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及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将现代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初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一、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一片新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如果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入机会,教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二、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改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中,课堂不再单纯是教师居高临下地唱独角戏,而是教师与学生通过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式的探讨等形式,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这种全新的教学观念至少应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所教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倡导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式地学习,变传统的“教师-学生-数学教材”三因素构成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学生-教学教材-数学课件”四因素构成的教学模式。例如我们在讲述第十一章:《平移与旋转》第三节《中心对称》这一小节时,改变了过去老师讲、画,学生被动接受的做法,借助最基础的几何画板,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操作,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将两个颜色鲜明的三角形通过几何画板画出来,把多个对称点以虚线连接,交点(即旋转中心)突出,然后设置动画效果,点击旋转时,其中一个三角形连同对称中心一侧的虚线一同缓缓绕对称中心向另一方向旋转,这一过程既直观又生动形象,学生通过观察,完全可以自己总结出中心对称的定义,并能够很好的把握。
  三、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利用internet和校园网进行与教和学有关的资讯收集这种途径对于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初中生和教师来说,是最简单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软件知识做支撑,只要会搜查内容并下载查阅即可,这样做可以让那个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例如一些数学史,一些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等等。在几何中《圆》这一章里面,讲到圆周率,教师可以上网查找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去了解圆周率,更好的去认识圆,利用学生猎奇获新的心理,让他们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师在备课当中根据需求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料,甚至达到资源共享。
  四、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事物的判断分析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抽象性和严密性是初中数学的特点之一,也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离不开大量的感性认识。因此在一些概念知识的学习上先列举大量的实例或者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获得感性知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中,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对称图形世界”,采用了Powerpoint2003软件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轴对称图形,学生欣赏这些图片的同时让他们寻找这些图形的对称性,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有了感性认识。我选了一张蝴蝶的图片,并对它进行了形象的分解,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这样就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学生经历了观察—分析—讨论—总结,逻辑思维也就得到了锻炼。
  五、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设计有趣的练习方式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身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六、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
  1.教师始终要起到主导作用。信息技术的介入应体现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而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教师要靠师生之间的心灵感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互融,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们不应让“人机对话”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键盘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极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发展个性。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不求时髦,但求实用。课件的运用应整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针对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培养目的的数学教学,课件中存储内容要精炼,画面要简洁,讲解和推导应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完成。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影响在观念上的意义远大于其实际意义。教师要树立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意识观念,加强数学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应用信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学生听英语、讲英语,接触英语的机会比较少。农村教学资源、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在农村中学还存在着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手段,采用更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农村学生 英语 学习习惯 培养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因生活环境、文化氛围、教学设施、师资配
期刊
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许多教师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但是我发现许多语文课堂表面看起来热闹、活跃,实际上呈现的是一种散乱的局面,学生没有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涵,不能片面地抓住某一方面去展开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我认为,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活”不是表面上的“热闹
期刊
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应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我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把握文本的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因素。“诗言志”,志者,感情也,诗来自感情。“五情发而为辞章”“文质附乎性情”“情者文之经”等
期刊
我们总喜欢把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把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统统归罪于应试,直接把矛头指向中考。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我们不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而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反思。  一、自主是快乐作文的第一步  从信息论来看,作文是一个外界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编码、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入是前提,加工是中介,输出是结果,而这个信息输入→加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尤为重要。只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创造,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信任,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且是弥漫、充盈于
期刊
【摘要】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当前学生思想品德课成绩较差重要原因是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下。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力图通过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方法的优化、设计合理的作业和检测,合理表扬等,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思品课 自我效能感 教学策
期刊
初中历史知识很多,学生要取得好的成绩,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透过历史现象揭示本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要求教师授课有一定的技巧性。 为此,在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发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研究。  一、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问题意识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分析当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问题意识的途径,以期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 培养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问题意
期刊
《课标》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选材,应该是生活化,前沿化的。”单凭老师自己的经验、生活的积累,是无法丰富学生的课堂的。因此,数学的教学有必要借助信息网络资源。  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信息网络资源,会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特点。如在《走进数学》的教学中,可以让同学们在网上搜集,古今中外有名的数学家的资料。比如:高斯、华罗庚、杨辉、祖冲之等,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
期刊
考生是否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交流在写作中可得到充分的体现。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学生对于写作仍是一片茫然,不知该如何下手,即使写出来,不是错误百出,就是单调乏味。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周两月之功,必须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一点一滴抓起,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最后解决英语书面表达的难题。 高中英语课堂以阅读材料为主,结合课文材料抓住纠正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易错点,采取多种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