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光明之城”,这是马可·波罗笔下红花簇拥的刺桐港,这是随着大唐盛世而兴起、随着中国财富中心南移而臻于鼎盛的东方第一大港——福建泉州。要了解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无疑是一扇大门。
也许,今天你站在九日山祈风摩崖石刻前,已无法想象当年万商云集、万国来朝的壮观景象。但是,不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的古船、瓷器和碑刻会为你展示历史的见证,热情好客又对自己城市文化充满自豪的泉州人也会为你述说。当然,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怀有特别的情思,愿意在旧日红墙寻常巷陌中寻寻觅觅,也不难辨认历史依稀可考的蛛丝马迹。这时,那些唐砖宋瓦残垣断壁会告诉你,这里确乎是曾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那些生动鲜活的民俗风情更会告诉你,这里不愧“满街都是圣人”。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马可波罗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宏伟秀丽的‘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繁荣的景象难以想象。”他所记述的“刺桐”也就是的泉州。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刘从效扩建唐朝开元年间修建的泉州城,并且在城里城外大量种植引自东南亚的刺桐树,因此泉州别称“刺桐城”。在古代的西方海图与航海典籍之中,一直以“刺桐”称呼泉州。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拥有长达421公里的海岸线,是一个天然的良港。这里水深域宽,适合各种大船停靠。历史上,从泉州港口开出的货船,装载着丝绸和瓷器等物品前往印度洋沿岸,然后进入波斯湾地区,形成了一条联接亚、非、欧、美的海上大动脉。
频繁的贸易让泉州见证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原汉人往泉州的迁移,促进了先进生产工具和造船技术的传播,也使泉州与海外的海上交通成为可能。唐代中叶,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了丝绸外销的主要途径。宋元全盛时期,泉州港更是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外国商人和中国商贾,云集在泉州街头,码头上进口的香料、珠宝,出口的丝绸、瓷器,堆积如山,各国的商船以及前来进贡朝廷的诸侯国使者,都集中在这个盛大的海港。北宋末年,官府在泉州设置来远驿,专门接待来华外国使节。一些外国商人,聚居在泉州城南一带,形成了“蕃人巷”。
元代,泉州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当时与泉州有海上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中国和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的交往相当频繁。往来的商船为东南亚各国带去了养蚕取丝的技术、精美的宋瓷和青花瓷,也为中国带来了东南亚的染料、埃及的历表、印度的香料,还有药材、犀角、珠宝、钻石和许多珍禽异兽。商船来来往往,每次能装载二三百吨货物,扬帆出海,十分壮观。因为拥挤和超载,当时有些运载货物的商船刚出港口就沉没了,今天泉州港口附近还有百余只沉船,沉船上有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瓷器。
同其他港口城市一样,泉州至今还保存着海岸文化交流重镇的历史与遗迹,其中包括因港口形成的桥梁建筑,比如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洛阳桥。这座桥梁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将生物学和工程学综合运用的工程,它首创了筏形桥基,并且采用种植牡蛎的方法加固桥基。泉州还有中国古代最长的跨海石桥安平桥,全长2250米,直接从码头插入海岸,供人和货物进出。透过这些桥梁,人们看到了港口昔日的繁荣。古泉州的其他建筑,也体现着中外文化艺术的相互渗透。比如泉州的清净寺,圆形的穹顶、尖拱形的大门,具有十分浓郁的阿拉伯宗教建筑风格,细部结构却又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各国商客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给泉州留下了丰富的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泉州确定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和“世界宗教博物馆”。
