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四化”探索

来源 :学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393761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目标含糊、内容乏味、方式单一、保障不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它的实际效果。摆脱这一困境可以尝试围绕目标人文化、内容特色化、方式创新化、保障责任化等"四化"展开。麦金太尔的德性实践观对于"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的诠释、内容选择和方式创新等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
台湾土著与大陆居民血脉相通,同是中华民族的子孙,这已被现代考古所证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两岸形成了一统的民族文化,这也是一种分不开的亲缘关系;在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
十七大报告要求和谐文化对社会思潮进行引导和统领,这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目前“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下。文化处于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状态,因此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