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分层教学之初探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heng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个班内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在课前、课中、课后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各类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能力的提升方面都有大的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 鼓励 需求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由于教学过程是学生和老师双向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老师的每一个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相反,教师也要密切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制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的的实现。由于每个学生的资质、特点都是不相同的,所以老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考虑,结合他们的特点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定义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个班内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能够获取最大的知识量,从而提升个人文化素质。思想政治课的分层教学就是把班里学生按照原有思想政治知识储备、思想政治课学习能力进行划分,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不同的课后辅导,使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整体上提高思想政治学习的能力,增加思想政治知识。
  二、思想政治教学的分层方法
  (一)思想政治课课前分层准备
  1. 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对整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包括学生前期知识的储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能力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空间。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对所要教学的对象有一定的了解,能做到心中有数。
  2. 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刻把握教材的所有内容,要对教材或者是大纲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有深刻的认识,结合自己所了解到的学生情况进行分析。比如,对于思想政治知识储备比较多、学习思想政治课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大纲的基本教学要求,而且要为学生更深层次的发展考虑,在学习基础内容上面更加深化,加大难度,对于基础薄弱,能力相对比较低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的就是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前制订这样的计划为以后的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育目标最优化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二)思想政治课课堂中的教学分层
  课堂是教师发挥自己教学水平的平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教育过程,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1. 在思想政治课的讲授方法上,教师需要分层进行教学。对于在思想政治课中前期知识储备较少,知识理解能力较低,领悟力差的学生,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需要采用的方法就是讲授法,讲授法主要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教师可以在讲授的时候加入一些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讲授的知识。对于领悟能力较好,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上需要采用的方法就是引导法,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的是引导的作用,可以要求学生先对课本进行自学,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利的。
  2. 在思想政治课的提问方式上,教师要注重分层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使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在课堂上有发言的机会,防止较低层次学生由于心理自卑而产生厌学现象。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提问中,对于较低层次学生的问题可以设置简单一点,主要是为了鼓励他们掌握基础知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则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多向他们提问为什么,从而启发学生向深层的地方思考,进而要求他们进行对知识的总结归纳,逐步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政治课课后的教学分层
  1.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分层次进行作业的布置。由于课堂作业是需要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一般不能进行有效地分类,教师只要布置一般的基础题即可。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成果的巩固和延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按照一般的习惯,布置难度相对较低的作业,重在让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的内容,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与爱好,而对于理解能力比较高的学生来说,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选择相对难度较高的作业,主要倾向于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了解由课堂内容延伸出来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活学活用,用思想政治课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尝试进行分析和解决。
  2.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的时候需要进行分层辅导。辅导是教学的延续,不是只有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才需要进行教师的辅导,辅导的内容也不仅仅限于对基础知识的加深和对课堂内容的重复,全体的学生都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课后辅导。我们所说的分层辅导是指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的能力进行的有目的的辅导,对于理解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辅导主要趋向于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对于学生在理解所教授知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课堂所授内容的进一步阐释,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慢慢培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地指导,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辅导主要体现在对于更宽广知识领域的引导,鼓励去进行实践,用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进行实践,对学生提出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行解答,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3. 为了鼓励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在思想政治课的评定考核中,采取不同的考核标准,除了一贯的各种考试之外,教师还需要制定一套分层的考核制度,不光是对学生成绩的判定,而且对不同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上课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方面做出准确的判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就摒除了一贯的考核中以成绩为标准的奖惩制度,极大地提高了较低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得到肯定之后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三、思想政治教学分层的意义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教学观念,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学生学的都是相同的知识,造成了学习能力低的学生跟不上,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又不满足的现象。分层的教学方法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满足,教师适时的鼓励让学生得到肯定,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分层教学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以前的老师要求学生学习到现在的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老师在课堂上的鼓励和课后的辅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极大地满足,从整体来说学生的成绩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另外,从学生的心态方面来讲,由于对低层次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自己的平台,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有能力将思想政治课学好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减少他们不想上学,不想上思想政治课的念头。
  总结
  在当今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社会形势下,分层的教学方式使得各层次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能力,分层的教学模式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自身来说,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理解力较高的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让理解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得到肯定,激发他们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于宏,宋延敏. 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 , 2007(06) .
  [2]孟祥林. 教学过程最优化:从发达国家的实践论我国的分层教学策略[J]. 民办教育研究 , 2008(02) .
  [3]孟祥林. 分层教学与教学过程最优化:从中日美对比论我国的策略选择[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8(04) .
其他文献
【摘 要】发展教育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规模办学效益,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与布局,已是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寄宿制办学模式日趋成为农村中小学办学的主流模式。如何使这些寄宿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近年来,我校在寄宿生管理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学生特点的寄宿制学校管理方法,也取得了一定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学的运用,教育者作为主导地位,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具有的积极作用,并且还要将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改变,用自己的热情激发起学生的真情,从而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的有趣、生动。本文对高中语文情感教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感 教学  引言  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情感教学,将情感具有的优势充分的发挥,这是语文新课标
2011年凤城市在龙王庙镇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栽培草莓10亩,草莓长势强,成熟早,口感好,比普通方式亩增产375公斤,为北方地区草莓栽培提供一项新高产技术。
本文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初中生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应当采取的阅读策略,在这期间教师应采取的哪些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建立起怎样的阅读习惯,获取怎样的阅读方
审美观在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所以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审美观的培养,并指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充分展示自己创作才能、创作想象力及审美个性。本文首先对中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