这些宗教遗迹,是泉州发达的海上贸易促成的文化遗存,也与从事航运的人们特有的海神崇拜有关。人们从泉州港口出海时,常在泉州西郊九日山麓的廷福寺举行祈风仪典,祈祷中外商船都能平安地抵达或归来。人们同时还拜祭女性海神妈祖。由于泉州港口的地位和影响,泉州迅速成为妈祖信仰的传播中心,并在华人世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祈风和拜祭仪式中,人们会在岩石上刻上祈祷的记录,长时间以来形成了宝贵的祈风遗迹。这些石刻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记载了泉州港同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东非等地区的海上贸易史及民间友好交往史,是现存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史不可多得的重要物证,堪称海上丝绸之路的丰碑。
航标塔 归去来兮的方向
在泉州,开元寺的东西两座佛塔以气势雄壮、雕刻精美而闻名,但是从功用上来说,万寿塔和六胜塔更引人注目,因为他们都曾是“万国樯桅”的导航塔。
明代何乔远在《闽书》中记载了一个凄婉的故事:“昔有姑嫂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在宝盖山上望穿秋水若干年,也没有看到亲人回还,就蹈海而亡。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建成一塔,并称为姑嫂塔,也就是万寿塔。
约4层楼高的万寿塔从南宋绍兴年间,就站立在泉州湾的制高点宝盖山上,一站就是800多年,至今仍巍然屹立。当年,世界70多个国家来泉州开展航海贸易,桅樯云集,人声鼎沸,无论出发或者靠岸,万寿塔都是最显赫的标志。
位于蚶江镇石湖村的六胜塔,形貌十分完整,走到跟前,在仿木结构的花岗岩塔身上,一层层由低到高、由大变小的浮雕金刚、力士像环绕一周,装束和神态各异,引人入胜,但是浮雕受风雨剥蚀的痕迹严重,特别是面朝大海的一面,人物的表情和服饰已经模糊不清。
六胜塔比万寿塔还要高出10多米,是泉州港外港的航标。六胜塔下的蚶江、石湖,当年曾有18个渡口,停泊各国商船。
航标塔是导引,真正承载装卸任务的是遍布泉州内外港的大小码头。但是,随着泥沙的淤积和港口的衰落,如今的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只能作为文物保护起来。码头使用的材料大都是花岗岩石,大小的石块叠加、连接,一直延伸到晋江江水中,码头周边,芦蒿满地,芳草萋萋。当年这里则是熙熙攘攘,人们在此或挥泪辞别妻小,登船远航,或携带资财归来,与家人团聚。
从文山码头往北是一条沿江的石板路老街文兴街,街道两旁都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大厝,鲜艳夺目。据说,就在这条街上,马可·波罗曾经歇足居住。 穿梭大洋的精神支柱
在木船时代,人们面对汪洋大海上的狂风暴雨、巨浪滔天,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就需要有精神寄托,对泉州人来说,这种精神寄托就是海神崇拜。
泉州天后宫管理人员许晓晖介绍,泉州的海神众多,海神崇拜的形成和泉州海洋经济的发展步调一致,集中在宋元时代。当时,泉州人的海洋活动可以得到多个神灵的护佑,如通远王、妈祖、真武大帝、青山王、吴真人、王爷等。其中最有名的是通远王、妈祖和真武大帝。
通远王是他们的第一代海神,九日山下昭惠庙主祀的就是通远王,而且通远王崇拜就是从这里蔓延开来的。这位须发皆白的慈祥老人是唐末进士,为逃避战乱弃官隐居于泉州乐山,成为山神。宋嘉祐年间,泉州大旱,时任郡守、书法家蔡襄率众向通远王祈雨,得显应。在蔡襄奏请下,朝廷封乐山王为善利王,并修建通远王庙,即九日山下的昭惠庙,这位山神便有了海神的力量,通远王信仰也开始流传到泉州各地。
“但是,泉州的通远王崇拜到了元朝的时候被另外一尊海神所代替,这就是妈祖。”许晓晖说。妈祖本名林默娘,出生于莆田湄州岛,因为熟悉天象,宅心仁厚,救世济人,泽被一方,逝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神,立庙祭祀。南宋时朝廷加封至“圣妃”之尊,地位和通远王相当。到了元朝,妈祖信仰迅速传播到泉州,并在统治者的推动下逐步取代了通远王的信仰。后来,妈祖崇拜就随着泉州人被带向世界各地,如今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内,大多能找到供奉妈祖的庙宇。
泉州城外还有座真武庙,道教所崇祀的天宫二十八宿中的北方神——真武大帝,既是水神、海神,也兼冥王(死神),他足踩龟蛇,身着帅服。据真武庙管理人员介绍,比起通海王和妈祖,真武大帝的信仰更具全国规模,但是真武大帝的崇拜和武当山,和朱元璋起义有着密切联系,这一海神的供奉显然受到明朝政治的极大影响。
