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支农惠农资金作用和当前乡镇支出管理影响因素,从构建资金投入新机制、整合资金资源、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完善支出考核监管等方面入手,对全面提高支农惠农资金支出效益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支农资金;惠农资金;资金支出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5-0294-01
农业是我国基础产业,农业稳则天下安。当前,我国农产品售价已没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当前城镇化背景下,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需要加大财政支持,通过财政惠农支农资金引导支持,有针对性的扶持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发展,促进农村发展。
1 乡镇财政支农惠农资金支出困境
1.1 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的作用
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大多投向农村农田水利、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加大支农惠农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比如,通过定向设置农民专业技能培训资金投入,让农民掌握特色经济作物、电子商务等操作技能,提升了农民专业素质。通过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实施重大农业生产项目等,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通过立足区域种植历史和气候等自然优势,有针对性的引导开展农家乐、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等,有利于培养高附加值涉农产业。
1.2 乡镇财政支农惠农资金支出效益影响因素
虽然当前各类惠农资金取得了较好效益,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支出规模和结构上。虽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资金,但大多需要地方配套,省级以上资金主要投向农业生产,而乡镇财政较为困难,特别是农业税费改革后乡镇收入渠道收窄,对支农惠农配套资金大都“有心无力”,支出较为困难。从支出结构看,虽然当前乡镇都提出了打造特色产品,但在一定区域内自然条件并无太大区别,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发达地区,特色产业规模小、带动能力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并无规模效应,有限的支农惠农资金投入后很难体现规模效应,特别是普惠性支农惠农资金,由于大多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市场意识不强、缺乏现代农业经营思维等,很难形成农业品牌,资金在产业优势培育打造方面作用无法发挥。
二是资金管理上。从县级层面看,资金管理部门较多,很多存在职能交叉,比如农业局和水利局都有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分头管理造成乡镇很难集中统一进行资金争取和使用,特别是专业资金审批管理部门还未形成或作用发挥不够,造成资金支出后管理比较分散,个别项目因缺乏监管,很难达到预期需求,降低了资金支出效益。由于资金支出部门分散,不同部门在资金支出和使用管理上存在差异,造成乡镇层面缺乏统一资金支出管理体制,特别是资金拨付问题,支农惠农资金特别是项目类资金季节性较强,如拨付进度较慢,易出现资金拨付滞后、项目很难当期建成达效等问题。
三是支出监管上。当前,乡镇层面涉农资金监督机制还不健全,作为惠农资金使用主体,乡镇大都比较重视资金争取,但对争取到资金的支出和使用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资金使用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影响了资金支出和使用效益。
2 提高乡镇财政支农惠农资金支出效益的对策措施
2.1 构建资金投入新机制,拓展资金投入渠道
从国家层面看,要加大对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增加乡镇支农惠农资金来源。从乡镇层面看,要抢抓当前推广产业发展基金等政策机遇,积极对接上级部门涉农类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争取基金直接投入、入股等方式,增加资金规模。要立足乡镇财政收入实际,配合上级对财政和涉农税收方面优惠政策,争取扩大配套涉农资金投入,以“小财政服务大农业”为核心,增强资金支出杠杆作用。
2.2 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明确资金来源和支出流向
乡镇要建立统一的资金争取和使用管理部门,并非将不同部门、类别惠农资金简单整合,而是要在资金整合基础上形成完整管理体系。县级要加大对乡镇支持力度,推动设立县级支农惠农资金领导小组,成员由财政、农业、水力、发改等相关有涉农资金的部门组成,形成完整的资金争取机制,乡镇要立足于辖区内农业发展现状,研究提出完整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查找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突出短板,有针对性的向上争取,既能使上级部门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又能对资金支出进行合理指导和应用。
当前乡镇争取和使用资金中,主要包括产业培育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农业创新示范项目资金、农村公益设施类资金等,乡镇要在规划基础上,以本镇发展重点、目标和短板为导向,加强对相关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比如,以特色产品、产业和种植优势为导向,整合产业类资金;以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建设为导向,整合基础设施类资金;以生态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整合生态环保类资金;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导向,整合科教文卫类资金。通过将资金整合,有利于围绕乡镇发展重点,形成资金支出规模效应,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2.3 调整资金支出结构,争创农业品牌
支农惠农资金的长期目标,都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持续动力。乡镇要不断优化资金支出结构,努力打造区域农业公用品牌。要立足乡镇大多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最好三产”目标和农业“质量提升、链条增长”思路,将资金投入辖区内主导农业产业调整、优化和资源挖掘上,完善区域农业产业链条。要坚持多措并举,借助特色产业和农业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打造乡镇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适应当前居民消费层次升级趋势,通过资金支出引导和挖掘农业增收增长点,引导发展采摘、餐饮等一体化农家乐品牌。
2.4 完善资金支出績效考核,做到依法有效支出
乡镇要完善涉农资金项目库,对入库项目必须严格筛选,所有向上争取项目都必须来源于项目库。同时,要做好资金支出情况自查自纠,把本年度资金使用情况作为使用主体评价依据,对下一年度资金支出情况提供指导,通过“项目”和“产业”配套统一,实现资金资源共用和利益最大化共享。同时,要注重加强对资金支出和使用干部培训,提升综合素质,确保资金支出和使用科学合理。
3 结论
综上所述,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支农惠农资金增长,乡镇作为支农惠农资金支出使用主体,必须明确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确保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区晓颖,王丽娅.我国财政支农惠农支出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4(15).
