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高职专业学生特点,借鉴古典文论“言—象—意”的鉴赏要领,高职大学语文写景抒情散文教学路径的选择拟包含三个紧密的环节:即通过诵读文字感受语言特色,品读意象理解作者情感,悟读文意把握文章主旨。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写景抒情散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2-0065-03
引言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的文学体裁。写景抒情散文文字优美,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营造出或清新自然,或凄迷委婉,或平和冲淡等文学意境,让读者在品味吟咏中感受作者的语言文字艺术和人格气质魅力,是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散文类型。高职学生的培养应有别于其他层次的高校教育,首先需注重更多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团队精神,德技兼备,富有工匠精神。其次,高职学生文学基础和鉴赏能力较弱,但他们思维活跃,对现代传媒技术充满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学语文课堂多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的实效性和互动性较差,而现代网络教学环境如课程平台的利用,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互动广泛深入,同时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采集,有利于教师课后反思整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以笔者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作品《聆听冷雨,记住乡愁》(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为例,针对高职专业培养目标,高职学生学情特点和现代网络教学环境,以古典文论“言—象—意”即(语言、意象、主旨)的解读路径,结合“读—品—悟”即(诵读、品读、悟读)的教学方法,以期探析写景抒情散文的教学。本教学设计作品的教学对象为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学习“意象”“象征”等概念,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信息化接受程度高;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对文学经典阅读存在畏难情绪,鉴赏能力不足。专业要求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流畅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能胜任幼儿教育。因此,提升素养,锻炼表达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需完成的重要任务。
“言意”是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要内容。儒家主张“言尽意”,但必须以“象”作为媒介。王弼《周易略例》:“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王弼主张“言”和“象”都可以看作“意”的工具,但二者又有所区别,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由此可见,“言”与“意”之间的关系并非直接的,而是必须借助“象”这一中介。“意象言”之间的关系涉及作家的创作和文学作品的最终形成。因此,在文学鉴赏中,则可以溯洄从之,由言及象,由象及意。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注重语言的锤炼,意象的捕捉,情景的交融,借雨巷听雨,任情思散发,诉说绵绵乡情,既有多年漂泊他乡的孤独惆怅,又包涵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殷殷深情。另外余光中十分注重散文创作需从古典文学中汲取养分,以充盈散文语言的表达,其《剪掉散文的辫子》曾言:“熟谙旧文学兼擅新文学,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的学者,已成凤毛麟角。”为此,余光中先生提倡现代散文应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即注重散文对各类文体及语气的兼容与融合能力,在有限的篇幅内或一定的字数内增加美感,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注重文章字词的品质”。因此采用“言—象—意”的解读方法,结合“读—品—悟”的教学方法,不失为写景抒情散文的一种鉴赏教学路径。
一、诵读文字感受语言特色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较之其他类型的散文,写景抒情散文更为注重语言的使用,文辞的修饰,用字用典的斟酌。《听听那冷雨》诗意缠绵,情意缱绻,借鉴叠词和择取古诗词意象两种方式,大量引用或化用古诗入文,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洛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等等,用语自然贴切,意蕴丰富,使散文具有和谐悦耳的音乐美和古典诗词的意境美。这不仅与余光中诗人身份分不开,更与余光中散文创作理想和散文改革理念分不开。诚如余老所言:“我的一生写诗虽近千首,但是我的诗不全在诗集里,因为诗意不尽,有些已经洋溢到散文里去了……一般散文作者都过不了感性这一关,无力吸收诗、小说、戏剧甚至电影的艺术,来开拓散文的世界,加强散文的活力……我尝试在这一类作品里,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摺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我的理想是要让中国的文字,在文泰名姝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仗。”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以诗入文”的语言特点,教师可于课前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布置学生查找文中的诗词并上传,课中设计关于“雨”和“乡愁”的“飞花令”诗词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使用课程平台投屏展示各组查找的诗词作业,师生共同补充遗漏的诗句,从而总结出文章化用诗句的方法和作用,初步体会文章和谐悦耳的音乐美感。为了加深这一审美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名家范读,自主诵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诵读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十分常见,在散文教学过程中也必不可少,它有助于学生感知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作者情趣,诚如朱光潜先生在《散文的声音节奏》中提到:“声音节奏在科学文里可不深究,在文学文里却是一个最主要的成分,因为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
