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对β-GCD、Gel及Fn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乌司他丁(UTI)对β-葡萄糖醛酸酶(β-GCD)、粒细胞弹性蛋白酶(Gel)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及其量-效相关性.方法择期CPB下心内直视术病人3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二组:UTI组(U组,n=15),于麻醉后、CPB开始前将UTI20万U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注(约10min);如CPB超过4h追加一次,剂量方法同前.对照组(C组,n=15),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代替UTI.分别于麻醉前及CPB结束后检测β-GCD活性及Gel和Fn的含量;计算上述三指标麻醉前与CPB结束后的差值(分别以△β-GCD,△Gel及△Fn表示),并对C组三指标差值的两两间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同时将U组的UTI剂量分别与三指标的差值进行线性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麻醉前两组病人β-GCD活性、Gel及Fn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PB结束后,①两组病人Gel含量和β-GCD活性均比麻醉前升高(P<0.05~0.01),U组较C组低(P均<0.05).两组病人Fn含量均较麻醉前显著减少(P<0.01),U组较C组高(P<0.05).②C组病人△Gel、△Fn和△β-GCD两两间的相关均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r分别为-0.70,0.62和-0.52,P分别<0.01、0.05).③U组UTI剂量与△β-GCD、△Gel及△Fn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78、-0.70、-0.81),且相关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结论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β-GCD活性和Gel含量的升高及Fn含量的下降对机体起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构建含HIV-1 B亚型中国株gagV3基因的DNA疫苗及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rAAV)疫苗,并研究DNA疫苗和rAAV联合免疫的免疫效果.方法将HIV-1 B亚型中国株gagV3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上,构建了含HIV-1 gagV3基因的DNA疫苗pCI-gagV3.采用电击法将pCI-gagV3质粒转染p815细胞,用G418压力筛选,得到转入重组质粒的细胞系p815-g
目的 观察鞘内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胺酮对神经痛大鼠脊髓一氧化氮(NO)产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制成慢性坐骨神经痛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C组),鞘内应用0.9%生理盐水10μl ;氯胺酮组(K组),鞘内应用氯胺酮50μg;吗啡组(M组),鞘内应用吗啡20μg;吗啡加氯胺酮组(KM组),鞘内应用吗啡10μg加氯胺酮25μg.每日给药1次,连续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