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鞋业产业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足迹在莆田市荔城区可窥见一斑。受国际环境影响,荔城区鞋业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又任重道远。本文立足荔城区鞋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就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荔城区;鞋业;转型升级;问题;对策
一、荔城区鞋业发展现状
荔城区是莆田鞋业的主产区,鞋业系荔城区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荔城区立足鞋业产业发展基础,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推进产学研、鼓励个性化定制、构建产业联盟等一系列措施,促进鞋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据统计,荔城区现有年产值超20亿元的鞋企2家,年产值10-20亿元的8家,年产值5-10亿元的14家,年产值3-5亿元的12家;年纳税1亿元以上的鞋企1家,年纳税5000-10000万元的2家,年纳税1000-5000万元的5家,年纳税500-1000万元的12家。2018年1-8月份荔城区规模以上鞋企98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8.3%,实现产值244.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5%,同比增长20.3%,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134.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10.5个百分点。
(二)品质优势不断凸显。目前,荔城区鞋企具有世界一流的生产技术水准和制造顶级品牌的生产能力,综合实力在全市各县区中遥遥领先,是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世界名牌运动鞋的定点生产基地。拥有一批先进鞋革企业且产品品类比较齐全,并逐步向高技术含量、高安全性能的户外鞋、工装鞋、智能鞋、童鞋等方向发展。
(三)生产模式逐步创新。针对规模效应日益显现的以消费者为中心、按需定制的电商C2B模式,荔城区鼓励辖区鞋企大胆迎合,创新鞋业生产模式,推动打造柔性化生产和敏捷供应链。荔城区青春之家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运用先进数据分析软件和ERP软件,建立了市场快速反应机制,打造超短周期鞋业供应链。
(四)营销渠道与时俱进。荔城区大力支持辖区鞋业制造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战略投资、品牌培育、网上销售、物流配送等领域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打造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通过建立步康电商产业园、青春之家电商创业园、闽中互联网产业园、双驰创研智造等电商平台,进一步发挥电商产业的集聚效应。同时,发展海西网贸仓储物流基地、双赢物流基地等物流平台,集聚顺丰、“四通一达”等物流企业,强化电商快递配送服务保障。
(五)联盟效益初步显现。政银企合力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众协联鞋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创新运作模式,为鞋企提供综合功能一体的供应链服务,推动鞋业产业降本增效。政府通过制定专项补助政策,积极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引导推动鞋企和上游供应商入驻平台,促进实现平台的规模效应。自2017年6月份平台运营以来,已入驻采购企业108家,供应商568家,完成交易额45.36亿元,营业额15.54亿元,平均降低采购成本3%,提升订单交付率15%,缩短交货期5.5天,累计为107家企业提供融资3.6亿元,切实解决行业利润空间小及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难点。
二、荔城区鞋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产业层次较低。目前荔城区鞋企多以国际品牌代工为主,普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处于产业分工和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产业层次低,整体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
(二)对外依存度高。荔城区多数外贸代工鞋企对欧美市场的依存度较高,因近期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许多企业对订单利润及市场前景判断消极,直接影响订单承接及增资扩产。
(三)创新能力不足。据统计,荔城区现有鞋企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不到2%,大多数企业人才匮乏,研发力量偏低,直接导致鞋业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企业生产效益低下,进而影响对研发经费的投入,最终导致鞋业产业陷入恶性循环,不具备良好的长期竞争优势。
(四)转型动力不够。目前,荔城区鞋业产业仍处在工业2.0阶段,智能化、创新驱动型企业少之又少,多数鞋企对转型升级方向不清晰,且技术创新、两化融合、智能制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受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鞋企求稳守成心理加剧,缺乏转型提升和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勇气和动力。
(五)要素制约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紧缺制约企业扩大生产。荔城区大多数鞋企为中小型企业,资信等级不高,可抵押的担保物较少,致使银行贷款难度大,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二是用地紧缺限制企业发展空间。受到有限的可用地资源与紧缩的用地指标双重挤压,严重限制了荔城区现有鞋企的发展空间及鞋企新项目的落地机会。
三、解决鞋业产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品牌创建。一是创新创牌模式。继续实施质量品牌战略,以推进“莆田好鞋”联盟品牌和国家级出口鞋类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创新“1+N”创牌模式(“1”为众协联平台,“N”为N家鞋企),依托众协联鞋业供应链服务平台集聚优势,强化政策支持,引导鞋企走品牌之路,抱团打造特色区域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塑造企业品牌形象。二是整顿市场秩序。围绕“一手抓打击倒逼转型、一手抓帮扶引导转型”的目标,继续强化鞋企的整顿和规范工作,加大鞋类制假售假打击力度,引导“网军”转正规军,净化市场。
