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NF通过Akt信号通路减轻罗哌卡因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e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罗哌卡因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1)实验一:分别用0、1、2、3、4、5 mmol/L罗哌卡因刺激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 48 h,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2)实验二:分别用0、1、3、5、7 mmol/L罗哌卡因刺激SH-SY5Y细胞48 h,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情况并计算出罗哌卡因的半抑制浓度(IC50)。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刺激48 h)、罗哌卡因组(IC50浓度罗哌卡因刺激48 h)、BDNF+罗哌卡因组(20 μg/L BDNF刺激2 h+IC50浓度罗哌卡因刺激48 h)、Akt信号通路激活剂SC79+罗哌卡因组(5 mg/L SC79刺激2 h+IC50浓度罗哌卡因刺激48 h)、BDNF+Akt信号通路抑制剂API-2+罗哌卡因组(20 μg/L BDNF及10 μmol/L API-2刺激2 h+IC50浓度罗哌卡因刺激48 h),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细胞中Akt、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的表达。

结果

(1)实验一:与0 mmol/L罗哌卡因组比较,1、2、3、4、5 mmol/L罗哌卡因组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Akt、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二:与对照组比较,罗哌卡因组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Akt、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Akt、p-PI3K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罗哌卡因组比较,BDNF+罗哌卡因组、SC79+罗哌卡因组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Akt、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Akt、p-PI3K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DNF+罗哌卡因组、SC79+罗哌卡因组比较,BDNF+API-2+罗哌卡因组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Akt、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Akt、p-PI3K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DNF可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减轻罗哌卡因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从而调节神经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估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患儿的疫苗接种风险。方法选择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儿科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7例临床诊断为GEFS+的患儿,利用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将其分为SCN1A基因突变阳性组(SCN1A+组)11例及SCN1A基因突变阴性组(SCN1A-组)51例(剔除其余5例其他基因突变),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自出生至7岁龄疫苗接种后的惊厥发生次数以及体温变化。通过流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直接机械取栓与桥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直接机械取栓63例(直接机械取栓组),接受桥接治疗53例(桥接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2组患者间术前基线资料、诊治情况以及术后即刻血管有
目的比较抗甲状腺抗体(ATAbs)阳性和阴性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临床特点的差异,明确ATAbs阳性的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机制。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的53例患者临床资料,按ATAbs阳性和阴性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53例患者中,ATAbs阳性患者16例,
目的探讨双糖链蛋白聚糖(BGN)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中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构建C57BL/6J雄性野生型小鼠SAH模型。(1)将48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H 6 h组、SAH 12 h组、SAH 24 h组、SAH 48 h组、SAH 72 h组,每组8只。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是一种慢性功能性前庭障碍,主要表现为超过3个月的持续非眩晕性头晕、不稳,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前庭通路与焦虑相关神经网络重叠机制、经典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假说、再适应失败假说、脑区活动的改变和分子病理学机制,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前庭康复治疗、行为认知治疗以及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本文主要围绕上述内容综述如下。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于脑胶质瘤模型体内增强替莫唑胺抗脑胶质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人源性恶性胶质瘤细胞系T98G移植入BALB/C-nu雌性裸鼠中构建人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模型。造模5 d后将造模成功的48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溶剂对照组、白藜芦醇组、替莫唑胺组、联合用药组、Wnt信号通路激动剂组、Wn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每组8只,并分别予二甲基亚砜10 mg/kg、白藜芦醇10 mg/kg、替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山西大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5例采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机械取栓,其中4例实现血管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3级),1例术中血栓脱落至远端小动脉;术后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事件,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