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护士要面对种种压力,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其不可忽视的职业病。而对其职业倦怠的干预也就成为当今研究关注的热点。文章回顾总结了近年来个体干预和组织干预方式的研究,并对干预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就干预方式选取、实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护士职业倦怠 干预 个体 组织
个体干预方式
文献涉及的具体个体干预方式如下:①人格特征干预:人格特征是工作倦怠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改变人格特征干预倦怠。例如因训练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能力和努力使个体成为更加内控的人,从而减少倦怠;再如国外对护士(耐力)坚韧度方面的干预研究表明:提高护士的坚韧度可提高护理人员应对职业倦怠的水平。②个体主动学习沟通技巧,进行社交训练,创造良好人际氛围。护士在工作中要处理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护护关系,以及工作中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等,良好的沟通技巧是融洽人际关系改变人际环境、减少冲突、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国外有研究开展过如运用幽默等人际沟通技巧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来缓解压力,由此可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建议护士应注重学习人际沟通技巧,从而减少倦怠。③培养积极生活方式,加强自我照护。护士不但要认识到造成工作倦怠感的他因素,还要积极地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如注意合理的饮食和锻炼。另外,在国外提倡护理人员的自我照护也是应对工作倦怠感较常采用的方法,它强调了护理人员本身的自护意识,鼓励个体学习从放松技术到有氧操等的练习,学会自我调适,从而缓解工作压力,减轻职业倦怠感。④采用正确压力应对方式。应对是个体努力对抗压力的一种手段,不同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有关。国外学者对应对模式的研究表明,面对压力采用主动应对方式的护士职业倦怠的得分值低,采用被动应对方式的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得分值高,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所以建议对问题采用更积极的应对手段,而不是逃避。如主动进行放松训练,包括自我放松法、视觉放松法、深呼吸法、深部肌肉放松法、娱乐锻炼等;再如主动进行自我认知调整,通过个体的认知改变来处理由压力引起的不愉快反应,以缓解压力的方法。个体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因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的失败产生倦怠,这一点对初参加工作者而言尤为重要。
组织干预方式
护士职业倦怠是个体因素与组织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考虑到经济性原则,以往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重点差异放在“改变个体”策略上,但实际上仅从单方面入手难以使职业倦怠得到全面有效的改善,组织因素对倦怠有更大的影响。这是因为职业倦怠可以说是一种“职业病”,它的发生发展更大程度上是由组织特点决定的。医院的有关领导和管理者应注意护士工作倦怠对护理工作的不利影响,设法消除可引起护士工作倦怠感的因素。具体包括改善工作情境、提供社会支持,广义组织干预还涉及社会政策法规干预和采取预防措施。
改善工作情境:①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减轻护士的工作负荷;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工资及福利待遇。②管理制度化,任务分配明确;角色和责任明确、减少角色冲突与模糊。③管理中给护士提供建设性的反馈,不能只要求做,不对做的情况给予指导帮助。④更多地接纳护士的意见,让护士参与单位的日常工作等,适当的权利下放提高工作自主性,提高护士地位。⑤评定工作业绩时,护士的优缺点、贡献、失误都要放在重要位置,不能片面、笼统评价。⑥提供与工作相关的训练和信息。
增加管理者或单位的社会支持:①管理者给予情感支持。护士通常期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让领导和服务对象满意;同样,护士也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基本的尊重和支持。管理者可给予护士们能体验到的情感支持,如鼓励和认可等护士们即会因此而增添内心的力量。管理者在临床管理中对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的理解和支持是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的有效途径。②管理者还应对护士的家庭、友情支持予以关注或帮助。制定家庭支持政策,如灵活的工作时间、护士援助和辅导计划、托幼养老服务和信息提供等;重视管理人员对护士家庭方面的支持,如当护士因照顾孩子需要请假时表示理解和关心等做到人性化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护士的家庭冲突,进而预防或矫治护士的工作倦怠。③给予护士知识能力培训支持。一些发达国家的护理学会和医院都相继开展了预防工作倦怠感的课程培训。据文献报道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些医院也开展了类似的培训课程。另外,管理者还可以组织护士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内容包括人际沟通技巧、正确应对方式等。为了营造良好的团体氛围,形成一个能轻松交谈、可以解决苦恼和问题的良性环境,管理者可适时地组织集体活动,并经常性地与下级之间进行沟通。还有的还开展团队建设、自信训练、时间管理等。④建立支持团体。护理人员之间成立支持团体来疏导心理压力是处理工作压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护士们能与同行同事讨论与工作有关的感受和问题,有利于感情上的支持和积极地解决问题。支持团体可由所在科室、医院、支持网等各种途径建立并开展。美国有效地运用了“联系护士”有效的护士援助和辅导计划等,通过专职护士来联系、促进工作压力的自由交流。
广义组织干预还包括社会政策法规干预和预防措施等。目前,护理人员由工作压力所致的工作倦怠感已引起了各国护理学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对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开始立法,并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来保护护士的权益,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也有研究提出,在高等医学院校应以预防职业倦怠为目标,加强对医学生心理素质的系统培养,并对医学生可能出现的适应性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性训练的策略。指出应对职业倦怠的高等医学教育对策:①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加强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②针对医学生的适应性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训练,有效地应对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从降低职业倦怠的角度,可以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训练,让医学生掌握一些有效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包括:合理认知训练、时间管理训练、减压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