(二)加快技术创新。一是加大技改研发投入。鼓励鞋企改造生产设施、设备和工艺,采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及信息采集、分析、管理等技术,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鞋業制造跨界融合,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升级。加快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联、政府扶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使更多的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着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二是嫁接先进制造技术。利用莆田市开办东南新工科产业学院、与中电集团合作打造智能制造研究院的有利契机,主动对接服务,为辖区企业牵线搭桥,推动荔城区鞋业产业嫁接高端技术、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开展关键技术联合研发、成果共享,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 (三)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开展企业走访服务。建立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制度,重点走访帮扶龙头企业、“两高”企业(高成长和高技术企业)、纳税大户、新增长点项目、困难企业、在建重点工业项目等7类企业。把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与融资帮扶相结合,与推动企业增资扩产相结合,与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相结合,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二是精准出台扶持政策。在全面走访调研、了解帮扶需求、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精准施策,切实提高惠企政策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操作性。同时要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不定期开展政策落地情况大排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益。
(四)壮大产业集群。一是补齐补全产业链。依托荔城区鞋业产业现有优势,聚焦产业的高端环节和关键环节,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集聚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精准招商,补齐补全产业链;同时,主动对接闽东北经济协作,形成招商合力,紧盯北上广深等大都市产业外移,着力在先进制造以及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对接、引进项目,切实提高鞋业产业发展后劲和潜力。二是培育壮大产业链。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壮大产业链的战略重点,通过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荔城区鞋业产业。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一系列生产性服务企业入驻,重点支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进驻众协联平台,形成服务集聚效应,为鞋业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鞋业产业联动发展。
(五)应对贸易风险。一是强化贸易风险规避。建立贸易摩擦研判应对机制,加大中美贸易摩擦动态研判、预警、分析,及时向出口企业传递国际贸易壁垒、“双反”调查等信息,减少企业盲目生产和接单,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二是鼓励开拓新兴市场。充分利用市级开拓国際市场扶持资金,支持企业拓宽贸易渠道, 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对沿线新兴市场的开发,有效分散出口市场过度集中风险,提升荔城区鞋业产业全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英.新经济态势下我国制鞋产业设计人才的转型与培养[J].中国皮革,2015,(12):26-28.
[2]路华.2013中国国际鞋类展重装上阵引领行业发展[J].中国皮革,2013,(16):28.
作者简介:蔡琼(1985-),女,福建莆田人,仰恩大学,大学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工业经济运行。
关键词:荔城区;鞋业;转型升级;问题;对策
一、荔城区鞋业发展现状
荔城区是莆田鞋业的主产区,鞋业系荔城区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荔城区立足鞋业产业发展基础,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推进产学研、鼓励个性化定制、构建产业联盟等一系列措施,促进鞋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据统计,荔城区现有年产值超20亿元的鞋企2家,年产值10-20亿元的8家,年产值5-10亿元的14家,年产值3-5亿元的12家;年纳税1亿元以上的鞋企1家,年纳税5000-10000万元的2家,年纳税1000-5000万元的5家,年纳税500-1000万元的12家。2018年1-8月份荔城区规模以上鞋企98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8.3%,实现产值244.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5%,同比增长20.3%,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134.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10.5个百分点。
(二)品质优势不断凸显。目前,荔城区鞋企具有世界一流的生产技术水准和制造顶级品牌的生产能力,综合实力在全市各县区中遥遥领先,是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世界名牌运动鞋的定点生产基地。拥有一批先进鞋革企业且产品品类比较齐全,并逐步向高技术含量、高安全性能的户外鞋、工装鞋、智能鞋、童鞋等方向发展。
(三)生产模式逐步创新。针对规模效应日益显现的以消费者为中心、按需定制的电商C2B模式,荔城区鼓励辖区鞋企大胆迎合,创新鞋业生产模式,推动打造柔性化生产和敏捷供应链。荔城区青春之家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运用先进数据分析软件和ERP软件,建立了市场快速反应机制,打造超短周期鞋业供应链。
(四)营销渠道与时俱进。荔城区大力支持辖区鞋业制造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战略投资、品牌培育、网上销售、物流配送等领域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打造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通过建立步康电商产业园、青春之家电商创业园、闽中互联网产业园、双驰创研智造等电商平台,进一步发挥电商产业的集聚效应。同时,发展海西网贸仓储物流基地、双赢物流基地等物流平台,集聚顺丰、“四通一达”等物流企业,强化电商快递配送服务保障。
(五)联盟效益初步显现。政银企合力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众协联鞋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创新运作模式,为鞋企提供综合功能一体的供应链服务,推动鞋业产业降本增效。政府通过制定专项补助政策,积极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引导推动鞋企和上游供应商入驻平台,促进实现平台的规模效应。自2017年6月份平台运营以来,已入驻采购企业108家,供应商568家,完成交易额45.36亿元,营业额15.54亿元,平均降低采购成本3%,提升订单交付率15%,缩短交货期5.5天,累计为107家企业提供融资3.6亿元,切实解决行业利润空间小及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难点。