[2] 郭军,孔祥智.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问题研究[J].江淮论坛,2015(04).
[关键词]支农资金;惠农资金;资金支出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5-0294-01
农业是我国基础产业,农业稳则天下安。当前,我国农产品售价已没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当前城镇化背景下,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需要加大财政支持,通过财政惠农支农资金引导支持,有针对性的扶持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发展,促进农村发展。
1 乡镇财政支农惠农资金支出困境
1.1 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的作用
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大多投向农村农田水利、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加大支农惠农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比如,通过定向设置农民专业技能培训资金投入,让农民掌握特色经济作物、电子商务等操作技能,提升了农民专业素质。通过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实施重大农业生产项目等,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通过立足区域种植历史和气候等自然优势,有针对性的引导开展农家乐、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等,有利于培养高附加值涉农产业。
1.2 乡镇财政支农惠农资金支出效益影响因素
虽然当前各类惠农资金取得了较好效益,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支出规模和结构上。虽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资金,但大多需要地方配套,省级以上资金主要投向农业生产,而乡镇财政较为困难,特别是农业税费改革后乡镇收入渠道收窄,对支农惠农配套资金大都“有心无力”,支出较为困难。从支出结构看,虽然当前乡镇都提出了打造特色产品,但在一定区域内自然条件并无太大区别,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发达地区,特色产业规模小、带动能力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并无规模效应,有限的支农惠农资金投入后很难体现规模效应,特别是普惠性支农惠农资金,由于大多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市场意识不强、缺乏现代农业经营思维等,很难形成农业品牌,资金在产业优势培育打造方面作用无法发挥。
二是资金管理上。从县级层面看,资金管理部门较多,很多存在职能交叉,比如农业局和水利局都有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分头管理造成乡镇很难集中统一进行资金争取和使用,特别是专业资金审批管理部门还未形成或作用发挥不够,造成资金支出后管理比较分散,个别项目因缺乏监管,很难达到预期需求,降低了资金支出效益。由于资金支出部门分散,不同部门在资金支出和使用管理上存在差异,造成乡镇层面缺乏统一资金支出管理体制,特别是资金拨付问题,支农惠农资金特别是项目类资金季节性较强,如拨付进度较慢,易出现资金拨付滞后、项目很难当期建成达效等问题。
三是支出监管上。当前,乡镇层面涉农资金监督机制还不健全,作为惠农资金使用主体,乡镇大都比较重视资金争取,但对争取到资金的支出和使用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资金使用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影响了资金支出和使用效益。
2 提高乡镇财政支农惠农资金支出效益的对策措施
2.1 构建资金投入新机制,拓展资金投入渠道
从国家层面看,要加大对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增加乡镇支农惠农资金来源。从乡镇层面看,要抢抓当前推广产业发展基金等政策机遇,积极对接上级部门涉农类产业发展基金,通过争取基金直接投入、入股等方式,增加资金规模。要立足乡镇财政收入实际,配合上级对财政和涉农税收方面优惠政策,争取扩大配套涉农资金投入,以“小财政服务大农业”为核心,增强资金支出杠杆作用。
2.2 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明确资金来源和支出流向
乡镇要建立统一的资金争取和使用管理部门,并非将不同部门、类别惠农资金简单整合,而是要在资金整合基础上形成完整管理体系。县级要加大对乡镇支持力度,推动设立县级支农惠农资金领导小组,成员由财政、农业、水力、发改等相关有涉农资金的部门组成,形成完整的资金争取机制,乡镇要立足于辖区内农业发展现状,研究提出完整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查找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突出短板,有针对性的向上争取,既能使上级部门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又能对资金支出进行合理指导和应用。
当前乡镇争取和使用资金中,主要包括产业培育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农业创新示范项目资金、农村公益设施类资金等,乡镇要在规划基础上,以本镇发展重点、目标和短板为导向,加强对相关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比如,以特色产品、产业和种植优势为导向,整合产业类资金;以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建设为导向,整合基础设施类资金;以生态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整合生态环保类资金;以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导向,整合科教文卫类资金。通过将资金整合,有利于围绕乡镇发展重点,形成资金支出规模效应,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2.3 调整资金支出结构,争创农业品牌
支农惠农资金的长期目标,都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持续动力。乡镇要不断优化资金支出结构,努力打造区域农业公用品牌。要立足乡镇大多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坚持“做优一产、做强二产、最好三产”目标和农业“质量提升、链条增长”思路,将资金投入辖区内主导农业产业调整、优化和资源挖掘上,完善区域农业产业链条。要坚持多措并举,借助特色产业和农业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打造乡镇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适应当前居民消费层次升级趋势,通过资金支出引导和挖掘农业增收增长点,引导发展采摘、餐饮等一体化农家乐品牌。
2.4 完善资金支出績效考核,做到依法有效支出
乡镇要完善涉农资金项目库,对入库项目必须严格筛选,所有向上争取项目都必须来源于项目库。同时,要做好资金支出情况自查自纠,把本年度资金使用情况作为使用主体评价依据,对下一年度资金支出情况提供指导,通过“项目”和“产业”配套统一,实现资金资源共用和利益最大化共享。同时,要注重加强对资金支出和使用干部培训,提升综合素质,确保资金支出和使用科学合理。
3 结论
综上所述,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支农惠农资金增长,乡镇作为支农惠农资金支出使用主体,必须明确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确保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区晓颖,王丽娅.我国财政支农惠农支出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4(15).
[2] 郭军,孔祥智.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问题研究[J].江淮论坛,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