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学习来掌握计算机科学与相关操作技术,但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很多计算机教师拘于形式,尤其在讲理论时,往往缺少方法,把本应丰富、多彩的课程讲的死板、枯燥。本文旨在提高计算机的教学水平,让更多的教师通过有效的方法将知识最大效率的传输给学生,使学生更生动、更扎实的掌握计算机这一门课程。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
计算机课程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现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专业设置、专业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谈谈本人对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 从兴趣入手,强化情感教学
兴趣是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 建立精神需要。
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去,就應该在课程一开始快速建立他们对课程的精神需要,只有建立了精神需要,学生才会热心于接触、学习这门课程,甚至会去探索其奥秘。如笔者在上网页设计这一门课程,在开学第一堂课,我并不急于给学生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而是带着他们上“人才网”,搜索计算机相关技能人才的招聘信息,让学生知道要从事这一职业,必须学好这门课,学不好就找不到工作。从而使“我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
1.2 深化认识,培养情感。
当学生对课程的精神需要建立起来后,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深化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继而对这门课程产生情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变得更浓厚。如笔者在上photoshop课程时,了解到学生对这一软件不熟悉,根本不知道这个软件有什么作用,更不用说为什么要学这个软件了。根据这一情况,为了让学生全面的认识这一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及内容,在开学第二堂课,我就会向学生展示一些经photoshop软件处理过的图片作品和未经处理的原图片,经过比较,学生开始对这一软件有了认识,更对它的强大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另外,师生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以师生这“情”为基础,利用“师爱的效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职高生很容易感情用事,与教师关系融洽的学生,多数偏爱你所教的学科。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打成一片,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把微笑带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当学生把教师当成朋友的时候,就较自然地过渡到喜欢我所教的学科,高兴地接受我的严格管理和教育了,从而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理定向,明确教学的创新目标
定向,即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具有导向作用。同时,它又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步骤与方式方法。因此,在“定向”这一环节上应力求做到“三性”—知识性、层次性、创新性。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创新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发展的基础上:
2.1 注重知识性。根据大纲中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目的,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2 注重层次性。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分层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和差异。我们在新课开始时,通过测试、提问、仔细观察等手段,获取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信息,并将学生隐性地、动态地分为A:基础好、B:一般、C基础差三层次。对A层学生规定完成教学大纲的全部要求,通过综合型练习、拓展型练习培养他们学习以及创新的能力,争取在计算机专业方面有所特长;对B层学生规定完成教学大纲的全部要求,帮助他们有效地利用各种策略提高学习成绩,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对C层学生做到从基础学起,循序渐进,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基础上进行创新训练。
2.3 注重创新性。把握突破难点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3 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的实现,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体现。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也显得非常重要。
一是教学和学习方法上,采用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以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为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结合实际,使教学和实际真正融为一体。平时面对实物和实际进行教学,实习或业余时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校、老师、同学乃至社会进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方面的服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让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了解当前的市场技术水平和行情,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首先要精练习题、强化基础。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根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精选习题,促使学生加深对各章节主要概念、方法、结构等的理解。为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及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对个别性问题单独辅导,对学生写的优秀作业加以表扬。我们还建立了“网上辅助教学环境”便于学生进行自学、练习、同学间交流、向教师提问、考试等。 强化基础实验指导、提高实践技能。上机实践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 强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解题能力。我们对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规范课程设计报告,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调试分析、用户使用说明,测试结果等几个方面组织文档,要求学生尽量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如:模块化、信息隐蔽、局部化和模块独立等来实现程序。选择一些简化的实际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给两周的时间去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同组学生在问题分析阶段和模块设计阶段分工合作、集体讨论,但最后的编码独立编写。最后每个学生都要进行面试,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必须能够清楚地介绍设计思路、主要技术手段并回答与题目相关的问题,并且程序通过程序测试才能算完成了课程设计。
5 给予积极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提高学习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这一环节应渗透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学生的上机练习作品完成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及努力方向。在学生的作品展评的基础上,鼓励创新,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品位。点评时要对学生参与的情况给予评价,归纳评价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分析意见,并对讨论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做讲解。如在讲授使用PowerPoint制作“播放、暂停、停止”三种触发器的时候,笔者首先是以一首音乐为例来进行演示并讲解,然后给出一段视频,让学生利用触发器来完成对于这段视频的操作。在学生完成作品时,很惊叹,有些学生利用学过的PHOTOSHOP设计出符合他自身审美观的漂亮按钮,将这些按钮粘贴到幻灯片中作为“播放、暂停、停止”按钮,制作出一个“电视遥控器”,将教师给出的视频放入制作好的“电视画面”中,完成了“遥控电视机”的创新作品。其实学生已经将刚学到的知识转变为了一种技能。这时教师对学生的独特创作要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制作的作品进行肯定,并从界面的美观性、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全面性等方面进行点评,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激励学生下次高质量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把学生的求异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与众不同,倡导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品质,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生动活泼地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创新品位。优秀作品,不一定是完美的,而是指有新意有特点,有个性的作品,哪怕是一副整体上看来是失败的作品,只要其中有可取之处,有个性化的东西,那就是亮点,就应加以鼓励。万分珍惜学生创新能力,要敢于表扬,勤于表扬,让学生的想象力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总之,在职中计算机教学中如果能够将各种技术与方法用得适时、合理、适量,恰到好处,可以大力提高课堂效益。反之就会劳而无功,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提高媒体的实用效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姚小岗. 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 职教研究.2008.4
[2] 杨庆文. 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 2009年6月
[3] 周遠清,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中国教育报 2006.12.