二、荔城区鞋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产业层次较低。目前荔城区鞋企多以国际品牌代工为主,普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处于产业分工和产品价值链的低端,产业层次低,整体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
(二)对外依存度高。荔城区多数外贸代工鞋企对欧美市场的依存度较高,因近期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许多企业对订单利润及市场前景判断消极,直接影响订单承接及增资扩产。
(三)创新能力不足。据统计,荔城区现有鞋企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不到2%,大多数企业人才匮乏,研发力量偏低,直接导致鞋业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企业生产效益低下,进而影响对研发经费的投入,最终导致鞋业产业陷入恶性循环,不具备良好的长期竞争优势。
(四)转型动力不够。目前,荔城区鞋业产业仍处在工业2.0阶段,智能化、创新驱动型企业少之又少,多数鞋企对转型升级方向不清晰,且技术创新、两化融合、智能制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受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鞋企求稳守成心理加剧,缺乏转型提升和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勇气和动力。
(五)要素制约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紧缺制约企业扩大生产。荔城区大多数鞋企为中小型企业,资信等级不高,可抵押的担保物较少,致使银行贷款难度大,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二是用地紧缺限制企业发展空间。受到有限的可用地资源与紧缩的用地指标双重挤压,严重限制了荔城区现有鞋企的发展空间及鞋企新项目的落地机会。
三、解决鞋业产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品牌创建。一是创新创牌模式。继续实施质量品牌战略,以推进“莆田好鞋”联盟品牌和国家级出口鞋类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创新“1+N”创牌模式(“1”为众协联平台,“N”为N家鞋企),依托众协联鞋业供应链服务平台集聚优势,强化政策支持,引导鞋企走品牌之路,抱团打造特色区域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塑造企业品牌形象。二是整顿市场秩序。围绕“一手抓打击倒逼转型、一手抓帮扶引导转型”的目标,继续强化鞋企的整顿和规范工作,加大鞋类制假售假打击力度,引导“网军”转正规军,净化市场。
(二)加快技术创新。一是加大技改研发投入。鼓励鞋企改造生产设施、设备和工艺,采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及信息采集、分析、管理等技术,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鞋業制造跨界融合,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升级。加快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联、政府扶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使更多的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着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二是嫁接先进制造技术。利用莆田市开办东南新工科产业学院、与中电集团合作打造智能制造研究院的有利契机,主动对接服务,为辖区企业牵线搭桥,推动荔城区鞋业产业嫁接高端技术、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开展关键技术联合研发、成果共享,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 (三)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开展企业走访服务。建立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制度,重点走访帮扶龙头企业、“两高”企业(高成长和高技术企业)、纳税大户、新增长点项目、困难企业、在建重点工业项目等7类企业。把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与融资帮扶相结合,与推动企业增资扩产相结合,与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相结合,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二是精准出台扶持政策。在全面走访调研、了解帮扶需求、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精准施策,切实提高惠企政策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操作性。同时要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不定期开展政策落地情况大排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益。
(四)壮大产业集群。一是补齐补全产业链。依托荔城区鞋业产业现有优势,聚焦产业的高端环节和关键环节,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集聚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精准招商,补齐补全产业链;同时,主动对接闽东北经济协作,形成招商合力,紧盯北上广深等大都市产业外移,着力在先进制造以及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对接、引进项目,切实提高鞋业产业发展后劲和潜力。二是培育壮大产业链。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壮大产业链的战略重点,通过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荔城区鞋业产业。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一系列生产性服务企业入驻,重点支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进驻众协联平台,形成服务集聚效应,为鞋业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鞋业产业联动发展。
(五)应对贸易风险。一是强化贸易风险规避。建立贸易摩擦研判应对机制,加大中美贸易摩擦动态研判、预警、分析,及时向出口企业传递国际贸易壁垒、“双反”调查等信息,减少企业盲目生产和接单,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二是鼓励开拓新兴市场。充分利用市级开拓国際市场扶持资金,支持企业拓宽贸易渠道, 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对沿线新兴市场的开发,有效分散出口市场过度集中风险,提升荔城区鞋业产业全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英.新经济态势下我国制鞋产业设计人才的转型与培养[J].中国皮革,2015,(12):26-28.
[2]路华.2013中国国际鞋类展重装上阵引领行业发展[J].中国皮革,2013,(16):28.
作者简介:蔡琼(1985-),女,福建莆田人,仰恩大学,大学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工业经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