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更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探究性学习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的课题。我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在实践中摸索、验证,不断研究数学教学,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能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四个环节,其基本操作流程为:创设情境——经历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评价。
一、创设情境,启发探索
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真正使他们学得有趣、有效。
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精心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进行启发诱思。例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用游戏、故事导入,或通过竞赛、小品、猜谜语等形式,融教学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此外。还可以设置悬念导人。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探究性学习能力作了最基础的铺垫。
二、经历探究,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探索数学知识的机会,关注学生每一个知识点的获取。探究学习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的过程。这种方式并不是只追求一个结论,而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促进知识的自我生成。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究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每个学生都能围绕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具体的学习方法来实现:
1.自主观察,归纳规律。
这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立观察和感知去探索,在讨论交流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和新方法,逐步解决教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例如,在“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中,展示各种数据时(即不同数位的数),不是告诉学生比较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自由选择两种数据比一比,学生很难顿悟出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这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一些式子,并把无序的式子分成了有序的两类,即一类是位数不同的两个数进行比较,一类是位数相同的两个数进行比较,让学生讨论这样分类的依据,再在展示分类情况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规律。学生再次进行观察、比较、小组讨论:“数位相同的怎样比较大小?数位不相同的又怎样比较大小呢?”通过全班交流,学生就容易顿悟出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而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提出猜想,验证规律。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数学需要猜想,许多伟大的科学结论往往源于猜想。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数学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在数学学习中,猜想作为一种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在例题教学中得出等式(4 2)×25=4×25 2×25,并适时地出示一组问题:“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这些算式中真的隐含着规律,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不过,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能再举些例子进行验证吗?”学生举例后交流共享,进一步充足了学习材料。当学生验证等式左右两边相等之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发现的规律。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了一个有价值的探索过程,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活动。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
3.动手操作,体验规律。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获得。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动一遍。”操作活动可以更好地为数学思考服务。为此,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让学生通过自己亲历摸一摸、摆一摆、拆一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同时经过分析、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朦胧模糊的各种想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而获得真切、可信的数学知识。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先让学生将一根吸管随意地剪成三段,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操作探究后,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这时,再次让学生自己找出原因,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比一比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发现比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的和比第三根长时确实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若三根一样长,则任意两根和起来的长度大于第三根。为巩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让学生再任意地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体会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一次又一次的操作探索活动让他们积极思考,带动着他们再操作,使他们发现数学规律、数学现象。在这样不断探索又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享受着探索带给他们的兴奋,享受着与发现随之而来的惊奇。享受着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快乐。
4.尝试自学,探索规律。
自学是学习的需要。叶圣陶曾指出:“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在各科学习中学会自学的本领。”在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制订自学提纲。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引导学生借助资料解决自学中的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以培养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不明白的问题,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意见和看法,以矫正、补充和完善自学成果。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也能激发学生深入钻研的意向,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这里,强调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反比例的应用”教学中,出示以下的自学提纲:(1)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你是怎样去判断的?(2)它们的比例关系式是什么?(3)怎样列式计算?学生按思考题自学。容易抓住看书的要领,知道看什么,怎么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逐步养成看书的习惯和方法。学生在看书过程中独立思考、分析、比较、概括,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思想和信息。这时,学生中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观点,有的说速 度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有的说成反比例关系。“比例的应用”关键是确定题中不变量。特别是变量的比例关系,如果不充分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也只是照本宣科解题。于是我让双方各自说理由,在学生辨析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最终他们正确判断出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三、实践应用,深化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要学会应用。”只有学会应用,才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本环节以应用与拓展的形式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学生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通过练习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
教师在精心组织练习时,对学生应该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技巧,侧重发展哪些能力,要做到心中有数。一要重在练基础知识,练基本技能。二要做到难度适中,体现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强主动发展的意识。三是设计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放性习题让学生继续探讨。此外,可以把课内的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探究中巩固所学知识。并用课内所学的知识指导进一步的探究实践。课外拓展延伸的设计是多方面的,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查找与该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或者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读物,写数学日记,开展数学比赛。组织教学游戏,到校外进行调查、访问、测量等实践活动。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计算装修房间所需要的地砖及费用。这样学生必须对房间的面积进行测量计算,再到市场了解地砖的尺寸规格及单价。然后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切实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四、总结评价,交流体会
总结评价是一节课的尾声,是探究性学习的升华。在课的结尾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梳理、分析总结、揭示规律、提炼升华,既强化了学习数学的策略和方法,拓宽延伸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因此,教师在学生总结时,应关注学生的体验,及时给予激励性、引导性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向成功,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轻松地学习。总结活动进行得越全面、越深刻、越热烈,越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潜能就易于激发。教学也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烙饼的策略”课尾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给大家提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锅里最多放三张饼,情况又会怎样呢?又有怎样的规律呢?”多么聪明的孩子啊!知识在这里得到升华,学生在交流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总之,在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让学生的知识、想象、情感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数学、探究数学,在数学的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一、创设情境,启发探索
