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快速交通系统对城市旅游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分析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地理单元和支撑平台,是旅游业众多关键发展要素的集聚地,其高密度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消费集聚迫切需要高效的快速交通设施作为支撑.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双变量LISA模型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探究2000-2017年长江经济带快速交通与城市旅游生产率的空间关联特征,验证快速交通对城市旅游生产率的空间效应及机理.结果 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生产率的双变量LISA集聚总体呈增强态势,二者互具空间依赖性.②长江经济带快速交通对旅游生产率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快速交通优势度每提升1%,将分别促进本地和周边城市旅游生产率增长0.2193%和0.1182%;分区域影响边际效应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级差化递减特征.③快速交通系统通过集聚扩散、调整重构、传导配置与整合优化等方式,加速城市(区域)间旅游要素集合的流动与交换,城市旅游生产率通过“反哺效应”促进快速交通系统结构优化及服务能级提升.文章提供了关于快速交通与旅游生产率关系的证据.
其他文献
武汉是长江文明传承的枢纽之一,是促进南北文化交汇、长江上中下游文化交融的枢纽.在国内各大城市相继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背景下,武汉围绕“以城市文化空间营造促进长江文明传承”,提出构建“战略性+普惠性”文化空间体系.突出战略性,积极谋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先行段,谋划多层级、多类型文化战略功能区,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突出普惠性,在城市微改造中,通过“历史之径”的线空间串联分散布局的小微文化点空间,“以小见大”实现长江文明传承宏大命题.
基于2007-2017年的地级城市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产业转型背景下制造业集聚空间分布的演变特征及空间相关性视角下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优势逐渐减少,中部地区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不断上升,逐渐形成以河南省和江西省为核心的制造业集聚优势城市群,并且我国城市间的制造业集聚程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工业规模和房价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负,工业规模还对邻近城
交通基础设施对贸易发展的影响历来备受学者关注.新冠疫情的蔓延使得跨境基础设施——中欧班列的优越性凸显,中欧班列在国际贸易运输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文章基于中国与欧洲28个国家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的方法实证考察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对欧洲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边际效应约为13.1%;②系列稳健性检验和事件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基准回归结论的稳健性;③异质性分析发现,中欧班列的出口促进效应对收入水平更高、与我国地理距离更近的国家
偏离—份额分析法产生于1940年代,经过近80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地理学、特别是城市和区域科学等多学科中的一种分析工具,并于1980年代末被引入我国.在基础的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础上,一方面学者们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扩展出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和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法,试图降低时间与空间因素对分析结果造成的不确定影响.另一方面,学者们试图将分析法表达式进行更合理、更精确的分解,以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问题解析的有效性.以此为出发点,偏离—份额分析同位模型中的Esteban-Marquillas
以西北地区314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值、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索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和作用机理.结果 表明:①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最邻近指数R=0.364,符合凝聚分布模式.②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全局莫兰指数为0.878,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且大部分传统村落分布在冷点区和次冷点区.③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的高密度集聚区主要集中于三个分布区:青海省与甘肃省的交界处,陕西省北部,陕西省东部.④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形成受到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因素综合影响.最后,就传统村落的
中国城市创新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协同性差的问题.政府大数据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宝库,是赋能城市创新、实现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基于政府传播视角,通过Netlogo仿真实验识别了影响政府大数据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并将其纳入企业公共信息资本积累函数,以此拓展了企业横向创新内生增长模型并探究了政府大数据赋能城市创新的微观机制;此外,本文以2014年实施的"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政府大数据对城市创新的赋能作用.理论研究表明:激励政府提高传播意愿和优化大数据传播情景能通过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