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阅读技巧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udemir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阅读作为一种智力技能,已成为每个公民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缺乏阅读能力的人被称为“功能性文盲”。阅读是学生取得言之有物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广泛阅读之后,知识更加丰富,眼界更加开阔,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更加发展,审美、修养更加提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深入了解现实生活,广泛地收集材料,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每个语文老师都不可忽视。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我认为主要包涵以下三个基本层次:
  1.以认读为起点的理解性阅读
  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不理解读物的意义,就不可能从中吸取文化科学知识、交流信息,无法通过阅读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更谈不上学习语文表达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理解性阅读既要微观理解,更要宏观理解。微观理解指对读物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章节的局部理解;宏观理解指对读物整体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社会价值,乃至作者的全面理解。只扣字词句、见树不见林不是真正的微观理解;撇开字词句、天马行空地架空“分析”,也不是真正的宏观理解。理解性阅读包涵文字——意蕴——文字和整体——局部——整体这样两个双向运动过程。
  理解性阅读应以感受为前提。叶圣陶、吕叔湘先生强调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语感)是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王尚文同志据此提出了“感受重于理解”的观点,已引起普遍重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训练提出18条要求,其中“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各条,反映了中学语文教学界对培养语感重要性的共识。但如何落实这些要求,目前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
  2.以借鉴为目的的欣赏性阅读
  中学生欣赏性阅读的对象不应限于文学作品。其一,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前一条显然包括记叙真人真事、说明客观事物、论说事理哲理、社会交际应用的非文学作品在内。其二,选作课文的古今文章,内容上含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美质,形式上则具有结构美、语言美、节奏美等美的因素,阅读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去欣赏、品味。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许多并非文学作品,或者不是安排在文学作品单元里教学的,但都应培养欣赏性阅读能力。
  中学生的欣赏性阅读目的在于借鑒。成年读者欣赏优美有趣的读物,从中获得身心愉悦,阅读本身可能就是目的。但中学生除此之外,还要借鉴作者观察问题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谋篇布局的思路,表情达意的技巧,从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门径。
  欣赏性阅读的潜在功能是提高中学生阅读的品位。课文经过精心筛选,多为名家名篇,时文也大都文质兼美,中学阶段学生阅读四百来篇课文,无形中为他们选择读物树立了一个高标,有助于他们课外阅读时舍弃或抵制那些观点偏颇、结构凌乱、故事雷同、文字拙劣、品位低下的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
  3.以质疑为核心的研究性阅读
  研究性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中学阅读教学与成人个体阅读的显著区别,在于课堂上同时存在两种阅读主体,即教师个体和学生群体。一般来说,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欣赏水平高于学生。如何使学生的理解欣赏水平提高到教师的高度?传统的作法是讲解分析,即教师把自己的(或从教参中抄来的)阅读体会和盘托出,奉送给学生。实践证明这样作费力不讨好。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己去探寻、研究、思考,发挥每一个阅读主体的创造精神。如果引导得当,学生群体的阅读水平有时会超出教师个体,达到意想不到的广度和深度。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研究,有助于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研究性阅读的核心是质疑,即提出疑问。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说“学则须疑”。义务大纲要求初中生“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的继承。课文反映了什么内容,是否真实,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无更好的写法,语言表达有哪些特色,有无更好的表达方法……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研究,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中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的能力,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阅读文章必须经过熟读深思,心领神会,把文章中可供利用的精华,很自然地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能指出文章的是非。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中领会到文章的精微奥妙之处,才能获得内心的喜悦,把阅读文章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享受。
其他文献
【摘要】高效能地进行高考生物复习,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复习效果有重要作用。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分章复习是很重要的,该阶段的复习任务是理清单元知识点和夯实基础。高三老师的任务之一是为学生选择适宜的试题,淘汰不宜之题,且不可让学生的习题泛滥成灾。  【关键词】高考复习    高效能地进行高考生物复习,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复习效果有重要作用。在有限的时间既要把其他高考科目复习好又要把生物复习好
期刊
我校是南京市首批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三年来,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不断进步,学校管理走向正规,音体美特色在南京市逐渐出名,学校在社会上的美誉度与日俱增,很多经验已在校内或区内推广或在市内外交流。但也有一些问题仍然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或者说没有可推广的成功的有效的经验,如学生学习水平两极分化的问题就是老师们很头痛的问题,因为小班化条件下班级学生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们主动学习获取新知识的巨大内驱动力。要使幼儿学习好英语就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努力培养孩子们对英语的强烈与持久的兴趣。  【关键词】幼儿,英语,兴趣,培养,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富有好奇心,听觉灵敏,善于模仿,心理障碍较少,他们对新语言的学习极易产生兴趣,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但是儿童的有意注意力较短,很容易分散,只有对特
期刊
【摘要】本文依据新的教育理念,从美术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客观实际出发,浅述了本人的感悟和收获。综观世界美术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美术教材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论述美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方法;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究新的发展趋势,树立“以美育人,以美启智”的大美术教育观念。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美术教学,感悟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对艺术、艺术教育的价值、功
期刊
【摘要】演示法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能调动学生英语对话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进行英语对话交流的质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己扮演角色来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  【关键词】演示法,英语教学,运用,演示,要求    演示法是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之一,上课时,教师配合讲授和谈话,把实物或教具陈示给学生看,或向学生做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其具有直观、生
期刊
班集体的凝聚力,即班级中班主任与学生、班干部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吸引、团结而形成的一种群体作用,其主要功能有:  (1)有利于壮大集体力量,增强集体竞争力。  团结是胜利的保证,在凝聚力较强的班集体中,绝大部分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情感较为一致,其能動目标和行为过程体现了荣辱与共、群策群力的共同性,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的群体力量,使班集体在学习和各项活动中始终保持高昂的竞争士气。
期刊
【摘要】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序曲”,引人入胜的主旋律,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以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未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设计得好,能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
期刊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育人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回答学生各种各样的提问,或苦口婆心地跟学生讲道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说服”。但是,无数事实表明,“说”而不“服”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的。究其原因,大致有三:①老师“说”的内容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听着乏味,更不动心;②老师“说”的态度欠妥,讽刺挖苦,无限上纲,无法接受;③老师“说”的方法简单生硬,当众数说,毫不委婉,令人不服。  从教十五年
期刊
求知、练能、启智、传情、审美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多重功能,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中,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语文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语文教学往往只偏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语文的人文精神,淡化了语文课堂的审美意识,与新的课程标准理念相去甚远。所以,为了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
期刊
【摘要】许多高中生都感到书面表达非常难,在考试中也失分甚多,因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势在必行。写作通常被认为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本文试图从英语精读课的学习来促进提高英语写作的可行性探讨,并就如何避免“中式英语”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写作,新课程,中式英语,对策研究,英语精读课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书面表达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