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就历史学科而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注重学科价值和学科特点,准确理解教学目标,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外,还必须关注以下几点。
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主体发展与其学习环境关系密切。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乐于训导而不善鼓励,勤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学生只能“亲其师,信其道”,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师生关系紧张,沉闷压抑。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个性可言,更谈不上主体作用的发挥。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最后一个‘我’。”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
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三、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引趣开讲”“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有人也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如我在讲述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文化部分时曾这样设计课前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现在我出一个谜语“和老爷爷赛跑”请打出中国一位古代数学家的姓名(祖冲之)。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上以趣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拴住,使其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学习新内容中去,为上好课打下基础。
2、“设疑开讲”
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和惊奇开始。”在新课导入中设置一连串疑问或悬念就是借鉴说书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术。我在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时曾这样设置导语:鸦片战争是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吗?林则徐为什么禁烟?英国又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这都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一一阐释清楚的。这样的导入便紧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启动了学生学科思维。同时疑问和悬念的设置,它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温故开讲”
“温故开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的最常用的承上启下方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新的教学。”可见孔子的“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法(教学法)已成为古今中外学者所推崇。我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就这样设计课前导语:鸦片战争使英国取得了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等特权,但时隔十多年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这些特权,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约”(要求扩大侵略权益)的请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于是他们便向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它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历史上称第二次鸦片战争……这种新课引入法以旧知识为桥梁,使学生不断递进知识,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探究欲望,通过新旧知识比较,体会并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和利用。
可见新课独具匠心的导入,就能起到“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所以它既是学生是否“主动学”的前提又是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课堂重要条件。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五接中学)
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主体发展与其学习环境关系密切。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乐于训导而不善鼓励,勤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学生只能“亲其师,信其道”,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师生关系紧张,沉闷压抑。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个性可言,更谈不上主体作用的发挥。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最后一个‘我’。”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
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三、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引趣开讲”“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有人也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如我在讲述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文化部分时曾这样设计课前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现在我出一个谜语“和老爷爷赛跑”请打出中国一位古代数学家的姓名(祖冲之)。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上以趣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拴住,使其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学习新内容中去,为上好课打下基础。
2、“设疑开讲”
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和惊奇开始。”在新课导入中设置一连串疑问或悬念就是借鉴说书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术。我在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时曾这样设置导语:鸦片战争是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吗?林则徐为什么禁烟?英国又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这都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一一阐释清楚的。这样的导入便紧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启动了学生学科思维。同时疑问和悬念的设置,它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温故开讲”
“温故开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的最常用的承上启下方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新的教学。”可见孔子的“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法(教学法)已成为古今中外学者所推崇。我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就这样设计课前导语:鸦片战争使英国取得了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等特权,但时隔十多年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这些特权,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约”(要求扩大侵略权益)的请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于是他们便向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它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历史上称第二次鸦片战争……这种新课引入法以旧知识为桥梁,使学生不断递进知识,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探究欲望,通过新旧知识比较,体会并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和利用。
可见新课独具匠心的导入,就能起到“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所以它既是学生是否“主动学”的前提又是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课堂重要条件。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五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