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和日石经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刻文字和图像,是古老而独特的一种文化承载和表达方式。这种从远古时期由先民们的自然崇拜而衍传下来的岩石文化,至今已数千年,它以特别的永恒性和精神魅力,传达着人类的信仰和对未来美好人生的向往。从岩石崇拜的形式和地域看,青藏高原藏民族的岩石崇拜尤独具特色,譬如藏人的各种石饰、玛尼堆和石经等。
  今天,就石经而言,无论我们来到青藏高原哪个地方,都会很容易地见到那些以坚硬和厚重为特质、纪念碑式的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经石景观。而在藏区众多的经石景观中,青海和日石经墙无疑是刻经卷帙最为浩繁的翘楚。
  石经,就是工匠们一凿一錾镌刻在石头上的经书、经文或佛像,这种石书石画形式,在我国的藏区随处可见。其目的无非是想让神圣的经书文字和佛像保存得更坚固更久远,也是为了便于在寺院内外、山口、湖边、桥畔等重要露天地堆献,可让人们随时诵拜,祈得神佛的保佑。在藏人的眼里,他们所生活的高原上的任何一块石头,都是有灵性的,一旦再刻上经文和佛像,那就更是神灵之物了,无论放在哪里,都有无边的法力。
  青藏高原有多处石经胜迹,如德庆楚布寺石经墙、古格石经墙、嘉那经石城、和日石经墙等。但据笔者走访考察,和日石经墙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无论规模还是艺术水准都不同凡响,被人们称为“世界石书之最”实不为过。
  和日石经墙在安多藏区的青海泽库县,从同仁取道去泽库,行程是97公里,途中经过著名的麦秀原始森林,盘山公路两边尽是白雪青松。从麦秀山下来,就进入了辽阔美丽的泽库大草原。
  泽库县城名叫乃亥,海拔3700米。这里的建筑比较简陋,但藏区味道很纯,满街都是穿藏皮袍、戴狐皮帽的男女藏民。十字街那里,集中了几家卖皮货、藏袍、酥油和曲拉的店铺,门前来来去去和聚集着很多穿着大厚皮袍、腰挎大藏刀、一脸高原粗犷和黝黑的藏族大汉。他们穿着厚笨的大皮靴子,充满自信地迈着大步,一派威风凛凛的样子。而在这些大汉的身后,或在店铺门口处的风景,则是那些珠饰满身、衣装华丽,个个脸上泛着“高原红”的藏族女子们。她们的笑非常迷人,灿烂而单纯,传达过来这样的信息:这里是远离俗世的“香巴拉”。
  和日是泽库的一个乡,那里有个红教的和日寺。从县城去和日乡,还有72公里路程。这里经常下大雪,72公里路程要跑近3个小时才能到。年轻的藏族司机师傅慷慨热心,主动把笔者从和日乡政府那里又延伸送到几千米以外的和日寺。
  和日寺后面,就是和日石经墙所在的地方,这个寺又叫曲葛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寺院,已有178年历史。寺院坐落在周围覆盖着白雪的群山中,格外肃穆神圣,现有近300名僧人。寺院的历代僧人中出了很多技艺非凡的刻石高手,如阿乃亥多、恰洛、瓦卜丹等,还有健在的老僧人宫保才旦。
  穿过寺院窄窄的甬道向后山去,爬上不高的山顶,就可见规模不小的石经墙。
  石经墙像一座大坝,东西向横陈在寺后高高的山顶上,它默默无语,却传递过来一种神秘。
  石经墙由4处构成,第一眼看到的是主墙,长165米、高3米、宽2,7米,镌刻了经文的青绿色经石板堆叠在墙的上部,有1米多厚。经石主墙的西段显然经过整修;东段形状不规则,不少地方已坍塌,显然是老墙,更具沧桑感。而且,东段墙侧还有大量佛像、佛塔和六字真言单幅精美石刻作品,显得要比西段更丰富、更有艺术魅力。通过走访寺里的僧人得知,主墙上的经石刻的是著名佛教经典丛书“大藏经”两大部分之一的《甘珠尔》,其中收录各种著述1008种,刻了两遍达3966万多字。主墙的东面,是一处独立存在的经石方墩,高10米,边长9米,上面堆放的石经是“大藏经”的另一部分经典《丹珠尔》,收录各种著述4361种,约3870万字。此外,《丹珠尔》经墩东面40米处和主体石经墙西面120米处,还各有一座规模较小的石经墙,前者所刻经文为佛教丛书《塔多》经,共刻了108遍;后者所刻经文有17种。除了这些文字刻石,和日石经墙这里还有近2000幅不同的佛像、佛塔等绘画石刻作品。
  据当地人测算,相距不远的这4处石经墙总长达300多米,所刻经文总字数在2亿字以上,用片石料多达3万块。曾用大半生参与过石经墙刻建的和日寺老僧人、雕刻高手宫保才旦告诉我,石经墙雕刻用工至少在八九十万个小时以上。
  和日石经墙的石材用料是很讲究的,取自附近山上的优质青绿色石板,平整细腻,基本为1至5厘米厚。石材刻用前要经过反复的油浸和火烤,进行软化处理,以适合刻字并防裂。上好的石材,加上工匠高超的技艺,便成就了和日石刻经书艺术的精美。今天,无论我们拿起哪一块经石板,都会发现上面阴刻的经字依然隽秀工整,清晰如新,毫无破损。而且,经字风格多样,笔力遒劲,横平竖直,相当精致。那些石刻造像作品,也是构图比例紧凑得当,量度精准,技法简拙古朴,线条自然流畅,显示了历代工匠高超的藏传佛教绘画技艺和娴熟的石刻功力。