二、品读意象理解情感内涵
“意象”是我国古典文论批评术语之一。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有云:“独造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象”的概念,可追溯至《周易》和老、庄。“圣人立象以尽意”,即要通过“象”来传达“意”,这就是“意象”,即包含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在《听听那冷雨》中,“雨”是核心意象,也是最为复杂的意象,承载着作者几十年来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记忆,如“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其中的“春雨”意象承载着余光中少年时期的温暖回忆和对故土的情思;“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这段余光中化用了南宋词人蒋捷的词作《虞美人.听雨》,蒋余二人都经历了人生的大悲痛,前者是大宋遗民,后者是大陆移民,而余光中期间又经历了丧子之痛。虽时空相隔,但面对这凄冷的雨,二人内心都生发出悲凉之意。这悲凉不仅因为远离故土,也因为夹杂着文人离开文化母体的疼痛,饱含着深沉的故土情结;又如“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此处的“默雨”意象饱含着作者对于听不见雨声的遗憾之情。现代建筑的建设,现代文明的发展,破坏了传统“听雨”的意趣,这些都使作者产生“古屋不再”的失落心情和对古文明继承的担忧。因此教师可播放相关的段落朗诵视频,营造或温暖,或深沉,或孤独的情境,引导学生快读其中的关键句,比较品读不同時期“雨”的意象特征,小组讨论,体会作者不同时期的情感,从而掌握从意象中体会情感的解读方法。对于较难理解的意象,如“冷雨”、“鬼雨”,教师可结合南宋词人蒋捷身世和余光中散文《鬼雨》描写丧子之痛的片段“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雨在海上落着。雨在这里的草坡上落着。雨在对岸的观音山落着。雨的手很小,风的手帕更小,我腋下的小棺材更小更小。小的是棺材里的手”进行解读。在意象的解读中,教师可以通过观赏视频、小组讨论,互文对读,讲解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进入文章情境,从身世境遇和文化两个层面深入领会核心意象“雨”,从而理解作者情感内涵。 三、悟读文意把握文章主旨
《说文解字》:意,志也。《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文之“意”可指作者的“志”,在文章中体现为思想主旨。文学散文虽结构自由灵活,运笔自如,不拘成法,但信笔所至之处皆紧扣文章主题和思想感情。余光中被称为“乡愁诗人”,但其乡愁散文内涵与其他表现乡愁散文大不相同,其除了表现对故土的思念,还有一种“文化乡愁”情节。《听听那冷雨》中不仅有对故土的思念,更有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如“惊蛰一过,春寒加剧”便是以中国古老的节气起笔,“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将思乡之情寄托在对京剧的演奏方式,李白苏轼诗词的追忆里,“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对中文汉字的喜爱更是溢于言表,除此之外,文中还如数家珍地描绘了竹楼、山水,宋画等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妙,然而一些古老的意趣,如竹楼听雨,瓦屋听雨都悉数淹没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之间。诚如杨娟《论余光中散文的中国文化情结》所言:余光中的散文,既有怀乡之情,也有忧国之思,更有一种今昔对照的寂苦之感,凝结着他对祖国文化的深深忧虑和以复兴祖国文化为己任的浓郁之情。
在實际的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容易体悟文中的思乡之情,但对其“文化乡愁”的深沉内涵则体悟不多。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谈及的中国古典文化类型,引导学生结合作者三个时期的听雨感情,对作者乡愁内涵进行小组讨论。随后教师播放“杨澜访谈录”余光中所言:“我的乡愁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某省某县某村,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成为一个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一个地理的某一个点,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能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在中国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从而理解中国文人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余光中的乡愁里包涵着他对故土文化的眷恋、面临文化失根的忧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余光中先生深感文化于人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这种乡愁表达了中国文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守,这其实是一种家国情怀。
《听听那冷雨》文采和情感兼具,是写景抒情散文的精品,也是以提升素养为目标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佳作。“言—象—意”虽是中国古典文论内涵,但亦可为此类写景抒情散文佳作提供一种有效的解读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文字感受语言特色,品读意象理解作者情感,悟读文意把握文章主旨。同时,教师还需针对高职专业学情特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如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视频的情境浸入等,改变语文的经验教学、讲授教学的状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余光中.余光中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2]徐学.余光中传[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
[3]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朱光潜.谈文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
[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孙昕光.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8]徐中玉.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9]张恩普.儒道言意之辩与中古文论言意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10]孙文辉.《听听那冷雨》备教补丁[J].语文教学通讯,2013(4).