在真武庙的山门顶上,有一块两尺见方的“吞海”字碑,矗立在巨大的花岗岩上。据说古时,山门下的街巷被海水淹没,唯有这块石头裸露在外,当地人就把这块石头命名为“吞海”,寓意出海平安,要让船吞海,而不让海吞船。因此,渔民出海前,都喜欢到这块石头前拜一拜,保佑出海平安。海神崇拜的虔诚,在此延伸到了一块石头的身上。
民间“小外交”
乘着孤帆,踏着风浪,他们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没有大件的行李,也没有华丽的衣裳,有的只是对故土的眷恋,有的只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就这样,千千万万的泉州人,感召着妈祖的庇佑,背井离乡,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义无反顾,远下南洋。
泉州华侨出国的历史悠久。据长期关注闽南文化传播的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以榕副教授介绍,泉州人自哪个朝代开始移民海外现无法考证,但是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越来越多的泉州人走向海外,这其中有几个关键因素推动着这一趋势的发展。
首先,泉州位于季风气候地带,古时候的人们就懂得利用风向(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驾驭木船,出海捕捞,这为泉州人走向海外创造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其次,泉州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具备海洋文明的典型特征。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点和东方大海港,泉州人出洋兴贩贸迁蔚然成风。此外,历史上,泉州沿海一带地狭民稠,田不足耕。人民的生活条件艰苦,在围垦海滩,向大海要粮的同时,开始沿着海路外出谋生。而东南亚地区自然条件良好,泉州人将先进的耕作技术带到当地,生活才日渐富足。这是泉州人走向海外的一大动力。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泉州人拥有的爱拼敢赢、勤劳勇敢的精神,扎根海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也鼓励着越来越多的泉州人走出去发展。
这一批南洋的新移民,早过郑和下西洋、胜过马可波罗之行,揭开了中国最早的民间“小外交”。他们很快地融入当地社会,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推动了所在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
海纳百川的文化格局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有一块约半米高的元代墓碑石,墓碑石主要是基督教四翼天使的形象,但石头的外缘却是伊斯兰的尖拱样式,中间稳坐的天使大耳垂肩,满目慈祥,更像是佛陀的样子,却张着象征光明正义的两对翅膀,天使的双手捧着基督教的十字架,打坐的云彩却像是中国的吉祥纹样。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最震撼人心的是2008年在主馆侧翼落成的“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陈列馆,循着伊斯兰风格的长廊,首先看到的是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巨幅浮雕,走进大门,镶在左手墙壁上的是穆罕默德的名言:“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伊斯兰教在唐代传入中国,泉州穆罕默德弟子的灵山“圣墓”,闻名世界,至今每年仍有大量阿拉伯人来朝拜祭奠。宋元时期,官方鼓励海外贸易,阿拉伯人、波斯人大量来到中国,泉州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六七座清真寺,足见阿拉伯人口的众多。阿拉伯人、波斯人在泉州做生意、做官、办学校、生儿育女,最后长眠于此。有一个叫佛莲的穆斯林商人,极为富有,直接管理的船舶就有80多艘,相当于一个世界性的海洋运输集团,在其死后,仅珍珠就有130石。而在政治参与方面,很多穆斯林担任要职,在元朝灭宋的过程中,阿拉伯人蒲寿庚建立了赫赫功勋,后来被委任为福建、广东招抚使,兼管一切海舶事务。他们都葬在泉州,以自己的生命践行了穆罕默德的话。
