘米,无碑额,首题“廖州大首领,左玉钤卫、金谷府长上左果毅都尉、员外置上骑都尉、检校廖州刺史韦敬办智城碑一乎并序”。末落款署“维大周万岁通天二年岁次丁酉肆月辛卯朔柒日癸酉检校无虞县令韦敬一制”。碑文由序文和诗两部分组成,内容是盛赞智城山及其一带风光名胜,颂扬韦敬办的文治武功。全碑分24行,共1126字。字体正楷,字径1.5厘米。碑文中的“日”“月”“星”“天”“地”“年”皆用武则天颁行字。此外,还杂有变体字、异体字和简化字(如万、灾等)。
《大宅颂碑》东距智城城址4.5公里,位于澄泰乡洋渡村石牛山(俗称“剥庙山”)南面一个奢口岩洞中的石壁上。石牛山西南面是西来之澄江与北来之汇水河汇合处,南临大河,东南面是沿河一片良田,北面、东北面是连绵不断的石山。碑刻于唐永淳元年(682年),碑高95厘米,宽64厘米。共17行,每行字数不等,最少一字,最多28字,共382字。字体是北魏风格楷书,字径在1.2厘米~4.5厘米之间。作者是“岭南大首领、鹣州都云县令、四品子韦敬办”。碑文由序、颂、诗三部分组成,内容是赞美“大宅”地理位置的险要和坚固,颂扬韦敬办统治下子民生活的富庶。碑中杂有变体字、异体字、简化字和土俗字。
《智城碑》和《大宅颂碑》是现存记录壮族社会状况最早的摩崖石刻之一,其内涵丰富,在民族、历史、宗教、文学、文字、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有“岭南第一,第二唐碑”之称。
从两碑上唐王朝所封官衔、封号和武则天颁行字的使用等情况看,可知当时唐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往来十分密切,表明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汉壮人民无论政治上文化上都有密切关系。《智城碑》使用了武则天自创字,是南方民族地区保存武则天自创字的唯一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价值。
碑文赞美智城一带风光和“智城”“大宅”坚固状况,字里行间透出当时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状况:“前临活壤,凤粟与蝉稻芬敷”“林麓西屯,结成帷之叶”“黎庶甚众,粮粒丰储”“人皆礼仪,俱闲秽色”“田家酒浊,漳户琴清”,呈现出一幅生产丰收、生活富裕的田园生活画面,表明唐初岭南壮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已有长足的发展。
两碑中充满道教和祖先崇拜的气氛,“赤城玄圃,辟崐阆之仙都,金阙银台,列瀛洲之秘境”“遍满诸邑,宗庙嘉存”“众化所都,群灵之宅”“神化攸归,灵祇是托”,表明汉族地区的道教神仙学说和宗法观念早已深入壮族地区。
《智城碑》是壮族文人创作的杰作。序文娴熟地运用六朝骈体文,状物写景生动传神,引用经典准确自然,遣词炼句精当贴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表现出作者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书体正楷,取字方正,笔划横平竖直,俊秀健逸,结体端庄,布白疏朗,是初唐南疆石刻的书法艺术精品。
壮族地区民间流传许多土俗壮字,是在汉字的影响下,依照汉字的结构及造字方法创造出来的,明清时期流行最盛,但其起源于何时,尚不明确。《大宅颂碑》上有土俗字,为土俗壮字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例证。
通观二碑,它们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唐初壮族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宗教、文化、教育等社会状况较为全面的历史文献。
“直上千万仞,周围数十里。昂昂焉,写嵩岱之真容,隐隐焉,括蓬壶之雅趣……”。这是《智城碑》描绘的唐代廖州名山——智城山之景象,挺拔而不失俊秀,清幽有如仙境。因此,连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慕名一游,就实不足为奇了。
智城城址在智城山的一隅,位于上林县白圩镇爱长村智城垌。城址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至永淳元年(682年)之间,是唐代澄州刺史韦厥隐居的州所及其后裔唐代廖州刺史韦敬办的庄园。城址内山崖壁上的摩崖石刻《智城碑》是现存记录古代广西地区社会状况的最早碑刻之一,号有“岭南第一唐碑”之称。
