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弱势群体的转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NENGW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双差班的治理同样如此,所谓“双差班”,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成绩和班风都较差的班级。那么,双差班是否就像有的老师说的那样,无药可救呢?笔者认为并非如此,小学生可塑性强,通过努力双差班是完全可以转变的。
  首先,对所要治理双差班进行“诊断”寻找“病因”。双差班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教师出有名个人意愿得不到满足,放任自流造成的;:有的是因教师频繁调换的,一个教师一学期,刚好把学生的情况了解清楚,又调走了;还有的是新教师经验欠缺,违背学生的发展规律,主观的拔要求,结果事与愿违,严重的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只致使破罐破摔,总之造成双差班的原因很多,我们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对症下药。
  双差班往往表现也班风差,集体主义观念淡漠,歪风邪气盛行,拉帮结派,同学之间打架斗殴,不团结,行为道德吕质低下,学习不求上进,不完成作业,课堂纪律涣散,精力不集中,严重者,到了高年级有的学生还与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打架斗殴,扰乱社会治安,甚至参与偷盗,赌博等违法乱纪行为。
  这些现象的也现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班上歪风邪气盛行,主要是学生所在的班级,没有弘扬起正气,学生无理想,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主要是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上进心不强,经受不住挫折的考验;道德品质差的学生,参与社会上的打架斗殴,做坏事,主要是由于学生认识能力差,自控能力不强,误入歧途而造成的等。
  “病因”查明,然后对“症”下药。在认真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办法来逐步治理。
  一、首先,是建全班上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进行革命思想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
  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个体心理品质还不够稳定,因此建立全各项规章制度上从小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先决条件,让他们自学地接收制度约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沁有理想,没有集体观念,就会无所事事,就会脱离集体,出也风头,导致整个班级集体瘫痪,一盘散沙。
  其次,二、“净化”育人环境,缩小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接触的空间、时间。
  让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脱钩,断绝其来往。促使小学生向良好的方面转变。同时与派出所取得联系,清理、整顿学校周围环境,杜绝社会上的人到校园内扰乱正常的教学次秩序序,这样一来,具有不良心气的学生逐步得到了矫正。
  最后,三、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调皮捣蛋,成绩差的学生更要注意教学方法。
  教育系统工程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存在价值,不应与其本身的优劣作为评价标准,应视其是否能够优化整体作为目标。”作为一双差班的学生,有的学习成绩差一点,但是他的思想品质不一定差;,有的行为习惯差,但他的学习成绩不一定差;,有的语文差,不一定数学就差;,有的不爱好音乐,不一定不爱好体育。我们的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不断地去观察和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不要用片面的观点去看问题,而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可塑性很强的学生。如我曾接手的一个差班,当我初次走入教室,映入眼帘的是,桌椅摆放乱七八糟,清洁卫生糟糕透了,简直就是一个自由市场,针对眼前的情况,我深入学生,逐个进行摸底、排队,喜欢学语文的同学成立一个课外兴趣小组;喜欢学数学的成立一个数学兴趣小组;爱好体育、音乐的就成立一个艺体兴趣小组;了解那些同学参加过做好人好事活动,那些同学热爱劳动,服公务热心,那些同学有明确的个人奋斗目标,那些同学热爱集体,经过深入细致的了解,发现他们的爱好广泛,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于是针对他们的特点,尽量满足他们的爱好,发挥他们的长处,给他们都创造成功的机会,经过努力,哪怕是起得一点点小小的成绩,都在班集体中进行表扬,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对个别容易走回头路的同学,则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指出过去做坏事的危害性,并希望其改正,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经过一学期的施教,在学生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中我班每项都获得较好的成绩。班风,学风得到了根本的变化,同学们团结友爱,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同以前的班级完全判若两样。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主要地运用了教育系统工程学的原理,把每一个要素都充分地考虑在这个班的大系统之内,优化了班集体这个整体,从而在期末被学校评为“优秀班级。”
  通过采取以上的治理措施,一个朝气蓬勃的具有活力的班级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作为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未形成定势,还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地强化巩固,持之以恒地毫不放松地培养学生抵御不良行为习惯的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化建设者。
  总之,双差班的治理转化,一定要根据该班的实际情况,找准病因,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办法,运用教育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班级整体结构,借助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切实把双差班的转化工作抓落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其他文献
【教材简析】  《跑进家来的松鼠》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我们采来的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虽然一而再、再
期刊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姓名邓险梅 祝小良  单位  电话13683411636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学生从低段到高段的写作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期,不论是识字量,社会阅历,情感的成熟方面等都是很稚嫩的。所以小学作文教学同时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就是学生们对习作不感兴趣,惧怕作文。许多学生面对作文,常常是愁眉不展,抓耳挠腮。缺少积累,同时
期刊
【摘要】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等特点。  【关键词】小练笔 迁移 读写结合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等特点。因为阅读与习作始终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读是吸收,写是
期刊
生活操作区,就是提供各种与生活有关的材料供幼儿进行操作练习的区域。凡是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活动都可以放在这个区域。尤其是对于入园初期的,动手能力、自我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教师更需要提供一些适宜的材料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进行充分的锻炼和学习,它对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手部小肌肉的发展以及秩序感和专注力的培养等都有很高的价值。  一、一、生活操作区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生活
期刊
【摘要】“黉启教育”是传承和弘扬百年黉学精神,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去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是黉学精神蕴育人和启潜益智发展人的教育。践行“黉启教育”办学理念的六个实施路径是黉启智慧管理引路、黉启百年文化立本、黉启特色团队聚力、黉启兰花课程着色、黉启教育活动亮彩、黉启教学活动提质。  【关键词】黉启教育 实施路径  【正文】  保山市实验小学始创于1912年,是一所溢满灵气、秀气、书卷气的百年学
期刊
增强人民体质,从娃娃抓起,是我几十年来体育教学的深刻体会,也是我的实践所得,请全社会、学校、家庭一起来关注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吧,摈弃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为什么有些精英、工作狂常猝死在工作中,他们英年早逝,才华殒灭,令人扼腕叹惜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难道仅仅是熬夜、加班惹的祸吗?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的娃娃身体棒棒哒,才能报孝祖国、回报亲人。  “发展体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和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个体和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和倡导体验参与等全新的教学理念。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享受化学课堂,是一种更能体现学习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有了更多“动”的可能性和空间,因此研究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学从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转变,成为新课改的
期刊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倾向和动力。人类的任何行为、活动的产生和维持都离不开动机,创新活动同样需要创新动机来激发和维持。创新动机将直接决定个体从事创新活动的期待,对结果的评价和体验,进而影响其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境教学十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这就为学生创新动机的激发提供了契机,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谈几点看法。  一
期刊
引 言  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幼儿教师是其专业生涯发展的起点,他们有高涨的工作热情但同时也要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而我国师范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也导致刚刚毕业走出校园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转换角色难度加大。因此,分析幼儿教师面临的问题有助于积极引导新任幼儿教师的成长,为高校师范教育培养教师教育技能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一、  一 新任幼儿教师遇到的问题  (一)1.1教学能力方面  教学能力是教师的
期刊
避免小学化倾向,有效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是幼儿园一项重要工作,很多大班幼儿家长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将来的小学生活和学习,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而选择入学前班就读。为切实做好幼儿入学准备,我园尝试开展《幼小衔接园本系列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问题归类梳理,明确幼小衔接工作思路  针对家长困惑,我园邀请周边小学低年级教师于九月第二周做“一年级新生常见问题”的专题讲座。反馈出幼儿入学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