在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有一方从草庵原样复制的摩尼光佛石雕。摩尼佛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相圆润,安详自如。这是世界仅存的摩尼教石像。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3世纪波斯人摩尼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所创始,唐代传入泉州,称为明教,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明教在元末成为朱元璋夺取政权的精神武器,但是政权稳固后即遭禁绝。在距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有一座万山峰,我国仅存的完整的摩尼教遗址就坐落在这座山上,因用草构屋,故名草庵。
泉州包容的不仅是伊斯兰教。据相关资料统计,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泉州佛寺多达400多座,即以小小的郊区法石村为例,就有佛、道、妈祖、龙王、王爷等14座寺庙,蔚为壮观。
在泉州涂门街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泉州最大佛教建筑开元寺、中国最古老的伊斯兰建筑清净寺、福建省最大的武庙关帝庙和最大的文庙孔庙,或毗邻而居,或间隔数百步。站在这里,不由让人想起,当年这些教徒如何友好相处、和谐融洽。
泉州这种宗教的包容和多元共生,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也为全世界的人们所赞叹。早在1322年,意大利天主教堂的安德肋·佩鲁亚斯主教就在泉州写信对意大利的主教说:“在这个帝国境内,多种宗教都听任人民信仰……”这种景象对于正遭受着宗教战争的欧洲人不啻是一个巨大的奇迹。近700年后,2002年,联合国将世界第一个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选在了中国泉州,即现在的泉州博物馆。
事实上,泉州的历史文化,不仅保存在博物馆、图书馆和宫殿寺庙中,更“存活”在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在泉州民间,有不少仍然酷爱传统的书法、绘画、诗词、围棋、武术、工艺,甚至还有“吟诗社”之类的民间组织。在吟诗社里,社员们用正宗的中原音韵吟唱古典诗词,余音绕梁、韵味十足。更有不少市民,会在自己穷街陋巷门前,集合三五好友,品南音、唱梨园、听高甲,乐此不疲,兴致盎然。如果运气好一点,能赶上他们正月十五的“踩街”,或在威远楼、开元寺看花灯,便会在一时间“变换了时空”,以为自己竟是《清明上河图》里的人物。■
也许,今天你站在九日山祈风摩崖石刻前,已无法想象当年万商云集、万国来朝的壮观景象。但是,不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的古船、瓷器和碑刻会为你展示历史的见证,热情好客又对自己城市文化充满自豪的泉州人也会为你述说。当然,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怀有特别的情思,愿意在旧日红墙寻常巷陌中寻寻觅觅,也不难辨认历史依稀可考的蛛丝马迹。这时,那些唐砖宋瓦残垣断壁会告诉你,这里确乎是曾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那些生动鲜活的民俗风情更会告诉你,这里不愧“满街都是圣人”。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马可波罗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宏伟秀丽的‘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繁荣的景象难以想象。”他所记述的“刺桐”也就是的泉州。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刘从效扩建唐朝开元年间修建的泉州城,并且在城里城外大量种植引自东南亚的刺桐树,因此泉州别称“刺桐城”。在古代的西方海图与航海典籍之中,一直以“刺桐”称呼泉州。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拥有长达421公里的海岸线,是一个天然的良港。这里水深域宽,适合各种大船停靠。历史上,从泉州港口开出的货船,装载着丝绸和瓷器等物品前往印度洋沿岸,然后进入波斯湾地区,形成了一条联接亚、非、欧、美的海上大动脉。
频繁的贸易让泉州见证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原汉人往泉州的迁移,促进了先进生产工具和造船技术的传播,也使泉州与海外的海上交通成为可能。唐代中叶,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了丝绸外销的主要途径。宋元全盛时期,泉州港更是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外国商人和中国商贾,云集在泉州街头,码头上进口的香料、珠宝,出口的丝绸、瓷器,堆积如山,各国的商船以及前来进贡朝廷的诸侯国使者,都集中在这个盛大的海港。北宋末年,官府在泉州设置来远驿,专门接待来华外国使节。一些外国商人,聚居在泉州城南一带,形成了“蕃人巷”。