2006年秋,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上林县文物管理所对智城城址进行调查并局部试掘,对城址布局和文化堆积有了初步了解。
上林是多山的地区,智城山层峦叠嶂,高度在100米~276米之间。智城垌就是智城山东南面山间的2个前后相连的宽阔山谷,四周石山环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唐代的智城就是利用智城垌的险峻地形,在两山谷及其四周几个山口处修筑城墙,而形成有前外城、后内城的人工和自然山峰相结合的城池,城内修建生活居住设施。据实测,利用山谷地形加入工修筑城墙而成的城址,形状完全是依山就势天然的不规则形的山谷地貌,东西宽南北窄,东西最宽处为530米,南北最宽处为250米,整个内外城址,略呈上弧月形。智城山城外前方一带为平坦宽阔的河谷小平原,上林县最大河流清水河自西而东横贯,这一带自古是农业耕作的沃土。在唐代,这一带是人口稠密,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因此唐朝政府在这里建立羁縻州县。加强统治。
智城遗址内,地表杂草丛生,灌木密集,地表散布有较多的陶片和瓦片。试掘时,在探方的文化层中出土的四系灰陶罐残片等,均为当地典型的唐代遗物。
智城城址分为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略似镰形,平坦宽阔,占地77亩,外城入口处城墙,位于东南面山谷口两山之间,长P00米,残高在2米~3米之间,底宽约40米,顶宽约10米。城墙为石筑基础,在夯土墙外包垒砌片石,城墙中部底设有排水沟与城外的池塘相接。人口城门开于左边靠山一侧,宽仅1.5米,至今保存石质门槛、安门石窝等遗迹。
外城内的遗迹遗物不多。前部靠入口城墙不远处,有一口圆形水井,是在天然泉眼的基础上加宽并以石块砌壁,井深较浅,井口边缘铺一圈小石子。南面靠山麓有石磙一个,半埋地下,半露地面,长150厘米,一头大一头小,直径54厘米~70厘米,两头的中间凿孔。外城內最重要的文物是在东面石山崖壁上有称为岭南第一碑的《智城碑》。
内城在外城的北面,隔一山口与外城相通。平面形状近圆形,中部地面略凹,占地17亩。内城东南面山口修筑一道城墙,把整个智城城址一分为二,是智城的第二道防护城墙,即使智城入口的第一道城墙被敌人攻陷,智城守护者仍可退守内城,利用高大坚固的第二道城墙继续坚守。该段城墙连接左右两边的山峰,实测长30米、高27米,底宽70米、顶宽35米,经长年风雨侵蚀,其高宽度已非始建原状。在西边山峰靠峭壁一侧开一门出入。内城北面两山之间隘口处,也依山形山势修筑了一道北城墙,其目的是防范敌人从北面山隘口侵入。北城墙是在山隘的地面上加高,保存比较完整,长40米、高2米~5米,底宽20米、顶宽10米。内城的这两道城墙也为土石结构,石筑基础,在夯土墙外包垒砌片石,同外城人口城墙的做法。
内城地面中部发现一口圆形水井,井深达6米,井壁垒砌石块而成,一壁陡直,一侧分为3级,便于上下取水,井口边沿铺石子。水井的四周有排列整齐的柱洞,似原有井亭之类的设施。内城西面地面上保存圆形石臼2个,各直径90厘米左右,臼窝孔径43厘米,其中一个石臼从中间裂开分成两片。双窝孔石臼一个,长方形,长157厘米、宽87厘米、高50厘米。石碾一个,碎裂,中有槽,原径约7米。石臼石碾位置的外侧均见有柱洞,推测其上可能应搭有雨棚之类的设施。这些应是作坊的遗迹,重现了城址内当时人们自给自足的生活场景。试掘还在水井的南面不远处发现一组有规则分布的柱洞,分析应是干栏建筑遗存,说明内城是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居住场所。
此外,外城墙和内城南墙的外侧各有一口水塘。外水塘呈不规则水渠形向东南方向伸延,通人清水河,西北与城墙内的低洼水面相通,积约1.5亩。紧靠内城南墙外侧的内水塘,略呈椭圆形,面积约3.75亩。这两个水塘应是修筑城墙取土所形成,也同时利于城内的排水、城防和取水。
智城城址合理利用智城山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选择四面环山的智城垌石山谷地构建,以四周陡峭的石灰岩山体的天然屏障作城垣,城内平面布局结构完全依四周山体围成的形状,只在山谷隘口间夯筑城墙作为分隔和防护,如此利用天然险峻石山和山谷构筑城池,省工省料,坚固无比,易守难攻,可谓巧夺天工。城内生活设施齐备,遇有攻城围困,可保食住无忧,作长期的坚守。智城依山、傍水、临田,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它是岭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唐代城址,对于研究唐初羁縻州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