[4] 李知菲、胡平.网络课程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05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
计算机课程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现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专业设置、专业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谈谈本人对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 从兴趣入手,强化情感教学
兴趣是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 建立精神需要。
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去,就應该在课程一开始快速建立他们对课程的精神需要,只有建立了精神需要,学生才会热心于接触、学习这门课程,甚至会去探索其奥秘。如笔者在上网页设计这一门课程,在开学第一堂课,我并不急于给学生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而是带着他们上“人才网”,搜索计算机相关技能人才的招聘信息,让学生知道要从事这一职业,必须学好这门课,学不好就找不到工作。从而使“我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
1.2 深化认识,培养情感。
当学生对课程的精神需要建立起来后,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深化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继而对这门课程产生情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变得更浓厚。如笔者在上photoshop课程时,了解到学生对这一软件不熟悉,根本不知道这个软件有什么作用,更不用说为什么要学这个软件了。根据这一情况,为了让学生全面的认识这一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及内容,在开学第二堂课,我就会向学生展示一些经photoshop软件处理过的图片作品和未经处理的原图片,经过比较,学生开始对这一软件有了认识,更对它的强大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另外,师生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以师生这“情”为基础,利用“师爱的效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职高生很容易感情用事,与教师关系融洽的学生,多数偏爱你所教的学科。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打成一片,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把微笑带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当学生把教师当成朋友的时候,就较自然地过渡到喜欢我所教的学科,高兴地接受我的严格管理和教育了,从而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理定向,明确教学的创新目标
定向,即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具有导向作用。同时,它又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步骤与方式方法。因此,在“定向”这一环节上应力求做到“三性”—知识性、层次性、创新性。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创新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发展的基础上:
2.1 注重知识性。根据大纲中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目的,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2 注重层次性。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分层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和差异。我们在新课开始时,通过测试、提问、仔细观察等手段,获取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信息,并将学生隐性地、动态地分为A:基础好、B:一般、C基础差三层次。对A层学生规定完成教学大纲的全部要求,通过综合型练习、拓展型练习培养他们学习以及创新的能力,争取在计算机专业方面有所特长;对B层学生规定完成教学大纲的全部要求,帮助他们有效地利用各种策略提高学习成绩,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对C层学生做到从基础学起,循序渐进,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基础上进行创新训练。
2.3 注重创新性。把握突破难点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3 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的实现,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体现。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也显得非常重要。
一是教学和学习方法上,采用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以实训基地现场教学为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结合实际,使教学和实际真正融为一体。平时面对实物和实际进行教学,实习或业余时间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校、老师、同学乃至社会进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方面的服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让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了解当前的市场技术水平和行情,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首先要精练习题、强化基础。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根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精选习题,促使学生加深对各章节主要概念、方法、结构等的理解。为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及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对个别性问题单独辅导,对学生写的优秀作业加以表扬。我们还建立了“网上辅助教学环境”便于学生进行自学、练习、同学间交流、向教师提问、考试等。 强化基础实验指导、提高实践技能。上机实践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 强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解题能力。我们对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规范课程设计报告,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调试分析、用户使用说明,测试结果等几个方面组织文档,要求学生尽量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如:模块化、信息隐蔽、局部化和模块独立等来实现程序。选择一些简化的实际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给两周的时间去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同组学生在问题分析阶段和模块设计阶段分工合作、集体讨论,但最后的编码独立编写。最后每个学生都要进行面试,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必须能够清楚地介绍设计思路、主要技术手段并回答与题目相关的问题,并且程序通过程序测试才能算完成了课程设计。
5 给予积极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提高学习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这一环节应渗透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学生的上机练习作品完成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及努力方向。在学生的作品展评的基础上,鼓励创新,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品位。点评时要对学生参与的情况给予评价,归纳评价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分析意见,并对讨论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做讲解。如在讲授使用PowerPoint制作“播放、暂停、停止”三种触发器的时候,笔者首先是以一首音乐为例来进行演示并讲解,然后给出一段视频,让学生利用触发器来完成对于这段视频的操作。在学生完成作品时,很惊叹,有些学生利用学过的PHOTOSHOP设计出符合他自身审美观的漂亮按钮,将这些按钮粘贴到幻灯片中作为“播放、暂停、停止”按钮,制作出一个“电视遥控器”,将教师给出的视频放入制作好的“电视画面”中,完成了“遥控电视机”的创新作品。其实学生已经将刚学到的知识转变为了一种技能。这时教师对学生的独特创作要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制作的作品进行肯定,并从界面的美观性、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全面性等方面进行点评,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激励学生下次高质量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把学生的求异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与众不同,倡导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品质,能够促进每一位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生动活泼地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创新品位。优秀作品,不一定是完美的,而是指有新意有特点,有个性的作品,哪怕是一副整体上看来是失败的作品,只要其中有可取之处,有个性化的东西,那就是亮点,就应加以鼓励。万分珍惜学生创新能力,要敢于表扬,勤于表扬,让学生的想象力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总之,在职中计算机教学中如果能够将各种技术与方法用得适时、合理、适量,恰到好处,可以大力提高课堂效益。反之就会劳而无功,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提高媒体的实用效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姚小岗. 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 职教研究.2008.4
[2] 杨庆文. 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 2009年6月
[3] 周遠清,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中国教育报 2006.12.
[4] 李知菲、胡平.网络课程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05