元代,泉州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当时与泉州有海上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中国和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的交往相当频繁。往来的商船为东南亚各国带去了养蚕取丝的技术、精美的宋瓷和青花瓷,也为中国带来了东南亚的染料、埃及的历表、印度的香料,还有药材、犀角、珠宝、钻石和许多珍禽异兽。商船来来往往,每次能装载二三百吨货物,扬帆出海,十分壮观。因为拥挤和超载,当时有些运载货物的商船刚出港口就沉没了,今天泉州港口附近还有百余只沉船,沉船上有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瓷器。
同其他港口城市一样,泉州至今还保存着海岸文化交流重镇的历史与遗迹,其中包括因港口形成的桥梁建筑,比如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洛阳桥。这座桥梁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将生物学和工程学综合运用的工程,它首创了筏形桥基,并且采用种植牡蛎的方法加固桥基。泉州还有中国古代最长的跨海石桥安平桥,全长2250米,直接从码头插入海岸,供人和货物进出。透过这些桥梁,人们看到了港口昔日的繁荣。古泉州的其他建筑,也体现着中外文化艺术的相互渗透。比如泉州的清净寺,圆形的穹顶、尖拱形的大门,具有十分浓郁的阿拉伯宗教建筑风格,细部结构却又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各国商客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给泉州留下了丰富的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泉州确定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和“世界宗教博物馆”。
这些宗教遗迹,是泉州发达的海上贸易促成的文化遗存,也与从事航运的人们特有的海神崇拜有关。人们从泉州港口出海时,常在泉州西郊九日山麓的廷福寺举行祈风仪典,祈祷中外商船都能平安地抵达或归来。人们同时还拜祭女性海神妈祖。由于泉州港口的地位和影响,泉州迅速成为妈祖信仰的传播中心,并在华人世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祈风和拜祭仪式中,人们会在岩石上刻上祈祷的记录,长时间以来形成了宝贵的祈风遗迹。这些石刻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记载了泉州港同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东非等地区的海上贸易史及民间友好交往史,是现存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史不可多得的重要物证,堪称海上丝绸之路的丰碑。
航标塔 归去来兮的方向
在泉州,开元寺的东西两座佛塔以气势雄壮、雕刻精美而闻名,但是从功用上来说,万寿塔和六胜塔更引人注目,因为他们都曾是“万国樯桅”的导航塔。
明代何乔远在《闽书》中记载了一个凄婉的故事:“昔有姑嫂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在宝盖山上望穿秋水若干年,也没有看到亲人回还,就蹈海而亡。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建成一塔,并称为姑嫂塔,也就是万寿塔。
约4层楼高的万寿塔从南宋绍兴年间,就站立在泉州湾的制高点宝盖山上,一站就是800多年,至今仍巍然屹立。当年,世界70多个国家来泉州开展航海贸易,桅樯云集,人声鼎沸,无论出发或者靠岸,万寿塔都是最显赫的标志。
位于蚶江镇石湖村的六胜塔,形貌十分完整,走到跟前,在仿木结构的花岗岩塔身上,一层层由低到高、由大变小的浮雕金刚、力士像环绕一周,装束和神态各异,引人入胜,但是浮雕受风雨剥蚀的痕迹严重,特别是面朝大海的一面,人物的表情和服饰已经模糊不清。
六胜塔比万寿塔还要高出10多米,是泉州港外港的航标。六胜塔下的蚶江、石湖,当年曾有18个渡口,停泊各国商船。
航标塔是导引,真正承载装卸任务的是遍布泉州内外港的大小码头。但是,随着泥沙的淤积和港口的衰落,如今的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只能作为文物保护起来。码头使用的材料大都是花岗岩石,大小的石块叠加、连接,一直延伸到晋江江水中,码头周边,芦蒿满地,芳草萋萋。当年这里则是熙熙攘攘,人们在此或挥泪辞别妻小,登船远航,或携带资财归来,与家人团聚。