《智城碑》和《大宅颂碑》
《智城碑》位于外城内东南面山脚的崖壁上,是摩崖石刻,东距第一道城墙即外城人口城墙25米。刻于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高164厘米、宽78厘米,无碑额,首题“廖州大首领,左玉钤卫、金谷府长上左果毅都尉、员外置上骑都尉、检校廖州刺史韦敬办智城碑一乎并序”。末落款署“维大周万岁通天二年岁次丁酉肆月辛卯朔柒日癸酉检校无虞县令韦敬一制”。碑文由序文和诗两部分组成,内容是盛赞智城山及其一带风光名胜,颂扬韦敬办的文治武功。全碑分24行,共1126字。字体正楷,字径1.5厘米。碑文中的“日”“月”“星”“天”“地”“年”皆用武则天颁行字。此外,还杂有变体字、异体字和简化字(如万、灾等)。
《大宅颂碑》东距智城城址4.5公里,位于澄泰乡洋渡村石牛山(俗称“剥庙山”)南面一个奢口岩洞中的石壁上。石牛山西南面是西来之澄江与北来之汇水河汇合处,南临大河,东南面是沿河一片良田,北面、东北面是连绵不断的石山。碑刻于唐永淳元年(682年),碑高95厘米,宽64厘米。共17行,每行字数不等,最少一字,最多28字,共382字。字体是北魏风格楷书,字径在1.2厘米~4.5厘米之间。作者是“岭南大首领、鹣州都云县令、四品子韦敬办”。碑文由序、颂、诗三部分组成,内容是赞美“大宅”地理位置的险要和坚固,颂扬韦敬办统治下子民生活的富庶。碑中杂有变体字、异体字、简化字和土俗字。
《智城碑》和《大宅颂碑》是现存记录壮族社会状况最早的摩崖石刻之一,其内涵丰富,在民族、历史、宗教、文学、文字、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有“岭南第一,第二唐碑”之称。
从两碑上唐王朝所封官衔、封号和武则天颁行字的使用等情况看,可知当时唐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往来十分密切,表明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汉壮人民无论政治上文化上都有密切关系。《智城碑》使用了武则天自创字,是南方民族地区保存武则天自创字的唯一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价值。
碑文赞美智城一带风光和“智城”“大宅”坚固状况,字里行间透出当时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状况:“前临活壤,凤粟与蝉稻芬敷”“林麓西屯,结成帷之叶”“黎庶甚众,粮粒丰储”“人皆礼仪,俱闲秽色”“田家酒浊,漳户琴清”,呈现出一幅生产丰收、生活富裕的田园生活画面,表明唐初岭南壮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已有长足的发展。
两碑中充满道教和祖先崇拜的气氛,“赤城玄圃,辟崐阆之仙都,金阙银台,列瀛洲之秘境”“遍满诸邑,宗庙嘉存”“众化所都,群灵之宅”“神化攸归,灵祇是托”,表明汉族地区的道教神仙学说和宗法观念早已深入壮族地区。
《智城碑》是壮族文人创作的杰作。序文娴熟地运用六朝骈体文,状物写景生动传神,引用经典准确自然,遣词炼句精当贴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表现出作者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书体正楷,取字方正,笔划横平竖直,俊秀健逸,结体端庄,布白疏朗,是初唐南疆石刻的书法艺术精品。
壮族地区民间流传许多土俗壮字,是在汉字的影响下,依照汉字的结构及造字方法创造出来的,明清时期流行最盛,但其起源于何时,尚不明确。《大宅颂碑》上有土俗字,为土俗壮字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例证。
通观二碑,它们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唐初壮族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宗教、文化、教育等社会状况较为全面的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