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科本无界,相融也生灵光。语文课堂教学与历史知识有机的结合,不仅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发挥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活泼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个性修养和认知结构,开阔其思维视野,增强其气质魅力。语文课堂与历史教学融会贯通,的确是提高中职生语文素养的一大途径之一。
[关键词] 语文课堂;历史知识;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古人云: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在中职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提升中职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改变过去的学科本位思想,将历史的车轮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长河中去,碾出品鉴的灿烂光芒。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促进发展。
一 品“史”导入,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殿堂
用历史导入新课,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受课文,用心去领悟生活。如在讲授《群英会蒋干中计》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在课文导入时就以一曲《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VCR作为开场白,感染学生的情绪,引领他们进入课文的殿堂;接着再以易中天的一段精彩语言作为导入语,“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顿时课堂上一片肃静,从学生炯炯有神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他们对课文的期盼,对英雄人物一睹为快的期盼。
二 借“史”设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在讲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讲实事求是》课文时,如果照抄照搬书中的内容来讲解分析,会很枯燥、生硬、无味。但如果就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创设历史情境,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效果就迥乎不同。在讲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我把马克思学俄语的经历、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斗友谊,作为历史资料介绍给学生,借马克思的勤奋、抱负、爱情、友谊创设一个涵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历史素材情境,为学生理解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的一代伟人铺就了一条可亲可敬之路,并且理解了恩格斯发表悼词时的那份悲伤和悼念之情。这样的情境设置,不仅有效激活了课堂效率,而且加深了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一石二鸟之功效。
三 叙“史”融通,促使学生感悟课文的魅力
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本身讲的就是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而且又多是文言文,有些篇幅还是很长,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而言,认知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鸿门宴》《赤壁之战》《屈原列传》等。如果老师能绘声绘色、轻松自如地把历史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演绎给学生听,结果定能让学生全面通晓内容,轻松进入课文,感悟课本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听课的效率。如在分析《屈原列传》时,我把屈原的生平故事向学生娓娓道来:“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他的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的情怀。屈原最后发出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的千古长叹也最终被学生所体会,也最终理解了屈原自投汨罗江前痛苦徘徊时产生的悲切、哀怨甚至无奈之情。
四 鉴史评述,启迪学生升华课文的精髓
丰富深刻的语文解读和感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需要探讨的深刻问题,而这一问题往往又离不开对人物和事件的点评。因此,我们在讲课过程中更应重视学生鉴“史”评文。唐太宗曾说:“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可见,历史是反思之学,它能帮助我们从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获得启迪。现在的学生如果以史为鉴,正确认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历史和今天,便能以充分的信心、坚强的毅力、历史的智慧,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去。在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试着点评文章的有关内容。如点评“曹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有的学生说,“这就是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肯天下人负我’的真实写照”;有的则说,“曹为稳定军心,嘴上虽强词夺理,心里却后悔莫及”。众说纷纭,有些说法虽有失偏颇,但学生能勤于思考,有自己的见解,能从历史人物的身上分析长短之处,这也不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吗?
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健康的、和谐的,因为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提高人的个性修养和生存质量,优化人的认知结构,开阔其思维视野,增强其气质魅力。让历史的车轮融入进语文课堂,让课堂绽放出人文精神的璀璨光芒,这也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目前迫切所需要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校)
责任编辑:徐艳兰
[关键词] 语文课堂;历史知识;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古人云: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在中职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提升中职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改变过去的学科本位思想,将历史的车轮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长河中去,碾出品鉴的灿烂光芒。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促进发展。
一 品“史”导入,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殿堂
用历史导入新课,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受课文,用心去领悟生活。如在讲授《群英会蒋干中计》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在课文导入时就以一曲《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VCR作为开场白,感染学生的情绪,引领他们进入课文的殿堂;接着再以易中天的一段精彩语言作为导入语,“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顿时课堂上一片肃静,从学生炯炯有神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他们对课文的期盼,对英雄人物一睹为快的期盼。
二 借“史”设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在讲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讲实事求是》课文时,如果照抄照搬书中的内容来讲解分析,会很枯燥、生硬、无味。但如果就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创设历史情境,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效果就迥乎不同。在讲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我把马克思学俄语的经历、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斗友谊,作为历史资料介绍给学生,借马克思的勤奋、抱负、爱情、友谊创设一个涵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历史素材情境,为学生理解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的一代伟人铺就了一条可亲可敬之路,并且理解了恩格斯发表悼词时的那份悲伤和悼念之情。这样的情境设置,不仅有效激活了课堂效率,而且加深了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一石二鸟之功效。
三 叙“史”融通,促使学生感悟课文的魅力
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本身讲的就是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而且又多是文言文,有些篇幅还是很长,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而言,认知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鸿门宴》《赤壁之战》《屈原列传》等。如果老师能绘声绘色、轻松自如地把历史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演绎给学生听,结果定能让学生全面通晓内容,轻松进入课文,感悟课本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听课的效率。如在分析《屈原列传》时,我把屈原的生平故事向学生娓娓道来:“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他的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的情怀。屈原最后发出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的千古长叹也最终被学生所体会,也最终理解了屈原自投汨罗江前痛苦徘徊时产生的悲切、哀怨甚至无奈之情。
四 鉴史评述,启迪学生升华课文的精髓
丰富深刻的语文解读和感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需要探讨的深刻问题,而这一问题往往又离不开对人物和事件的点评。因此,我们在讲课过程中更应重视学生鉴“史”评文。唐太宗曾说:“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可见,历史是反思之学,它能帮助我们从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获得启迪。现在的学生如果以史为鉴,正确认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历史和今天,便能以充分的信心、坚强的毅力、历史的智慧,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去。在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时,我要求学生试着点评文章的有关内容。如点评“曹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有的学生说,“这就是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肯天下人负我’的真实写照”;有的则说,“曹为稳定军心,嘴上虽强词夺理,心里却后悔莫及”。众说纷纭,有些说法虽有失偏颇,但学生能勤于思考,有自己的见解,能从历史人物的身上分析长短之处,这也不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吗?
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健康的、和谐的,因为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提高人的个性修养和生存质量,优化人的认知结构,开阔其思维视野,增强其气质魅力。让历史的车轮融入进语文课堂,让课堂绽放出人文精神的璀璨光芒,这也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目前迫切所需要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校)
责任编辑:徐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