关键词 护士职业倦怠 干预 个体 组织
个体干预方式
文献涉及的具体个体干预方式如下:①人格特征干预:人格特征是工作倦怠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改变人格特征干预倦怠。例如因训练把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能力和努力使个体成为更加内控的人,从而减少倦怠;再如国外对护士(耐力)坚韧度方面的干预研究表明:提高护士的坚韧度可提高护理人员应对职业倦怠的水平。②个体主动学习沟通技巧,进行社交训练,创造良好人际氛围。护士在工作中要处理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护护关系,以及工作中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等,良好的沟通技巧是融洽人际关系改变人际环境、减少冲突、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国外有研究开展过如运用幽默等人际沟通技巧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来缓解压力,由此可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建议护士应注重学习人际沟通技巧,从而减少倦怠。③培养积极生活方式,加强自我照护。护士不但要认识到造成工作倦怠感的他因素,还要积极地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如注意合理的饮食和锻炼。另外,在国外提倡护理人员的自我照护也是应对工作倦怠感较常采用的方法,它强调了护理人员本身的自护意识,鼓励个体学习从放松技术到有氧操等的练习,学会自我调适,从而缓解工作压力,减轻职业倦怠感。④采用正确压力应对方式。应对是个体努力对抗压力的一种手段,不同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有关。国外学者对应对模式的研究表明,面对压力采用主动应对方式的护士职业倦怠的得分值低,采用被动应对方式的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得分值高,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所以建议对问题采用更积极的应对手段,而不是逃避。如主动进行放松训练,包括自我放松法、视觉放松法、深呼吸法、深部肌肉放松法、娱乐锻炼等;再如主动进行自我认知调整,通过个体的认知改变来处理由压力引起的不愉快反应,以缓解压力的方法。个体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因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的失败产生倦怠,这一点对初参加工作者而言尤为重要。
组织干预方式
护士职业倦怠是个体因素与组织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考虑到经济性原则,以往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重点差异放在“改变个体”策略上,但实际上仅从单方面入手难以使职业倦怠得到全面有效的改善,组织因素对倦怠有更大的影响。这是因为职业倦怠可以说是一种“职业病”,它的发生发展更大程度上是由组织特点决定的。医院的有关领导和管理者应注意护士工作倦怠对护理工作的不利影响,设法消除可引起护士工作倦怠感的因素。具体包括改善工作情境、提供社会支持,广义组织干预还涉及社会政策法规干预和采取预防措施。
改善工作情境:①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减轻护士的工作负荷;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工资及福利待遇。②管理制度化,任务分配明确;角色和责任明确、减少角色冲突与模糊。③管理中给护士提供建设性的反馈,不能只要求做,不对做的情况给予指导帮助。④更多地接纳护士的意见,让护士参与单位的日常工作等,适当的权利下放提高工作自主性,提高护士地位。⑤评定工作业绩时,护士的优缺点、贡献、失误都要放在重要位置,不能片面、笼统评价。⑥提供与工作相关的训练和信息。
增加管理者或单位的社会支持:①管理者给予情感支持。护士通常期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让领导和服务对象满意;同样,护士也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基本的尊重和支持。管理者可给予护士们能体验到的情感支持,如鼓励和认可等护士们即会因此而增添内心的力量。管理者在临床管理中对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的理解和支持是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的有效途径。②管理者还应对护士的家庭、友情支持予以关注或帮助。制定家庭支持政策,如灵活的工作时间、护士援助和辅导计划、托幼养老服务和信息提供等;重视管理人员对护士家庭方面的支持,如当护士因照顾孩子需要请假时表示理解和关心等做到人性化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护士的家庭冲突,进而预防或矫治护士的工作倦怠。③给予护士知识能力培训支持。一些发达国家的护理学会和医院都相继开展了预防工作倦怠感的课程培训。据文献报道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些医院也开展了类似的培训课程。另外,管理者还可以组织护士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内容包括人际沟通技巧、正确应对方式等。为了营造良好的团体氛围,形成一个能轻松交谈、可以解决苦恼和问题的良性环境,管理者可适时地组织集体活动,并经常性地与下级之间进行沟通。还有的还开展团队建设、自信训练、时间管理等。④建立支持团体。护理人员之间成立支持团体来疏导心理压力是处理工作压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护士们能与同行同事讨论与工作有关的感受和问题,有利于感情上的支持和积极地解决问题。支持团体可由所在科室、医院、支持网等各种途径建立并开展。美国有效地运用了“联系护士”有效的护士援助和辅导计划等,通过专职护士来联系、促进工作压力的自由交流。
广义组织干预还包括社会政策法规干预和预防措施等。目前,护理人员由工作压力所致的工作倦怠感已引起了各国护理学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发达国家对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开始立法,并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来保护护士的权益,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也有研究提出,在高等医学院校应以预防职业倦怠为目标,加强对医学生心理素质的系统培养,并对医学生可能出现的适应性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性训练的策略。指出应对职业倦怠的高等医学教育对策:①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加强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②针对医学生的适应性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训练,有效地应对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从降低职业倦怠的角度,可以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训练,让医学生掌握一些有效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包括:合理认知训练、时间管理训练、减压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