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期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zoster related neuralgia,ZRN)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提高ZRN临床疗效和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初次接受PRF治疗的88名中重度疼痛的老年ZRN病人,按PRF干预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3个月)和晚期治疗组(≥3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1、3、6个月对病人进
【机 构】
: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29;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北京100029;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北京100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期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zoster related neuralgia,ZRN)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提高ZRN临床疗效和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初次接受PRF治疗的88名中重度疼痛的老年ZRN病人,按PRF干预时间分为早期治疗组(<3个月)和晚期治疗组(≥3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1、3、6个月对病人进行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随访,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匹配后的样本进行临床疗效差异性分析.结果:在倾向性评分匹配之前,晚期治疗组中爆发痛病人比例高于早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匹配后除了PRF干预时间,其余特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1天、1、3、6个月的NR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01).组间比较,早期治疗组术后1、3、6个月的NRS评分均低于晚期治疗组(P<0.01).术后3、6个月,早期治疗组有效和完全缓解率均明显高于晚期治疗组(P<0.01).术后3、6个月,早期治疗组中PHN发生率低于晚期治疗组(P<0.01).术后6个月,早期治疗组PSQI评分低于晚期治疗组(P<0.01).结论:对于50岁或50岁以上伴有中度至重度疼痛的ZRN病人,早期PRF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短期和长期疗效,并可能预防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向慢性疼痛的发展.
其他文献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临床常见感染,及时发现与治疗,意义重大.本文结合1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报告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治疗过程,并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予以老年心力衰竭(心衰)及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心脏康复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82例老年心衰及急性心梗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以心脏康复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2周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0.14±4.28),(41.30±4.4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20±3.95),(48.26±4.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延缓作用.方法 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百令胶囊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前后肾功能.结果 康复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7.12±3.12),(47.22±3.72)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 6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依据随机法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快速康复外科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外科组的满意度评分为(95.24±3.72)分高于对照组的(83.21±2.56)分
疼痛作为本能反应可以使机体避免更严重的伤害,同时,疼痛作为一种疾病或症状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一直以来,由于研究技术的限制,人们对调控疼痛行为的脑内结构认识非常有限,不够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高度特异性病毒工具,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观察和干预方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疼痛脑机制的认识.本文简单介绍了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的发展及应用历史,归纳了不同动物模型条件下基于这两种技术发现的疼痛调控神经结构,并对未来疼痛神经环路机制的可能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以期为临床疼痛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疼痛医学工作者来说可以认为是一个嘉年华之年.诺贝尔奖授予疼痛有关受体(离子通道)的发现者,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复兴,针刺治疗疼痛疾病大型临床试验疗效的确认,这几项都是国内外学术成果的佼佼者.rn一、诺奖的激励rn2021年10月4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研究痛觉问题的两位美国神经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David Julius) 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奖励其在阐明疼痛感受器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1,2].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康复护理对策.方法 92例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停止溢气时间(43.56±2.57)h、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52.45±2.47)h 及住院时间(4.63±2.46)d 均短于对照组的(56.36±4.37)h、(67.37±2.42)h,(6.36±2.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70%低于
九、斩断流通,质量至上rn“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保障药品质量安全”,这是党和国家对人民郑重的承诺.rn郑局长下台后数年,医改是政策的核心,着重解决看病贵、以药养医的问题,稳定保护医保基金,发力工业和医院两端,制定了不少政策.期间,流通行业摇摇摆摆前行,在强势国企不断落子布局,医院药房开始被托管,隔三差五被敲打“小、散、乱”的节奏中,各自寻找更多的生存空间,但依然没有摆脱粗放和混乱的惯性.
目的:探讨18kDa转运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TSPO)是否可以通过激活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自噬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SNL组)、TSPO受体激动剂Ro5-4864处理组(Ro组);第二部分将脊神经结扎模型(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术后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TSPO受体激动剂Ro5-4864处理组(Ro组)和自噬诱导剂Rapamycin处理组(R
共情是体验他人的感觉和情感状态,是社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研究发现小鼠疼痛和吗啡镇痛可以通过短暂的社会接触转移到旁观者身上.光遗传学操控实验表明前扣带皮质(ACC)及其到伏隔核(NAc)的投射选择性地参与疼痛和镇痛的社会转移.相比之下,恐惧的社会转移则不需要ACC到NAc的输入,而是依赖于ACC至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的投射.这些发现表明ACC与人类共情反应密切相关,并通过不同的下游靶点介导不同形式的共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