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合适的握把

来源 :网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gertretfdhgh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球拍的哪个位置最重要,很难下定论。不过作为打球时手与球拍的唯一接触点,握把的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拍子抓不好,抓不牢,不舒适,再好的拍子也会功效顿失。
  
  有人说的好,在某种意义上,球拍其实就是球员手臂的延伸,是球员身体的一部分。要体验到这种感觉需要一定的时间及过程,并且前提还要掌握好正确的握拍手型和挥拍方法。因此,每个人学习网球的第一课都应该是学习握拍。正确的握拍手型应该能使球拍与手融为一体。一支拍子能不能适合你,能不能与你融为一体,首先要看的就是它的握把是不是适合你。
  


  粗细适宜是选择握把的首要条件。太粗的握把容易让手感到疲劳,并且不利于处理小球和截击球,发球时手腕无法充分发力,正反手变换时也不灵活;太细的握把容易翻拍,需要许多额外的力量防止它转动而使你的力量大打折扣,打狠球时会很吃亏;使用不合适的握把还会导致动作变形发力不正常,长期使用就会有损肘部健康。因此在这个选择上你一定不能含糊,粗细适宜的握把是好拍子的前提。
  通常握把粗细有美式和欧式两种标示法,美式为:0 1 2 3 4 5,欧式相对应为:4 4又1/8 4又1/4 4又3/8 4又1/2 4又5/8,数字越大表示握把越粗,相反则越细。根据我们东方人的身材来说,一般女性朋友用1,2号握把的居多,男性朋友用2,3号居多。很多人说选拍时握把应该以手握上去感觉舒适自如为标准,其实这样说来很模糊。打球时握拍的感觉与在拍店内握拍的感觉会相差很多,没有经验的朋友往往会判断不准。这时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一下:用东方式正手握拍法(手掌放在握把同拍面平行的那面)将球拍握紧,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放在握拍手的手掌和中指之间,如果正好能放下那就是适合你的握把了。
  关于握把的粗细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用的时候在合适的范围内尽量用粗的,买的时候在合适的范围内尽量买细的。也许有人会觉得矛盾,其实很好理解,握把想要变粗点很容易,可以换厚点的柄皮,可以加缠吸汗带;想要变细则很难,即使能也会牺牲舒适性和一些减震功能。所以买的时候尽量买细一点的。至于用的时候用粗点的,则是很多人的经验之谈。
  现在网球拍的握把外观大多是八棱中空的,有过六棱的不过很少见了。内部构造及性能根据厂商不同的设计理念,会有很多差异。在选择一些以握把上的新颖设计为卖点的球拍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握把的舒适性,其次要有足够的硬度能承受足够的力量而不变形。另外便是要了解一下握把上的避震装置是否有效,吸收减缓震动的性能到底怎么样,不要仅仅是摆设。 减缓吸收震动的性能是衡量握把好坏的另一个关键标准。
  很早以前有吸震装置的握把就已是不少拍商宣传的卖点。厂家也开发了很多安装在握把内的减震装置,比如FISCHER的GDS双重柄避震系统和CAPGRIP手柄避震系统等等。不过这些减震装置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实战才能检验出其性能的优劣。
  简单的介绍下双重柄避震系统。顾名思义,这种握把分为内芯和外皮两层(握把皮,柄皮不算数)。内芯与拍框,拍颈等一体成型,不过其直径小于拍颈下端的直径;外皮为复合材料,与拍颈下端直径相同,这样粘结起来就可以保持球拍外观的一体化;握把内芯与外皮之间填充有吸震材料。这样球拍击球时,震动依次传递到拍框,拍颈,握把内芯上(因为是一体的),然后经过吸震材料才经过握把外皮传到持拍人的手上,这时震动已经大大减少了。
   很多人在调整球拍重量的时候会想到在球拍握把上做文章,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尽量选用不破坏握把内部构造的方式,比如换小牛皮的握把皮,多缠吸汗带等。有的人通过打开握把添加重物的方法增加重量,就有点冒险了;在不了解其内部构造的情况下,尽量少用。如果无意中破坏了握把内的减震装置,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其他文献
在电视拍摄中,自然光线的运用是最普遍和广泛的。无论是纪录片、新闻片或是电视剧的拍摄,都离不开自然光线。自然光线随着时间、气候的改变而变幻无常,专业摄像师应该熟练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