从文山码头往北是一条沿江的石板路老街文兴街,街道两旁都是典型的闽南红砖大厝,鲜艳夺目。据说,就在这条街上,马可·波罗曾经歇足居住。 穿梭大洋的精神支柱
在木船时代,人们面对汪洋大海上的狂风暴雨、巨浪滔天,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就需要有精神寄托,对泉州人来说,这种精神寄托就是海神崇拜。
泉州天后宫管理人员许晓晖介绍,泉州的海神众多,海神崇拜的形成和泉州海洋经济的发展步调一致,集中在宋元时代。当时,泉州人的海洋活动可以得到多个神灵的护佑,如通远王、妈祖、真武大帝、青山王、吴真人、王爷等。其中最有名的是通远王、妈祖和真武大帝。
通远王是他们的第一代海神,九日山下昭惠庙主祀的就是通远王,而且通远王崇拜就是从这里蔓延开来的。这位须发皆白的慈祥老人是唐末进士,为逃避战乱弃官隐居于泉州乐山,成为山神。宋嘉祐年间,泉州大旱,时任郡守、书法家蔡襄率众向通远王祈雨,得显应。在蔡襄奏请下,朝廷封乐山王为善利王,并修建通远王庙,即九日山下的昭惠庙,这位山神便有了海神的力量,通远王信仰也开始流传到泉州各地。
“但是,泉州的通远王崇拜到了元朝的时候被另外一尊海神所代替,这就是妈祖。”许晓晖说。妈祖本名林默娘,出生于莆田湄州岛,因为熟悉天象,宅心仁厚,救世济人,泽被一方,逝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神,立庙祭祀。南宋时朝廷加封至“圣妃”之尊,地位和通远王相当。到了元朝,妈祖信仰迅速传播到泉州,并在统治者的推动下逐步取代了通远王的信仰。后来,妈祖崇拜就随着泉州人被带向世界各地,如今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内,大多能找到供奉妈祖的庙宇。
泉州城外还有座真武庙,道教所崇祀的天宫二十八宿中的北方神——真武大帝,既是水神、海神,也兼冥王(死神),他足踩龟蛇,身着帅服。据真武庙管理人员介绍,比起通海王和妈祖,真武大帝的信仰更具全国规模,但是真武大帝的崇拜和武当山,和朱元璋起义有着密切联系,这一海神的供奉显然受到明朝政治的极大影响。
在真武庙的山门顶上,有一块两尺见方的“吞海”字碑,矗立在巨大的花岗岩上。据说古时,山门下的街巷被海水淹没,唯有这块石头裸露在外,当地人就把这块石头命名为“吞海”,寓意出海平安,要让船吞海,而不让海吞船。因此,渔民出海前,都喜欢到这块石头前拜一拜,保佑出海平安。海神崇拜的虔诚,在此延伸到了一块石头的身上。
民间“小外交”
乘着孤帆,踏着风浪,他们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没有大件的行李,也没有华丽的衣裳,有的只是对故土的眷恋,有的只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就这样,千千万万的泉州人,感召着妈祖的庇佑,背井离乡,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义无反顾,远下南洋。
泉州华侨出国的历史悠久。据长期关注闽南文化传播的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以榕副教授介绍,泉州人自哪个朝代开始移民海外现无法考证,但是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越来越多的泉州人走向海外,这其中有几个关键因素推动着这一趋势的发展。
首先,泉州位于季风气候地带,古时候的人们就懂得利用风向(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驾驭木船,出海捕捞,这为泉州人走向海外创造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其次,泉州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具备海洋文明的典型特征。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点和东方大海港,泉州人出洋兴贩贸迁蔚然成风。此外,历史上,泉州沿海一带地狭民稠,田不足耕。人民的生活条件艰苦,在围垦海滩,向大海要粮的同时,开始沿着海路外出谋生。而东南亚地区自然条件良好,泉州人将先进的耕作技术带到当地,生活才日渐富足。这是泉州人走向海外的一大动力。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泉州人拥有的爱拼敢赢、勤劳勇敢的精神,扎根海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也鼓励着越来越多的泉州人走出去发展。