  关于和日石经墙的创建年代,没有可靠文字记载,但据和日寺僧和当地藏民世代相传的说法推算,大致创始于清代嘉庆年间,完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前后历时150多年。
  和日寺的前身是草原帐篷寺院,后来迁到了和日乡这里。据《黄南州志》记载:首次发起并组织和主持石板经文刻书者,是和日寺第三世住持活佛德尔敦·久美桑俄合丹增。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法,他决意致力于为寺院刻制3部可以永世长存的石经,即《普化经》《噶藏经》和《当僧经》。于是,他从果洛草原请来一位雕刻绘画兼通的叫阿乃亥多的高僧作为首刀人,并挑选了几十个寺僧和牧民为他当帮工做学徒,后来刻石经匠的队伍越来越大,经过几十年的凿刻,3部石经刻制告成,这就是和日最早的石经。这些作品,小到一个巴掌大小,大到一人多高,精美而有特色,虽经150多年的风蚀雨淋,沧桑舛变,至今风貌依然。
  接替德尔敦活佛大规模刻建石经墙的是德尔敦活佛的后任第四世住持洛加仓活佛。洛加仓自幼出家,二十多岁时就已是一位佛学造诣高深的宁玛派活佛了。他所处的年代为清末民初,社会比较动荡,同德、贵德、和日一带盗匪四起,瘟疫频生,赋税繁重,草原牧民日子过得极其艰难,老百姓们只能把求生和脱离苦难的希望寄托给佛。洛加仓活佛顺应民意,开始了大规模和系统化的石经墙刻建,他要让完整的《甘珠尔》和《丹珠尔》等著名佛教经典,变成石书,永世长存,护佑广大藏族信众得福吉祥。因为洛加仓是和日草原上的高僧大德,又是和日大头人的亲戚,资财充足,加上和日牧民和僧人捐奉的财物、牲畜、石料和劳力,石经墙的扩建进展非常顺利,历经30多年便全部完成。建成的石经墙是按藏文经籍版式分部垒叠而成的,每函石经码得像一本本长条藏文经书,保持着纸经书的形状和风格。每函都有书名,外面用木板包装成书箱状,再用精美的图案石板隔开。石经墙两面隔一段有一座精致的佛龛,里面供有石刻佛像,这样,朝拜和转“廓拉”的信众,就可以随时与佛见面。
  石经墙完成后,成为和日草原以至贵德、同德一带,甚至整个安多藏区佛教信众的心中圣地,来这里朝拜和转“廓拉”的人终年不断。照藏人的说法,在这里转一圈“廓拉”,就等于把这里所有的石经书诵念了一遍,福祥无量。有趣的是,据和日的藏民对笔者说,石经墙建成后,和日一带果真没再发生过大的天灾人祸。当地人认为,是石经墙的圣灵为他们带来了平安吉祥。从此,一代代传续,人们不断往这里敬献各种经石。神秘的石经墙,成为藏地信众精神图腾的象征。这部“石经奇书”,1982年被青海省考古队发现,并被列为青海省重点文物。
  不幸的是,1958年和“文革”中,神圣的石经墙两度遭到破坏,相当多的经石散失了,成为路、桥、墙和屋顶的建筑材料,有些至今都没有找回来。据泽库县人大的才旦加和多杰才培两位和日籍热心人支持,石经墙主墙进行过两次维修和重新整理,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并回收了一些散失在民间的经石。他们说:“和日石经墙不仅仅是和日的、泽库的,也是全藏区的、全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这种全世界都少有的石书胜迹,应当得到更好的保护。”
  据悉,邓小平在世时,曾在一位日本来访首相面前夸耀过和日石经墙:“我们的和日石经是刻在石头上的,是世界之最,比你们机器印的经书更有价值……”
  是的,和日石经墙的确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奇观,是珍贵的宗教文献和奇特的宗教艺术,是藏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我们真的祈望它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题图:《丹珠尔》石经墩)
其他文献
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形成良好素质为主要目标的重要课程,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段时期以来,小学劳动课多以单纯技能训练、模仿干活为目的和手段进行教学,很少体现劳技课的技术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  笔者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摸索出一套集探索与学习、模仿与实践的劳动课教学模式,即“一中心·两互动·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