[11]杨娟.论余光中散文的中国文化情结[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作者简介:纪君(1988—),女,汉族,福建南平人,单位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陈勤(1969—),女,汉族,福建莆田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教学。
林毓君(1975—),女,汉族,福建福州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李直)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写景抒情散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2-0065-03
引言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的文学体裁。写景抒情散文文字优美,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营造出或清新自然,或凄迷委婉,或平和冲淡等文学意境,让读者在品味吟咏中感受作者的语言文字艺术和人格气质魅力,是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散文类型。高职学生的培养应有别于其他层次的高校教育,首先需注重更多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团队精神,德技兼备,富有工匠精神。其次,高职学生文学基础和鉴赏能力较弱,但他们思维活跃,对现代传媒技术充满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学语文课堂多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的实效性和互动性较差,而现代网络教学环境如课程平台的利用,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互动广泛深入,同时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采集,有利于教师课后反思整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以笔者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作品《聆听冷雨,记住乡愁》(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为例,针对高职专业培养目标,高职学生学情特点和现代网络教学环境,以古典文论“言—象—意”即(语言、意象、主旨)的解读路径,结合“读—品—悟”即(诵读、品读、悟读)的教学方法,以期探析写景抒情散文的教学。本教学设计作品的教学对象为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学习“意象”“象征”等概念,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信息化接受程度高;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对文学经典阅读存在畏难情绪,鉴赏能力不足。专业要求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流畅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能胜任幼儿教育。因此,提升素养,锻炼表达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课程需完成的重要任务。
“言意”是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要内容。儒家主张“言尽意”,但必须以“象”作为媒介。王弼《周易略例》:“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王弼主张“言”和“象”都可以看作“意”的工具,但二者又有所区别,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由此可见,“言”与“意”之间的关系并非直接的,而是必须借助“象”这一中介。“意象言”之间的关系涉及作家的创作和文学作品的最终形成。因此,在文学鉴赏中,则可以溯洄从之,由言及象,由象及意。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注重语言的锤炼,意象的捕捉,情景的交融,借雨巷听雨,任情思散发,诉说绵绵乡情,既有多年漂泊他乡的孤独惆怅,又包涵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殷殷深情。另外余光中十分注重散文创作需从古典文学中汲取养分,以充盈散文语言的表达,其《剪掉散文的辫子》曾言:“熟谙旧文学兼擅新文学,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的学者,已成凤毛麟角。”为此,余光中先生提倡现代散文应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即注重散文对各类文体及语气的兼容与融合能力,在有限的篇幅内或一定的字数内增加美感,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注重文章字词的品质”。因此采用“言—象—意”的解读方法,结合“读—品—悟”的教学方法,不失为写景抒情散文的一种鉴赏教学路径。
一、诵读文字感受语言特色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较之其他类型的散文,写景抒情散文更为注重语言的使用,文辞的修饰,用字用典的斟酌。《听听那冷雨》诗意缠绵,情意缱绻,借鉴叠词和择取古诗词意象两种方式,大量引用或化用古诗入文,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洛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等等,用语自然贴切,意蕴丰富,使散文具有和谐悦耳的音乐美和古典诗词的意境美。这不仅与余光中诗人身份分不开,更与余光中散文创作理想和散文改革理念分不开。诚如余老所言:“我的一生写诗虽近千首,但是我的诗不全在诗集里,因为诗意不尽,有些已经洋溢到散文里去了……一般散文作者都过不了感性这一关,无力吸收诗、小说、戏剧甚至电影的艺术,来开拓散文的世界,加强散文的活力……我尝试在这一类作品里,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摺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我的理想是要让中国的文字,在文泰名姝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仗。”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以诗入文”的语言特点,教师可于课前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布置学生查找文中的诗词并上传,课中设计关于“雨”和“乡愁”的“飞花令”诗词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使用课程平台投屏展示各组查找的诗词作业,师生共同补充遗漏的诗句,从而总结出文章化用诗句的方法和作用,初步体会文章和谐悦耳的音乐美感。为了加深这一审美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名家范读,自主诵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诵读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十分常见,在散文教学过程中也必不可少,它有助于学生感知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作者情趣,诚如朱光潜先生在《散文的声音节奏》中提到:“声音节奏在科学文里可不深究,在文学文里却是一个最主要的成分,因为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
二、品读意象理解情感内涵