这一批南洋的新移民,早过郑和下西洋、胜过马可波罗之行,揭开了中国最早的民间“小外交”。他们很快地融入当地社会,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推动了所在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
海纳百川的文化格局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有一块约半米高的元代墓碑石,墓碑石主要是基督教四翼天使的形象,但石头的外缘却是伊斯兰的尖拱样式,中间稳坐的天使大耳垂肩,满目慈祥,更像是佛陀的样子,却张着象征光明正义的两对翅膀,天使的双手捧着基督教的十字架,打坐的云彩却像是中国的吉祥纹样。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最震撼人心的是2008年在主馆侧翼落成的“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陈列馆,循着伊斯兰风格的长廊,首先看到的是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巨幅浮雕,走进大门,镶在左手墙壁上的是穆罕默德的名言:“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伊斯兰教在唐代传入中国,泉州穆罕默德弟子的灵山“圣墓”,闻名世界,至今每年仍有大量阿拉伯人来朝拜祭奠。宋元时期,官方鼓励海外贸易,阿拉伯人、波斯人大量来到中国,泉州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六七座清真寺,足见阿拉伯人口的众多。阿拉伯人、波斯人在泉州做生意、做官、办学校、生儿育女,最后长眠于此。有一个叫佛莲的穆斯林商人,极为富有,直接管理的船舶就有80多艘,相当于一个世界性的海洋运输集团,在其死后,仅珍珠就有130石。而在政治参与方面,很多穆斯林担任要职,在元朝灭宋的过程中,阿拉伯人蒲寿庚建立了赫赫功勋,后来被委任为福建、广东招抚使,兼管一切海舶事务。他们都葬在泉州,以自己的生命践行了穆罕默德的话。
在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有一方从草庵原样复制的摩尼光佛石雕。摩尼佛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相圆润,安详自如。这是世界仅存的摩尼教石像。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3世纪波斯人摩尼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所创始,唐代传入泉州,称为明教,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明教在元末成为朱元璋夺取政权的精神武器,但是政权稳固后即遭禁绝。在距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有一座万山峰,我国仅存的完整的摩尼教遗址就坐落在这座山上,因用草构屋,故名草庵。
泉州包容的不仅是伊斯兰教。据相关资料统计,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泉州佛寺多达400多座,即以小小的郊区法石村为例,就有佛、道、妈祖、龙王、王爷等14座寺庙,蔚为壮观。
在泉州涂门街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泉州最大佛教建筑开元寺、中国最古老的伊斯兰建筑清净寺、福建省最大的武庙关帝庙和最大的文庙孔庙,或毗邻而居,或间隔数百步。站在这里,不由让人想起,当年这些教徒如何友好相处、和谐融洽。
泉州这种宗教的包容和多元共生,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也为全世界的人们所赞叹。早在1322年,意大利天主教堂的安德肋·佩鲁亚斯主教就在泉州写信对意大利的主教说:“在这个帝国境内,多种宗教都听任人民信仰……”这种景象对于正遭受着宗教战争的欧洲人不啻是一个巨大的奇迹。近700年后,2002年,联合国将世界第一个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选在了中国泉州,即现在的泉州博物馆。
事实上,泉州的历史文化,不仅保存在博物馆、图书馆和宫殿寺庙中,更“存活”在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在泉州民间,有不少仍然酷爱传统的书法、绘画、诗词、围棋、武术、工艺,甚至还有“吟诗社”之类的民间组织。在吟诗社里,社员们用正宗的中原音韵吟唱古典诗词,余音绕梁、韵味十足。更有不少市民,会在自己穷街陋巷门前,集合三五好友,品南音、唱梨园、听高甲,乐此不疲,兴致盎然。如果运气好一点,能赶上他们正月十五的“踩街”,或在威远楼、开元寺看花灯,便会在一时间“变换了时空”,以为自己竟是《清明上河图》里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