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真正使他们学得有趣、有效。
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精心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进行启发诱思。例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用游戏、故事导入,或通过竞赛、小品、猜谜语等形式,融教学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此外。还可以设置悬念导人。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探究性学习能力作了最基础的铺垫。
二、经历探究,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探索数学知识的机会,关注学生每一个知识点的获取。探究学习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的过程。这种方式并不是只追求一个结论,而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促进知识的自我生成。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究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每个学生都能围绕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具体的学习方法来实现:
1.自主观察,归纳规律。
这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立观察和感知去探索,在讨论交流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和新方法,逐步解决教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例如,在“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中,展示各种数据时(即不同数位的数),不是告诉学生比较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自由选择两种数据比一比,学生很难顿悟出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这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一些式子,并把无序的式子分成了有序的两类,即一类是位数不同的两个数进行比较,一类是位数相同的两个数进行比较,让学生讨论这样分类的依据,再在展示分类情况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规律。学生再次进行观察、比较、小组讨论:“数位相同的怎样比较大小?数位不相同的又怎样比较大小呢?”通过全班交流,学生就容易顿悟出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而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提出猜想,验证规律。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数学需要猜想,许多伟大的科学结论往往源于猜想。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数学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在数学学习中,猜想作为一种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在例题教学中得出等式(4 2)×25=4×25 2×25,并适时地出示一组问题:“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这些算式中真的隐含着规律,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不过,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能再举些例子进行验证吗?”学生举例后交流共享,进一步充足了学习材料。当学生验证等式左右两边相等之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发现的规律。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了一个有价值的探索过程,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活动。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
3.动手操作,体验规律。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获得。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动一遍。”操作活动可以更好地为数学思考服务。为此,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让学生通过自己亲历摸一摸、摆一摆、拆一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同时经过分析、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朦胧模糊的各种想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而获得真切、可信的数学知识。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先让学生将一根吸管随意地剪成三段,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操作探究后,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这时,再次让学生自己找出原因,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比一比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发现比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的和比第三根长时确实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若三根一样长,则任意两根和起来的长度大于第三根。为巩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让学生再任意地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体会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一次又一次的操作探索活动让他们积极思考,带动着他们再操作,使他们发现数学规律、数学现象。在这样不断探索又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享受着探索带给他们的兴奋,享受着与发现随之而来的惊奇。享受着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快乐。
4.尝试自学,探索规律。
自学是学习的需要。叶圣陶曾指出:“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在各科学习中学会自学的本领。”在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制订自学提纲。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引导学生借助资料解决自学中的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以培养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的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不明白的问题,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意见和看法,以矫正、补充和完善自学成果。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也能激发学生深入钻研的意向,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这里,强调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反比例的应用”教学中,出示以下的自学提纲:(1)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你是怎样去判断的?(2)它们的比例关系式是什么?(3)怎样列式计算?学生按思考题自学。容易抓住看书的要领,知道看什么,怎么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逐步养成看书的习惯和方法。学生在看书过程中独立思考、分析、比较、概括,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思想和信息。这时,学生中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观点,有的说速 度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有的说成反比例关系。“比例的应用”关键是确定题中不变量。特别是变量的比例关系,如果不充分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也只是照本宣科解题。于是我让双方各自说理由,在学生辨析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最终他们正确判断出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三、实践应用,深化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要学会应用。”只有学会应用,才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本环节以应用与拓展的形式展开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学生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通过练习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
教师在精心组织练习时,对学生应该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技巧,侧重发展哪些能力,要做到心中有数。一要重在练基础知识,练基本技能。二要做到难度适中,体现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强主动发展的意识。三是设计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放性习题让学生继续探讨。此外,可以把课内的探究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探究中巩固所学知识。并用课内所学的知识指导进一步的探究实践。课外拓展延伸的设计是多方面的,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查找与该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或者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读物,写数学日记,开展数学比赛。组织教学游戏,到校外进行调查、访问、测量等实践活动。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计算装修房间所需要的地砖及费用。这样学生必须对房间的面积进行测量计算,再到市场了解地砖的尺寸规格及单价。然后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切实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四、总结评价,交流体会
总结评价是一节课的尾声,是探究性学习的升华。在课的结尾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梳理、分析总结、揭示规律、提炼升华,既强化了学习数学的策略和方法,拓宽延伸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因此,教师在学生总结时,应关注学生的体验,及时给予激励性、引导性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向成功,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轻松地学习。总结活动进行得越全面、越深刻、越热烈,越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潜能就易于激发。教学也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烙饼的策略”课尾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给大家提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锅里最多放三张饼,情况又会怎样呢?又有怎样的规律呢?”多么聪明的孩子啊!知识在这里得到升华,学生在交流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总之,在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让学生的知识、想象、情感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数学、探究数学,在数学的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