“意象”是我国古典文论批评术语之一。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有云:“独造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象”的概念,可追溯至《周易》和老、庄。“圣人立象以尽意”,即要通过“象”来传达“意”,这就是“意象”,即包含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在《听听那冷雨》中,“雨”是核心意象,也是最为复杂的意象,承载着作者几十年来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记忆,如“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其中的“春雨”意象承载着余光中少年时期的温暖回忆和对故土的情思;“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这段余光中化用了南宋词人蒋捷的词作《虞美人.听雨》,蒋余二人都经历了人生的大悲痛,前者是大宋遗民,后者是大陆移民,而余光中期间又经历了丧子之痛。虽时空相隔,但面对这凄冷的雨,二人内心都生发出悲凉之意。这悲凉不仅因为远离故土,也因为夹杂着文人离开文化母体的疼痛,饱含着深沉的故土情结;又如“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此处的“默雨”意象饱含着作者对于听不见雨声的遗憾之情。现代建筑的建设,现代文明的发展,破坏了传统“听雨”的意趣,这些都使作者产生“古屋不再”的失落心情和对古文明继承的担忧。因此教师可播放相关的段落朗诵视频,营造或温暖,或深沉,或孤独的情境,引导学生快读其中的关键句,比较品读不同時期“雨”的意象特征,小组讨论,体会作者不同时期的情感,从而掌握从意象中体会情感的解读方法。对于较难理解的意象,如“冷雨”、“鬼雨”,教师可结合南宋词人蒋捷身世和余光中散文《鬼雨》描写丧子之痛的片段“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雨在海上落着。雨在这里的草坡上落着。雨在对岸的观音山落着。雨的手很小,风的手帕更小,我腋下的小棺材更小更小。小的是棺材里的手”进行解读。在意象的解读中,教师可以通过观赏视频、小组讨论,互文对读,讲解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进入文章情境,从身世境遇和文化两个层面深入领会核心意象“雨”,从而理解作者情感内涵。 三、悟读文意把握文章主旨
《说文解字》:意,志也。《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文之“意”可指作者的“志”,在文章中体现为思想主旨。文学散文虽结构自由灵活,运笔自如,不拘成法,但信笔所至之处皆紧扣文章主题和思想感情。余光中被称为“乡愁诗人”,但其乡愁散文内涵与其他表现乡愁散文大不相同,其除了表现对故土的思念,还有一种“文化乡愁”情节。《听听那冷雨》中不仅有对故土的思念,更有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如“惊蛰一过,春寒加剧”便是以中国古老的节气起笔,“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将思乡之情寄托在对京剧的演奏方式,李白苏轼诗词的追忆里,“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对中文汉字的喜爱更是溢于言表,除此之外,文中还如数家珍地描绘了竹楼、山水,宋画等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妙,然而一些古老的意趣,如竹楼听雨,瓦屋听雨都悉数淹没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之间。诚如杨娟《论余光中散文的中国文化情结》所言:余光中的散文,既有怀乡之情,也有忧国之思,更有一种今昔对照的寂苦之感,凝结着他对祖国文化的深深忧虑和以复兴祖国文化为己任的浓郁之情。
在實际的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容易体悟文中的思乡之情,但对其“文化乡愁”的深沉内涵则体悟不多。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谈及的中国古典文化类型,引导学生结合作者三个时期的听雨感情,对作者乡愁内涵进行小组讨论。随后教师播放“杨澜访谈录”余光中所言:“我的乡愁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某省某县某村,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成为一个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一个地理的某一个点,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能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在中国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从而理解中国文人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余光中的乡愁里包涵着他对故土文化的眷恋、面临文化失根的忧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余光中先生深感文化于人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这种乡愁表达了中国文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守,这其实是一种家国情怀。
《听听那冷雨》文采和情感兼具,是写景抒情散文的精品,也是以提升素养为目标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佳作。“言—象—意”虽是中国古典文论内涵,但亦可为此类写景抒情散文佳作提供一种有效的解读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文字感受语言特色,品读意象理解作者情感,悟读文意把握文章主旨。同时,教师还需针对高职专业学情特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如通过网络课程平台、视频的情境浸入等,改变语文的经验教学、讲授教学的状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余光中.余光中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2]徐学.余光中传[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
[3]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朱光潜.谈文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
[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孙昕光.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8]徐中玉.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9]张恩普.儒道言意之辩与中古文论言意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10]孙文辉.《听听那冷雨》备教补丁[J].语文教学通讯,2013(4).
[11]杨娟.论余光中散文的中国文化情结[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作者简介:纪君(1988—),女,汉族,福建南平人,单位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陈勤(1969—),女,汉族,福建莆田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教学。
林毓君(1975—),女,汉族,福建福州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